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动物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近动物世界-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也就是两个毫米多一点,然后再加上它的身子,鱼就非常小。所以可能会很大,也可能会很小,那么这就是盾皮鱼跟棘鱼。
  那么再下面我重点给大家介绍这个就是硬骨鱼类。硬骨鱼类的话呢,我刚才也说了,包括这个最主要的一支就是辐鳍鱼类,它的鳍呀就是腹鳍跟胸鳍,它的鳍条都是辐射状的。这里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个叫多鳍鱼,这个多鳍鱼的发现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事情。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就是大概一七九几年的时候,法兰西科学院重组,当时它的博物馆里头就是招聘一些教授,大概当时博物馆有12个教授,那么当时这个圣西兰,就是被聘任为法兰西博物院的比较解剖学的教授,大概二十几岁当教授,他是出生于1772年嘛,1793年当教授,二十一 二岁。然后在这个1798年到1801年的时候,拿破仑就是远征埃及,远征埃及呢,当时拿破仑就随军带了一批科学家就到这个埃及去了,当时就带去了圣西兰。圣西兰就在这个尼罗河里头,当时就发现了这么一个非常怪的鱼,就是这个多鳍鱼,它上面很多很多这种鳍条。这个鱼在干旱的时候,它把自己包起来,很少的水它都能活,所以这个多鳍鱼的发现,其实当时是挺轰动的一件事情。这个圣西兰也是建立埃及科学院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那么他回到了巴黎以后,圣西兰就是通过对多鳍鱼的研究,因为它的鳍条只有一根中轴骨,跟我们后面的这个肉鳍鱼类其实挺像的。所以他建立了就是从这个鱼一直到这个哺|乳动物一个比较解剖的序列,他就认为这些鱼跟两栖类,跟爬行类,跟哺|乳动物从动物结构上来说是一致的,所以他就提出了叫动物结构一致性原理,就是最早把这个鱼跟这个四足动物联系在一起。那么跟四足动物起源关系更密切的,实际上是叫做肉鳍鱼类。也就是最早发现的现生的肉鳍鱼类是1836年,在美洲发现的,所以叫美洲肺鱼,那么1837年也发现了非洲肺鱼,1870年发现了澳洲肺鱼。所以肺鱼实际上也就是这三个属种,都分布在我们现在的南半球上,就只有三种肺鱼。
  那么最早这个美洲肺鱼给发现的时候呢,把这个肺鱼放到这个进化树上的是谁呢?是海克尔。这是德国的一个生物学家。那么还有一些化石,这里头给大家讲一讲空棘鱼。空棘鱼最早这个属的命名也是1836年,也就是美洲肺鱼被发现的时候,它的一个特征,顾名思义,就是它的脊椎骨都是一些软骨,所以它这个地方是空的,所以叫做空棘鱼,这大概是六千五百万年,大概恐龙灭绝的那个时代的话,在这之后就再也找不到空棘鱼这个化石,那么就认为这也是一个已经消亡、已经灭绝的一个鱼类。在这个大概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时候,这个鱼又在这个科摩罗群岛,最早是在这个南非的一个东伦敦港的一个小渔船上,当时过圣诞节的那个时候,在这个小渔船上被发现了。
  那是在1938年12月22日,在南非小镇东伦敦海港的一条海船上,一位在当地博物馆工作的年轻女孩拉蒂迈,在渔船上挑选海洋生物标本时,发现一条全身闪耀着逼人蓝光的怪鱼,这条鱼长1。5米,其肉质肢体状的鱼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由于拉蒂迈刚到博物馆经验不足,不认识这条鱼为何物,于是她就抱着这条大鱼回博物馆请人鉴定,博物馆的鱼类学家史密斯博士又恰巧外出度假。当时南非的天气非常炎热,鱼身上美丽的蓝色开始褪色,如何保存这条怪鱼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时镇上只有太平间和食物冷冻库才具有容纳大鱼的冷藏设备,于是拉蒂迈就抱着这条鱼赶往太平间,在请求帮助都遭到婉言拒绝后,拉蒂迈就把这条鱼绘制成草图发给史密斯,然后找来福尔马林用它把鱼包裹起来。12天之后,拉蒂迈的信终于到了史密斯的手里,透过拉蒂迈所描绘的草图,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一类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空棘鱼,它们在大约6500万年前就同恐龙一起灭绝了。史密斯立即拍电报给拉蒂迈,让她精心保管标本。遗憾的是蓝色的怪鱼已成为一具标本,具有研究价值的内部器官与组织都作为垃圾倾入了印度洋。这条鱼后来被命名为拉蒂迈鱼。为了寻找第二条拉蒂迈鱼,史密斯夫妇花费了整整14年的时间,走访了非洲东海岸所有的小渔村,并四处悬赏。1952年这个拉蒂迈鱼在科摩罗群岛再次现身。为了尽快获得这条鱼,史密斯甚至惊动了当时的南非总理,动用军用直升飞机,最后还差点引起南非与法国间的纠纷,因为科摩罗当时是法国殖民地。随后在科摩罗海域有近200条拉蒂迈鱼被捕获,科摩罗政府赠送给中国4条,这是收藏在中国古动物馆中拉蒂迈鱼。从这些小小的邮票当中可以看出空棘鱼“起死回生”在当时是如此的轰动。
  我们现在有了肺鱼,有了这个空棘鱼,活化石拉蒂迈鱼,那么这里头学术界争论的最多的,就是说到底是肺鱼跟我们的四足动物更近呢?还是这个拉蒂迈鱼跟四足动物更近,这里头争论的实际上到现在还没有争论清楚,就是有的认为就是说肺鱼跟我们四足动物更近,有的认为拉蒂迈鱼跟四足动物更近,那么也有认为就是它们两个更近,然后它们组成了一个类群,它们的共同祖先里头演化出来这个四足动物,所以这三种观点都有。那么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呢?因为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地球上就只有剩下了这么三种肺鱼,两种拉蒂迈鱼。所以要搞清楚到底四足动物是从哪种鱼演化过来的,是怎么一步一步演化过来的,这个可能只能到这个野外去,到地质年代里头去寻找。
  这是我们在1999年发表的一个成果,我们发现了一个叫做斑鳞鱼的古鱼,这个斑鳞鱼也是生活在这个四亿多年前的古海洋里头,那么这个斑鳞鱼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呢,就是说它不但具有这个肉鳍鱼类的一些特征,典型特征,而且具有辐鳍鱼类的某些重要特征,那么这个就非常重要。因为现在来说,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地球上的辐鳍鱼类跟肉鳍鱼类,应该说迳渭分明。一看这就是辐鳍鱼类,这就是肉鳍鱼类,那么辐鳍鱼类跟肉鳍鱼类它的祖先是什么样子,它的祖先的特征是什么样子,实际上我们了解得非常少,那么我们这个材料发现以后,它既具有这个肉鳍鱼类的特征,还具有辐鳍鱼类的特征,另外还具有一些已经灭绝掉的,这个刚才我介绍的盾皮鱼类跟棘鱼类的一些特征,所以我们的研究认为,它这个斑鳞鱼有可能是代表这个硬骨鱼类的祖先类型。
  这个是我们当时做的一个斑鳞鱼的系统位置,当时位置就是可能有两个位置。那么这是硬骨鱼纲,这是软骨鱼纲,这是灭绝掉的盾皮鱼纲跟棘鱼纲,这是辐鳍鱼跟肉鳍鱼,所以这是它的系统位置。那么这是它的化石标本。为什么叫斑鳞鱼?它的骨骼表面实际上都有一种叫做整列层的结构,然后上头是一个一个孔,这种孔实际上相对的大小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斑斑点点看起来,这是它的两个鼻孔。这个肉鳍鱼很重要特征就是它头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所以这个是它的头的前部,这是头的后部,这是一个它的下颌的一个结构,当然我们还有其他一些斑鳞鱼的标本。就是通过这些标本的研究,通过一些特征的比较,我们认为它应该可能代表了这个辐鳍鱼类跟肉鳍鱼类祖先的一个特征。
  那么这是2001年我们发现的另外一个材料,叫做无孔鱼,也是在曲靖发现的。这个无孔鱼跟前面的斑鳞鱼是比较近的,那么它实际上处在的位置,是在斑鳞鱼与其他更高等的肉鳍鱼类的之间的位置,那么它也进一步地证实了斑鳞鱼应该是一种最原始的肉鳍鱼类。所以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谱系图就看到,中国发现的斑鳞鱼跟无孔鱼,那么实际上是处在最原始的肉鳍鱼类,那么它们就是都保存了一些这个硬骨鱼类的一些祖先的特征。
  那么我们刚才都是从肉鳍鱼类比较根部的位置来研究这个四足动物跟鱼类的一些关系。那么对于这个四足动物的起源,对于脊椎动物的登陆最直接的证据,实际上是这些还保留了一些鱼类特征的四足动物,我们叫做鱼石螈类。鱼石螈最早是发现在北极圈的东格陵兰岛这个地方。这是它的眼孔,这是它的一些后肢骨,那么这个发现以后的话,实际上它为鱼类向四足动物演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这个东西看起来它有很多鱼的特征,比如它长着一个鱼尾巴,然后身上还有一些鱼鳞,但是它又有很多有可能登陆的一些结构,比如包括它的这个前肢跟后肢,这个头部的一些特征。所以它实际上它就看起来是一种像一个两栖类,但实际上它还保留了很多鱼类的特征。所以它这个是鱼类向四足动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所以发现以后,实际上学术界跟公众非常非常轰动,就是说非常感兴趣。因为实际上就是在格陵兰岛的话,在上个世纪初的话,对于格陵兰的主权的话,就是北欧的两个国家,挪威跟丹麦就争执得很厉害,在这儿又发现了这个鱼石螈,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争执变得白热化,后来是通过一个国际协议才解决的。这是这个当时丹麦的一张卡通画。他们称这个鱼叫四足鱼,有四条腿的鱼。所以鱼石螈的发现是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那么在这之后就是古生物学家也拼命地在寻找一些泥盆纪的四足动物,就是最早期的像鱼石螈类的这些动物。
  第二个被研究的泥盆纪四足动物是叫棘螈,也是在东格陵兰发现的,那么跟这个鱼石螈是保存在一起的。那么这是棘螈的这个标本材料,这种鱼石螈,它实际上爬行的能力和登陆的能力很弱的,基本上应该说它还是在水中生活。我们现在的指骨,指是五指,那么最早期这些四足动物像这些棘螈的话,它有八个指,所以说很多。五个指是已经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