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6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攻上城墙去了。因此宋军也并没带塔车、蹬云梯这类的大型攻城器俱,只是架起木梯,就向城墙边冲去,同时也出动了一辆撞城车,去撞击城门。

守城的金兵立刻开弓放箭,阻挡宋军前进的步伐。但稀稀疏疏的弓箭并不起多少作用,而且宋军的弓箭手也向城上放箭,向金军展开了还击。

不一会儿宋军就冲到城墙边,架好了木梯向城上攀爬上去。守将也守住城垛口,与宋军展开了白刃格斗。而这时撞城车也推进到了城门边上,宋兵们操纵着冲木,开始撞击城门。

这是从建兴元年(1170年)宋金议和成功之后,第一次出现军队的直接对抗,这也意味着宋金之间保持了五年多的和平局面终于结束,双方再一次走向了兵戎相见的战争模式。

因此虽然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攻城战,但依然进行得十分激烈。双方的士兵都十分勇猛,前赴后继,丝毫也不退让。宋军极力想攻上城墙,而金军却拼命抵抗。

激烈的攻防战进行了近两个时辰,宋军到底人多,轮番进攻,终于冲开了好几个缺口,攻上了城墙。但金军仍然没有放弃抵抗,依旧在城墙上与宋军死战不休。

但这时宋军的撞城车已经撞开了城门。余元化身先士卒,率领宋军杀入寨中,金军抵抗不住,只得弃寨向盐州方向逃去。在半途中正好遇见了赶来救援虾蟆寨的五千人马,见虾蟆寨已经失守,只好收陇败军,退回盐州去了。

而另一支进攻槖驼口向宋军却遇到一些麻烦。槖驼口比虾蟆寨要大了许多,而且有守军五千人,见宋军杀到,守将并未死守,反而开门出关,迎战宋军。

殿前司游奕军的统制是郭仕雄,人马也是八千。见金军主动出城迎战,也正中下怀,立刻指挥宋军向金军发动了进攻。

不过金军的人数虽然不及宋军多,但背靠城墙,收缩战线,使宋军的兵力无发全面展开,也就无从发挥人数多的优势,只能与金军作面对面的硬拼。而金军还有弓箭手在城墙上支持,因此尽管宋军奋边死战,但也只能维持一个势匀力敌的局面虽然经过数年的训练,宋军战斗力比金军南侵的时候又提高了不少,但这几年金军同样也在极积认真的备战,并没有落下。而且这几年来,双方训练的假想敌都是对方,现在真的在战场上相遇了,自然是人人奋勇,各不相仩,白刃搏斗,打得十分激烈。一个战士倒下,马上就有同伴补充上来,想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郭仕雄见宋军人数的优势发挥不出来,立刻改变了战术,将宋军分为两批,轮流向金军的阵势发动猛攻,而且攻击点放弃金军的两侧,全部都放在正面,层层紧逼,步步推进。

这一来果然有了作用,二三个轮换下来,金军就有些体力不支了,被宋军杀得节节败退。眼看着宋军就要取胜了,但这时金军的援军也赶到了槖驼口。而经过半天的激战,宋军的体力也消耗了大半,因此郭仕雄果然下令,率军撤离了战场。而金军见宋军阵势不乱,退兵有度,也不敢轻易追击,见宋军退了,也收兵回城,继续驻守。

高震接到了两路宋军的战报之后,立刻亲自率领大军,杀到了盐州城前。

第七百九十八章 分兵出击(二)

就在宋军的东路军向盐州一带开始发动进攻的时候,宋军的中路人马,也在杨炎的指挥下分兵三路,向西夏军的防线的吴忠、灵武、永州三地发起了进攻。

这时西夏已经在黄河沿岸的防线上聚集了近十七万大军,不过七个据点之中,静州、永州、怀州的主城都在黄河西岸,而且峡囗也没有城墙,都只能立寨防守,都有可能成为宋军的攻击的主要目标、因此这四个居点各有守军两万五千人,而吴忠、灵武匀在黄河东岸有城可守,各有守军一万五千人,而翔庆军有五万守军,以便于随时可以支援其地各地。

镇守永州的是西夏大将卫慕延平,自从分派到永州之后,他知道这里无城可守,宋军有可能以这样为突破囗,因此掘堑垒丘,伐木为栅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积集准备迎击宋军。这一天接到探子的,任得敬手下的大将王仲辉率领两万灵州军,来进攻永州。

卫慕延平得知以后,不觉也有些奇怪,为什么是由任得敬的手下大将率军来攻击自己,而不是宋军。但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现在宋军一共也就只有七八万人,分兵三路来前进西夏军的防线,兵力肯定不足,因此只能调动任得敬手下的人马凑数。这么看来,自己这一边肯定不会是宋军的主要进攻方面,派任得敬的人马来进攻永州,只是牵扯自己,不让自己去援助其他地方罢了。

只要不是宋军就好办,任得敬的人马,卫慕延平可还不放在心上,何况来的人马也不比自己多,因此卫慕延平决定出寨迎战,给王仲辉一个迎头痛击。而且只有击败了王仲辉的人马之后,自己也好腾出手来,去救援其他被宋军攻击的地方。

于是卫慕延平率领两万人马杀出寨来,走了不过三四里,果然就遇到了敌军。卫慕延平一眼就认出了领军的主将果然就是王仲辉,还有他身边的几员副将自已也都认识。因为以前他们同属于西夏军,互相都见过面因此非常容易辩认。

见来的真是灵州军,卫慕延平心里也完全放下心来,立刻下令全军出击,向敌军攻了过去。王仲辉一见卫慕延平主动率军迎击,也立刻率军迎战,双方便展开了大战。

两军的人数基本相等,都在两万左右,而且原来也同属西夏军,训练水平,士兵的素质,整体的战斗力也都大致相当,互相之间也十分熟悉了,因此一时间打了个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激战了半个多时辰之后,双方各自损都失了两千多人,但战局依然僵持不下,谁也没有占得半点上风。但卫慕延平心里却渐渐不禁有些焦急起来。

卫慕延平虽然只是西夏朝中的一名中级武将,但却是出生于党项的传统贵族之家,对于像任得敬这样的外来人,本能的就有一种轻视和偏见。由其是对任得敬依靠女儿,出任相国,并一度掌握西夏朝政更是不满。而且卫慕延平对政治不甚精通,并不理解宋朝对西夏发动进攻其实是大国之间互相博弈的结果。而是认为这所有的罪过都是任得敬造成,是任得敬勾结宋朝,才引来了宋军攻击西夏。因此对任得敬不仅是不满,而且切齿痛恨。

经过两年前的那次大战之后,宋军的强大战斗力给卫慕延平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因此对与宋军作战可没有信心,但对任得敬的灵州军却没有这种心理障碍,相反还有一种轻蔑的态度。见打了许久,还无法战胜任得敬的军队,心里那能不着急呢?

因此卫慕延平一挥手的长枪,率领着自己的千余名卫队,也杀入了战场。

卫慕延平正当壮年,素有勇力,长枪挥动,一连刺倒了好几名灵州军的士兵,而他身后千余名卫兵都是驻守永州的西夏军中最精锐的人马,在卫慕延平的率领下,士兵们各举刀枪一阵猛冲猛打,一下子杀入了灵州军的阵势中。其他的西夏军见主将亲自上阵,也都不甴士气大振,更加努力拼杀。

而灵州军的战意本来就没有西夏军那么高,因此在西夏军的猛攻之下,也不禁有些胆劫,阵脚渐渐有些松动了。

王仲辉见了,也不由有些紧张,他也知道卫慕延平是一员勇将,急忙命副将刘季率军出击,去阻挡卫慕延平的突进。其实刘季也素知卫慕延平的勇猛,但主将下令,不能不听,只好硬着头皮率军杀入战场,拦住卫慕延平的去路。

卫慕延平也不说话,两目圆睁,双腿猛夹马腹,双手拧枪,直剌向刘季。

而刘季本来就有些心虚,见他来势凶猛,那里还敢迎战,拔马正要逃走,被卫慕延平催马赶上,一枪刺下马来。

见主将斩杀了对方的大将,西夏军斗志更为旺盛,冲杀也更加勇猛,只杀得灵州军尸横遍野。灵州军气势受挫,顿时被杀得连连后退,渐渐已经支持不用了。

王仲辉一见自已的人马已经不敌西夏军,也不敢再恋战下去,立刻率领撤退。卫慕延平见敌军败退,也不由十分得意,立刻下令追击。于是西夏军追着灵州军的后队,尾随掩杀,又斩杀了不少灵州军。

但追了不到十里路,左右的树林中突然杀出两支人马,全打着“宋”字旗号,都是一色白袍骑军,向西夏军的两肋杀了过来。人马尚未接触,先是一排密集的箭雨射来。西夏军猝不及防,一下被射倒了一大排。卫慕延平大惊,这才明白原来灵州军只是诱敌,宋军在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只等西夏军追到,便从西夏军的两侧杀出来。

在这里埋伏的正是马军司骁骑军,统制魏郊奉杨炎之命,在这里埋伏。因为杨炎早已预料到了,如果直接派宋军出战,西夏军一定不敢迎战,因此先派灵州军诱敌,引西夏军出战,等西夏军追出一段路程之后,宋军再杀出一举击破西夏军。

这时西夏军因为追击灵州军,整个队伍已经拉成了一条纵向长线,两胁毫保护,正是全军最薄弱的环节,遭到宋军一阵乱箭的袭击,整个队伍立刻乱了起来。卫慕延平见势不妙,急忙下令撤退,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宋军的骑军早己杀到近前。

魏郊一挥手中的大刀,大喝道:“弟兄们,冲啊。”说着,魏郊双腿紧夹马腹,杀入西夏军中,刀光闪过,两蓬鲜血如泉水般喷而出,两名西夏士兵的人头己飞上了半空。魏郊刀势不绝,一口长柄大刀舞出一片寒光,左削右砍,一连斩杀了七八名西夏军。

宋军的骑军们也随后杀入战团,战马奔驰而过,长枪刺出,马刀挥舞,带出一片一片血花,西夏军的士兵一个接一个的倒地身亡。而在另一侧,吴旷也指挥着宋军,分从几路,冲杀着西夏军的阵势。西夏军一下子就被宋军拦腰截断,分为两截其实骁骑军也只有七千骑军,而西夏军的人数接近两万,骑军也有近万人,虽然是猝不及防,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被宋军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