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尽桃花淡淡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歌尽桃花淡淡忧-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是啊,可是给他说了多少小姐姑娘了,他都不应,我想不是一个才貌兼备的大家闺秀怕是配不上人家咯。”
  “你看对孩子们多好啊,自从他来了之后这周围的调皮小子都学乖了,真是我们的福星啊。”
  “……”
  她们的声音渐渐模糊了,我会心一笑,原来我这么好,自己倒真是没发现。
  最美人间四月天。
  难得的不下雨,天空也格外的清澈,云都是丝丝的,风也夹着淡淡的迎春花香味,闭着眼放佛都可以听到草芽钻出头的声音,真好。
  孩子们一到郊外就像跑散了的野鸭子,拿着风筝追着风跑得脸颊红红,笑声随着轻风四散飘荡,让人觉得活着是一种幸福。
  我坐在柳树下看孩子们奔跑,多少年以前我也像他们这样无忧无虑,扯着大哥的衣摆硬要他教我骑马,结果被摔得鼻青脸肿,回家还被父亲狠狠骂了一顿,不过骂的是大哥,我因为还小所以逃过一劫。可是自此大哥再也不带我出去骑马了,害得我只有一个人呆在家里练字发呆。由于身子不好的缘故,我从小就被看得很严,到哪儿都是姑子奶娘跟着,别说出门撒野了,就是在院子里爬个树都要被奶娘捧在手里心疼半天。大哥却可以天天和别的孩子出去,骑马射箭、舞枪弄棒,羡煞我也。虽然我跟大哥长得很像,但是他更显男子气概,相比之下我就比较“娇弱”了,截然相反的性格和脾性,要不是长得像,我自己都要怀疑我是不是爹娘捡回来的了。
  大哥很自然地考了武状元,凭着陶家的几世功勋和爹在朝廷上的威望,大哥初露头角就统领了京城三十万的禁军,另一半在秦将军手里。镇远将军秦洛,当年凭着一己之力带着十万人马杀退了突厥的三十万大军,自此声名远播,颇受圣上赏识。常年在边关守敌,难得回一次京,可惜英雄终有垂垂老矣之时,秦将军在花甲之年退下来,回京养老,但圣上仍把京城一半的禁军交给了他,可见其地位不凡。想到秦将军,我不禁失笑,秦将军一世英名却有个流连花街柳巷,风流之名遍播京城的儿子——秦燕双。其实我倒是很欣赏秦燕双这样的人,够坦率,够义气,当年在京城时跟他走得颇近,也算得上至交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应该是接替了秦老将军的位置了吧,他的脾性和大哥倒是有几分相似,两人统领禁军的局面,想想都觉得有趣。
  我自顾自地轻笑出声,不想旁边有一人已站了良久。
  “你笑起来真要倾城了,要是可以天天看到这样的笑容,百死无憾。”
  我听出是他的声音,往旁边挪出空位,他也不客气地坐下来,手里拎着一坛陈年花雕,还没打开。
  “看孩子们多开心,真羡慕他们。”我看着不远处欢声笑语的孩子们,有点感叹。
  “怎么?你看起来好像在伤感往事。”他轻轻拍掉泥封,温柔的动作在十指间流泻,生怕打扰了这静和的气氛。
  我看着他一点一点把酒坛上的泥封拨开,顿时酒香四溢,看来尘封了不下十年。
  “你会武功。”我很肯定。
  他微微诧异地看着我,轻风淡语:“嗯,防身而已。不过你怎么看出来的,我向来不喜外露,我不记得我在你面前展示过。”
  我捡起地上碎掉的泥封,轻轻地嗅,还有花雕的沉香,“一般陈年好酒的泥封都很坚硬,以防酒香外泄,我以前开封的时候总要费劲撬半天,所以我都懒得自己动手。你刚才轻轻一拍泥封就碎了一地,可见你力道不小。”我慢慢道出自己的所想。
  他略显刚毅的脸衬着柔和的线条,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他从身边的食盒里拿出两只瓷杯,缓缓醇酒滴滴不漏,全部侵入小小的杯中,不得不佩服他的细腻和精致。
  “与你相识果然是幸事,要是就此错过恐怕我要遗憾终身了。”他端起一杯酒递到我面前,我伸手接住,放在嘴边抿了一口,我酒量不好,更是不能急饮,所以我喝得很慢。
  他也端起另一杯,细细品尝起来,眉间舒缓,看来是个酒中佳客。
  我看着杯中渐少的酒,眼神有些迷幻,好像又看到了他的身影。
  那时大哥在禁军里大树威风,又豪气干云,正是男儿该有的气魄,我在街角看到他领着一队禁军走过,银色铠甲,印着银色花边的长筒靴,全身上下都散发着威武逼人的气息,我默默叹气,转身离开。爹时刻都在“恨铁不成钢”地教训我,
  倒是娘百般地护着我,叫我尽力就好,陶家不需要那么多拼命的人。我心里何尝不想像大哥那样让爹刮目相看,但是从小的文弱让我只能在大哥精于骑射的时候躲在书房里写兰亭,描丹青,焚香弹琴,看《论语》,品《诗经》。其实我更喜欢大哥那样的生活。是人都说陶家好福气,大公子武略出众,二公子文韬拔萃,又都生得一副好相貌,京城的大家小姐个个都盼着能嫁进陶家做媳妇儿。那时候我才十五岁,大哥十九,爹娘已经开始替他准备婚事,可大哥看都不看拿来的画像,一把火全烧了,气得爹差点背过气去,多亏娘及时劝阻,要不然大哥少不得又要挨家法。那时候家里前所未有的热闹,爹跟大哥每天都要吵一架,我就在旁边看戏,心里好生庆幸自己才十五,不用被逼婚,然后对一向扬眉吐气的大哥报以“同情”的眼神,大哥只能愤愤地瞪我几眼。后来大哥跟爹约法三章,只要大哥当上禁军统领就不再逼婚,直到大哥遇到心仪之人为止。所以本来就出色的大哥更加努力,轻而易举地拿下了禁军统领的职衔,虽然只统领了一半禁军,但爹也没再为难他。
  大哥逃脱升天了,我自然而然就成了爹“培养”的对象,我没法,只好参加科举,不好不差的名次,圣上见我年纪尚小,就把我派到了爹掌管的翰林院。天天跟着一班酸腐的老头子念经,我觉得还不如呆在家里描丹青来得舒服。爹把我看得更严了,很多时候回府都要拉着我跟他挤一顶轿子,我真担心那些轿夫会不会有意见。
  就在那一年的春天,也正好是清明前,圣上要拜天祭祖,礼部的人忙得不可开交,我却在一边看着他们的焦头烂额打呵欠。赶巧不巧,平西王此时班师回朝,本来就忙得热火朝天的气氛更加紧凑。
  平西王是朝中唯一一个异姓王爷,当年跟随先帝打天下,算得上先帝的生死之交,当今圣上即位不久西南蛮夷入侵,势如破竹,大有长驱直入之势。平西王自请出战,带着家眷披星戴月赶往西南要塞,经过长达十年的对峙,蛮夷之族提出休战,双方开始通商贸易。龙颜大悦,犒赏三军,平西王处理好边关事务,即刻班师回朝。皇上把原来就很大的平西王府再扩大一倍,各种赏赐铺天盖地,恐怕都要把整个平西王府淹没了。
  就在那天,我遇见了他,在威严肃穆的大殿上。
  我自认位卑职小,所以尽量往后站,老头子们在前面讨论着今年的祭祖大事,真不知道他们操的是什么心,翰林院的你管礼部的事干嘛,劳碌命。平西王带着家眷上殿复命谢恩,说是家眷,其实他只带了一个人,平西王小王爷——哥舒玙。
  我只看到他的背影,高大挺拔,一身戎装,在众多的文官武将中格外显眼。
  我偷偷踮起脚想看看他的长相,听说平西王是突厥后裔,少数民族大多长得彪悍蛮狠,我就在京城的街头看到过卖艺的突厥人,身上的肌肉块块凸起,眼睛瞪大,打扮得相当奇异,跟中原人比起来简直就是黑熊精转世。不知道这位小王爷是不是另一个黑熊精。
  朝堂上的站列也要分职位高低的,我不敢再往前了,更何况爹还在前面杵着,我不想又招他训。所以只好稍微垫着脚尖,眼睛盯着他的盔甲,可惜连半根汗毛都看不到,我失望地收回眼神,不想他却似乎感觉到有人在期待他回头一般,微微侧了一下头,我没看清他的全貌,但,绝不是我想象的那种豪放粗犷的容貌。察觉到他的回头,我赶紧缩回身子,站到旁边同是翰林院“小杂役”的吴冶身后,他慢慢转过微侧的眼神,我总感觉他的嘴角有条弧线在拉长。
  繁文缛节,啰啰嗦嗦了一大堆,总算是下朝了,趁着爹还在跟那班老头子谈经论道,我赶紧开溜。刚跨出殿门,就看见那个身影靠在廊柱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着汉白玉的槛栏呆望。他也发现了我,直起身向我看来,目若朗星,剑眉丰姿,中原的柔和参进突厥的英气,是任何一个人都比不得的俊朗。
  我一时间恍了神,就木木地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近,他慢慢展开笑颜,嘴角翘起,勾勒出他脸部完美的线条。我好似受了他的蛊惑,慢慢地收回恍然的神色,温润的笑爬上脸庞,不自觉地,我的笑越发深起来。他走到我面前,我要稍微仰视他了,我的视线一直随着他的接近而移动,最后停在他温和的唇边。
  “你笑起来天地都要失色了。”
  这是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脸颊蓦地居然烫起来,赶紧拉回自己跑偏的思绪,“哪……哪有。”我竟然口齿不清,我猜他一定想笑。
  他静静地看着我,眼光太过直接,我不敢和他对视,只好低头不语。
  怎么办怎么办?他要是一直看着我怎么办?我自己走了好了,好像不太礼貌,他可是平西王的小王爷,要是爹知道我这么没礼数一定会气炸的。救命啊,别看了。
  “莫离,你怎么还在这儿啊?刚刚陶伯父还在问我看到你没,他好像已经走了。”燕双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谢天谢地,终于得救了。
  我赶紧转身对着燕双说:“我知道了,马上就回去。”
  我不敢看他,抬脚就要走,他轻轻地吐出一句:“莫离,原来你叫莫离。”
  别人都叫出你的名字了要是不打个招呼就走实在不妥,我回头对他笑了一下:“嗯,我叫陶莫离。”
  他也笑了:“哥舒玙。”
  燕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