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4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庄严,令人不由自主心生敬服。

杨炎和赵月如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同时想到了一个人。难道真的是这个人来了吗?这一次确实是令杨炎毫无一点准备。杨炎于心自问,如果真的是这个人来了,自己还有胜算吗?

这时守备司衙门全场的人都已经停下手来,纷纷看着站在屋顶上的这个灰衣僧人。泰图和海兰察也终于摆脱了水月和水镜,来到安泽身边,把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杨炎盯着屋顶上的僧人,沉声道:“来的可是金国的国师,普风吗?”

听到“普风”这个名字,凌翔、赵草、朱雀、洪淑儿这但年轻人到还好些。虽然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水镜、水月却不由自主的颤了一颤。普风当年横行天下的时候,她们两人才是初出道的新手,虽然已经过去快四十年了,但普风当年的威名,还十分深刻的留在她们的记忆里。

梵声倏然停止,普风身形一飘,离开了屋顶,全身仿佛没有一点重量一般,缓缓的从空中落下。

虽然明知来人是敌非友,但许多宋兵心里仍然心出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虽然都强行忍住,但也只能靠在院墙边上,才能免强站稳。功力稍差的黄明霞、赵草、朱雀、洪淑儿等人,都不由自主的一步步后退,只希望能够远离普风。宋军之中只有杨炎、赵月如、水镜、水月、凌翔五个功力最深的人能够不受影响,保持住正常状态。

这时只听“噗”“噗”之声,守军连同吴僎,还有剩下几名安泽的小弟子,都已经无一例外,跪了下来。只有泰图和海兰察扶着安泽,站立在当场。

杨炎知道普风已经用自己的气机锁定了全场,而偏偏又是这样安逸详和,平静雍正,与别的高手那种剑拔弩张的气势完全不同。只是如果任他由这样发挥下去,只怕所有宋兵都会被吓得连兵器都拿不住了。

当下杨炎深深吸了一口气,向前踏出三步,每一步踏下,都发出沉重有力的声音,连大地也似乎随之摇晃三下。三步踏出之后,而宋军在场的每一个人忽然都觉得身上一轻,压力大幅减少。都不由又重新鼓起了斗志。

这一耒了连普风也不由生出一丝惊异情绪,他一到场,就将自己的气势布满全场,施展精神转化的力量,给宋军每一个人施加精神压力,使他们心无斗志。而杨炎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能不为所动,以步声破坏自己的压力,破解了自己布下的这精神气场。

然而杨炎这时却是有苦说不出,因为他虽然为在场的宋军破解了普风施加的精神力场,但这时普风的几乎所有的压力全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只觉呼吸艰难,全身软绵无力,一种绝望软弱的情绪犹然而生。只是他素来心智坚毅,还在苦苦支撑。

就在这时,杨炎忽然觉得压力大减,心中一动,立刻感觉到原来赵月如已经和自己并肩站在一起,共同对抗普风的精神压力。不由得精神一振,精神状态也完全恢复正常。头脑中立刻开始飞快转动,有什么办法能够反击普风。

普风眼中也不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笑道:“年轻人中,竟然能有这样的修为,到真是难得。老纳如果没有认错,你们两人就是杨炎和赵月如吗?”

杨炎沉声道:“不错,独孤前辈已经向国师发出挑战,不知国师是否已经接战了。”

杨炎明白,提任何人都没有用,这个时候,也只能用独孤痴才能压制一下普风的气势。如果普风回答已经接受挑战,那么杨炎就可以继续追问普风,为什么不去找独孤痴,而要跑到四川来。

普风当然明白杨炎的用意,不禁油然一笑,道:“能够得到独孤痴的看重,既使是贫僧也难免有好奇之心,这次贫僧入川,就是专为驸马、公主而来。”

这话一说,全场的人不禁又都震惊起来,十几年未出寺门一步的普风,竟会为了这两个年轻人专程入川一趟。虽然普风是敌人,但也足以令杨炎和赵月如自豪了。

杨炎正要再说话,普风一笑,道:“杨炎,你们那边又有人来了,恐怕是有事向你禀报。我也要为安泽国师运功疗伤,我们各自稍候再说。”

杨炎回头一看,只见李好义带着十余人走进留守司衙门。杨炎这时最但心的就是城外驻军的情况,立刻道:“好,就依国师之见。”说着和赵月如两人转身回到宋军阵中。

普风也转身来到安泽身边,运指如风,一气连点安泽周身三十六大|穴。安泽头顶立刻升出丝丝白气,又过了好一会儿,安泽又一张嘴,吐出一口黑血,脸色终于恢复了正常。

普风点点头,道:“好了。”

安泽挣脱两名弟子的扶持,双手合什,对普风深施一礼,道:“多谢大师相救。”

普风淡淡道:“国师不必客气,不过你旧伤未愈,又加新伤,虽然有老纳相助,但也要静养七日,不可再运功争斗,方才能够全愈,切记,切记。”

杨炎和赵月如回到宋军阵中,李好义立刻走过来,施礼道:“杨大人,末将不辱使命,已经说动杨巨源,归顺大人,为朝廷讨逆除奸。”

杨炎听了大为安心,道:“李统制,你做得很好,杨将军在那里。”

李好义身后一人应声道:“末将杨巨源在此,参见大人,公主。”来到杨炎面前,拱手施礼,道:“末将愚顿无知,以前屈从逆臣为患,背叛朝廷,实在是罪该万死,如今愿意弃暗投明,弥补以前的过失,还望大人见谅。”

杨炎看杨巨源,见他大约三十上下年纪,生得粗眉大眼,虎背熊腰,一看就知道是一员猛将。点点头,道:“杨将军不必多礼,你能弃逆归顺,可见忠义,本官绝不怪罪。只是成都府外还有一支驻军现在在那里?”

李好义道:“杨大人尽管放心,末将和杨巨源在城外已经先将另一支驻军的首将任辛斩杀,招降了他的人马,现在人马都驻在外面,只听大人调遣,万死不辞。”

杨巨源从身后提出一颗首级,道:“现在有任辛的人头在此,请大人过目。”

原来杨巨源素怀忠义,只是力单势孤,不得己才暂时倔从于吴曦,一直想找机会杀死吴曦,重新回归大宋。接到了吴僎的求救之后,正在犹豫,当然不是去救援吴僎,而是考虑否立刻出兵响影朝廷的人马,只是他一来不知朝廷发来多少人马,二来也不知对方是否会相信自己,因此举棋不定。正好这时李好义到他营中找他,说明来意之后,杨巨源当即同意归降杨炎,帮助朝廷人马夺取成都。随后杨巨源立刻整齐军队,与李好义一道进成都支援杨炎。

等两人带着人马进城,来到十字大街的时候,正好撞见另一营城外的守军主将任辛也带领着他部下的五千人马进城。任辛是吴曦的心腹,接到了吴僎的求救之后,立刻率领人马进城救援。杨巨源和李好义假与任辛合兵,趁任辛不备,杨巨源一刀斩任辛于马下,任辛的部军见主将被斩,也都没了主心骨,除了少数逃走之外,大多数士兵都愿意跟随杨巨源、李好义重新回归大宋。

杨巨源和李好义合兵之后,先在外围衔道将军马安顿下来,然后李好义带杨巨源来见杨炎。

第五百七十三章 招之约(二)

杨炎听他们说完经过之后,也不禁大喜过望,想不到自已一直但心的城外驻军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虽然现在还有普风这一个难缠的人物,但是这次袭取成都显然已经可以说是稳操胜券了,下面就可以一心一意来应付普风了。

杨炎对杨巨源和李好义道:“两位将军,这一次你们是立下大功,日后我向朝廷禀报,自会有封赏。现在成都知府杨辅、通判韩植都已经归降,正在城中扑灭大火,安抚百姓,他们那里正需要人手,另外俘虏的人也要小心看管,尽量劝他们归顺,你们先带人去帮他们吧。我把这里的战斗解决之后,再汇合你们,安排下一步的事情。”

杨巨源和李好义齐声道:“末将尊令。”他们见守备司内只剩下数百残军,料想绝不会是宋军的对手,因此也没有多想,立刻出去安排去了。

他们走了以后,水月、水镜、赵月如、凌翔等人都围了上来,水月道:“子昊,你有办法对付普风吗?”

杨炎苦笑了一声,道:“他应该看得出来,现在城中的守军大势以去了,如果他们愿意就此罢手,我们就放他们出城,能够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吧。”

大家都点头同意,没有人会认为杨炎是胆怯,因为普风实在是太强大,已经不是靠人多就能够获胜的。杨炎接着道:“但如果他们不愿罢手,那就只好和普风拼一拼了。两位师太,公主,凌兄,到时候就由我们五个人一起出手,围攻普风。”

他们五人是目前宋军中最强的,联手出击,免强还能出手与普风一战,其他如赵草、朱雀、洪淑儿这些人,不但不起作用,而且还会成为众人的累赘。

说完之后,杨炎提着任辛的人头,来到当场,赵月如也走到他身边,和他并肩而立。杨炎将任辛的人头扔过去,道:“杨巨源已经倒戈归降,任辛己死,你们再也没有援军,现在整个成都城都已经在我们掌握之中了。”

吴僎自然认识这是任辛的首级,他刚才看见杨巨源进来参拜杨炎,就知道大势已去了,但还对任辛抱有一丝幻想,现在也知道最后的希望破灭了,普风武功虽强,但他一个人也扭转不了目前局面,唯一的指望就是他能够领着众人从成都突围出去。

杨炎接道:“现在大势己去,国师还意欲何为。”

普风还是一付闲定了淡然的样子,对于目前的局面好像丝毫也不在意,笑道:“老纳早己不问国事,这次入川,本来只为两位而来,成都得也罢,失也罢,匀不在老纳所考虑的范围中,只想向两位讨教几招,不妨就以十招为限,两位可以一同出动,接老纳十招,十招之后老纳立刻离开川中,也不会过问宋金两国之事。”

这话一说,连安泽也大吃一惊,要知道普风自从隐居会宁寺之后,就从没在出过手,即使有人上门讨教,也是由座下的四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