《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9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已经不是你们的皇上了。”

晚上,朱温前来拜见昭宗,昭宗的夫人何皇后甚至哭着对朱温说:“自今以后我们夫妇就全靠全忠你了。”

在昭宗到洛阳的路上,朱温见昭宗身边还有些忠心的追随者,心里很不快活,就让御医许昭远诬告对昭宗忠心耿耿的医官使阎佑之、司天监王墀、内都知韦周、亚国夫人可澄等阴谋杀害朱温,理应全都处死。

行到谷水时,朱温又将与昭宗同行的击球供奉和内园小儿二百余人全部缢死,另选二百多个长相略似的人穿其衣帽,代之侍卫。过了几个月后昭宗才发现事情不对,但也只能忍气吞声,他怕这流氓一旦变脸,那是连爹娘也不认的,何况他这个落难的天子?

到了洛阳,朱温准备西征李克用,又担心自己走后,素有英气的昭宗会发动变乱,于是图谋弑帝另立幼主。天佑元年八月,朱温派手下将领朱友恭等人带百余人夜叩宫门,声称有军国大事要见皇帝。皇妃裴贞打开宫门,刚来得及问了一句“奏事为何带兵”,便被史太一剑砍死。是时,昭宗酒醉,闻声而起,只穿着一件单衣绕着柱子奔逃,也被史太追上去将其杀害。

事后,昭宗的死讯传至朱温那里,他“阳惊,号哭自投于地,曰,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一副无辜者的样子,这正是政治流氓最擅长的表演。紧接着,朱温星夜赶往洛阳,在昭宗的棺材前抚棺痛哭,又将朱友恭降级降职,抓了一个叫李彦威的替罪羊赐其自尽,李临刑时大呼:“你出卖我以堵天下人的嘴巴,难道这也瞒得过鬼神吗?你行事如此无情无义,以后还有人敢为你卖命吗?”

昭宗被杀后,朱温立李柷这位年仅十三岁的少年为帝,是为哀帝。天佑二年,朱温对李唐宗室诸王大开杀戒。他命心腹蒋玄晖邀请昭宗之子濮王李裕、棣王李羽、虔王李契、祁王李祺、琼王李祥等九人,在洛苑的九曲池旁摆下酒宴,将九王一一灌醉,然后用绳子勒死,尸体则扔进九曲池里。

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以万千将士和亿万苍生的性命为代价,朱温基本控制了以洛阳为分中心的中原大部分地区。

皇位,除了父死子继的一家人的继承外,就只有从外人手里获取这条唯一途径,而获取的方法无非是硬夺或禅让。

硬夺者,比如刘邦夺了秦朝,刘秀夺了王莽。而禅让则是最具中国流氓政治特色的夺位手段,自从王莽发明这种办法以来,曹丕代汉,司马代魏,宋齐梁陈走马灯似的城头变幻大王旗,均是依葫芦画瓢。

与硬夺不同,禅让虽然也是以足够的兵力作为后盾,却比硬夺更加虚伪和无耻,明明是自己垂涎别人的江山,却偏要说是人家硬要塞给自己的,一心想篡位的野心家们甚至做出些许由他们的样子,一个个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

但这种政治作秀,朱温既需要用它来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向天下人表明他对唐朝的忠诚,又嫌这样的程序太复杂,于是具体为他经办禅让仪式的官员们就活该倒霉了。

朱温的意图主要通过他的心腹蒋玄晖和张廷范来执行。蒋玄晖得令后,急忙找到宰相柳璨商议,柳璨虽然也算是朱温的帮凶,但其内心并不希望唐朝灭亡。为了拖一天算一天,柳璨提出应该像古代的禅让那样,先将朱温封大国,再加九锡,然后才禅让,当年曹丕代汉,的确是依照了这样的程序。

蒋玄晖认为有礼,就让皇帝加封朱温为诸道元帅,别开元帅府,迈出了禅让第一步。哪知朱温这种流氓政治家和曹丕那样的诗人政治家毕竟区别甚大,他要的是唐朝的江山,至于个中的程序,最好能一步到位,因此他甚至怀疑蒋玄晖是否真的忠于自己。

如果流氓主子竟然对自己的忠心感到可疑,这无疑是做奴才的最恐惧的事情。蒋玄晖和柳璨立即提议给朱温加九锡,进封为魏王,特许“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朱温也到了这一步,基本上距离篡位也就不远了。

王位、殊礼、九锡这些禅让的必需过程一天之内完成,想当年,曹丕可是用了两年时间。这不能说不快了,可朱温仍然不满意,拒绝接受。蒋玄晖和柳璨只得再次对皇帝进行逼宫,让他立即退位了。

历史上的曹操,司马昭享受了这样的特权,结果为他们的儿子扫清了道路,李渊,朱温也享受了这样的特权,结果他们成了皇帝,一个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大唐王朝,一个则是遗臭万年。

杜睿此前怎么都没想到这样的特权,殊荣有一天也会落在他的头上,好家伙,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就差将皇位直接册封给他了。

杜睿三番四次的退却,只可惜李贤执意如此,要是一般人就算得到了这样的殊荣,怕是也不敢使用,但既然已经成了事实,杜睿又不是个惺惺作态的人,那干脆就坦然受之。

虽然肯定会有人骂杜睿狂悖,僭越,但杜睿这个人从来都不是为了别人看法而活着的人,老子就赞拜不名了,老子就入朝不趋了,老子就剑履上殿了,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在洪钟大吕、宕荡起伏的皇家礼仪声中,杜睿超品冠戴,身穿绛紫官袍,大袖飘然,腰挂太宗皇帝御赐宝剑,迈着四方步,踏着初升的朝阳,在千百双目光的注视下走走上了御阶,站立在升阶之上,手按着剑柄,俯视着众臣,让百官噤若寒蝉,莫敢正视。

不要说经过了重新洗牌之后,如今朝堂之上大多都是杜睿一系的人,就算是有那些个不开眼的,看到杜睿如今的做派,再看看皇帝李贤面上居然没有丝毫的不满,也都只能缩起脖子装乌龟了,眼下的形式,谁还看不出来,杜睿上有君王隆宠,下在亿兆生民拥戴,身怀旷世大功,这个时候谁去找他麻烦,无异于把脸凑上去找抽。

洪武朝开年第一次大朝,也是李贤登基称帝之后第一次临朝,不过就是走个形式,谁都知道李贤如今年幼,尚且不能处理朝政,权利都在杜睿的手中。

杜睿之所以这么安排,完全是想要让李贤学着走出第一步,学着去如何做一个皇帝,杜睿不是梁翼,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昭,他更不想做朱温,将皇帝完全当成一个摆设,李贤既然坐上了那个位子,他就不能只是一个牵线木偶,要做的必须是一个帝王,像他的祖父太宗皇帝,父亲高宗皇帝李承乾一样的帝王。

李贤虽然聪慧,但毕竟年幼,面对这样的大场面,一时间也不禁有些紧张,但是好在天家子弟,毕竟不凡,在稍稍平静了一下心情之后,对着身旁的来顺示意了一下。

首先要颁布的第一道圣旨,自然是对杜睿的加封,杜睿虽然有李承乾遗诏在身,位列辅政大臣,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必须有当朝皇帝的敕封,这才算正当。

杜睿首先被授封太傅,太傅是三公之一,正一品。位列众臣之上,算是文官的最高品级了。除了这个荣誉大奖之外,还赏赐了黄金万两,这不是虚数,是实打实的赏了一万两黄澄澄的金子,分毫不少。

在实职方面,李贤正是敕封杜睿为大行台尚书令,新成立的内阁首辅,总掌军政大权,并授假黄钺,使持节。

这些封赏虽然在旁人看来简直位极人臣,荣宠备至,但是和杜睿三十年来,立下的汗马功劳比起来,还是少了些,到了杜睿这个位子,实际上已经赏无可赏了,那只有恩荫他的子嗣了,长子杜学文封了个正四品上阶的骁骑将军,次子杜学义封了个从四品上阶的秘书少监,三子杜学桢封了个从四品下阶的少府少监,四子杜学武封从四品下阶澳洲道新奥别驾,五子杜学仁封从四品下阶的折冲都尉,六子杜学祁封从四品下阶将作少匠,其余诸子尽皆封赏。

封赏下来了,杜睿长身一礼,道:“圣上荣宠备至,臣深感惶恐!”

李贤道:“宋国公为国效力三十余载,于朕看来,依着宋国公的功绩,该如何封赏都是不为过的!”

杜睿忙道:“圣上严重了,为国效力,乃是臣的本分,所幸皆赖太宗,先帝恩福所致,才使得四夷臣服,兵锋所至,摧城拔寨。势如破竹;臣之所为,未能报三代圣君隆恩之万一。何敢言功。”

众臣闻言,心中不禁一阵翻腾,如果当真连杜睿这些年立下的大功都不能被称之为功劳的话,那么他们这年都去做什么了。

可以说,当今大唐的天下有一半都是杜睿亲手打下来的,对杜睿的大功,大唐之前的两代帝王,无论是英明神武,开创一代贞观盛世的太宗皇帝,还是兢兢业业,再开永徽之治,将大唐推向新的辉煌的高宗皇帝,都有些刻薄了。

太宗皇帝两次贬黜杜睿,高宗皇帝李承乾更是登基之后,刚刚坐稳龙椅,就将杜睿贬黜杜陵,用的时候想起,不用的时候便弃之如敝履。

如今李贤登基,给予杜睿足够的殊荣,仔细想来,倒也不为过。

李贤道:“宋国公就不要过谦了,国有卿在,朕心方安,宋国公三十载为大唐呕心沥血,朕虽年少,也耳闻眼见过,这般封赏,朕只会觉得薄了,宋国公可泰然受之!”

杜睿闻言,这才谢恩,道:“微臣谢吾皇圣恩!”

李贤点点头,接着道:“宋国公!朕年幼,尚且不能肩挑社稷重任,朝政皆要靠卿与诸位大臣,今日朝会,朕只旁听。”

说着,李贤还对杜睿示意了一下,杜睿躬身应命,侧过身子,对着众臣道:“洪武朝开年,诸事繁多,山陵使!”

杜睿的弟子穆天颜连忙出班道:“下官在!”

穆天颜身上兼着山陵使的职务,所谓山陵使,其实就是负责高宗皇帝李承乾茂陵营建的差事,李承乾虽然已经下葬,棺椁也已经移入墓中,可是茂陵的建设工作却并未完成。

杜睿道:“先帝陵寝营建,进度如何!?”

穆天颜忙道:“启禀圣上,尚书令大人,先帝陵寝营建业已完工,专等来年圣上亲往致祭,请先帝神主入宗庙便可!”

杜睿点点头,转头对李贤道:“圣上!此事可着礼部派人安排。”

李贤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