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廉贞-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句话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赵临沂身为大靖三皇子,天福帝的嫡次子,在大靖的地位可见一斑,如果他落到了北狄的手里,北狄不但可以好好地奚落大靖一番,更是可以以赵临沂为条件,向大靖狮子大开口,度过今年这个严冬。鹤嘴峡带走大批的粮食不易,但是带走一个人,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
  最让廉贞讶异的是,赵临沂来了云关之后,行事低调,军营之中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那些将军们手下的亲兵们至多也不过知道他是从京城来彻查的钦差。能够得到赵临沂真实身份,并且将这个消息传到北狄的人——
  廉贞倒抽一口凉气:“十将之中,有人是北狄的奸细。”
  十将,是大将军廉镇手下最得力的十个将军,是除了廉镇之外,云关权力最大的十人。除去已经负伤离开云关的廉箫,以及已经战死的两位老将军。现下云关还剩下七人。
  “破军”廉策。
  “奔雷”廉旗。
  “文曲”朱承恩。
  “武曲”江海。
  “花板斧”牛犇。
  “破天刀”李渡。
  还有就是,“银鳞”廉贞。
  “北狄竟然有这等能耐,将‘十将’策反,实在是难以置信。”廉贞叹息一声。廉贞突然想起方才廉旗叫自己过来时的表情,有些僵硬地问廉策:“哥哥,是连旗哥都不相信么?”
  “防人之心不可无。”廉策道,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怀疑,“阿贞,你是我的亲妹妹,也是现在云关之中,我唯一信得过的人。”
  廉贞动了动嘴唇,什么都没有说出口,比起廉策,她显然优柔寡断了些。这些人都是陪伴着她长大的人,如果旁人告诉她其中有人通敌叛国,她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可是现在,由不得她不相信。
  “照你所述,当日鹤嘴峡的兵力正好被北狄压制,若不是那北狄王子临阵倒戈,也许你就回不来这里了。”廉策的语气有些冷硬,“三条密道只有这一条被用上,大约是北狄担心若是兵分三路容易一开始就引起我们的注意,孤注一掷。”
  廉贞想了想:“旗哥并没有参加此次安排边防之事,不知道我们的兵力部署,是不是就可以洗清嫌疑呢?”
  廉策摇摇头:“清王前去鹤嘴峡是临时起意,这个消息要么是从你那处传出去的,要么就是从大营传出去的。北狄既然有本事事先安排好战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当时在大营种的只有三人,江海,朱承恩,廉旗。”廉策当时也被派遣到一处戍守,并不在大营中。
  廉贞叹了一口气,对廉策道:“我会注意的。”
  此时的云关没有大将镇守,又有人暗中窥伺,廉策的压力有多大廉贞不是不知道,现在她能做的也只有帮哥哥守好云关,等着父亲归来,或者窥伺之人自露马脚。
  日子不咸不淡地过着,只是比起从前,廉贞觉得现在的日子平淡的有些难熬。
  江海。廉旗。朱承恩。究竟是哪一个人呢?
  既然有本事潜伏在云关这么久而不被察觉,廉贞也并不怎么寄希望于她和廉策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揪出害群之马,只能祈望着在父亲回来云关前,他们能够好好地将云关守住。鹤嘴峡一役,北狄没有讨到什么好必定会卷土重来,再袭云关,廉策等人不敢大意,各处的防御工事都再三地检查,因为周围一些人变得不再那么值得信任,廉贞花费了更大的精力,人也日渐消瘦了下来。
  就在云关加紧备战之时,京城传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
  天福帝发布禅位诏书,传位于太子赵临渊,十日后新帝行即位大典。
  “想来,当初接到密函回京的人不仅是父亲,应该还有远在苏杭的荣亲王,虽然当时父亲说皇上病重,可是并没有多嘱咐我们什么,清王也没有什么异色,他们大概都是不知道皇上有此打算。如此出其不意,是为了麻痹定王一脉么?”廉贞向哥哥问出自己的疑惑。
  “继位一事,事关重大,不是短短一旬就可以处理好的,既然皇上如此昭告天下,应该是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你不是疑惑清王为何会被派遣到云关来么,或许他也是安排的一部分,身为太子的左膀右臂,他不在京城,孟府会对京城的布置放松很多警惕,给了太子可乘之机。“廉策道。
  廉贞点点头,自从赵临渝,现在的荣亲王世子赵临武被遣往苏杭,太子和定王的势力在朝堂上便呈现出分庭抗礼之势,皇上如此一来,应该是给了定王一脉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
  不过这些事都不是廉贞需要考虑的了。眼前最重要的是,因着这即位大典之事,廉镇回云关的时间又要延迟,她需要烦心的事情还有许多。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但是你也不要忙坏了身子,多注意休息。”廉策看着妹妹眼下淡淡的青色嘱咐。
  虽然还是那严肃的语气,廉贞听了却心下一暖:“我会注意的,哥哥也要好好休息。”
  两人又商讨了一些事情,廉贞便退了出来。她抬头望了望天色,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秋收就要结束了,北狄的兵马不会磨蹭太久。
  得了短暂的空闲,廉贞并没有像自己和廉策说的那样回去好好休息,而是去了英雄碑。还是挑了一块碑坐下,擦拭自己的银枪。
  枪身已经被擦得雪亮,棉布拂过枪尖,原本平滑的枪刃上被刻下了一个字。
  蓦然,廉贞便想起了赵临沂。三日前,赵临沂传了一封信来,只四个字——“安好,勿念。”
  现在的局势,对于太子来说十分有利,只要太子登上了皇位,一切便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他现在大概也是在为太子顺利登基之事忙碌吧。
  廉贞自嘲地笑笑,才分开多久呀,还真是越来越小女儿情态了。
  京城,孟府。
  原本最被主人喜欢的青花瓷杯,被猛地丢在了地上,飞溅起来的茶水和碎瓷让站立着的人们更加胆寒却不敢躲闪,生怕将孟寒夜的怒气拉到自己身上。
  孟寒夜看着眼前这些在官场上呼风唤雨,在他面前却老实地如同鸡仔的官员们,怒气止不住地涌上来:“派了你们多少人盯着那老皇帝和太子,准备继位大典这么大的事居然一个人都没有事先发现?一群废物!”
  众人内心惶惶,不敢接话,只听得孟寒夜又道:“还有那诏书,孟源、姜峰,你们二人身为礼部侍郎,居然是和我们一起在大殿之上知晓皇帝要禅位一事,你们真是好得很,我养你们还不如养两条狗来的实在。我要你们有什么用!”
  被点名的姜峰不敢说话,一张脸被孟寒夜吓得发白,一旁的孟源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他身为孟寒夜的侄子,不好不答话,哆哆嗦嗦地说了一句:“叔父,不是我们不认真做事,实在是陈谦明那个老东西藏得太严实。即位诏书由他一手经办,没露出半点蛛丝马迹,我和姜峰,也是没有办法。”
  孟寒夜冷笑:“你们在礼部呆了多少年了,嗯?一句太严实了就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了?我扶助着你们坐上礼部侍郎的位子,不是让你们整日花天酒地的,要是不想要这个位子,我手下可还有很多想要上位的人呢。”
  孟源和姜峰两人连忙跪了下来:“是我们办事不利,还请太傅(叔父)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叔祖还请息怒,这礼部尚书陈谦明老奸巨猾,宫里陈淑妃和四皇子又依附于皇后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诏书之事事关那陈家多年基业,父亲和姨夫被他瞒天过海也是情理之中。”说话的是孟源的儿子孟长礼。
  孟寒夜看了他一眼,脸上的怒色没有减轻多少,语气却是缓和了许多:“你父亲唯一的能耐就是生了个好儿子。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后半句是对孟源、姜峰二人说的,两人闻言忙不迭地离开了。
  旁边站着的诸人安安静静地看这两人退下,眼中却都不约而同地带着些许轻蔑,包括孟长礼。这两人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就是孟寒夜这棵大树,有了这么好的倚靠,却做不出什么成绩,在他们看来的确是没出息得很。
  “谢家那个丫头现在怎么样了?”
  孟长礼听到孟寒夜的问话,连忙道:“禁卫军中人员调动,右统领一职暂时空了出来,晚晴前几天回了娘家,听丫环传信过来,已经是有了进展。”要说孟长礼最大的能耐就是娶到了齐国公谢赫的嫡亲孙女谢晚晴。齐国公一直以来手握京城守备军的力量,孟长礼靠着这个贤内助,一路顺风顺水地从正八品的司戈做到如今的长史,看看当初和他一起入职的廉旌,如今不过一个七品的带刀侍卫。所以,孟长礼在孟家的地位远高于他的父亲孟源。
  坐在太师椅上的孟寒夜点点头,总算还是有点好消息的。问罢了这件事,孟寒夜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亲孙子孟长安身上:“你如今身为太子洗马,对皇上宣召一事,太子表现如何?”
  孟长安回答:“太子看来也是事先并不知情的样子,回东宫议事之时面上也掩盖不了喜色,还特地嘱咐了詹事府要好好操办。”看了看祖父现在已经收的妥妥当当的表情,孟长安试探地问,“祖父,如今太子即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他对小妹还是一如既往的宠爱,我们还是要支持二皇子么?”
  孟寒夜摸着自己拇指上的白玉扳指道:“贵妃当初不是也算宠冠后宫?不听话的皇帝,对我们孟家来说,没有意义。”
  孟长安没有再问,孟寒夜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但是,只要赵临渊够听话,照样可以坐得稳皇帝的位置。
  虽然孟家是二皇子赵临川的最大助力,可是孟寒夜从来不是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人,孟家之中也有自己的派系。
  被孟寒夜安插在太子身边的孟长安,加上他那个嫁给了太子做侧妃的妹妹,孟长安是孟家中最希望赵临渊能坐上皇位的人。毕竟,如果这一局是赵临川胜出,有孟家荫庇的他们安全不会有什么问题,前途却是一定会毁得干干净净。
  安排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