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汉子就是黑石寨的大当家杜峰,自从杨炎来到隆虑山后,他一直陪着杨炎,亲眼目睹了这一仗的过程。尽管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但这样上万人的大战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宋军出人意料的勇武固然令他吃惊,但更令他惊异的是杨炎尽管是在金军的追击下,还敢主动伏击金军。这一场赢得如此干净利落,令他佩服不已。见杨炎向他道谢,忙客气道:“杨将军太客气了,我们都是大宋子民,帮助大宋对付金人自然是责无旁岱的。何况我们也没有出过多少力,不过是跑跑腿,算不了什么。”

杨炎道:“我们这一仗恐怕很快就会传到其他金军那里。因此我军要连夜撒走,就此和杜寨主告别。杜寨主的这份恩情他日必报。若是有一日北伐成功,大宋收复失地,我杨炎一定在朝中为杜寨主请功。”

杜峰哈哈大笑道:“杨将军,我杜峰聚集弟兄们盘距隆虑山,只是不愿受金人的恶气,可不为了做官啊。如果是要做官,早就在金国做了。”

杨炎微笑道:“不过金兵扔下的东西我们大多都拿不了,如果杜寨主有用得着的,尽管拿去。”

杜峰早有此意,听杨炎这么一说不禁大喜道:“金兵扔下来的东西可真是不少,托将早的福,我老杜这回可发了大财了。”他说的可不错,仅马匹一项,除去被宋军留下的,以及死去的之外,也不下千匹。至于兵器、盔甲更是不计其数。黑石寨总共不过七八百人,每人都可以发一套盔甲、兵器和马匹还多余很多。后来正是有了这一次巨大的收获,二三年内黑石寨速度的扩大到拥有四、五千之众,并有一支精锐的骑军部队,一跃成为河北绿林四大寇之一。

这时宋军己经集结完毕,杨炎向杜峰一拱手道:“杜寨主,后会有期。”说罢,杨炎一带马,向列好队伍的宋军跑去。

曹勋立刻迎了过来道:“大哥,你可真行,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跟你一起,打仗好像根本不费力。”

杨炎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大声道:“我们马上出发。”

这时王世隆走了过来道:“杨统制,弟兄们打了一夜,都很累了,这眼看就到了五更,还是让弟兄们休息一会,天亮了再走。”

杨炎摇了摇头道:“王统制,我们虽然打了脏仗,但仍在金军的追击之中,而且这一仗之后,我们的行踪已经暴露,金军马上就会来围堵我们,早一会离开,我们就安全一分。在累也必须连夜撒走,等到灭亮恐怕就迟了。”

于是宋军不顾疲惫,连夜转移,第二天正午时分,赶到了长桓黄河渡口,一天以前蒲卢辉就是在这里渡过黄河的。这时渡口的船只和士兵都还留在黄河北岸,宋军立刻包围上去,就像在李固渡口一样,将金兵和水手全部抓住了。

“呼”的一下,纥石列志宁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什么?宋军又渡过黄河,回到黄河南岸来了。”

探子道:“回左元帅大人,五日二十七日夜,宋军在隆虑山山道中伏山蒲卢诨将军,蒲卢诨将军当场阵亡,一万八千人马只剩下不到五千。五月二十八日正午,宋军转向南走到达长桓黄河渡口,到傍晚时分,己全部渡过了黄河。然后全军向南而去了。”

纥石列志宁青筋暴动:“上当了,上当了,上了杨炎的大当了。什么渡过黄河,什么进攻中都是掩人耳目,杨炎真正的目地是想把追击的人马引到黄河北岸,然后他在返回渡过黄河,回到黄河南岸来,乘机返回宋国去。这个杨炎,实在太狡猾了。”

纥石列志宁免强稳了稳心神,研究目前的局面:看来是不用但心中都命安全了,但是如果就这样让杨炎逃回宋国去,自己怎么向皇上交待呢?纥石列志宁重新做回椅子上,想了想道:“现在其他四路人马都在那里?”

探子道:“孙敬部在濮阳一带,翰里袅部在陵川一带,庆山奴部这时大概是在大名府和内黄之间,阿刺部现在的伶置还不清楚。”

纥石列志宁只好苦笑,消息不畅通一直是战争中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犬其是在这么一带广大的土地上作战,消息传递起来确实不便利。不过这也是人力不可克服的事情。这时纥石列志宁到是有些羡慕杨炎起来:至少他不会为传递消息发愁。

纥石列志宁终于还里理清了头绪:“立刻派人从长桓渡口往南打探宋军的行踪,然后八百里加急通告其他四路人马,立刻返回黄河南岸,追击宋军。”顿了一顿,纥石列志宁又道:“通知完颜长之,封锁宋金两国边界,一定不能让一个宋军逃回到南宋的土地上去。”

第四十章 黄河(三)

孙敬虽然是金国的武将,不过不是女真人而是汉人,他祖籍蓟州,先是被契丹统治,后来又是金国统制,箅上他在内,以是孙家第五代不是在宋国统到下的汉人了。因此他对宋国并没有太多认同感,在金国做官也心安理得,和宋军茎战也没有什公心理负但。

以一个汉人的身份,能够成为金国一个中级军官,孙敬是一个有相当能力的将领。不过这时正坐在船头的孙敬心中却十分郁闷。因为他最近一段时间不停的从黄河的一边渡到另一边。最先是从北岸到南岸迎战进攻大金的宋军;然后又从南岸回到北岸追击宋军,等他渡过了黄河,狂追了近一百五十多里并没有发现宋军的踪影,却又接到新的将令,让他迅速回到黄河南岸,还是追击宋军。

于是孙敬只好带着已十分彼惫的军队马不停蹄的连夜赶回到东明黄河渡口,第三次渡过黄河。孙敬的部下有一万五千人马,也全是骑军。但东明渡口并不大,船只也不多,需要分三次才能将他们连人带马全部都渡过黄河。现在前两批士军都己渡过去了,现在是第三批,孙敬就是跟着这一批士军渡河。

由于连夜赶路,孙敬体人马都很疲惫了,士兵们坐在船上,随着船只的起伏,都在打嗑睡。而先渡过黄河的那两批士兵这时都在黄河岸边东倒西歪的全都在睡觉,战马都三五成群无人看管,只顾啃着岸边的青草。孙敬开始看见十分生气,但自己现在黄河北岸,管不了南岸的士兵。而且想到士兵们也有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事,人都不是铁打的,那能不累,也就算了。

其实孙敬也很疲惫了,但是作为主将他不能向士兵一样,倒在船上睡觉,怎么样也要精神一点,也就一直撑着没有睡。船一靠岸,孙敬就马上起身,招呼士兵下船。

看见士兵们一个一个睡眼乜斜,摇摇晃晃的牵马下船,有几个士般甚至在下船的时候迷迷糊糊的掉到黄河里去了。孙敬突然想到,过几天自已会不会再渡一次黄河呢?

等金兵们都下船上岸以后,孙敬又开如叫酲先过河的士兵。但士兵们太过疲劳,先到的士兵没起来多少,后到的士兵又躺下了不少。急得孙敬满头大汗,又叫又骂,举起手中的马鞭,把身边几个躺下的士兵抽了几鞭子。

就在孙敬一筹末展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他猛然抬头观看,只见从黄河大堤的背后出现了无数身披白袍的骑军,如狂风一般正向着一团混乱都金军冲来,大地仿佛都在颤抖。锐利的长枪和雪亮的马刀迎着清晨的阳光,发出耀眼俞光芒,白色的战袍也被浴上了一层金光,使人觉得这支宋军就像是从太阳中杀出来的一样。

“是白袍军,白袍军竟然埋伏在这里等我。”孙敬的头一下子大了起来。

“白袍军杀来了。”这一次也不用孙敬喊了,金兵们立刻纷纷起身,找马的找马,找兵器的找兵器。但是问候他们的就是宋军的箭雨。

数千支箭矢无情的落到金军的头上,一瞬就带来了大量的死亡。金兵的惨叫和哀号响遍了整个黄河岸边。黄|色的土地立刻被鲜血染红了。

几轮箭雨之后,身披白袍的宋军以催枯拉朽之势不可阻挡得杀入了金军的阵中,金军本来就是疲惫之极,在加上又乱不成军,完全成了一场一边倒的战斗。尖锐的长枪狠狠的刺穿了金兵的身体,锋利的马刀无情的砍下可金兵的头颅。本来就乱作一团的金军跟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低抗,只能凭宋军枪刺、刀砍、马踏,毫无还手之力。死亡的数量随着宋军的冲杀急剧的增加。大量的鲜血和尸体逐渐掩盖了原来黄褐色的士地。

宋军这时也己杀红了眼,连日的逃亡,连日己来的但惊受怕带来的压力和紧张在这一刻全剖发泄到事金兵的头上。面对着不堪一击的金兵,宋军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字“杀”,杀死见到的每一个金兵,杀光所有的金兵。就连几个女兵也被这股杀气感染,她们忘记了恐俱,忘记了害怕,也忘记事血腥的气味,鲜血溅到身上脸上也毫不在乎。只顾挥动手中的武器,疯狂的斩杀着金兵。

只有杨炎还保持清醒,他带着曹勋、高震领着二营的骑兵,不和岸边的金兵纠缠,迅速穿过战团,杀到了黄河岸边。

杨炎大声道:“快,控制船只。”说着一提缰绳,海东青发出一声长撕,四蹄腾空,跳上了一艘大船。船上有两卡金兵立刻举刀向杨炎砍来,杨炎挥动手里的“风林火山”两道刀光一闪,两颗人头带出一蓬血线飞向天空,“扑通,扑通”两声,落到黄河里面。

其他的宋军也纷纷上般,看船的水手见势不好,立刻下跪求饶。但这时己有几条船离开岸边,向黄河中间划去。杨炎立刻摘下惊弦弓,弯弓搭箭,连续射死四五个金兵水手,厉声道:“将船摆回来,就侥你们不死。”

那几条船的水手见势不妙,只好又将船划了回来。宋军总箅控制了所有的船只,杨炎这才放下心来。

而这时己有不少金兵被宋军赶到水里,不丢水的被淹死,会水的凫水逃走,但又被宋军射杀。黄河里的尸体也逐渐增多,混浊的河水也被鲜血染成了红褐色。

而岸上刀在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孙敬探动着手中的大刀,领着身边数百名士兵,围成一个圈,还在顽强的抵抗着宋军。其实他不是不想跑,而是被宋军包围,跟本就跑不出去。他也想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