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翔- 第8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炎心中一动,猛然明白过来,立刻道:“不好,我们都中计了。”

听他这么一说,众将也都吓了一跳,一齐看着杨炎,听他进一步解释。就在这时,一个信差匆匆走进大堂,跪伏于地,道:“禀报抚帅,大事不好,金军已经攻破了随州,包围了襄阳府,请抚帅迅速派兵回援。”

杨炎听了之后,也不由苦笑了一声,道:“金军的目标,其实从来就没有改变,就是襄阳府。”

这一次杨炎没有说错,其实完颜长之的目标根本就没有变,一直就是襄阳府。

得知了杨炎的人马就驻守在鄂州之后,完颜长之当然就知道,杨炎识破了自己明攻江淮,实攻取襄阳的目地,而他这么做,就是为了防范自己,无论自己向那一边移动,杨炎都会立刻跟去。因为无论进军做得多么隐密,十万大军的动向,也不可能瞒过宋军的探子,因此在这种情况,不要说襄阳,就是自已改变目标,转攻江淮,同样也躲不过杨炎。

因此完颜长之费尽心计,终于想出了这样一条瞒天过海之计。

首先他率领南京的十万大军,分从两路,向江淮战场出发,给人造成一个改变战术,转攻江淮的印像。但其中一支人马走到陈州的时候,立刻分出三万人马,只带了三天的口粮,放弃所有辎重,在晚上转向西南行进,一夜之间走出了七八十里路,进入了唐州地界。而又从另一支人马中,立刻抽调击一万五千人马,补充进来,这样总体看来,两路金军人马减少的数量不多,因此也骗过了宋军的探子。

杨炎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果然相信了金军已经改变了计划。从鄂州率领大军赶到了江淮战场来。

完颜长之得知之后,也不禁大喜,这一回总算是骗过了杨炎,可真是不容易啊。不过他依然不动声色,依然率领着剩余的七万大军到达了宿州,同时完颜长之也频频在宿州城中亮像,给人造成他就在宿州城中坐镇的假像。

其实就在当天晚上,完颜长之就率领着一万骑军,连夜离开了宿州,向西进发。急行了两天两夜之后,赶到了邓州。这时金军在邓州、唐州一线已经集结了十二万大军,同时还有仆散忠义、石抹燕山和蒲察定住三员大将,并且还调来了大量的攻城器具,而宋军在襄阳一线的兵力还不足八万,在这个局部的战场上,金军已经聚集了优势的兵力。

因此完颜长之一到达邓州,就立刻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由石抹燕山率领三万人马,进攻光化军,自己亲自率七万大军,来进攻随州。

宋军驻守随州的是德安府的御前驻军都统制刘仁先,他率领一万五千人马,从徳安府赶到随州来驻守,保卫襄阳府的侧翼。

但随州并不是御前驻军的所在地,因此防御工事比起襄阳府和德安府来,都有所不及。而且守城的人马连同当地的厢军还不足两万,金军不仅人数占优,而且攻城的器具都十分齐全,因此尽管宋军奋力抵抗,但金军连攻了三天之后,随州城也岌岌可危了。

刘仁先只好一面守城,一面派人向荆门军的陈敏救守,陈敏自然也知道随州的重要,因此亲自带领一万人马,赶来救援随州。但完颜长之早就预料到宋军会有这一招,早己派军在随州南的随城山设伏,等陈敏的援军一到,伏兵杀出,将陈敏的人马杀得大败,折兵近半,只好又退回到荆门早去驻守。

而刘仁先得知援军被击败之后,也知道随州守不住了,因此只得弃城而走。不过他到并没有退回德安府去,而是退到荆门军,与陈敏合军,守住了襄阳府的后背。

完颜长之攻取了随州之后,又趁势进军,攻取了郢州,同时石抹燕山也攻下了光化军,仆散忠义和蒲察定住也分别率军进驻到牛首镇和柜门关。自此,金军已经完成了对襄阳府的三面包围,只剩下南边的荆门军还是宋军控制。

完颜长之本来还想再攻下荆门军,好彻底包围襄阳府。但陈敏和刘仁先死守荆门军不放,而且完颜长之也但心杨炎会带领着援军赶到,因此只得放弃攻打荆门军,回兵去与仆散忠义、石抹燕山、蒲察定住合力进攻襄阳府。同时完颜长之又派人到宿州,把留在那里的六万人马也调到西线来,一起围攻襄阳府。

了解了金军进攻襄阳府的整个过程之后,众将都面面相觑,没想到襄阳一线的局面一下子变得这么糟糕了。

现在自然要立刻赶去救援襄阳府。但现在金军已经完成了对襄阳府的三面包围,少量援军根本到不了襄阳城中。但如果出动大军赶到襄阳府,至少也要十天左右的时间,但襄阳是否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呢?因此众将都没了主意,只好都看着杨炎。因为在这个时候,杨炎是众将的唯一希望了。

不过这时杨炎已经完全冷静了下来,他自然知道,局势发展到这一步,自己要付主要责任,正是自己在战事的开局阶段过于保守,才造成目前的局面。不过在他心垼В丫⒖滩艘桓黾苹阋耘ぷ壳暗木置妫淙徽飧黾苹置跋眨衷谝膊坏貌挥昧恕V皇侵葱姓飧黾苹娜搜 

但现实已经不容杨炎多想,首先下令,立刻着陈敏和刘仁先,马上率军支援襄阳,那怕放弃荆门也再所不惜。然后又命刘复武,马上聚集人马,准备去救援襄阳。

等众将都散去之后,大堂上只剩下赵月如一个人,杨炎才对她郑重道:“月如,现在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由你去执行。”

第九百六十二章 襄樊(一)

襄阳和隔汉水相望的樊城合称为襄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战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兵取江南的必经之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关羽就是死在这里。

因此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宰相朱胜非就力主收取襄阳六郡,拱卫临安。皇帝赵构也知道襄阳后重要性,特意调遣岳飞出任收取襄阳的主将。这也是赵构登基之后,唯一一次主动出击,收复失地的战役。此后襄阳就成为岳飞的防区。后来又在此设置御前驻军司。而大宋复国之后,对御前驻军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而襄阳也是数不多的依然保留下来的御前驻军司之一。

现在襄阳府的御前驻军都统制是时俊,也是大宋军方仅存为数不多的老将。不过说是老将,其实时俊才四十出头的年纪,正当壮年,只是现在大宋军方大多都是三十左右岁的年轻人唱主角,因此才显得老了一些。襄阳府的御前驻军是三万,有一万人马由副都统制张汉英率领,驻守在樊城。留守在襄阳的只有两万人马。

虽然金军已经完成了对襄阳外围的湥üぷ鳎逖舯旧砭褪且蛔岢牵乔礁叨榷荚谒恼梢陨希⒎治昂罅讲悖以诤笈呕褂邪仓么插蠛屯妒奈恢谩3锹ジ歉叽镂逭捎杏啵由嫌牒核卑兜姆且砸坏栏∏畔嗤ǎ嘁卸ⅲノ劳校且桓龉ナ丶训恼铰砸亍

不过金军也做了不少前期的工作,完颜长之率军返回南阳之后,立刻开始了进取襄阳的布置。首先命仆散忠义率军两万,驻守谷城,遏制汉水上游,又命大将石盏领一万人马,驻守宜城,切断汉水下游。又派蒲察定住领两万人马,镇守随州,以防杨炎带兵回援。自己和石抹燕山率领温古孙、古里甲、术鲁、唐国瑞、商景亮等人领八万金军,向襄樊发动了进攻。

完颜长之知道,襄樊两城必须逐个击破,首先在襄樊的汉水上下游各搭设了一座浮桥,保证了金军在汉水两岸的往来,随后派石抹燕山率两万人马,渡过汉水,在襄阳城东北下寨,牵制襄阳的宋军,完颜长率领大军,首先向樊城发动了攻势。

樊城只是襄阳的副城,而且又是背靠汉水,无论是城防还是地势,都比襄阳差了许多,而且金军攻城的物资器械都十分齐备。现在又有完颜陈和尚攻取濠州的经验做借鉴。因此攻城战一开始,金军的攻势就十分凶猛,在第一天就多次攻上了城墙,幸好守将张汉英指挥宋军,奋力死守,多次打退了金军,终于还是保住了城池。同时也像襄阳的时俊救求。

但第一天的战斗,对金军来说,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虽然完颜长之从完颜陈和尚那里得到了许多攻城的有益经验,但毕竟缺乏亲自的实践,第一天的攻城战,对完颜长之来说,主要的目地还是检验一下这些经验的实际作用,并且衡量一下樊城的防守力量。

第二天,金军才开始正式使全力攻城,无论是强度还是力度,都要比上一次大了许多,而且宋军顿时感到压力比昨天要大得多了,张汉英、范天顺、牛富等守将都亲自上阵,率领着宋军奋力守城。

而襄阳的守将时俊也亲自率领人马,赶去援救樊城,但一连两次出兵,都被石抹燕山拦住,第一次被金军击败,退回襄阳。

但回到城中之后,时俊也知道军情危急,因此马上就组织了第二次援救,而且这一次时俊也学聪明了,将人马分成两批,以五千人马为前队,遇到石抹燕山的拦截之后,双方立刻展开了激战。而宋军第二队的三千人马却趁着这个机会,踏上浮桥,渡过了汉水,赶到了樊城。

这时正好樊城快要支持不住了,宋军的援军赶到城下,一阵冲杀,而金军虽然也有所准备,但只是防着城中的守军杀出,却对城外没有太注意。而且也不知道宋军来了多少人马,因此只好放弃继续进攻樊城,转头来先迎战援军。后来尽管三千人马只有一千多人退回襄阳,但樊城却甴此缓过一口气来,终于又一次守住了城池。

而完颜长之对此也大为恼火,把石抹燕山狠狠训斥了一顿。同时命令石抹燕山第二天烧毁宋军的浮桥,彻底断绝樊城的援军。

石抹燕山也憋了一肚子火,到了第二天,立刻出兵,自己领一万人马去进攻襄阳,分出另一万人马去焚烧浮桥。尽管时俊也率军出战,与金军极力争夺,但毕竟一心不能二用,在守住襄阳和保护浮桥的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守城为上,结果终于被金军烧毁了浮桥,切断了与樊城的联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