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9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

排在第四位的是汉代大将军卫青,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反败为胜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龙城大捷、收复河朔、奇袭高阙、二出定襄、漠北大战打得匈奴望风鼠窜,狼狈不堪,自此之后,再不敢轻视汉家。

排在第五位的是汉代的冠军侯霍去病,人物简介: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其人多次以少胜多,立下赫赫功劳。元朔六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此外还有投笔从戎的班超,淝水之战挫败前秦的谢安,立志北伐恢复汉土的祖狄,以少胜多大败北魏的陈庆之,颁下杀胡令的冉闵,以及北击突厥战功赫赫的李靖。

本来按照李贤的意思,杜睿也是完全够资格进入这个军神庙的,但是杜睿却偏偏拒绝了,只给李贤留下了一句一一太宗之志未竟,何以称军神二字。

第六百一十二章 出征

军神庙一立,只要是稍有见识的人都不难猜到,大唐的风气要彻底的变了,一般来说,一个王朝建立,只要政权稳固之后,皇帝为了能让江山长治久安,武人的地位都不可避免的要被削弱,文人的地位将会被大肆的抬高。

就连武功赫赫的前隋也是如此,杨坚,杨广皆好文事,历史上的大唐也在李隆基复唐之后,随着开元盛世的到来,民间文风大盛。

或许对其他人来说,那是太平盛世到来的预兆,但是在杜睿看来,那确实一个危险的信号,“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很有市场,但是人们忘记了,后面还有一句“忘战必危”。

武事不可弃!

如今的大唐虽然冠绝古今,强盛至极,但是决不是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天下尚未扫平,太宗、高宗两代君王之志未竟,刀还没到放下的时候。

杜睿倡导尚武精神,李贤立军神庙,都是因为这个道理。

有道是上行下效,古往今来历来如此,楚王好细腰,民间多饿死,如今大唐皇帝倡导天下尚武,自然也能带起一股风气来。

除了军神庙之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工部侍郎,刚刚进爵渔阳郡公的杜承学名列凌烟阁,相比于军神庙,人们显然更加向往凌烟阁,毕竟有杜睿在,天下间谁敢自号“军神”二字,杜睿都不得入,他们就更没有指望了。

可是凌烟阁不一样,自从太宗贞观年间建立以来,除了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荣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徐世绩;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大行台尚书令,太子太傅,宋国公杜睿;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飞虎卫大将军,刑国公苏定方;泸州伯,中书令马周之外,还从来都没有过新人进去的。

杜承学因发明了蒸汽机,被当今圣上李贤钦命,名标凌烟阁,顿时给天下人都树立了一个目标:请君直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将自己的名字与众多开国功臣并列,这是何等的荣耀,一时间天下间有无数人都坐不住了。

杜承学这个名字,人们十分陌生,如果不是因为他有一个杜睿弟子的身份,谁会知道他是谁,可是他却偏偏得以名标凌烟阁。

这让天下人都发现,他们不用出身高贵,不用才学满腹,只要能为大唐立下功劳,他们同样有机会。

薛仁贵就是其中一个,对杜承学得以名标凌烟阁,他是有些不服气的,杜睿的名字在里面,他无话可说,这天下间要是杜睿都没有资格受享凌烟阁的话,那谁还有资格。

可是偏偏杜承学就进去了,要知道自打太宗贞观朝立凌烟阁以来,永徽一朝无人得以入内,杜承学是第一个新加进去的人。

这让薛仁贵有些不服气,按理说他的功劳也不小,虽然没能参加杜睿征讨吐蕃,大食的战争,但是多年以来,镇守辽东,与通古斯人决战,将大唐的疆土向北拓展了上万里,这等功劳不可谓不小,可是却偏偏没有他的份。

好在现在有个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只要这次能为大唐夺取埃及,进而囊括整个非洲大陆,到时候,他定然也能将名字写进凌烟阁。

可是却偏偏有人不想让他如意,苏麟回京了。

苏麟进京的目的不需要想也知道,他是奔着军权来的,他是想统军出征。杜睿知道了以后,对于此事,也只是笑了笑,再无表示。

苏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良将,然而,他却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他的感情容易决定他的判断,这样的性格缺陷,使得他只能成为一名将才,而不是帅才。

这次征伐,杜睿自己都放弃了统兵出征的机会,之所以选中薛仁贵,就是不想把大唐的安危寄托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而是要着力培力薛仁贵,以此为大唐打造一根擎天巨柱。

果如杜睿所料,苏麟一到长安,就到了杜睿的府上,姿态放得很低,首先向杜睿认错,毕竟他是私自回长安。然后,他就请命,愿为朝廷分忧,统兵出征大食。对此杜睿也只是好言勉励一番,再无表示。

苏麟仍然不甘心,他想要成为这次出征的主帅,他迫切的想要为他的父亲苏定方报仇,易布拉西·默罕默德虽然已经死了,可是大食未灭,大仇便不算报了。

“兄长!可是觉得小弟担当不起这个大任!”

杜睿见苏麟情绪有些激动,叹了口气道:“延辉!这个大任你确实担当不起。”

苏麟一愣,他完全没想到杜睿会如此直白的说出这句话来,苏麟的心里不服气,要说战功的话,杜睿每一次出征,他都是前部先锋,征伐大食的时候,他困守钵息德城,大食几番攻伐,他都不曾将城池丢了。

这么多年以来,苏麟也经历了不少的战事,更是深得杜睿看重,虽然他也承认,薛仁贵确实是个军事大才,可这并不代表,他就会比薛仁贵差了。

苏麟怎么都没想到,今日杜睿会说他难以担当大任,这让苏麟的心里在失落之余,更是有些愤怒。

杜睿不等苏麟说话,便接着道:“延辉!你心急为苏将军报仇,要攻伐大食,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这次便不治你擅离职守的罪责了!你所在的位置至关重要,大唐能不能夺取埃及行省,你的波斯大军至关重要,我需要你在大食的东方,牵制他们,让他们不能放手在埃及与大唐争锋,你是个聪明人,为何这点都看不到,你这般短视,我有如何能将此大任交托给你!”

苏麟闻言,顿时汗流如浆,从杜睿的言语之中,他能听的出来,杜睿已经有些恼了,恼他擅离职守。

大唐军规,擅离职守者,可是要斩立决的,苏麟此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多大的过错。

当他听说大唐要对大食用兵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要为苏定方报仇雪恨,可是苦等了数月,也不见有朝廷旨意过来,苏麟终于坐不住了,这才犯下了大错。

“兄长!小弟……小弟知罪!”

大唐的律法虽然不像秦法那样严苛,但是为将者擅离职守,这等罪过却不是能轻易饶过的,杜睿做事一向秉公执法,这次能法外开恩,饶过他的性命,一方面是因为人才难得,另一方面也是看在自家妹子杜云芙的份上。

不然的话,苏麟纵然是有九条命,也不够杀的。

杜睿冷冷的看着苏麟,道:“苏麟!你若是当真知罪,便立刻回到你的位置上去,中亚是大唐无数军人舍生忘死夺来的,你的父亲,苏定方将军更是为之而亡,要是丢在你的手里,便是圣上不治你的罪,我也饶不得你!”

大食丢掉了中亚,虽然畏惧大唐的兵锋,不敢轻易进犯,可要是因为军中无首,出现了疏漏的话,大食人一定不介意,重新确立自己在中亚的霸主地位。

中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