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夫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何夫子-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切还得从廉亲王胤鶴的出身开始说起——
  “廉亲王的母亲卫氏,原本是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宫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因是辛者库出身,故较后宫其余人等视为卑贱。你在京城几年,约莫也知道宫里的规矩吧!辛者库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代八旗官员获罪后,他们本人及其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的奴仆,以示惩处。
  “卫家的先人,据说是我父亲的祖父获罪,以至整个卫家成为辛者库罪籍。按照宫里头的规矩,姑母的出身仅能充当宫女,在宫内干些粗活,与圣上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谁知她因温柔聪慧、美丽出众,被康熙爷看上,初时只是受到恩宠,并未加封。
  “父亲与母亲本是青梅竹马,二人少时便玩在一块,约定好成年后结为夫妻。一个辛者库出身的人想娶一个包衣奴才之女为妻,本也是名正言顺。孰料后来姑母为圣上诞下麟儿,就是当今八爷,因此受到加封,成为常在。自那时起,祖母就对父亲要娶母亲一事极力反对。
  “因为祖母的强烈反对,父亲不得以放弃了娶母亲为正妻的想法,将母亲收为外室。父亲曾妄想,有朝一日在得到祖母同意后能接回家中。在这段时间内,父亲听从祖母的安排另行成亲,娶了一位从五品官员的妹子为正妻。母亲进卫家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可她偏在那会子有了我。
  “康熙三十九年,姑母被册为嫔。不久,她又被晋升为良妃,成为康熙帝当时仅有的五位妃子之一。也就是那年,父亲作为良妃的弟弟被封了官,带着正妻坐船去福建那边任职。因为正牌夫人去了,母亲不方便同往,只能留在家里等候父亲的消息。孰料父亲的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自此以后再无消息。
  “听二叔说,好像父亲临走前还为了母亲的事同祖母发生了争吵,因此父亲离世后,祖母更加痛恨我母亲——大约是内疚吧!不管什么原因,祖母是绝不允许我和母亲进卫家的。又过了几年,母亲因为病重撒手人寰,阿翁因为气恼卫家,索性给我改了‘何’姓,自此以后我便跟着阿翁阿婆在书坊里过日子了。
  “至于二叔……他少小时便跟着亲戚在南边住,后来在祖母去世前才得知父亲还有我这么一个女儿尚留人世,多方打听隐约知道我母亲姓何,是家书坊的独女。上回来找你,和我一番攀谈之下了解了我的出身,二叔将其视为天赐奇缘,遂想把我收入家谱,改回‘卫’姓。”
  这就是她的故事?她全部的故事?何焯听着,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啊!
  “那你和卫成器,你们……”
  “我和二叔达成条件,卫成器配合我激你娶我为妻,我呢,帮卫成器读书,助他考取功名。”
  就这样?所有的骗局只是这样?可何焯怎么还是觉得何夫子在某些地方对他有所隐瞒呢?
  “你……”
  “你离廉亲王远点,还有——千万不要答应他娶我之事。”
  “……呃?”
  何焯傻掉了,那个几天前还千方百计想阴谋搞算计刺激他娶她的女人,现在却要他别娶她?
  她成心耍着他玩,是吧?何焯愤而大吼:“你看中更有权势的人直说便是,用不了玩这等花招。”他起身欲走。
  何夫子告诉自己,她不能再眼睁睁地看他走掉,不能再任他继续误会下去。他要她的坦白?
  那她就明着对他说了。
  “何焯,你这个笨蛋,你怎么就不明白?我是不希望你卷入九子夺嫡,万劫不复的境地。”
  “别再拿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敷衍我,你真以为我是个笨蛋,难道还不比你一个印书女更懂当前朝局?”她总爱自以为是,把他当成什么人了?
  何夫子愤愤地瞅着他,“是你太自以为是了,总是看轻我。”
  他当真以为他什么都知道吗?
  “你以为你为什么能进入廉亲王府?是李光地!是你那位恩德戴天的恩师向廉亲王举荐你。”
  这又如何?何焯觉得很正常,“恩师确是帮了我许多。”
  “他帮的可不只是你一人。”何夫子说得口干,兀自倒了杯热茶,先润了嗓子再说。她也不招呼这位客人,估计人家也不敢再喝她的水了,“你那位恩师帮过的人可多了,除了把你何焯举荐给八爷,他的其他一些历届门生故吏也分别被举荐到三爷、四爷和远在外头的十四爷处,早年间还有些他的门生供职于被圈禁的大爷和被废掉的太子爷那里。李光地的这些推举并不是一般的举荐,他的这些门生往往充当这几位皇子府邸内的参谋角色——与你今日之遇如出一辙。
  “一如你今日成为八爷的上宾,为其谋划一般,那些门生也在不同的夺嫡之战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连如今堪与八爷抗衡的雍亲王四爷府邸内也有李光地的门生。后来大爷和被废掉的太子爷纷纷垮台,他那些门生也因此或丢官或发到外地做官,更有几位心腹被诛杀。一旦这些门生跟着皇子倒了血霉,就像对待陈梦雷陈先生一般,你那位恩师可再不会出面保举——你觉得一切只是巧合,当真只是你那位恩师爱才惜才?”
  何焯心里“咯噔”的一声,像被一块大石头砸中了要害。他在八爷府里这段时间,不管是否愿意,朝局上的事多少也知道一点。
  当今圣上痛恨党争,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康熙爷毕竟年岁大了,谁会接下那把龙椅,朝中每个官员都在私底下审时,在心中度势。
  难道恩师真如何夫子所言,明知道圣上厌恶党争,可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他自己不选择皇子,却让自己的门人投石问路?
  若真是如此,他们这段师生情又成了什么?
  他跌坐在圈椅内,好半晌说不出话来。何夫子心知他开始考虑这当中的蹊跷之处,她庆幸于他在跌到谷底之前终于懂得为自己设想了。
  “何焯,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我说了多少谎话,请你相信两件事,其一,在这世上,也许我会害任何人,但绝不会害你;其二,如果天地间,于你而言只剩一个人可以信赖,那么那个人除了我,绝不做第二人想。”
  何焯怔怔地陷于椅内,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不知道他下一步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被恩师设计进入政治陷阱中的自己该往哪条路上走,还是……还是根本就没有路可以走?
  “依你之见,我该投靠四爷?而远离八爷的圈子?”
  他蹂躏着自己的十指,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怎么会这样?我以为进入南书房,入驻廉亲王府,我以为我终于找到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毕生的抱负。我并不想进入谁的圈子,更不想参与什么夺嫡之争。”
  何夫子扶着他的肩膀,说不上是安慰还是有意刺激他,“可你已经卷入了,何焯——你没得选择。”
  “你是四爷的包衣,你当然希望我跟随四爷。”
  他到这一刻还以为她如此这般的相劝是别有目的吗?何夫子长叹一声:“你总说我对你是虚情假义,是机关算尽,可你何曾看到我的真心啊?”
  也罢也罢!走到现在这个紧要关头,儿女私情倒还是其次,最最要紧的是保住性命才好。
  她决定与他推心置腹一番——
  第6章(1)
  “何焯,此时、此刻、此地,除了天地,只有你我二人,平心而论,你觉得当今圣上如何?”
  抛开取悦龙心之意,在南书房侍候了一段时间的何焯真心以为——“当今圣上可谓千古一帝。”
  康熙爷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说是恪守祖业,然顺治帝留下遗患甚多,康熙爷要守业更要开创。他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他在位这些年,除螯拜、平三藩、收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遏制沙皇俄国的扩张。放眼普天之下,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
  综观历史,堪与康熙帝相比的君王,前无古人后……怕也少来者吧!
  何夫子点头称是,“康熙爷确实是一代明君,所以在立储之事上绝不会马虎。加之有二废太子之事在前,圣上更不会随心立储,你以为呢?”
  立储之事已成当前大事,虽然康熙帝不言,但私底下九之夺嫡早已闹得沸沸扬扬,何焯也深感此事重大,“那么你是觉得四爷最有希望继任皇位喽?”
  何夫子摇了摇头,蹙眉道:“我不是圣上,我无法洞察他老人家的心思。但我可以肯定,你的八爷是绝对不可能坐上那把椅子的。”
  “为什么?”
  为什么她竟能这样肯定?
  何焯侍奉八爷左右的这段时日,他冷眼旁观,无论是才是德,八爷都是皇子之中非常出众的,更别说他还受到一大堆官员文人的支持。
  “依我看,八爷深得人心,朝中大半的官员暗地里都支持立他为储君,若圣上依附臣子之心,那八爷是最有希望坐上那把龙椅的……”
  何夫子挥挥手打断他的话,“我只是一个印书女,我不懂天下大事,更不敢妄言什么样的人可以执掌天下,指挥山河。我单从我一个小户人家的想法去看——
  “满人从关外浴血杀进关内,不过几十年的光景。纵观历史,哪朝哪代的皇帝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以康熙爷的眼光,自然也是放眼今后的。如今圣上已经是六十的人了,可身体健硕,他千秋之后继承江山的储君怕起码得过了不惑之年,那么他的目光必然要锁定孙子辈中可以继承大位的人选——在弘字辈的皇孙中,你以为何人较为出众?”
  她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印书女呢!连皇孙那辈都考虑上了。
  何焯惟有摇头,“我可没有圣上那么长远的目光。”
  “我也没有。”在他的惊愕中,她伸出了手指,“但数数——我是会的。”
  她此言何意?
  “八爷有几个儿子?”
  这倒不难算,何焯回说:“只有一个。”
  皇家的事,他所知还不敌她之一二,还是让她来说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