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动物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近动物世界-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刚才我们提到了警报叫声,不同的个体发出来,它会引起其他的个体不同的反应。我们在回放的过程当中,因为我们把成年雄性个体的警报叫声,和成年雌性个体的警报叫声,以及小猴子的警报叫声,把它找出来,然后回放给上海野生动物园的群体来听,你可以看到,小猴子在叫的时候引起的这种群体的反应,这是一种回放。回放以后,你会看到,这些个体都朝向声源,也就是说那儿有声,但是它没有进一步的反应。那么如果是成年雌性的叫声,或者是声音比较小的成年雄性的叫声,再听一下,我们把这个反应叫做有一种惊吓反应,一哆嗦,出事了。但是它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反应。但是你会看到,如果成年雄性的警报叫声出来的话,这些个体四散奔逃。它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不同的反应。那我们在这个回放,有14次的成年雄性叫声当中,有12次引起逃跑的反应,就是说成年雄性的警报呼叫级别是比较高的,就跟我们现在说的警报级别,它是比较高的,它是不轻易发出警报。但是一发出警报,肯定是紧急了,所以大家有所反应,这是我们看到的这几种叫声。除了这些叫声以外,我们还可以听到一些像刚才我们说小猴子在断奶的时候,妈妈不让它吃,它会发出一些这种可怜的,撒娇的叫声,让我吃吧,这是叫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其他的个体会发出一些安慰的叫声。当然主要是成年雄性家长发出的这种叫声,你可以听一下,就是行了行了,安慰它一下,很多这样的例子。那么还有打架的时候,咣咣的那种叫声。现在其实我们声音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我们要一点一点地把它弄清楚。我们说比较清楚的是前三类,我们都已经做好回放试验,非常明显的含义,我们已经了解得很清楚,这是对于声音的研究。
  我们说对金丝猴的研究当中,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说对金丝猴在实验室进行思维能力的研究。现在惟一的一个试验是我们在实验室,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做的一个试验。那会儿还是我们导师在做,他们是做什么?就是说金丝猴能不能把三维的客体和二维的照片把它对应起来。那么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因为你开始要训练它进行一些辨别的行为。那么在这些时候,你和恒河猴相比,就是我们在动物园的猴山上最常看见的跳动的那种猴子,那么跟它去相比的话,金丝猴学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它很温顺,因为恒河猴它是比较闹腾的,特别是两、三岁的时候还可以,但是稍微大一点,到青春期的时候,猴子就不太温顺了,做试验的时候,就出很多的事。那么金丝猴它就很温顺,它训练的速度也很快。那么在这个学习三维辨别的时候,比如给它一个墨水瓶,给它一个其他的客体,它可以清楚地把它辨别出来,而且速度也是很快,它是比恒河猴的学习速率要高的。但是再把它迁移到二维照片的时候,它就不如恒河猴,这是在实验室当中的一个结果。当然这里头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说是恒河猴的智慧能力就比金丝猴高呢,还是因为这些金丝猴它对二维的东西经验太少。
  因为在它的世界当中,它没有什么照片,它都是三维的客体,这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所以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这是关于客体辨别方面的试验。关于金丝猴其他心理学试验,还有我们正在做的金丝猴个性的研究。那我们说我们可以看,因为金丝猴的群体当中它有很多的个体,它和我们人群当中的个体是一样的,它也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就活泼一点,有的就内向一点,有的就心眼多一点,有的可能比较憨厚一点,我们也可以把它的这种行为把它记录下来,进行一下评定。然后看它们那种个性的维度是不是跟我们人类个性的维度是可以进行比较,有哪些是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我们来看看这种个性的发展是怎么样进行的,这些都是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有些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所以希望我们美丽的金丝猴,能够快乐地生活在它们的栖息地,能够为我们在研究它们的过程当中,能够创造更好的条件,谢谢大家。(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白头叶猴…黄乘明
  主讲人简介:
  黄乘明, 1963年6月出生,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任广西师范大学野生动植物研究所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生态学》学科带头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生态学》主任。
  主持科研项目和参与的重大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洲发展银行项目、国家林业局项目等。十多年来,发表科学论文共五十多篇。
  内容简介:
  一种叫白头叶猴的灵长类动物世代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石山地区,它们美丽、珍贵而奇异。目前,白头叶猴在国外没有活体和标本,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之一。白头叶猴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同时由于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白头叶猴的研究的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
  白头叶猴聪明伶俐,晚上居住在石灰岩山洞里,白天出来觅食。它们还是攀岩高手,在陡峭的岩壁上攀爬自如。
  当地的农民在耕种甘蔗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够看见在周围山上觅食和嬉戏的白头叶猴,它们通常一家老小十几口生活在一起。 它们是结群生活的,群也不大。小的群就是五、六只,多的话也有十几只,很少有超过二十只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群大,有些群小呢?那就跟它的这个猴王的领导能力有关系。如果一个猴王它的领导能力很弱,它这个群大了之后,一部分猴子就跑掉了,就变成了新的群,自己再剩下来的就没有多少了。这样的猴群就会比较小。所以一些新形成的猴群,就类似于家庭一样的,新形成的家庭数量就少。而一些比较久的没有分群的这么一些群就会大,可能会多到十几只,甚至会达到二十只。这么一个结群生活的社会,里面,成年的公猴就只有一个,就是猴王。其他的就是一些成年的母猴,这是一种一夫多妻制度的社会。在这个猴群里面还有一些未成年的小母猴、小公猴。而这些小的母猴,当它们长到三、四岁,性成熟之后,这些母猴是留在猴群中,跟着它的母亲和其他的阿姨们一起繁殖后代。而这些小公猴,当接近性成熟的时候,离开了它们的出生群,到其他的猴群中去当王。
  白头叶猴和人类共有一个生态家园,在石山和农田的过渡地带生长着白头叶猴赖以生存的植物,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的一些行为却破坏了这种宁静与平衡。在最近刚刚结束的第6届国际灵长类保护大会上,白头叶猴首次被列入世界上25种最濒危、最需要保护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广西师范大学黄乘明教授让我们认识了这种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
  (全文)
  白头叶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猴子。之所以叫白头叶猴,瞧它的头这个图,像一个老爷爷坐在那里一样,头是白的,肩也是白的。这只猴子也是看着地上的食物,头是白的肩也是白的,白头白肩。又瞧它的尾部,一半是黑色的,一半是白色的,所以叫做白头叶猴。身体非常修长,很苗条,白头叶猴非常苗条,尾特别长。我们现在看到白头叶猴头是白色的,肩是白色的,像个老头子一样的,它生下来并不是这样的。白头叶猴生下来的时候,瞧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得到,白头叶猴生下来非常漂亮,全身的毛发是金黄|色的。如果我们不是我们去从它出生观察到它长大,谁会相信一个全身是金黄|色的猴子能够长成头是白的,肩是白的,然后全身是黑的这么一个猴子呢!的的确确金黄|色的猴子金黄|色的幼仔,就是白头叶猴的小猴子,一年之后这个金黄|色的猴子、金黄|色的幼仔就开始慢慢慢慢变颜色了。首先是身体的中部慢慢变成灰色,灰黄|色,灰色,再变成黑色,头部也开始慢慢慢慢变,一岁半之后,除了身体大小不同以外,体色基本上和成体一样的。
  白头叶猴还非常有趣,它们是结群生活的,群也不大,一群的话也就是小的群就是五只也有,六只也有,多的话也有十几只,很少有超过二十只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群大,有些群小呢?那就跟它的这个猴王的领导能力有关系。如果一个猴王它的领导能力很弱,那么它这个群大了之后,一部分猴子就跑掉了,就变成了新的群,那么它自己再剩下来的就没有多少了。这样的猴群就会比较小。所以一些新形成的猴群,就类似于家庭一样的,新形成的家庭数量就少。而一些比较久的没有分群的这么一些群就会大,可能会多到十几只,甚至会达到二十只。这么一个结群生活的社会,非常有意思。那么这个结群的社会里面,成年的公猴就只有一个,就是猴王,其他的就是一些成年的母猴,这是一种一夫多妻制度的社会。然后在这个猴群里面还有一些未成年的小猴子,这个未成年的小猴子当然就有小的母猴、小的公猴。而这些小的母猴当它们长大之后,像白头叶猴三岁到四岁性成熟长大了之后,这些母猴的话,是留在猴群中,跟着它的母亲和其他的阿姨们一起繁殖后代。而这些小公猴呢,当接近性成熟的时候,离开了它们的出生群,到其他的猴群中去当王。这个过程就需要打斗,其他的猴王、猴群里面的王不会轻易就把位置让出来,这需要一个打斗。如果这个新的猴子,小公猴打赢了,那么它就可以到另外一个猴群里边当猴王。 如果它打不嬴,它就继续在几个小公猴,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几个小公猴构成一个临时的群,就在猴群和猴群之间一些空隙的地方就打。第一次打不赢,可能第二次打赢了,第二次再打不赢,可能第三次打赢。所以它最终有机会成为猴王。成为猴王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