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平凡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平凡岁月-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晓墨看得心潮澎湃,从心底生出对这个未见过面的师公的崇敬。她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帮手古爸点燃香烛。

张恒东一直研究右边石碑上师公的教导:武术是人与兽争、人与人争发展起来的。天理、地理、人理本是一理,道、佛、儒何需三分,都是人类认知的结晶。……口张神气散,意乱火候冷。……道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散人修道,则修心也……明心见性……廻光返照,道炁长存……

张恒东不解地问古爸:“古叔叔,碑文上的‘廻光返照’和医学上的‘回光返照’有区别吗?”

古爸侧头想了想,道:“柯师兄对我说过:‘廻光返照’中的‘光’指大自然中日月星辰以及万物的精华,又指前辈智慧的结晶;‘返’指我们要吸收,为己所用。‘道炁’指吸收了外界的灵光与自身的灵性相融。简单说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要六根清净,不要大量地消耗,要爱惜、保养,人才能长寿。”

“哦”张恒东与晓墨受教地点头,又长见识了。

古爸把香烛插在坟头,一边烧纸一边同晓墨和张恒东讲起了小时候第一次见师公的情形还有同师兄弟们一起学武的趣事,晓墨和张恒东听得津津有味、羡慕不已。

纸钱烧完后,古爸肃穆地领着两小朝着师公的坟墓叩首磕头。古爸盯着中间的石碑,郑重地道:“师傅,这两个小的,一个是弟子的女儿,一个是弟子的徒弟,今天我带他们来让您看看。两个孩子的品性不错,他们一定能秉承您的教导,学武用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为国为民,绝不争强斗狠,做危害他人的事。你们说,是不是?”古爸的最后一句是对两小说的,声音也高了几度。

“是。”两小连忙高声回答。

古爸满意两人的回答,又磕了三个头后,带着晓墨和张恒东站起了身。

“古叔叔,我们现在就回去了吗?”张恒东疑惑的问,没想到这么快就拜祭完了师公,那古叔叔为什么要他准备至少三天的换洗衣服?

“老爸要带我们去参加民间武林大会。”晓墨抢着回答。

“武林大会?”张恒东惊讶地大叫一声,然后双目放光地望着古爸。

古爸微笑地点头。

张恒东“嗷”地一声,开心地手舞足蹈,脑袋里面想的也是电视中飘来飞去的轻功场面。

“切,没见识。”晓墨不屑地鄙视之,完全忘记了她刚听到这个消息时表现得不比张帅哥好多少。

“你有见识,那你说说武林大会的具体情况!”

“我为什么要跟你说?”

“你也不清楚吧?”

……

古爸好笑地任由两小斗嘴,带头往山下走去。

PS:文中的师公除了姓名,其生平与事迹都是真实的。今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某禅本打算在10月10日这一天发稿纪念师公的,但因为没有掌握好情节的进程,只能拖到今天才能发表。

某禅谨以该章向师公和同师公一样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先驱们致以敬意。

第四十五章 觐见武林老侠

古爸带着晓墨和张恒东前往G市拜访蜀山剑派杨姑婆再传弟子贺刚正。贺正刚与Z市龙居镇朱太翁的孙子朱贵及古爸的师侄江文柯于1986年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武术比赛,为C省的省队夺得了奖牌,而三人也因此成为了好友,所教学生互有往来。古爸带着两小来到杨家祠堂,这是一座四合院,古香古色。院中央一棵挺拔的古银杏树,花坛中鲜花斗妍,大门的屏风上麒麟活灵活现,一看就知道屋主是底蕴深厚的大户人家。

杨姑婆的侄子杨柏现居住于中堂,老人如今80多岁了,耳聪目明。他端坐在太师椅上,手捧一本古书,看得津津有味。晓墨仔细看,发现,那本古书的书名竟然是《奇门遁甲》。晓墨微惊,《奇门遁甲》不是小说中杜撰的吗?难道不是杜撰,而是真实存在?晓墨发觉在武术这个领域,她接触的越多越是感觉自己浅薄。

贺正刚带领晓墨三人拜见了杨老太爷,老爷子对后辈很是关切,询问了三人近期的练功进展。张恒东回答得期期艾艾,因为他的武功是最差的;不过他的情绪却非常亢奋,眼前的老人可是位前辈高人,普通人连他的名字都无法得知,更不用说见到了。而现在老人就坐在他面前,还亲切地与他交谈,他能不激动吗?

见过老太爷后,贺正刚便带着古爸和晓墨、张恒东前往客房闲谈。古爸说要带晓墨两人去见识一下民间的武林大会,贺正刚笑着说要一同前去,顺便介绍些朋友给两个小师弟师妹认识。贺正刚以师兄的教育晓墨和张恒东,告诉他们习武之人要怡情静气,心胸开阔,不能斗勇争强,不能用于报复斗狠,并给他们讲了一位杨姓前辈的经历。

那是解放初,50年省城擂台百日英雄金、银章大赛,铜棍神童杨泽勇的师傅铁臂余山主与铁扇子马玉的父亲神拳马强的对垒,马强用红沙掌击伤了余山主。余山主重伤回家,调养无效,两个月后伤逝。杨泽勇立誓为师傅报仇,经过十多年的寻访,在D市寻到了马强的儿子马玉。杨泽勇将铜棍便宜变卖后来到D市打工,并与马玉成为了好朋友。两年后的某天,杨泽勇与马渔对饮,趁着酒劲儿要与马玉切磋较劲儿。、“马兄,请不必客气。我是余山主的弟子,当年师傅伤于你父的红沙掌之下。今天是我师傅的忌日,俗话说父债子还,请马兄不吝赐教!”

两老在竹林中穿梭游斗,足踏五行八卦,两手掌、拳、钩、指变化不测,林内尘土飞扬,竹叶沙沙作响。最后,杨泽勇用铁沙掌击到马玉胸前,马玉一个铁板桥卸去了大半掌力,借势弹腿踢于杨泽勇下身。两老双双倒地,两败俱伤。杨泽勇泪如雨下,师傅在天有灵,铁沙掌终于胜了红沙掌。

“马兄,这是铁沙掌的解药,请快些服下。”

“杨兄,这是师门活伤护命丹,你也服下。”

解药虽然服下了,但两老还是落下了残疾。闭门养伤的杨泽勇反思,冤家宜结不宜解,学武首重德,抗日英雄流血牺牲,光荣,万民敬仰;争雄斗气流血受伤,可悲!学成文武艺要为国为民……

晓墨和张恒东点头受教。

翌日,古爸、晓墨、张恒东和贺正刚以及贺正刚的师姐杨慧敏一起前往省城郊外金螺湖旁的菜花茶庄参加武林大会。所谓的民间武林大会大会是C省民间高手的定期表演切磋交流聚会,由众人选出三位高手筹备组织,本次的大会的负责人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贺正刚、朱贵与江文柯。

金螺湖四面是山,中间一个葫芦形坝地。菜花茶庄离金螺湖大约五百米,位于半山腰,处于葫芦口。茶庄内有一栋两层的小楼建筑,视野开阔。楼前方有一个大鱼塘,荷花盛开,家鸭和野鸭同在湖中戏水。绕过鱼塘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草坪,较技场就定在草坪中间。草坪外就是农田,四周山上种满了桔树、柑树、桃树、苹果树、梨树等各种果树。正值盛夏,果树上已经结满了各种果子,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也看得晓墨和张恒东双目放光、口水泛滥。坝内除了茶庄的老板和员工,并无其他住户,平时前来喝茶的人很少。这确实是一个聚会、较技的好场所。

与平时的冷清不同,今天茶庄是座无虚席,四周半山腰、亭子内、草坪上、田野间,来参加大会的人三五成群,各自游玩。小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将茶庄都停满了,有的车只能停在路边。满山遍野欢歌笑语,长笛、洞箫、二胡、唢呐以及吉他、小提琴各抒情怀。好几百人汇集在葫芦坝,草坪上,年轻人抡起刀、枪、剑、棍、叉、鞭、锤等兵器各自演练,还有一些年纪同晓墨差不多大的少年竟然跳起了欢快的街舞!茶庄内,年纪稍大的则捧着一杯清茶互谈武林新闻和练功心得……

晓墨和贺正刚五人直接上了二楼客厅,这里早就有人在等候了,有晓墨和张恒东慕名已久的师兄江文柯,还有两位师姐钟晓英、于秀英;Z市龙居镇的朱贵、朱梅两兄妹以及义广城祝由派的靳方、靳圆等。众人见过礼,并拟订了会议表演顺序和一些注意事项,决定半小时后会议正式开始。

朱梅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一身红衣、柳叶眉、杏眼、唇红齿白,精灵乖巧,但看晓墨时,眼中却闪过了一丝不屑。晓墨心里疑惑,她和朱梅根本就不认识,那朱梅对她的不屑从何而来。晓墨暗自留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朱梅的年龄比她还小,但朱梅出生于正统的武学世家,其武学造诣比起晓墨可不知道强了多少。

晓墨随着贺正刚和江文柯等人一同走出小楼,看到贺正刚、江文柯和朱贵三人,喝茶的、谈笑的、演武的、跳舞的以及游玩的都围了上来,大家知道,较技联谊会即将正式开始。

晓墨一直留意朱梅的动静,发现她出了小楼后朝草坪右边的一堆人走过去。晓墨双眼一眯,难怪小妹妹对她不满,没想到参加个较技联谊会还能遇见熟人。那个身穿红色T恤的十七八岁的少年不就是曾经带着一帮小弟围堵林伟,却被自己狠狠教训了一顿的贾二吗?不过自己与贾二交过手,他根本就不懂武功,怎么会认识朱梅,还跑来参加较技联谊会呢?

晓墨仔细打量朱梅和贾二身边那一伙人,发现其中一人长得与贾二有四五分相似,年纪比他大了五、六岁。原来如此,晓墨撇撇嘴,指着那人小声询问钟晓英师姐。

钟晓英看了一眼那人,悄悄告诉晓墨,“那人叫贾强,是朱贵的师弟。”钟师姐顿了顿,发现朱贵听不到两人的谈话后,用不以为然的语气低声道,“这个贾强功夫不怎样,为人又嚣张护短,很多人都不待见他。”

“看他和朱梅相处,两人关系挺好啊!”

“他就那张嘴能说会道,骗骗女孩子罢了,”钟晓英不屑地轻哼,“如果这次比对,让我遇到他,我非揍光他的牙不可。”

晓墨轻笑,贾强最好不要来惹她,否则她不会像钟师姐那样只揍光他的牙那么简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