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月如和赵倩如听百妊们越说越过激,都不禁有些变了颜色。赵倩如举起双手,大声道:“各位乡亲父老,大家都静一静,听我说一句话。”

她一开口,果然百姓们渐渐又安静了下来。赵倩如接着道:“我也是刚刚才听到驸马被免职的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你们不会担心,现在我姐姐永安公主就在这里,她明天就会赶去潭州,请皇上收且成命,请大家放心吧。”

赵月如也道:“各位乡亲父老,你们放心吧,我明天就立刻赶回天临府,一定会劝皇上改变主意,收回成命。”

她们两人这么一说,百姓们的情绪才稳定了许多,赵倩如接着道:“大家今天就散了吧,现在前线的战事正紧,你们挡在这里,前线的公文都送不进来了,只怕会误了前线的大事。时候也不早了,大家还是都先回家吧。”

百姓们见她这么一说,这才缓缓散开,各自回家。

坐在楼上,看着百姓渐渐散开,智空有些不解,道:“朝廷罢免杨炎,正好可以引起杨炎对朝廷不满,而师兄这么暗中激起百姓的情绪,反对罢免杨炎,趟若朝廷真的收回了成命,不是正好事得其反吗?”光衍呵呵笑道:“恰好相反,这一次朝廷下诏罢免杨炎,虽然引起杨炎不满,但还不足以使杨炎就下决心自立。因为朝廷还是保留了他的节度使职位。不过就算朝廷最终决定收回,但这道裂痕已经无法磨平了。杨炎对朝廷肯定不会像以前那么信赖了,而且激起民变,历来都是任何一个朝廷的大忌,师兄以为,现在朝廷又会信任一个靠民变保住职务的将军吗?所以下一次等待杨炎的可就不是免职这么筒单了,那了那时,只怕杨炎想不反都不行了。”

智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双掌合什,对光衍施了一礼,道:“师兄高见,在下佩服。”

光衍微微一笑,道:“不过这里面还要再加一把火才行。”

第二天一早,赵月如正要出发,陈亮正在府衙大堂等候,递上一封书信,道:“公主,这是我们隆兴府全体官员连名写的请命书,请朝廷无论如何,也要收且成命,一定不能罢免杨帅。请公主帮我们转交给朝廷。”

赵月如脸色微微一变,但马上又恢复了正常,接过书信,道:“陈先生,我一定会帮你们带到。”

来到门外,只见府衙门口又围满了百姓,只见一个老者在一帮人的簇拥下,双手捧着一副卷轴,来到赵月如面见,道:“公主,这我们隆兴府百姓写的万民书,请求朝廷一定要留住小杨将军,请公主一定要替我们带到。”

说着跪在地上,将万民书举过头顶。在场所有的百姓一起跪倒,齐声道:“一定要留住小杨将军,请公主一定要替我们带到。”

赵月如免强笑了笑,接过了万民书,道:“各位乡亲,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替你们带到。”

百姓们见赵月如收下了万民书,这才让开一条道路,让赵月如一行人通过,离开了隆兴府。

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流潜伏(一)

赵月如一回到天临府,就立刻换过衣服,赶到临时行在皇宫,来见赵惇,询问免除杨炎的事情。

来到赵惇的寝宫前,内侍进去通报,不一会儿,曹安曹公公己出来迎接,一见了赵月如,立刻道:“公主,官家忱在正病着呢,这时还躺在床上起不了身。你进去看看官家可以,但说话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惊着了官家。”

赵月如怔了一怔,她也知道赵惇的身体并不算强健,但自己走的时候赵惇还好好的,这一去不才过四五天的时间,怎么就突然就一病不起了。一边想着,赵月如急忙走进临时的寝宫,只见赵惇身上盖着厚厚的绣金龙凤被,正迎面躺卧在床上,面色苍白,竟无一点血色。见赵月如进来,赵惇扭过头来,免强对赵月如笑了笑,道:“六娘,你回来了。”

赵月如见了赵惇现在的样子,也大吃一惊,道:“官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了?”

赵惇苦笑着摇了摇头,欲言又此,神情恍惚,然后闭上双眼,不在言语了。

赵月如来见赵惇本想询问关于杨炎的事情,但见了赵惇这个样了,也无法开口,只好道:“官家好好休息把,我先走刀。”

然后退了寝宫,这时曹公公还在门口等着,赵月如问曹公公道:“官家怎么好好的,突然变成这个样子了,御医看过没有,是怎么说的。”

曹公公道:“回公主的话,自然是请御医瞧过,御医说官家气脉不畅,乃是胸中郁梗之故,只需保持官家心情舒畅,并且辅以用药慢慢调养,到是没有大碍。”

他说得虽然委婉,但赵月如也听说了弦外之音,道:“胸中郁梗?莫非是有人顶撞过官家吗?曹公公,你还没有回答我,官家这病到底是怎么得的?”心里想着,莫非又是那些朝中大臣们因为政事争吵,使赵惇烦恼吗?

曹公公微一展眉,似乎欲言又此。赵月如一见立刻就明白了,绝不是朝中大臣的缘故,因为如果真是大臣们争吵引起,曹公公一定可以直说。如果不是朝中大臣的缘故,那么一定是宫中的原因,赵月如心念一动,道:“莫非圣人吗?”

曹公公吓得立刻弯下腰,连头都不敢抬,道:“公主明鉴,我可是什么说。”

他这一说,赵月如立刻就明白过来,果然是李皇后的缘故。

原来赵惇登基之后,立李妃为皇后,段妃和黄妃为嫔妃,李皇后原本是骄横蛮悍的人,但对赵月如颇有顾忌,赵月如在天临府时,她到还有所收敛,不敢任意妄为。但赵月如去了隆兴府之后,李皇后便毫无顾忌,肆无忌惮起来。

李皇后先是要求赵惇大肆加封李氏家族,要求赵惇加封自己的父亲李道为新安郡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并取带杨沂中,出任殿前司都指挥使,又加封自己的两名兄弟李进远为南康军节度使,出任马军司都指挥使,李进重为兴国军节度使,出任步军司都指挥使,李道的族侄李孝友为湖州防御使、李孝纯为台州防御使,其余亲属门客都奏补得官。

但这些加封的诏书一下达,立刻又引起了陈俊卿,韩彦直等大臣的极力反对,就连梁克家,洪适等中立大臣也力劝皇帝此议绝不可行。陈俊卿更是直言:“外戚宗室传权,本来就是本朝历来的大忌,怎可受于兵权,陛下初登大位,当以中正为本,功赏过罚,方使百官万民归服,现在杨沂中、陈敏、戚方都是累有大功于朝政,现在也并无过失,怎么能随易摆免呢?李氏一族都并无奇功,又如何能破格晋升,还望陛下三思。”

李进远、李进重之辈本只是低阶武官,这一下就被升到了节度使位置。一些中下层官员自然更是看不眼去,纷纷上书,向皇帝表示强烈不满。基至有言辞激烈的人,还要求皇帝废除李皇后,改立黄妃为后。由于群臣反对太过激烈,偏偏这时李道告假回乡去办事去了,不知详情。平时与李道交好的龙大渊、史浩等一帮人这时也都沉默不言。

赵惇万没想到要加封李皇后一族会遭到这么多官员的反对,因此只好暂时做罢。但消息传到李皇后的耳中,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便整天在赵惇面见大哭大闹,逼赵惇答应。赵惇虽然两头为难,也不厌其烦,但他生性懦弱,又无甚主见,偏偏这时赵月如又不在天临府,也拿李皇后没有办法。

第二天赵惇上朝,又争执了一天,还是没有结果。回宫之后,赵惇竟发现自己最宠爱的黄贵妃在宫中突然己“暴病而亡”。

原来黄妃本是太上皇赵构身边的宫女,颇得赵构的欢心,因此赐给赵惇为嫔妃。她自以为自己是伺奉太上皇的人,平日在言语之间,对李皇后不甚恭敬。而且黄妃生得姿容秀美,对赵惇也恭顺奉迎,因此倍受赵惇宠爱。李皇后本来就对黄妃恨之入骨,这次又听说竟有人劝赵惇改立黄妃为后,更生杀机,趁赵惇上朝之时,将黄贵妃活活打死。然后派人告诉赵惇说黄贵妃乃是“暴病而亡”。

赵惇明知是李皇后下的毒手,但懦弱的本性使他在惊骇伤心之余,除了哭泣,连质问皇后的勇气都没有。整个人也彻底崩溃,此后便一病不起。但也不要李皇后伺奉,端茶送水,喂药进食都是段贵妃伺候。

赵惇重病不起不能理事,李皇后趁机假借赵惇的名义,大肆加封亲族,不过总算是但心军心不稳,没有撤掉杨沂中、陈敏、戚方三人三衙禁军都指挥使的职位,只是任命李进远为待卫马军司副都指挥使,任命李进重为待卫步军司都虞候。

赵月如听完曹公公所说的这些经过,也勃然大怒,就在这时,只听宫隐隐传来号哭打骂的声音,赵月如道:“曹安,这是怎么了?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暗流潜伏(二)

曹公公听了一会,变色道:“公主,这是段贵妃的声音。只怕是圣人又对段贵妃……你快些赶去,不然可就晚了。”

赵月如也变了脸色,知道李皇后打死了黄贵妃之后,现在又要对段燕珠下毒手了。她早听赵倩如说过段燕珠的经历,对她十分同情,平时也经常到东宫去找段燕珠说话聊天,而段燕珠因为杨炎和赵倩如的关系,对赵月如也比效亲近,两人关系到还不错。

段燕珠成为赵惇的嫔妃之后,在东宫行为恭佥,也不争宠,对李皇后也十分恭敬,而且她又是外藩之妃,是不可能被立为皇后的。因此李皇后对地到是没有什么忌恨,在打杀了黄贵妃之后,本来没打算对段燕珠下手,但这几天赵惇一直都不见自己,却把段燕珠留在身边伺候,顿时引起了李皇后的疑心,正好今天段燕珠有事离开了赵惇一会,立刻被李皇后带人抓住,就要下毒手。

赵月如听了之后,不敢怠慢,立刻带洪淑儿等人和十几个侍女赶过李皇后的住处,守门的宫女都是李皇后的心腹,见赵月如要进去,本想拦挡,但赵月如柳眉倒竖,一声令下,洪淑儿师姐妹几人一齐动手,一下子把拦挡的人把推开,一头闯入进来。

进屋一见,只见有四五个宫女将段燕珠按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