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完颜长之已经从南京回到了中都,得知北境吿急,也不敢大意,立刻下令准备人马,调集物资,打算亲自领军去迎战蒙古军。

而就在这时,铁木真忽然收到留守的者勒灭传来的口信,竟是扎合敢不勾结乃蛮王子屈出律,发动了叛乱,正在进攻蒙古的营地。

扎合敢不是原来克烈部的大汗王罕的异母弟弟,一直以温和低调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映像中,与王罕贪婪、阴险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在红柳林之战前,就是扎合敢不给铁木真通风报信,才使铁木真逃过了一难,而在铁木真统一了草原之后,扎合敢不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亦巴合别姬和莎儿合黑塔尼别姬分派嫁给铁木真和他的幼子拖雷。

而铁木真也给予了扎合敢不特别的待遇,他的族人并没有向其他部落那样被分散,重新组合,依然由札合敢不统带,并且在黑林地方划分出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作为扎合敢不扎营的驻地。

实际上扎合敢不的心机之深,并不并于王罕,他深知自己为王罕所嫉,因此在克烈部中一直都表现得非常底调,而在暗中一直寻找着能与王罕抗衡的力量。因此在铁木真与王罕争霸草原的时候,扎合敢不果然的站到了铁木真这一边,协助铁木真打败了王罕,就是希望能借助铁木真的力量,取王罕而代之。但铁木真并未如其如愿,虽然给了扎合敢不很高的赏赐,但却将克烈部彻底并入了蒙古部中,令扎合敢不的美梦彻底落空,自然令扎合敢不心里非常不满。

后来铁木真将扎合敢不的女儿亦巴合别姬转赐给老将主儿扯歹,虽然这在草原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扎合敢不却认为这是铁木真打算对自己下手的一个信号,于是在暗中积极准备,打算被叛铁木真。但现在整个草原只剩下蒙古一个部落,仅靠扎合敢不自己的力量,跟本不足以与铁木真相抗衡。于是扎合敢不又开始韬光养晦,寻找新的盟友。

从一些西域的商人那里扎合敢不得知,在乃蛮被蒙古军击败之后,塔阳汗身亡,敦可古儿别丝投入到铁木真的怀抱,只有塔阳汗的儿子,王子屈出律逃到了哈喇契丹,被哈喇契丹的菊儿汗直鲁吉收留,后来直鲁吉见屈出律颇为骁勇善战,对他十分喜爱,于是又招其为驸马,将女儿嫁给了屈出律。

扎合敢不立刻派人暗中潜入哈喇契丹,联络屈出律,共同对抗铁木真。

屈出律本来就想借助哈喇契丹的力量,来对抗蒙古,在娶了直鲁吉的女儿之后一面招集乃蛮的残部,扩充自己的力量,一面又讨好直鲁吉,在哈喇契丹朝中安插自已的亲信,逐步掌握了哈喇契丹的朝政大权,并且开始积集整军备战,准备从蒙古手中夺回乃蛮。在这种情况下,屈出律和扎合敢不自然是一拍即合,达成了一致意见。

而铁木真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谋划进攻金国的大计,而扎合敢不也隐藏得非常好,因此毫无察觉。这次蒙古出动空前规模的大军进攻金国,内部十分空虚,扎合敢不立刻联络屈出律,两人立刻共同起兵,和蒙古对抗。铁木真闻迅之后,自然不敢再继续进攻金国,立刻撒军回了蒙古。

杨炎得知了蒙古的叛乱发生之后,也不由感叹,这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没有了蒙古在北方的牵制,大宋必须要重新审视目前的局势,然后再作出正确的行动方案来。

第九百四十章 金国的方略

进入六月之后,对于金国来说,利好的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南宋的安西路发生了叛乱,南宋在年初的进攻终于停止了下来。紧接着仿佛是商议好了一样,北方的蒙古同样也发生了叛乱,十余万蒙古大军也不战而退。眼看着大金将要进入双线作战的困难局面,形势却一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危机全都化为了乌有。

而在金国国内,土地清察已经基本全部结束,全国可供收取税赋的土地几乎多了近一倍。金国也是实行两税制,今年的春税的总额几乎也比往年翻了一翻,国库大大丰富。可以说现在的金国是外无敌患,内有余财,完全是一付安宁稳定的样子。

但完颜长之却知道,这种安宁的局面不过是暂时的假像,金国依然处于南宋和蒙古的夹击之中,叛乱并不能动摇这两个敌手的基础,最多只能消耗他们一点力量,延缓他们进攻金国的时间。一但等他们恢复过来,必然还会从南北两线夹击金国。因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完颜长之可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人,主动出击才是他的风格。无论是作将军还是做皇帝,都是如此。而且现在两个敌手都有内乱,正是“敌国乱,以兵伐之”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那还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再出现这样好的良机。

本来,完颜长之为了迎击蒙古军,下令开始聚集人马,调配物资。这时在中都附近,已经调集了七万多人马,也准备了大量粮食、草料、布匹、木、铁等物资。而得知蒙古大军退却之后,有大臣就向完颜长之进言,应该立刻遣还人马,分散物资,安守疆界。

但完颜长之并未听从,相反下旨各地,立刻继续催办军队和物资的调集,不得无故拒延。因为完颜长之已经决定,趁着这个机会,亲自率军征伐蒙古。

之所以在南北两方中选择蒙古作为这一次大金出兵征伐的对像,也不是完颜长之随意做出的选择,而是经过反复比较、权衡,才得出的结论。

首先在叛乱规模上,南宋是发生在安西路,只是西北一隅,可以说是无关大局。而蒙古却是内外交患,由其是外部,面对的是哈喇契丹这样一个西域大国,显然局势是要比南宋严重得多。其次南宋有长江天险,在金军的水军实力还无法与南宋相抗衡时,想要突破长江天险,无异于痴人说梦。而蒙古地区都是荒漠草原,无险可守,这种地形也有利于以骑兵为主力的大金军队充分发挥战斗力,只要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大金的人马可以长驱直入。还有一点,就是中都距离北境要近,而离南境要远,征伐蒙古,也有利于人马物资的调配供应。

虽然安西路的叛乱动摇不了南宋的大局,但也能够牵扯南宋相当一部份精力,因此在短时间内,南宋也发动不了大规模的进攻,而且在南方有完颜陈和尚坐镇,兵力也得到加强,一般规模的战事,他完全可以独自应付。完颜长之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对蒙古作战。

正是基于这几点原因,完颜长之才决定亲自领军,征伐蒙古。最理想的结局自然莫过于彻底消灭铁木真、将蒙古彻底灭族,就算达不到这个目地,也一定要给铁木真以重创,然后再扶持扎合敢不、屈出律等人,或者是其他部落,让草原再度回到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再也无力危胁到大金的北境。

然后金军可以一心一意对付南宋,并且也有足够的国力来发展水军。等到金国拥有了一支足以与南宋相抗衡的水军之后,再挥师南征,收取江南之地,统一天下。成就汉唐之后的伟业。

而且完颜长之的这一计划,也得到了完颜福寿、纳阑明安、张鹄等人的大力支持,认为金国摆脱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就在此一举了。因此完颜长之一面积极准备,制定进军的计划,一面又派人与扎合敢不,屈出律等人取得联络,约定一起对付蒙古。

但就在完颜长之准备誓师出征的时候,从南宋传来消息,安西路的叛乱已经被南宋朝廷顺利的平定下来。其实这样的消息反馈到金国本来不应该这么慢,只是这一次金国在这一地区的谍报系统也几乎被南宋清扫一空。因此直到快一个月之后,金国也得知安西路发生的一切事情。

完颜长之听了,也不禁大吃一惊。他虽然对任氏叛乱并不抱以多大的期望,但任氏毕竟在西夏地区经营了四十余年,根基深厚,而且又有金国在暗中支持扶植,而南宋刚刚占领西夏,人心不服,有任氏这一出头,就会立刻引发连锁反应,无论怎样,至少也该坚持几个月才对。这样一来,就算南宋平定了这次叛乱,也会消耗相当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叛乱之后的善后事宜,恐怕会精疲力竭。

谁曾想到任氏才举旗半个月,就被南宋平定下来。而且真正计算起来,实际只坚持了六天时间。还连累金国在西夏地区的谍统彻底清除,损失可也算不小。文人小说下载

因为叛乱几乎给南宋没有造成一点伤损,如果金国仍然按照计划,进军蒙古,那么南宋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大举发兵,进攻金国的南境。虽然完颜陈和尚是大将之材,也难以抵挡。要知道南宋的杨炎用兵的才能绝不在完颜陈和尚之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完颜长之自然要重新思考目前的局势,和金国的下一步计划。于是完颜长之马上下旨,暂时取消进攻蒙古的计划,并且立刻招集完颜福寿、纳阑明安、张鹄等人,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皇上,现在的局势,我们实在不应该再进攻蒙古,相反还要防止南宋进犯南境,毕竟他们在开年之际对我大金发动过进攻,虽然已经罢兵,但实力未损,现在内乱以定,因此也不能不早做预备。”完颜福寿拈着胡须,缓缓说道。其实刚一听到南宋平定了叛乱之后,他就立刻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纳阑明安也开口道:“皇上,臣也以为太师说得有理,现在我大金还是严守疆界,以防宋军进攻为好。”

完颜长之皱了皱眉,道:“除了预防之外,难道我大金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就不能再做点什么吗?”

张鹄道:“回禀皇上,我大金自然也不能完全没有做为。在预防南宋进攻的同时,对于北方,应该在物资、武器上大力支援扎合敢不和屈出律,让他们有和铁朩真为敌的本钱。然后再派遣细作到草原上,去说动塔塔儿、泰亦亦、蔑儿乞等过去与蒙古有仇部落的后裔,让他们一起出来,反抗蒙古,恢复本族。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派出小股精锐人马,去帮助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