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十五章 出兵徐州(二)

“大人,俄们是顶不住了,快撒退吧。”一个千户在一边提酲猛安七斤。

“撒退?真的要败了吗?”仅仅就在片刻之前,猛安七斤还对这场战斗充满了自信。“是继续打下去,还是就此撒退?打下去?打得赢吗?撒退?是不是显得太胆怯?”就在猛安七斤犹疑不定之际,宋军又向金军冲了过来。

一瞬间,猛安七斤的知里转过了无数个念头。终于战士的矜持和自尊压倒了逃跑的念头。他猛一咬下,举起手中的大刀,迎向了杨炎。

“大金的勇士,跟我冲啊!”

杨炎眼前,一名金将高举大刀,向自己冲了过去。

“金将,受死吧。”

“当”的一声巨响,两柄大刀相撞在一起,猛安七斤只觉一股灼热的劲气顺着紧握大刀的双手经脉传遍全身。嗓子一甜,一口鲜血喷出。两马相错的时候,猛安七斤只觉颈项一凉,只看见一个无头的骑士从自己身后跃过,越跑越远,然后天旋地转起来。

“那个无头的人是谁,为什么穿着和我一样的盔甲,骑着一样的战马。”这是猛安七斤最后的念头。

金军们只看见自己的主将被宋将反手一刀劈下的头颅飞上半空,翻转着落下。无头的尸体还在战马上奔出十余步,也跌落到了地上。

“呼”的一下,金关金将再也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转头便跑。

这一仗宋军旗开得胜,当场斩首二千五百余人,俘虏金兵六百多人。而自己损失不过三百多人。杨炎乘胜率军进驻厥固镇。

厥固镇并不大,只有五百多户人家。杨炎进驻之后立即下令在镇外扎营,有妄动民家一物者立斩。选锋军的士兵跟他久了,深知他平时虽然为人随和,但军令却说一不二,也就无人敢违抗。杨炎又命人上报李显忠,听候下一步命令。

二月二十八日,纥石列志宁到报告,宋将杨炎率兵攻占厥固镇,猛安七斤阵亡,五千骑兵只剩下不足二千人了。而宋将杨炎的人马直指白土镇。

同日下午宋将虞公亮又率军攻占了安民镇,包围了萧县。

纥石列志宁大惊,萧县和白土镇距离徐州城不足三十里。简直可箅是兵临城下了。当即下令:由大将术列率军五千驻守白土镇,蒲速越率军一万,支援萧县,又下令加强徐州和下邳的防守,以防宋军攻城。

杨炎看着一人走进自己的大帐来。三十左右岁年纪,面如冠玉,长眉斜播,双眼有神,颔下微须。虽是一身戎装,却遮盖不往一胶书卷气质。这人来到杨炎面见,拱手施礼道:“杨统制,在下是河北招抚司参议辛弃疾,奉李招抚之命,向杨统制传令。”

杨炎一听来人竟是辛弃疾,也不禁大吃一惊。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以辛弃疾为掌书记,即劝耿京决策南向。有僧人义端,喜谈兵,亦聚众千余,辛弃疾说义端归顺耿京。礻久义端窃耿京大印以逃,耿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于我三日期,归擒义端,如不获,就死未晚。”揣义瑞必以耿京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知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不理,斩其首归报,耿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耿京令辛弃疾奉表归宋,赵构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耿京。

但那时耿京部将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辛弃疾还至海州,与众将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趋金营,张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张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三年(1167年),通判建康府。皇帝赵眘召对延和殿。辛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北伐开始,任为河北招抚司参议,参加北伐。

辛弃疾豪爽尚气节,所交多海内知名士,以词作闻名于世,词风悲壮激烈,被誉与苏轼并称。

杨炎没想到竟在这里遇见这天下闻名的人物,忙起身回礼道:“原来是幼安先生,我杨炎久闻先生大名,木想今天能够相见。”

辛弄疾笑道:“弃疚也久闻统制勇武,这公快就能打败金兵,攻占厥固镇,果然是名不虚传。而且刚才在下进镇时,见镇上一应事物井然有轶,居民无扰,足见统制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杨炎也笑道:“先生过奖了,厥固镇本是我大宋领土,居民也是我大宋的子民,我等为大宋士兵,岂有不善待之理。不知李招抚有何指令。”

辛弃疾拿出李显忠的令箭,递于杨炎道:“李招抚己命统制明日出兵,向东进攻吕梁和双沟两镇,协助海州的魏都统进攻下邳。并在弃疾率军两千,随统制一道出战。”

杨炎接过令箭,又问道:“先生来的时候知不知道虞公亮那边的情况如何?”

辛弃疾道:“在下来的时候以知虞统制己攻下安民镇,李招抚以命他向北进攻丰县和沛县。先逐步扫清徐州外围,然后全力进攻徐州。”

杨炎道:“有劳先生,明天就随我一同出发。”

吕梁和双沟在徐州城东,位于徐州和下邳之间。攻下这两镇可以切断徐州和下邳的连系。而攻下了下邳,魏胜就可以和李显忠会兵徐州城下,那时徐州便唾手可得了。

三月二日,杨炎率军攻下吕梁镇,三日又攻下双沟镇,切断了徐州和下邳之间的连系。

三月五日,虞公亮率军攻下丰县,八日又攻下沛县。这时宋军完全占领了徐州北部。

同一天宋山东义勇军都统制魏胜率军二万,由海州出兵,进攻下邳。

纥石列志宁连连接到急告,焦头烂额。立即令庆山奴率军五千,救援下邳。结果庆山奴在半路上被杨炎伏击,人马损失过半。庆山奴只得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徐州。

击贩金兵以后,杨炎和辛弃疾立即率兵,向下邳进发。

第十六章 出兵徐州(三)

接近下邳城时,只沈前面尘土飞扬,隐隐有人马喊杀之声。这时一个斥候来报,在下邳城外五里,宋军正在和金军激战。原来是魏胜的大军己到下邳,下邳的守军出城应战,双方正在城外潋战。

杨炎一听便让辛弃疾领着步军在后,自己先领骑军前去助战。

来到激战近前,宋军金军激战正酣。宋军的主旗上书“山东魏胜”四个大字。杨炎便知道是魏胜的大军,立郡率领选锋军,从金军的侧翼杀了进去。选锋军正是连战连胜,士气高旺之时,杀进金军阵中简直就是锐不可挡。而金兵们也不知是那里来的人马,而且都是勇猛无比的军队,促不急防之下,阵角顿时大乱,魏胜军一见立即全线进攻宋军大胜,斩首三千余众。

杨炎纵马来宋军的主旗前,大声道:“我奉李招抚之令,来助魏都统攻打下邳,魏都统可在。”

宋军阵中一骑越众而出,马上之人四十五六岁年纪,雄壮威武,手提大刀,道:“魏胜在此,你是何人?”

魏胜,字彦威,淮阳军宿迁(今属江苏)人。少应募为弓箭手,移居山阳(今江苏淮安)。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七月,金军即将南犯,魏胜率义军三百人,渡过淮河占领涟水。攻取海州,平定胸山,怀仁,沐阳,东海诸县,独抗金兵数万。直到十月李宝遣子李子公佐由海道觇敌到海州,宋朝才知道魏胜的功劳。任山东忠义军都统制兼镇江府驻札御前前军统制,知海州事。

魏胜善用大刀,能左右射,旗揭曰“山东魏胜”,金人望见即退走。

不仅如此,魏胜还善制各种战车武器。曾自创如意战车数百两,炮车数十两,车上为兽面木牌,大枪数十,垂毡幕软牌,每车用二人推毂,可蔽五十人。行则载辎重器甲,止则为营,挂搭如城垒,人马不能近;遇敌又可以御箭簇。列阵则如意车在外,以旗蔽障,弩车当阵门,其上置床子弩,矢大如凿,一矢能射数人,发三矢可数百步。炮车在阵中,施火石炮,亦二百步。两阵相近,则阵间发弓弩箭炮,近阵门则刀斧枪手突出,交阵则出骑兵,两响掩击,得捷拔阵追袭,少却则入阵间稍憩。士卒不疲,进退俱利。伺便出击,虑有拒遏,预为解脱计,夜习不使人见。以其制上于朝,诏诸军遵其式造焉。

杨炎久闻魏胜大名。一见魏胜,立即跳下海东青,抱拳施礼道:“末将是待卫马军司选锋军统制杨炎,见过魏都统。”

魏胜早已接到李显忠的通报,知道杨炎是李显忠派来帮助自己攻打下邳的。刚才在战场上也亲眼看到了选锋军的战斗力,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也翻身下马,来到杨炎面见,道:“杨统制,不必多礼。”回头又叫过自己的二子,与杨炎相见。

魏胜有二子,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长子魏郊,长得和魏胜一般威武雄壮,一看便知是一员猛将。次子魏昌,到是长得文文静静,虽然也是一身戎装,却不像一个武将。两人的官职一个是承节郎,一个是承信郎,都是低阶武官。这时辛弃疾的后队也赶了上来,杨炎也像魏胜指引见辛弃疾,曹勋,高震等人。

魏胜道:“杨统制你们远道而来,今天俄们就先回营休息,明天攻打下邳。”

杨炎道:“一切就依魏都统。”

这时魏昌忽然抬头向天,发出一声尖锐的长啸,只见天空中两个黑点由远而近,竟是两只大鹰。在空中作了一个大盘旋,随即俯冲而下,一前一后落到魏昌伸出的手臂上。两只大鹰一黑一白,都生得丰仪神秀,神骏之及。停在魏昌的手臂上,不停发出尖锐的鹰鸣。

曹勋一见立刻大感兴趣,催马凑到魏昌身边道:“魏昌兄,这是你养的老鹰吗?好漂亮啊。”说着伸手过去想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