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蛇异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奇蛇异巴-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相瑜找出来!”

“她进入了黑嶂峡。”

“你们也进入黑嶂峡把她找出来!”

“黑嶂峡里太危险!”尚领队讲了水底的火焰在茶花谷陷落的过程,他叙述时心有余悸。

说得在场的人心底发凉。

聂明帆说:“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要冒死进入黑嶂峡?”

“为什么呢?”

“钻石!雪宝钻!她是唯一知道雪宝钻矿场的人,她在找雪宝钻。”

“她能找到吗?”

“你们追踪到她,也能追踪到雪宝钻的矿场。知道雪宝钻的价值吗?”聂明帆从怀里掏出钻石,正是从相瑜手里收购的那一颗。

光!

七彩光!

钻石举在空中,画蛇屋外顿时熠熠生辉,众人的眼睛都被刷亮。恍如在画蛇屋外升起一道七彩虹。

人们的目光被钻石吸引,谁也没有注视到粉壁上的灵蛇之尾仿佛摆动一下。灵蛇的魂欲复活,灵蛇有感应了!

“我知道它,一颗一百万以上。”有人急切地回答。

聂明帆顿首,“实际上是有价无市,为什么呢?没有货源。谁拥有都不会贸然出货的,说明了雪宝钻的收藏价值。”

王明强说:“好吧,我们下去。找回相瑜。”

聂明帆逼视着尚领队:“你也必须下去!”

“我?”尚领队还想声辩,他对水底的火焰的失踪还心有余悸。

聂明帆已经转过头去,不给他摆脱的余地。“你们找到相瑜,一定要问出远山的下落,是死是活把他带到我这里来。”

“明白!”那两人果断地回答,尚领队也站在他俩的身后点头。尚领队对聂明帆的决定只能服从,他明白抗拒的结果。

“如果有幸找到钻石,它是你们的。我只要活着相瑜,还有远山!”

“明白!”三人乐意听到这样的吩咐,立即回答。

“好,下去吧。带上家伙,但不能伤着相瑜和远山。如果伤着了他们,你们将一无所获,明白吗?”

有刚才那句吩咐,最后的要求是最好答应的。众人回答得斩钉截铁:“明-——白!”

谁也没有注意到此时粉壁上的灵蛇其中一只眼睛灵动起来,它在旋转眼珠!三十年前聂明帆画出的灵蛇要活过来了?

第三十一章 溪降

尚领队认识一起完成溪降的另俩位,一个叫柴桑鲁巴,当然是藏族人,是雪域高原的登山协作队的队长,另一个是王明强,是长江上游地区洞|穴探险协会的会长。俩人在探险培训班分别给他传授登山和探洞的科目。

基于尚领队描述,他们决定避开看上去更容易的进入的茶花谷线路,因为在刚发生地陷的地段行走不属于明智之举。

他们提出从画蛇屋下的悬崖溪降的方案。什么叫溪降呢?目前有些人把单个瀑布上开展的绳降活动称为溪降。实际上这种可返回并重复操作的绳降活动远不是溪降——溪降不是定点活动,而是以全程无后援、不可返回、循环使用绳索、逐级下降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穿越性探险,单一瀑布上开展的绳降应该叫瀑降,它只能算是溪降中的简单环节。

在此处溪降是一个高效而相对安全的方案。雪宝山是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山区,以震旦系至三叠系碳酸盐岩组成的褶皱山地。河流强烈下蚀形成垂直节理发育的坚硬岩层,岩层多有褶曲和断层。适宜穿越技术要求较高的溪降。

他们戴好头盔,穿好潜水服后,柴桑鲁巴首降,中间是尚领队,王明强是收绳的操作手。首降和收绳操作手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这样的安排,让尚领队所做的相对轻松,只需他选择合理的方式下降。下降过程中要靠双腿的腾挪来保持平衡,避免左右摆荡或向前磕碰岩壁,需要跳跃下降时动作尽量灵活,及时地送绳,以减轻对绳索的冲击。这些尚领队做得都很好。他心里明白,这是收绳操作手的锚点选择合理性给予的。

溪降最重要的是锚点的选择,它要符合SRENE原则,即强度、可靠性、富余、均衡和无延伸性方面均衡考虑,王明强实地又给尚领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学课。在通过有几条小叠瀑时,他们都巧妙地避开了瀑布的主流,避开了水流的冲击和可能带来的窒息。

几次转换后他们已经下沉了500米的高度。很奇怪的是上次水底的火焰发现的密集的蛇窝一个也没看到。一路下来没有鸟雀惊飞也没有游蛇逃窜,在雪宝山任何一处的峭壁进行溪降都是绝无仅有的情况。

尚领队心里在嘀咕:鸟与蛇隐匿起来,它们害怕什么?

没有鸟和蛇,却有几只红脸的山猴子,一公一母带着俩小猴,明显是一家人。它们在溪降线路之侧跳跃,见人后并不逃避,似乎不屑人类的腾挪技巧,先是抓住藤蔓观察三人的溪降动作,然后饶有兴味地模仿。它们无绳索便攀援藤蔓,小猴直接抓牢大猴的尾巴在半空晃荡。猴子们也模仿三人溪降时的动作手语。

王明强握拳向下时,它们也纷纷握拳向下,惹得王明强向它们吐舌做鬼脸,猴子们也吐舌向他回敬鬼脸。一路上有这一家子相伴真是热闹。

猴群突然纷纷发出吱吱地叫声,站定后向旁边的峭壁望去。远处有砂石滚动的声音,响声处枯枝落叶纷纷滑落进深渊。细看:一条红底白斑的大蛇在快速地逃窜!如此大的蛇现在情状却有些狼狈,它不停地蜷缩着身躯,昂头后视,借此喘息片刻,然后又埋头逃窜。似有强敌在身后追击。须臾之间,便窜到猴群旁边。

三人都被这红蛇庞大的身躯所惊骇。停止手上的动作,王明强抽出外挂在安全扣上的绳刀、柴桑鲁巴举起KONG牌子的探洞锤,尚领队没有合适的护身工具,情急间把外挂在背包上的登山杖抽出握在手中。三人各自采取悬停的技术停顿在空中,腾出把握制动器的手臂,目不转睛地注视。

有一只小猴禀性顽皮,不避凶险,逃走后又回走几步,好奇地扑上前撩动刚才滑动而过的蛇尾,小猴的手指刚触及蛇身,长蛇一甩尾便把小猴卷起,举在半空。小猴在挟持中吱吱地哀号。公猴叫状,返身扑来,迎面撞向红蛇。猴与蛇相撞,百斤重的公猴一下踉跄就要飞下岩石,它却在空中顺势一个空翻,又稳稳地落在岩石边缘。这敏捷的动作让柴桑鲁巴不禁大声地喊出好来!

红蛇也被撞得有些迷糊,它摆动蛇头,待看清眼前的公猴跳着脚露着牙,一付握拳相待的气咻咻的样子,它也不张嘴相啮。只是把卷在蛇尾的小猴抛出来,抛向空中。公猴赶紧跳起,在半空伸臂接住小猴。把它挟在肋下,一家猴快捷地跳跃而去。红蛇并不与猴群纠缠,它似乎另有心思。

红蛇在十米开外的一块鼓突的岩石上停下来,昂头环视,见左右并无异样,它似乎也有些不相信,把身体收紧成一块巨大的磨盘,头也渐渐地低垂。

这时从上方突然滚动砂石,一个庞大的身体从天而降!是蜥蜴,大蜥蜴!三人也算是翻山越岭踏遍三山五岳的人物,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蜥蜴。连尾少说也有五米长,粗糙的皮肤上有暗绿色的花纹,中背上一排隐约可见的骨板,长尾如船舵,一路爬来左右摆荡。它如何一路跟踪红蛇而来?而且悄无声息地就发起了攻击。

蜥蜴张开大嘴,露出两排参差如锯齿的利牙,猛扑上来,张嘴咬向蛇头。眼看红蛇已经来不及躲避,它果然也不躲闪,暴长身躯正对着蜥蜴嘴喷射一股黑水,这黑水应该是毒液。蜥蜴赶紧闭嘴,但是仍有几滴毒液射入它的口腔,一股浓浓的涎液从口腔的边缘淌出,夹带出红色的血块。蜥蜴受此一激,也知道蛇毒的厉害,变得谨慎起来,它闭着嘴低伏的身子,缓慢地摆动长尾,步步沉重地逼向红蛇。

红蛇把长身子收得更紧,蛇头昂立警惕地张嘴露出瞭牙,转动蛇头逼视蜥蜴。刚才喷入的毒液似乎在发挥作用,蜥蜴似乎动作渐渐迟缓,围绕红蛇的转圈也停顿下来,趴伏着注视一阵没有发现蛇的破绽,便转身欲退。

一场好戏便要结束了?红蛇也松了一口气,放低头颅也想早点撤离,盘成磨盘的身躯散开。不曾想,蜥蜴转身未完,突然扬起长尾,如一把巨铲拍向大蛇,蛇头被猛地一拍!蜥蜴借长尾甩回的力道把头快速地折回。蜥蜴虽笨重,动作并不呆滞。红蛇欲溜,已经被它咬住蛇尾。好狡猾的蜥蜴!

红蛇不敢回头,只能猛向前窜,带着蜥蜴向前。红蛇已经窜到王明强的脚下、尚领队的头上。他们三人看得分明,红蛇足有两丈长,蛇腰此时正鼓足力气,粗如水桶!

这一带正是湿滑的硬石段,布满苔藓。红蛇伸张开鳞甲才能紧贴在崖壁上,蜥蜴则把四趾尖扣进岩石里,它们都有些站立不稳。红蛇窜过来见有溪降主绳从天而降,它不顾一切地缠在上面,它找到了着力点!迅速把身子绕几圈在主绳上,然后甩动粗壮的蛇尾,竟然把蜥蜴甩出崖壁悬在空中。好在蜥蜴咬牢了蛇尾才没有被抛下深渊。

此时把最上端的王明强吓出一身冷汗。现在主绳上承力在一个刚打出来的人工锚点,另外还利用一块尖石作为自然锚点。双锚点布置符合夹角定理,两点的强度也不容置疑,问题是以前的考虑是三个人的体重,现在还要另加上大蛇和蜥蜴的重量,两者少说也有五百公斤,不会出问题吗?王明强很清楚,锚点的强度承受不了突然加上的巨大重量。

王明强作出在岩上站立的手势。尚领队心领神会地把身体贴向崖壁,手指扣进石头的缝隙里尽可能让身体斜倚在岩石上,最下端的柴桑鲁巴处于悬空的一段,他轻轻荡向崖边,身体上引,用脚尖蹬在石头上,移送部分重心在石壁上。

但是,尖石的自然锚点仍然出现松脱现象,簌簌索索的碎石头从尖石上磨落。这一对冤家却沉迷在杀戮之中。

红蛇得势后,它甩尾把蜥蜴又抛向崖壁,沉闷地撞击声中有蜥蜴骨骼断裂的脆响。一下、两下,蜥蜴仍然咬紧蛇尾,红蛇卷扬起蛇尾把蜥蜴高高举起,正欲重重地抛向崖壁,蜥蜴在高点时突然松口扑向蛇头。红蛇一惊,缩头下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