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乞丐调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乞丐调查-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节的时候,是我们拉活儿最痛快的时候,一年到头也就这时候赚几个。
  我往北京站送人,就碰上了这么一家三口。
  男的女的都打扮的挺干净,就那个小女孩脏的只剩下两只大眼睛。他们大包小包的不少,看样子是回老家过年,听口音象是山西人。
  一下车,那男的甩给我一沓五元钱,说甭找了便下来搬行李。
  那一沓五元钱都破旧的不行,我数起来那个费劲,数了几遍也没数清。我说“兄弟,你给我太多了,再说这钱也太破了”。李
  那男的隔着车窗对我说:“大哥,俺是要饭的,这钱是破了点,但我给你的可不少,过年了,这点钱对俺来说不算什么”。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那家人走远了。回到家我想想;心里这个不平衡,你说连乞丐都有这么神气的时候,我们这些人算什么,说到底人还不都是一样,活着就得要饭吃,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瞧这些乞丐,他们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刘茹娟  酒店经理
  要说我们开酒店的最怕的是这些乞丐了,有时候无意当中惹恼了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上店里闹一番,这生意就没法再往下做了。
  所以,一般开酒店。饭店的都得哄着这帮人。当然,不是哄那些遍地乱跑的乞丐,主要是要跟他们的头儿打好交道。
  我干了这么长时间酒店,虽然各方面关系都处理的挺好,但是,对那些小乞丐,小乞讨儿,我一直觉得很同情他们。
  也不知他们是谁家的孩子,是跑丢了,还是被人拐卖了,或者是离家出走,反正,这帮孩子在乞丐帮里可不算少。
  按他们的年龄,他们正是要好好读书的时候,但许多孩子就这么在街头上混,甚至还有更小的,大概也就四、五岁吧,每天跟在大人屁股后面,沿街乞讨,我对这种乞丐总是要表示同情。可你今天给了他钱,明天他又出现了,根本没办法让他消失。
  我总是认为大人们好吃懒做的习惯已经养成了,让他们再改也很难,可是,孩子也这样从小养成这种习惯,将来指不定成为个什么人,这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些隐患。
  也有一些朋友说我杞人忧天,说我不该为这些人伤脑筋,可我想从小就当乞丐的孩子,长大以后这种卑贱的受人歧视的经历会伴随他们一辈子,我不知道他们懂事了以后会怎么对待过去。
  也许我是在杞人忧天,但愿我是在祀人忧天。
  贾珊珊  推销员
  说起乞丐来,我觉得同他们挺有感情的。干我们这一行的,到处推销设备,其实,跟乞丐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我们渴望得到的是签好的合同,而他们只想得到点钱而已。
  细想起来,这两者之间也没什么区分,都是为了钱,都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
  而且,我这人信佛,我认为广结善缘才能最终得善果,修练成功,所以,尽管有时候我也挺困难,可是我从来不拒绝伸向我的手,这是我做人的原则。
  尤其是我在出差去谈一个大的合同的时候,在路上遇到所有的乞丐,我都会施舍,我想我施舍他们,就会有人施舍我,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说来也怪,事情还真的是这样,每次出去谈合同,我施舍的越多,收获就越出于我的意料之外。
  还有一次,我在老家的父亲犯了心脏病住了院,我当时担心父亲会出问题,因为他的冠心病很严重。
  我是在夜里12点接到家里电话的。放下电话我就在盼着天亮,我想等天一亮我就跑到大街上去,施舍每一个乞丐,我想老天会为我的慷慨而感动,从而解救我的父亲。结果,天真的亮了,我跑到大街上,却一个乞丐也没见着,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往日地下通道里常来常往的那些乞丐一个也没出来。
  还好,总算我平时结的善缘还不算少,我父亲终于是虚惊一场,马上就康复出院了。
  把这件事说给朋友听,朋友们都笑我这人太迂,但我并不认为可笑。
  有时候人们施舍不是为了乞丐,而是为了自己,正如佛经里所说的,人能够渡的只有自己,所以,我会一直这样施舍下去。
  现在媒体上也披露有好多乞丐其实是真正的富翁,比普通人收入还高。这我也没有什么不平衡的,就象我们推销员,业绩好的又买房子又买车,业绩不好的盒饭都吃不上,这没什么不同,只是我们可怜乞丐,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那份怜悯心,至于,他为什么做乞丐,又做得如何成功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何泽民  报社总编
  我对乞丐从来没有什么好感,我想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城市的耻辱,是城市养了这么一堆流浪汉,所以,我不赞成施舍,这样只会让这种人越来越多。
  我曾经想要在报纸上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可是搞了几期,发现人们的热情并不高。
  现在是人人都想通过竞争实现个人价值的时代,没有多少人去关心那些尘埃中的乞丐。
  但是,如果做为故事或者是传奇,还是有人喜欢去读的,因为现在人们的口味都变得刁钻,除非是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象我们的报纸比较正规化,这种话题根本无法展开,所以,关于乞丐问题的关注搞了几期,也就无疾而终。
  就我个人来讲,因为我很少碰上乞丐,所以也就无从谈起,我对他们的了解也仅仅是表面的一种感觉,至于这些人到底是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存手段那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看出,现在的乞丐同解放前的乞丐截然不同。旧社会的乞丐大多是饥寒交迫的贫民,而现在的乞丐有许多是为了赚钱,为了享受。
  当然可能也有一些家庭突遭变故,无力维持生活或者是残疾人,但这种成份我想不是今天乞丐群体里的大多数。
  今天的乞丐已经非常职业化,他们这个群体实际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已构成了一种产业,只是这种产业应该归为哪一类至今还没有人探讨。
  张梅  自由撰稿人
  因为我是搞写作的,所以,对乞丐这个比较复杂的群体,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关注。
  我发现他们实际上也是比较有人情味的一个群体,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乞丐,彼此之间的那种照顾、搀扶,每每让人看了都要心酸半天。
  我不知道她们是不是职业化的乞丐,但我相信走到沿街乞讨这一步,她们一定有自己不为人知的难处。
  也许我这个人比较感性,因而特容易同情弱者,我觉得乞丐实际上已丧失了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权利,他们被遗忘在角落,在人们的好恶中生存着,这有些不公平。
  但尽管是这样的生存环境,他们还是在挣扎着活下去,我觉得这需要勇气。
  也许哪一天我活不下去了,我会去选择死,也不会选择做乞丐,我想我没有那么勇敢。
  从这一点来看,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乞丐,加入这一职业虽然不需要技术和学历,但却需要打倒自己的勇气,这种胆量有很多人并不具备。
  因此,我无法忍受嘲弄乞丐的口吻,也不喜欢别人歧视他们,人们没有这种权利。
  他们只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在坚持这种生活而已,不想同情他们可以理解,但要去践踏他们这个无法让人接受。
  至少我不会这样做。
  上帝说,仁慈是上天赋于人们最神圣的美德。既然你不想对任何人施舍,那么也别放弃你的仁慈,那怕只是平静的走过乞丐身边,而不是向们吐唾沫。
  既然生存只是一个手段的问题,乞丐们只是用了人们通常不用的手段而已。
  陈振铎  电台节日主持人
  做为一名节目主持人,我经常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是同乞丐接触我是仅限于在马路上碰到,对于这些人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感兴趣。
  但是选题报到台里,领导不看好,说乞丐问题太敏感了,不想惹麻烦,所以,也就放下了这个话题。
  后来我也想这个话题实在是个角度很难把握的事情,毕竟,做乞丐的人杂七杂八,什么样的人都有,让他们出来谈能谈什么呢,搞不好对听众还是一种误导。想到这里,我也出了一身冷汗,这个节目幸亏领导没有批,否则,我也是骑虎难
  有时候,我也会观察一些乞丐,但这种时间都很烃,很多时候仅仅是擦肩而过,我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实在是难以触摸。
  总体感觉这些人大概也没什么想法,只是混口饭吃而已,有些人在街上呆的时间长了,心态已经扭曲,他们的内心世界已经跟普通人不一样。
  而且,他们中间有许多人,从一开始乞讨慢慢沦落为罪犯。
  前两天,我们小区里抓到的那个专门在半夜里橇汽车门的小偷,在白天便是乞丐。
  这些人生活在不平等的环境里,心里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平衡。
  一旦这种扭曲无法控制,他们便会有犯罪的念头和行为。
  所以,对乞丐问题的探讨已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话题的展开,它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社会问题,是社会整体构成的一部分。
  这一切都需要全社会来关注,而不是仅仅是哪个人的问题。
  想要让乞丐消失很简单,让他们从哪里来的再回哪里去就可以了。可是,想要让他们不再出现,我想这绝非是一日之功,这是个很难摆脱的现实。
  后记
  虽说是《中国乞丐调查》,由于时间和空间所限,我只在半年内跑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沧州等几个城市,对大约五十余名乞丐做了现场或追踪采访。就书中所涉及的人和事来讲,也许并不具代表性,但我相信个性即典型性。
  这些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乞丐,这些沿街乞讨,靠人施舍为生的流浪者,给了我什么样的感觉,我一时很难表达。
  只是,对其中某些人的命运我始终给于同情,而对其中某些人的遭遇我想保持沉默比开口说话要好得多。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