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7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逃军中有人道:“他娘的,这不是逼老子去送死吗?老子才不干呢?”这人叫做王顺,本是建康城中的一个泼皮无赖,仗着自己有几分臂力,而且还练过几天把式,打架也下得狠手,平时干些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勾当。手底下带着十几个小泼皮,平日在建康城里欺压良善,耍横惯了,颇有些胆子,因此也有些不知好歹,听了宗天玄的话之后,把手中的刀一扔,对左右的人道:“他娘的,兄弟们,这样送死的差事咱们不干了,咱们走。”

他带头一闹,他手底下的几个小沷皮也跟着起哄,“走,走,都走都走,送死的差事咱们不干了,咱们走。”不过他们几个到底也不敢从宗天玄身边过,而是向一侧走,想从边上绕过去。凡事总要有人带头,一有带头的,其他人也都蠢蠢欲动起来。

宗天玄一声冷笑,道:“想走,没那么容易。”说着话,身子一纵,己来到王顺等几人近前,手起剑落。还没等其他人看清楚,王顺等五人就横尸当场。这一下子所有的人都被镇住了,对付泼皮无赖最好的办法就是比他们更狠,因此看着眼着这五具鲜血淋淋的尸身,谁也不敢再动一步。

宗天玄接着又厉声道:“想走也没那么容易,凡是想要逃跑的,也是死路一条,现在你们要么就去攻城,要么就立刻死在这里,你们自己选吧。”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都知道已经没有别的路可选了,与其就这样被宗天玄这些人杀死,到不如拼死去攻皇宫,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因此众人沉默了片刻之后,“呼拉”一下,又都向皇宫涌了过去。

同时宗天玄又命人在队伍后面设下弓箭手督阵,凡是敢退后、逃跑的人,毫不客气一率射杀,并且又带着天机宫的弟子来回巡视,对作战不力,萎缩不前的人也当场杀死,一点余地也不留下。因此叛军也断绝了最后一丝侥幸的念头,再也不能像前几次那样敷衍了事,只好人人拼命,个个几乎都像不怕死一样,拼命向城墙上猛攻来。

好在宋军同样也有心理准备,而且也准备好了大量守城工具,石块砖块瓦片,如同雨点一般从城墙上砸下去,拼死应战,加上有赵月如在后面指挥得当,现在虽然有两队宋军参加防守,但赵月如并没有让两队宋军一齐上阵,而是轮流防守,以保持宋军足够的锐气和体力。同时赵忱也将宫中年轻力壮的内侍和宫女组织了数百人,给轮换下来的宋兵递水送饭,包扎伤口。因此一时间双方就在城墙内外,僵持不下,杀了个难解难分。

叛军又猛攻了大半个时辰,虽然多次攻上了城墙,但每一次还是被宋军奋力打退下来,而在短短的时间内,双方战死的人数在急剧上升。叛军的伤亡竟接近了两千人,而宋军伤亡也超过了五百。

这时天色己暗了下来,双方在城墙内外都点起无数的火把,照得有如白昼一样,叛军虽然损失巨大,但在背后在宗天玄等人督战,在冷冻的箭矢和刀枪的逼迫之下,依然也不敢有半点退缩,还是奋力向城墙上猛攻,一个个就像疯了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给宋军的防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城墙上的缺口被接二连三后被攻开,幸好是铁成林、谷雪萍等人在城墙上来回奔走,拼命堵漏,才算是能够力保城墙不失。在城墙上,皇城内也留下了不少尸体,有叛军也有宋军。

即使是离着数十步远的距离,赵忱等人依然闻得到强烈的血腥气味,看得也是惊心动魂。赵忱忍不住对赵月如道:“六娘,我们不是还有一队士兵吗?是不是把他们也调来参战。”

赵月如摇了摇头,道:“还不行。”她指着远处叛军的后阵,道:“官家你看,叛军的后阵现在还纹丝不动,这说明他们现在是在用一部份兵力消耗我们的锐气和体力,等我们全军疲劳之后,再发动最后的猛攻。因此不到万不得以,我们的最后一支军队绝对不能动。而且现在我们还顶得住,别看叛军攻得凶,但大多都是被督战队所逼,但刚者易拆,难以长久。所以我才让我们的士兵分为两批,轮流上阵,才能长时间保持战斗力。我看最多再敖过不到半个时辰,这批叛军的力量就到了极限了。到那时,他们必会出动后阵的主力,而到了那时,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赵忱点点头,道:“还是六姐说得有道理,一切就由六姐来决定吧。”

这时赵月如又派人去调最后一队宋军过来,不过依然还是枕戈以待,只是做好出战的准备,但不投入战场中。同时又把铁成林和谷雪萍从战场调了下来,让他们好好休息。又喃喃自语道:“现在只能叛军换阵。”

果然双方又激战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一来叛军的人数以伤亡近半,而且体力终于支持不住了,憋着的一口气也终用尽,虽然督战队在后面又连斩了十余名叛军,但人力终究有限,不可强求,无论怎样逼迫,叛军的攻势还是渐渐放缓了下来。

而就在这时,叛军的后阵也终于开始动起来,赵月如目光一亮,自己等待的时刻终于到了。

这时宗天玄也知道,宋军虽然有一定的消耗,但战斗力依然还很强劲,离自己预想的还差得远。其实如果让这支叛军下来,休息一会儿,喘一口气再上去攻一个时辰,说不定可以把宋军消耗得差不少。但现在变阵,宗天玄也是有说不出的苦衷,因为他已经接到了消息,在城外,李显忠的大军已经开始出动了。

殿前司的人马扎在玄武湖边,由于大多数城门都被叛军用砖泥砂石封死,因此想进建康府,殿前司的人马最近的地方只能绕道走定淮门,但最多也只需要一个时辰,也就是说,现在宗天玄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来攻破皇宫,抓住赵忱或是杨炎的家眷,因此根本以没有时间再慢慢消耗守军的力量,只能够投入最后的所有力量,孤注一掷了。

因此宗天玄决定,这一次进攻不仅要把叛军的全部兵力都投入进去,而且谢青峰、宋异人等天机宫所有弟子,还有潘丙、潘壬、潘甫等人也全都出战,做最后的努力。

这时宗天玄又向正阳门的方向看了一眼,现在只希望史弥远能够尽快调李全的人马进城来,抵挡住李显忠的人马,那样或许还能够有一线转机。

第八百四十八章 说动李全

其实就在宗天玄全力进攻皇宫的时候,史弥远同样也在极积游说着李全,让他率兵进城支援叛军。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其实李全心里也憋了一肚子火。自从当年他和史弥远结成连盟之后,在史弥远的照料之下,再加上李全自己也颇会钻营,因此李全的官职一路晋升,现在已经做到了德兴府御前驻军都统制的位置,成为执掌一方军马的实权大将,但在职位晋升的同时,也使李全的野心进一步膨胀起来。

在史弥远来找他一起发动政变,另立赵竑为君,并许诺成功以后,保举李全出任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马时候。李全也不是没有想过其中的风险。

但李全也明白,现在的大宋年轻一代的将材倍出,在他之上的有杨炎、毕再遇、曹勋、高震等人,与他相当的也有杨昌鹏、刘复武、张师颜、李公佐等,自己做到德兴府御前驻军都统制这个位置,已经十分不易了,想要再进一步,是难上加难。要达到史弥远所说的出任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马,更是痴人说梦。

然而正所谓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一但帮史弥远发动政变成功,却是可以一步登天,成为大宋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李全心里也盘算好了,这次政変,史弥远和宗天玄那帮人不过都是乌合之众,只有自己手下的人马才是正规军,因此进了建康之后,一定要趁机扩大自己的力量,把兵权劳到手里,从而也不用事事都受史弥远的控制了,说不定还能取代史弥远,独掌大权。

因此利令智昏,李全也不顾妻子杨妙真和部下的反对,终于答应了史弥远,就在发动政变的时侯,把人马从前线上撤下来,回到建康来帮助史弥远。

只是他想得虽好,那知到了建康城外,史弥远居然也提防着他一手,不放他率大军进城,相反只让他派三千人马进城帮助攻打皇宫。李全当然明白史弥远的用意,也不禁有些后悔了,早知如此,就不该跟着史弥远干了,但到了这一步,后悔也没有用,再想要抽身而出己是不可能了,但他自然也不愿意白白为史弥远做嫁衣,索性一兵一卒也不派,就在城外住驻扎下来。打算观望几天再说,那知才过了一天,局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也观望不下去了。

史弥远来到李全的大营中时,只见两侧刀枪林立,阵势到是颇为骇人。但史弥远心里却没有一丝惧意,只是有无限的感概,当年自己就是从劝说李全开始崭露头角,从而在赵忱的朝廷中站稳脚跟,然后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计划。而现在又轮到劝说李全,做为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世事轮回,在冥冥之中,竟似真有天意一样。

进到大帐中,只见李全坐在帅案后,一动不动,身边坐着的是妻子杨妙真,两侧站立着其他众将。

史弥远拱了拱手,道:“李将军,夫人,别来无恙吗?”

李全“哼”了一声,道:“史大人,你少来这一套,我好心好意从湖北赶来帮你,却没想到你会这样对我。太令我失望了,我正打算拔寨起兵,到别处去安身,正好史大人来了,免得让我派人进城去向你告别,我们就此别过了吧!从此以后,你是你,我是我,咱们两不相干了。”

史弥远淡淡道:“李将军,这些唬人的话就不用再说了,事情到了这一步,你想要置身于事外,还可能吗?而且你又是金国的逃人,在金国也无立足之地。如果我们这一次举事失败,试问在这大宋土地上,那里还有你的安生之地,你能到那里去安身?”

李全本打算吓唬吓唬史弥远,那知被史弥远这么一说,也不禁有些气馁了,架子也撑不下去了,顿时垂头丧气道:“史大人,那么你现在到我营里来干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