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9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临吊,则赞相焉。凡诏葬大臣,一品则卿护其丧事;二品则少卿;三品,丞一人往,皆命司仪,以示礼制也。

这是杜睿第二次来鸿胪寺,第一次来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少年郎,跟随着李承乾在鸿胪寺接见倭国孝明天皇的遣唐使。

那个时候,杜睿还只能在李承乾和李孝恭的身后出谋划策,将倭人的阴谋一一挫败,后来才有太极殿上与倭人斗智的一幕,让他在太宗皇帝面前小露锋芒。

如今,杜睿已经年逾不惑,当年的一切也早就物是人非,位列凌烟阁的李孝恭贞观朝就早早的病逝了,李承乾也已驾崩,身寄茂陵,至于倭国,也已经灰飞湮灭,因为天草四郎的事,等待那些倭国遗民的将大唐王朝残酷的报复。

今天,杜睿要在这里迎来两位客人,一个是杜睿的老熟人拜占庭帝国的公爵皮纳尔,还有一个则是伊斯兰王国玛目伊本·哈乃菲叶的特使易布拉西·内贾德。

当初杜睿西征大食的战争也结束了好几年,在这几年当中无论是大食,还是拜占庭,伊斯兰王国都经历了很多的变故,唯一不变的则是亚欧地区的战火烽烟。

被杜睿成为蝮蛇的穆阿维叶死了,在他死之前,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上,在穆斯林内部产生了巨大的意见分歧。

穆阿维叶不想让自己的帝国落在外人的手中,便独断专行的中断了阿拉伯和伊斯兰传统的通过酋长讨论来决定新领导人的做法,他指定他的儿子叶齐德为自己的继承人,从而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王朝,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倭马亚王朝。

为了确保叶齐德的合法性,在表面上穆阿维叶还是维持了传统的做法,让酋长们“选择”他的儿子为继承人,并宣誓向他效忠。

永徽九年冬,这个枭雄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在他死后,叶齐德被宣布为新的哈里发。但是叶齐德面临着许多穆斯林的反对,那些默罕默德的信徒强烈反对穆阿维叶父子设立王朝的做法,这些穆斯林坚持要选择其他与穆阿维叶不是亲缘关系的人作为哈里发。

叶齐德一世首先面临的是先知穆罕默德的曾孙侯赛因·伊本·阿里的挑战,侯赛因是被刺杀的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的儿子,他的哥哥哈桑·伊本·阿里也曾短期自称为是哈里发,后来哈桑与穆阿维叶达成协议,将哈里发的位子让给了穆阿维叶。

在许多穆斯林眼中侯赛因作为穆罕默德的直接后代是理所当然的哈里发。阿里的据点,伊拉克的库法的穆斯林向侯赛因表示他们支持他竞争哈里发的位置,在这个支持下侯赛因决定向叶齐德挑战,他从麦加出发向库法进发。

侯赛因来到库法附近时发现他大大地高估了库法对他的支持,相反地,库法的守军坚持反对他。叶齐德派出的一支数千人的军队挡住了他的路,而且在他撤退时追踪他。侯赛因手下只有72人,再加上妇女和儿童。据说在战役中侯赛因和他手下的人英勇无比,最后他和他手下的人全部被杀,妇女和儿童被俘。

在解决了侯赛因之后,叶齐德一世以雷霆之势,将盘踞在巴库的曾经阿拉伯帝国东方行省的总督,杜睿的老对手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也解决了,彻底兼并了东方行省,将阿拉伯帝国的大权,都揽入了自己的怀中。

可是其他习惯于通过商量、而不是通过家传选择领导人的阿拉伯人拒绝向叶齐德一世效忠。一些穆罕默德的信徒,如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等,拒绝承认叶齐德一世为哈里发。

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自称哈里发,在伊斯兰帝国过去的中心地区汉志起义。叶齐德自然不肯坐以待毙,立刻派出军队镇压这次起义,麦地那被占领,麦加被围困。

麦加的围攻战一直到现在,依然还在继续着,不过杜睿知道,历史上围攻麦加的过程中卡亚巴受到损坏,在麦加和整个伊斯兰导致了瘟疫,叶齐德也在不久之后病逝了,在他死后围攻也随之停止,他的儿子穆阿维叶二世继承了他的位置。

对叶齐德,杜睿也有所了解,如果不是早死的话,他称得上是阿拉伯帝国一位有为的君主,虽然许多文献称叶齐德一世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但是叶齐德一世有力的继续他父亲的政策,保证了许多人为他效力。他加强了帝国的管理结构,提高了倭马亚王朝的基地叙利亚的军事防御。他改革了财政系统,减轻了一些基督教群体的税收,废除了撒马利亚人的免税特权,这个特权是对他们在阿拉伯征服初期的贡献的报酬。他对农业也非常关心,改善了大马士革绿洲的灌溉系统。

当然对于什叶派穆斯林来说叶齐德一世是一个十足的大恶人,他杀侯赛因、迫害侯赛因的家人罪不可恕。据说叶齐德一世喜欢喝酒,总是由妓女陪伴,完全不顾及其宗教义务。

对于什叶派信徒来说卡尔巴拉战役是最重要的评价叶齐德一世的出发点。许多什叶派伊斯兰主义者将他们的行动比为侯赛因针对叶齐德一世的斗争。直到后世在全世界什叶派穆斯林的心中,依然将卡尔巴拉战役发生的穆哈兰月10日看作是纪念和悲痛日。什叶派往往游行、诅咒叶齐德一世、诵读几年侯赛因和纪念其死的诗,全世界的什叶派教徒将叶齐德一世称为“暴君”,并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让神诅咒他”。

不过就目前来说,叶齐德一世依然活的好好的,而且在围攻麦加之余,他还有能力对拜占庭帝国,以及弱小的伊斯兰王国保持着攻势。

和阿拉伯帝国一样,拜占庭帝国也经历了一番政权更迭,那个好大喜功,目中无人,愚蠢至极,卑鄙无耻的君士坦斯二世死了,在死之前,他还不忘将他那几个有可能会危及他儿子皇位的弟弟相继处死,或者流放。

在君士坦斯二世死后,君士坦丁四世继位,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在他继位的第一年,就应来了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调兵遣将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战争,那也是穆阿维叶最后一次出征,历时一年之久,最终凭借着流动之火,君士坦丁堡岿然不动,并且在皮纳尔的指挥下,拜占庭帝国的海军用希腊火击溃了围城的阿拉伯舰队,流动之火再一次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拜占庭,说起来拜占庭人真的应该好好感谢杜睿,因为杜睿所创造的流动之火,屡屡帮助拜占庭化险为夷。

此后拜占庭乘胜出击,在安纳托利亚再次打败阿拉伯步兵军团,暂时解除了阿拉伯人试图征服拜占庭的威胁。

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之后,君士坦丁四世将目光瞄准了宗教,战胜阿拉伯大军的当年,他就召开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再次确认了加采东宗教会议的决议,宣布基督教一性论是异端,此后帝国境内大部分的一性论教徒都被驱逐,转移到了伊斯兰人控制的科普特教会区。

只可惜君士坦丁四世不是个长命之人,和历史上不同,历史上君士坦丁四世虽然身体一直不好,但是却整整在拜占庭帝国皇帝的宝座上挣扎了十七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因为一场有预谋的宫廷谋杀案,君士坦丁四世在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三年,便早早的故去了。

君士坦丁四世死后,他的儿子查士丁尼二世成为了新的拜占庭皇帝,继承了这份庞大的家业。查士丁尼二世显然要比他的爷爷更加糟糕,这个年轻人生性残忍、任性,权力欲很强,处处想模仿他的祖先查士丁尼一世,渴望继续开创大业。他有野心、有魄力,但是,他的专横和任性最终却使他失去了民心。

查士丁尼二世继位之初,东方边境的形势很好,阿拉伯帝国因为穆阿维叶病逝,叶齐德一世刚刚继位,要镇压内部叛乱,双方实现了短暂的贺平,甚至表示愿意交纳贡品,与拜占廷和平相处。

这样,查士丁尼二世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巴尔干半岛上。他先是下令对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夺回了被斯拉夫人占领的萨洛尼卡,还迫使他们向拜占廷俯首称臣。然后,他又把斯拉夫人大批地向东边移民,让他们到小亚细亚一些被战争破坏的地区,恢复那里的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国防。

查士丁尼的移民政策不仅强加于斯拉夫人,同时也强加于居住在叙利亚边境的马尔代特人。

马尔代特人世代居住在大山里,对各处山隘险要了如指掌,作战勇敢,经常帮助拜占廷抵御入侵的阿拉伯人。当阿拉伯与拜占廷议和之后,查士丁尼二世便自作主张地将这些山民迁往内地和沿海,他甚至还不惜触怒大唐,把一大批塞浦路斯岛上的居民强行迁到基齐库斯附近,建立新城。

他将新城命名为查士丁尼城,这样一来,使得许多塞浦路斯城镇荒废,塞浦路斯岛上的大批居民不愿离开故土家园,在迁徙中纷纷逃亡。

毕竟在大唐统治的塞浦路斯岛上,他们享受着和大唐百姓一样的权利,这份权利对他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岂能就这么白白的放弃。

可当时大唐因为李承乾染病,杜睿出征澳洲大陆,根本就无暇顾及塞浦路斯岛,镇守在波斯都护府的苏麟也不想过分激化和拜占庭帝国的矛盾,只能将这件事忍耐了下来。

查士丁尼二世的移民政策虽然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却给这些地区的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这使他丧失了民心,最重要的是计划了和大唐的矛盾,让他们急需的流动之火的货源都险些断了。

当叶齐德一世解决了侯赛因的叛乱,再次发动对拜占庭帝国的进攻之时,尽管查士丁尼二世御驾亲征,却仍一败涂地。斯拉夫军人集体叛变,投奔到阿拉伯方面,成为阿拉伯军队的重要力量,查士丁尼二世侥幸得以逃脱。

在宗教方面,他也采取了与罗马教皇对抗的政策,甚至下令派人到罗马城去拘捕教皇圣塞吉阿斯一世到君士但丁堡来受审,这一做法激怒了西方民族,罗马的民兵和拉温那的民众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教皇,查士丁尼二世的特使无处藏身,只得跑到教皇宫中乞求饶命。

由于查上丁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