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宝钗重生记-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如海没想到夏氏这样说,他疑惑的看看妻子,夏氏接着说:“他们家的老太太心疼玉儿看着倒也不像是假的,那个宝玉,我见过一次,倒是长得很好样子,形式举止虽然不甚老练,可是却是个机灵的。只是一样,他的机灵未免是没用在正道上。不过是仗着老太太喜欢,别人奉承罢了。他们家且不说门第等等,咱们未必要什么雀屏中选,找个李渊那样的东床,但是把玉儿嫁给个空架子,咱们在一日还能看顾一日,若是——真的有什么,岂不是叫玉儿受苦一辈子?”

嫁人就是女人第二次投胎,虽然宝玉现在看起来也不错,但是宝玉的样子怎么也不像是能够撑起来一个家的。林如海虽然不想给黛玉找一个李渊那样太有前途的女婿,但是他也不想自己死的时候惦记着女儿的未来生活闭上眼啊。夏氏也看出来宝玉不是个良配,他忍不住看着妻子说:“夫人不亏在太后身边这些年,眼光独到。他们家的老太太自然是看着自己的孙子好。谁的孩子谁疼,我还觉得玉儿是最好的。只是他们家老太太还是说话算话的,若是她硬要结亲怎么办?”

“那个时候我是若是强回绝了,就是两家面子上不好看,但是他们未必是要在背后说你的不是了。总该是要想出个万全之策才好。”贤德妃的声势正盛,他可不想和贾家发生正面冲突。

夏氏感激的看一眼林如海,她知道若是真的为了黛玉和宝玉的婚事起了心结,贾家在京城多少年了,亲戚朋友遍布天下,他们一定是说夏氏如何控制了丈夫,虐待前妻的孩子等等。林如海为了避免自己难看,这点叫夏氏很感动。“难为老爷还想着妾身,其实只要玉儿过得好,我就是粉身碎骨也没什么。这件事我看着贾家未必能真的闹出来。我听着刘嬷嬷的话,他们家的二太太未必愿意这门婚事。”夏氏缓缓地和林如海分析。

听着刘嬷嬷的话,夏氏很敏锐的发现,整个贾家真正欢迎黛玉的只有贾母一人,当初她们到的时候,想必是贾家早就接到了消息,如何等着黛玉进门了才有管家的琏二奶奶上前请示黛玉的住处?就是一般人家,知道亲戚来也该是早早的收拾房子,欢迎客人来。从刘嬷嬷的话里,和平常黛玉谈起来贾家的种种,夏氏看的出来真正管家的不是什么琏二奶奶,而是王夫人。

她对着黛玉也就是情面上的事情,除了宝玉剩下的人都不在这位二太太的眼里了。夏氏叹口气和林如海说:“依着我看,这位二太太太疼爱宝玉了,就认为世上就他们家的宝玉是个最好的。若是玉儿嫁过去,夫妻感情好了,二太太定然觉得自己的儿子被抢走了,她宝贝似地捧着长大的凤凰,岂不是飞了?她能对着玉儿好么?若是玉儿和宝玉有什么拌嘴的,她一定是想着玉儿怠慢了她的儿子。这样的媳妇太难做了。那个时候咱们只能看着玉儿受委屈,怎么说呢?”

林如海听着夏氏分析,真是大开眼界,心里忽然亮堂起来:“请恕林某眼拙,竟然发现夫人竟是个女诸葛!女人的心里想的事情和男人真真的不一样!”想着当初贾敏嫁进来和自己母亲的种种,林如海豁然开朗。自己的母亲经常在单独面对着自己的时候露出来不满和忧伤的样子,其实她是想自己疼了几十年的儿子成了别的女人的丈夫了。贾敏总是和自己保持距离,其实是她察觉出来婆婆不喜欢看见他们夫妻腻歪的情形。

夏氏感慨一声:“那里是我看透世事,都是跟着太后身边耳濡目染罢了!”忽然夏氏眼前一亮:“老爷,这件事不如求太后。我先去探探太后的口风,她老人家对着玉儿很喜欢,应该——”

林如海一拍手,望着夏氏说:“这个主意甚妙,就按着娘子的意思办!”

————————————

太后的长乐宫里面,宝钗听着小内侍说夏姑姑一个人来给太后请安,未免是有些失落。一个人在深宫里面,她特别的想见见以前的姐妹们,黛玉是个很聪慧的人,她认准了宝钗对自己好,也就真心实意的对着宝钗好。往常她每次跟着夏姑姑进来,都会提前叫人去薛家问问,可有什么话带进来。因此在宝钗看来黛玉进宫是有双重意义的。

太后敏锐的察觉出来宝钗的失落,看着进来给自己请安的夏氏说:“你办事怎么粗心起来了,还是担心我把你的宝贝女儿给吃了?也不带着林丫头进来?”

夏氏露出个为难的表情,低声的对着太后诉苦:“玉儿的身子弱,这几天她身上有些不好,今天本来是想着给太后请安的。只是她早上咳嗽又犯了。”

太后听着夏氏的话疑惑的说:“我看着林丫头的身体不是很壮实的,可是脸色精神也好,怎么忽然就病了?叫太医看看去,你要特别上心,若是有什么药的,只管和我说。”

夏氏忙着说:“奴婢多谢太后挂念,其实那个丫头身体虽然娇弱,但是日常慢慢的养着也能见起色。只是一样那个丫头心思细腻,若是能开解了也就是没什么担心的。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上次请来太医院的张大夫看的很好。”

太后越发的奇怪,问道:“她是有什么心思?或者是相亲娘了?”

夏姑姑慢慢的说:“也不是这个,林丫头性子敏感的很,上次贾家的那个宝玉在二门外面没遮拦的混闹,她一个人悄悄地哭了一晚上,我和林大人都劝她,她才不再悄悄地躲着哭了。如今她跟着几位先生学习闺阁里面的道理和规矩,也不知是怎么的,忽然就变得闷闷不乐起来。我问了几位先生都说不上来什么,上课的时候好好的就伤心了。”说着夏姑姑做出来一副郁闷的表情。

太后被夏姑姑逗起好奇的心思,她追问着:“可是先生们不好,责罚她了?”

夏姑姑做出来一副无奈的样子对着太后说:“不是先生们不好,这几位先生们可是当初在皇后娘娘身边的姑姑们,哪有不好的。是怎么回事……”夏姑姑凑到太后的耳边嘀咕一会。

太后听着脸上的神色有些不悦,哼一声:“原来是这个盘算?怎么当初他们家老太太没和姑爷说清楚么?既然是有了结亲的心思,也该是按着规矩办事,这算是怎么回事,孩子年纪小,巴巴的接来住在一起。又没过了明路定亲,若是以后有什么变故怎么办?”

夏姑姑无奈的拧着手绢子:“前几天他们东府的儿媳妇没了,老爷过去一趟,回来说他们的宝玉已经不小了,在灵堂上还在女眷的堆里面挤呢。每天上学也是在学里面胡闹。”说着夏氏无奈的说:“他们家的那个宝玉虽然生的好,可是生的好也不能当饭吃,玉儿没有兄弟姐妹,将来不就是靠着丈夫么?”

太后早对着贾家的宝玉有耳闻了,听着夏姑姑的话,太后一副天塌下来我顶着的表情:“别急,这不是没没说明白么?我倒是喜欢林丫头,嘴甜,乖巧,不如叫她来陪着我住几天,我给她选个女婿!”

听着太后的话,夏姑姑喜出望外的忙着起身:“多谢太后恩典,奴婢一家不忘太后的大恩大德!”

☆、23

皇后听着宝钗的话笑呵呵的指着一边的椅子说:“才人坐 ;母亲倒是好兴致,我虽然不认识什么京城的年轻才俊;可是出面做媒也是能可以的。”正说着外面进来个年轻的男子,穿着一件浅青色的袍子;“母亲今天可是大安了?”一边说着一边走进来,没料到看见了宝钗;忙着一挥手:“薛才人请坐,没想到薛才人在;可是祖母有什么话吩咐我的?”这个人便是皇后的小儿子;未来也许可能的林妹夫;六皇子水祯了。

皇后看着小儿子的眼神十分疼爱,她拿着绢子给儿子擦擦头上的汗珠子:“你跑的一头是汗;每天着急的做什么。太后有些话和我说;仔细着我跟着祖母说你还是那个样子,一点端庄稳重都没学会,叫祖母教训你!”说着皇后很疼爱的戳一下水祯的脑门,宝钗心里想着六皇子这个时候来皇后的宫里自然是有事的,她忙着告退出去了。

太后的宫里很是热闹,水瑛在太后身后站着,有下没一下的给太后捶肩膀,皇皇后和夏姑姑两个一边一个坐在太后的下首和太后说着闲话。太后指着夏姑姑说:“都说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生外向!你看看,真是嫁人做了母亲的,这回子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跟着我哭来了。你是皇后,我上年纪了不喜欢见人。你经常见命妇们,京城里面可是有谁家的孩子能配上紫竹的丫头的?”

皇后是见过黛玉的,虽然只是一两次,可是黛玉长相标致,举止风度和别人又不一样。她听着太后的话笑着说:“这件事说起来也好办也不好办,虽然京城里面的大家公子们不少,只是林姑娘那样的人和天上的仙女似地,一般人家的孩子我还嫌他们唐突了佳人。若是别家的姑娘,媳妇也就不用如此费心思了,但是林家姑娘的终身大事可不能马虎。想着林姑娘伤心我的心都是软的。而且林大人只这一个女儿,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也未必能配得上。”皇后称赞着待黛玉的才貌和出身,顺手夸奖了夏姑姑和太后的仁慈。

太后听着皇后的奉承话是很受用,她笑着说:“你也是做婆婆的人了,整天满嘴上的甜言蜜语,那事人际孩子长得好。和我有什么关系?”

“太后这话差了,若不是夏姑姑教养的好,林家的姑娘也就是个一般的标致人罢了。况且林家时代书香门第,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太差的。只是媳妇见着林家的姑娘真的是超凡脱俗,一般人的公主们也比不上呢。若不是夏姑姑在太后身边熏陶的久了,她未必能教导出来这样的孩子。”皇后笑呵呵拍着太后的马屁。

太后来了兴致,水瑛忽然凑到太后的耳边拿着大家都能听见的声音说:“听着伯母说的,我想着祖母既然把夏姑姑当成亲生的女儿,那么夏姑姑的女儿何尝不是祖母的外孙女呢?伯母说的没错,祖母当得起这样的夸奖。”

“你个猴儿,这张嘴,叫人又恨又爱。紫竹家的姑娘还不大,你且不用着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