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夫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何夫子-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你想留在京城另辟蹊径,直到飞黄腾达?”
  “我不会再那么傻了。”
  经历了这么一场变故,何焯要还是死心塌地地奔着前程努力,他就不是何焯了。
  如果当真为了那些权势地位,他早就卷进八爷党,或是借此投奔了四爷。她所努力的一切,已让他明白,在这场夺嫡之争里,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我在八爷府里就想好了,只要能从这此的事件里抽身,就向圣上请辞,回乡丁忧——我有位干爹上个月过世,这正好是个理由。相信圣上会明白我的意思,恩准我丁忧回老家去。”
  原来他都已设想好了啊!何夫子瘫坐在一旁的椅子内,习惯了做好全盘打算的她忽然发现自己没了用武之地。她折腾了半天,人家根本没打算跟她去茶峒,到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祖业是万万丢不得的。
  她颓废的模样叫他看着奇怪,刚刚还意气风发的,怎么这半会的工夫,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夫子,你……你怎么了?”
  “你收拾收拾,等圣上丁忧的批复下来再走吧!我是得为自己打算打算了,再茶峒小镇上开家印书坊,印印书,卖卖字的,日子也还过得去吧!”
  第9章(2)
  她说的话里似乎根本没有他。
  在历经了这么多变迁之后,她想把他完全排除在外?办不到!
  “去什么茶峒?谁允许你一个人逃之夭夭?跟我回老家!你不是要明媒正娶嘛!你不知道吗?我老家的特产什么你知道吗?媒婆!”
  从来不会说笑话的何焯一句话就够何夫子乐上大半辈子的了。
  “抱歉,我恐怕无法享用你们老家的特产了。”她半真半假地笑着,“你想等八爷明白了我的全盘计策,他还能放过我吗?”她可不是去茶峒探亲,那是去寻个地方躲起来,在十三爷的羽翼下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啊!
  她起身告辞,“你歇着吧!在八爷府这些日子也没好生歇息过吧!临走前我还有好些事要忙,就不再同你告别了。此一去,他日有缘再聚。”
  她这是要走啊!
  何焯的目光紧紧跟着她,什么他日有缘再聚?一个因为政治问题而躲到偏远小镇的人,还有可能再见吗?
  他从身边一把抱住她,不想再欺骗她,更不想隐藏自己的情绪。
  “我跟你走,天涯海角,朝堂江湖,我跟你去——只是要苦了大姑娘,她得回老家守着祖宅,那边的田地祖业需要人打理,宗祠也不能空着不管。”
  这一刻,他已顾不得其他了。他已经失去她一次了,不能再失去她一辈子。
  从前总是她为他打算,后半辈子,她是当家的,他为她而活。
  “不后悔?”被他的手臂紧紧揽在怀里,何夫子轻声问道。跟她海角天涯,等于放弃他现今所拥有的一切啊!
  “不知道。”他倒是诚实,“以后会不会后悔,我不知道。可放走了你,我打现在开始就会后悔——这我知道。”
  “那……就走吧!”
  五日之后,康熙帝叫大起,商议保举储君一事。
  这日,朝堂之上,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鶴为储君。
  这个结局在康熙帝意料之中,却也不禁大感意外。早先李光地递上来的那份由老八亲手起草的保举折子让他心里有底,他意外的是,竟有如此之多、之重的大臣与他早就听闻的八爷党牵扯不清。
  这些在朝的重臣已有如此之多,他们之下的门生故吏、党羽盟友何止万千?放眼普天之下,胤鶴的势力在他这个皇阿玛未曾察觉之下已然成江河之势。
  所谓君无戏言也并非事事如此,康熙爷出尔反尔,谕曰:“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八爷陡感失望之余,不禁起了担忧之心,难道真如何焯所言,得众人心者,正是为圣上所惧者,恐于己帝位有碍。这一切,仅仅只是皇阿玛为了试探诸位皇子的手段?
  那这事后的下场……
  每每想到,八爷寝食难安。
  只是,康熙帝久久并未发作。
  倒是几件小事让八爷觉察不出个中滋味来,首先是何焯请辞丁忧,圣上朱笔御批,准他回乡。再来,何夫子突然失踪。
  八爷深知这二者之间必有关联,可有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自此,圣上将朝中之事平均分配给各位皇子分担,直到次年正月,当八爷以为一切风平浪静之时,康熙帝旧事重提。
  一次平常的朝会,康熙帝忽然查问众臣一致举荐胤鶴为皇太子事,重责为首的佟国维、马齐等人。
  圣上言:“今马齐、佟国维与胤鶴为党,倡言欲立胤鶴为皇太子,殊属可恨!朕于此不胜忿恚。况胤鶴乃缧绁罪人,其母又系贱族,今尔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鶴为皇太子,不知何意?岂以胤鶴庸劣无有知识,倘得立彼,则在尔等掌握之中,可以多方簸弄乎?如此,则立皇太子之事,皆由尔诸臣,不由朕也。”
  八爷深知,从此以后他离储位越发遥远。最终,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千古一帝的康熙爷将皇位留给了老四胤?。
  ——一切皆如何夫子所料。
  雍正尚未正式登极,即命八爷、十三爷以及八爷党中的重臣马齐、隆科多共四人总理事务,示以优宠。
  是年十二月八爷被加封为和硕廉亲王,十二月授为理藩院尚书,次年二月命办理工部事务,可谓风光一时。
  然,恩赐的背后会是怎样的结局?
  就连廉亲王的福晋郭络罗氏也对当时的形势看得非常透彻,当八爷被加封为亲王,她的娘家来称贺时,福晋道:“何喜之有,还不知何日陨首呢!”
  雍正元年,雍正帝依照何夫子所提供的白绢上的名录将与八爷亲密之人尽行遣散,予以孤立,并多次下谕,臣下之人勿蹈朋党习气——此乃敲山震虎。
  自此时起,八爷开始多次受罚。
  雍正元年九月,雍正帝奉圣祖皇帝及其四皇后神牌升附太庙,在端门前设更衣账房,但因全部设施皆为新建,故而油气熏蒸。雍正大怒,命管工部事之廉亲王胤鶴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太庙前一昼夜。
  是年十一月,雍正帝就丧事奢诽靡罪责胤鶴之党。
  雍正二年四月,康熙帝责胤鶴固结党援,希图侥幸。
  雍正二年五月二十日,谕责胤鶴及其亲信,称:七十、马尔齐哈、常明等皆夤缘妄乱之人,为廉亲王胤鶴之党,命将七十革职,连同妻子发往三姓偏远地方——他开始照何夫子所记名录清理八爷党重臣。
  雍正二年八月,雍正因言嗣统事,责八爷、九爷、十四爷。
  雍正二年十一月,裕亲王保泰因“迎合廉亲王”,被革去亲王。
  雍正二年十一月,因八爷凡事减省,出门时不用引观,雍正谕责其诡诈。
  雍正二年十一月,因八爷等议陵寝所用红土,折银发往当地采买,可省运费事,雍正谕工部:此特胤鶴存心阴险,欲加朕以轻陵工、重财物之名也。
  雍正二年十二月,八爷党重臣汝福及其伯父、宗室尚书佛格交宗人府监禁。
  雍正三年二月,再责八爷、九爷、十爷、十四爷,将八爷党重臣鄂伦岱发往奉天,使其远离京师,不致煽惑朝政。
  雍正三年十一月,宗人府议,雍亲王被革去王爵,撤出佐领。
  雍正四年正月,将胤鶴之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
  雍正四年二月,囚禁胤鶴,将其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本月间,令胤鶴之妻自尽,焚尸扬灰。
  雍正四年三月,命胤鶴、胤鶬改名,胤鶴自改其名为“阿其那(猪)”,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五月十四日,将胤鶬改名为“塞思黑(狗)”。
  雍正四年六月,雍正将胤鶴、胤鶬、胤之罪状颁示全国,议胤鶴罪状四十款,议胤鶬罪状二十八款,议胤罪状十四款。
  胤鶴共有罪状四十款,主要有:欲谋杀胤秖,希图储位;与胤暗蓄刺客,谋为不轨;诡托矫廉,用胤鶬之财收买人心;擅自销毁圣祖朱批折子,悖逆不敬;晋封亲王,出言怨诽;蒙恩委任,挟私怀诈,遇事播弄;庇护私人,谋集党羽,逆理昏乱,肆意刑赏;含刀发誓,显系诅咒;拘禁宗人府,全无恐惧,反有不愿全尸之语。
  雍正称其为“凶恶之性,古今罕闻”。
  一纸诏令,铁板钉钉,胤鶴一生就此被盖棺定论。
  尾声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临水的是一排排的吊角楼,屋檐下挂着串串红辣椒、带藤的红薯、成扎的玉米和棕叶做成的口袋,里面装着炒得喷香的板栗。
  在茶峒已待了好些个年头了,何焯几乎以为自己生来就住在这里,人生好似过了世世代代。
  到底还是没能明媒正娶啊!
  他们俩赶了个把月的路程才来到此地,一对男女,风尘仆仆来到一块陌生的地界,要不说是夫妻,早给朴实的村民当成外乡来的私奔狗男女,点了天灯。
  没有红得耀眼的喜堂,没有雕龙刻凤的红烛,没有文雅尊贵的宾客。
  他们俩一个置办房舍,一个置办家当,初来茶峒的日子忙到几乎瘫倒。好不容易支起完全属于他们的家园,累到不行的两个人滚到一张床上,谁还记得什么礼数啊?
  先大睡三天再说。
  睡醒了,米也煮成熟饭,再提什么媒人啊花轿啊就矫情了。
  索性捏巴捏巴凑到一个锅里混日子得了——这话是夫子说的。
  他倒想补她一个拜堂,哪怕只有他们两人,可她却对这些礼数全然不顾,全然没有她从前的坚持。
  他就不懂了,咋离了京城她变化这么大呢?
  她却直白——先前在京里,要你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是希望以此证明你爱我胜过权势、背景、身份、地位。事到如今,咱俩是系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你没了一切,自然是要爱我胜过万千的。
  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