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阔凭鱼跃-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可效之。这样陛下若离京游幸,便可命天子监国,皇后听政。太子少保李纲品高勤政,实为能臣,令之辅国,充任中枢。”

徽宗想着若自己出京南下,既可游山玩水,饱览山河景色,又可标名青史,得万民拥戴,上天眷顾,早已欢喜的心花怒放,对于公孙胜已是言听计从。当即传旨太子出任开封府历练,只等几个月后诸事准备停当,便可直下湖广,入四川。公孙胜也心中暗喜,命人飞报宋江得知:拥立新君的计划终于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国狼主也发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赵佶忌惮着方腊,方腊忌惮着宋江,宋江忌惮着大辽,而大辽皇帝同样忌惮着一个人——完颜阿骨打。此时此刻,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正在上京皇宫中聆听大元帅兀颜光关于女真人造反的汇报。大辽国自二百年前耶律阿保机称帝立国以来一直统治着北方,至辽国圣宗皇帝时文治武功达到了鼎盛。饶是宋国最多的时候拥兵二百万,依然在对辽的屡次用兵中占不到便宜,乃至订立澶渊之盟,以岁贡方式求和。这可是北方游牧民族在与统一的中原对抗中首次达到的最高境界!

较之北方的苦寒,中原南国的富庶安逸一向为被人所垂涎。故此澶渊之盟后的百年之中,大辽始终试探着得寸进尺,奈何那宋国看上去虽然孱弱,但毕竟是个庞然大物。兵多将广不说,干国良臣也是层出不穷:寇准、包拯、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这些栋梁之材牢牢支撑着大宋国家,并且通过发展经济,提升科技,始终保持着对北国的文明领先,使得大辽对南朝的野心难于得手。即使是联合着西夏那个小兄弟也只是取得一个攻多守少的相对优势。

与宋国的徽宗皇帝几乎同时继位登基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也继承了祖宗遗训,一直厉兵秣马,跃跃欲试。这些年来南面的宋国中几大奸臣专权横行,给了辽国一个向南扩张的好时机,可惜历次尝试都意外失手。三年前,辽军一支先锋部队刚刚杀出边城,就在河北吃了早已投降梁山的呼延灼的一个大亏。而那个呼延灼现在已是河北的都总管,手中握着兵权,这让辽人多少有些不安。据到南边打探的细作说,那呼延灼还是宋国开国元勋呼延赞的后代,不由让北国人忆起早年呼杨高郑四大世家给辽国兵将带来的灾难。这两年天祚帝费尽心机,蓄养了七十万各族精兵准备再次南下兴兵,偏偏就在这时背后又冒出个女真族绊手绊脚。

这女真原本只是长白山一带的小部族,人口不足十万,落后得很,只会在那一带偏远的苦寒之地打猎捕鱼。起先倒也俯首帖耳,每年按着朝廷的要求向契丹贵族进贡珍珠、毛皮、海东青。没料到近些年来变得羁傲不驯,尤其是完颜阿骨打在天庆三年接替他叔叔乌雅束当上女真酋长之后,更是力农积谷,练兵牧马,实力大增,对大辽派去的监管官员以及收纳物贡的钦使也时常刀兵相见。

本来按照天祚帝的想法,干脆派员大将去将其全族剿灭也就罢了,可是女真部族多聚居在长白山深山老林的苦寒之地,朝中居然没有将官愿意带兵去讨伐。耶律延禧只好采纳平章萧时机的建议改剿为抚,给完颜阿骨打加官进爵,安抚拉拢,给了他一个节度使的高官,希望他能平定下来,不要干扰了大辽南进的计划。怎想到,那阿骨打是条养不熟的野狗,居然一面与辽廷虚以委蛇,一面整军备战。去年九月阿骨打率部誓师闹事,攻打了宁江州。今年刚过年又在出河店,把前去讨伐的一万五千辽军杀得大败。据说现在已经有了数万人马,而且带动着周围的不少其他部族也开始蠢蠢欲动,归附女真。养虎终成大患,再也不能听之任之了!耶律延禧按捺不住心中的忿怒,要召集文武发兵再伐女真。

大殿之上,文武云集,天祚帝耶律延禧沉着脸把自己的想法说与群臣,马上就有平章萧时机出班拦阻:“陛下,女真人虽然可恶之极,然究其原委,亦是朝廷逼之过甚,相关官吏管制不当所致。圣宗皇帝之时,朝廷每年向女真收取珍珠三担,毛皮千张,海东青二十只;如今已是十倍于此,不怪女真不服。如果陛下收敛对女真的索取,惩戒那里的贪腐官吏,晓谕女真以公正,女真人自会心平气和,重做良民。又何必兴师动众,靡费钱粮呢?”

天祚帝一拍龙案正要怒斥,早有大元帅兀颜光出班点指怒骂萧时机:“尔等胡言乱语,贻害国家。女真一族犯上作乱,目无纲纪,若不严惩,必有后效,岂不是要动摇国之根基?为今之计,就是要快刀斩乱麻,将女真一举荡平。你三番五次替女真出头,莫不是暗中收了阿骨打的好处?请皇上降旨,将此人就地问斩!”

朝中大臣有与萧氏一族相好的,几个人同时出班求情:“萧平章说的话也是为国分忧。陛下不可因此乱杀臣子,不然今后谁人还敢吐露忠言?况且萧时机乃是先祖太后后嗣,于我朝劳苦功高,还望陛下开恩。”耶律延禧见众人连萧太后都搬了出来,心知朝中官员还是有许多不赞成发兵围剿女真,当下不便发作,只得命侍从将萧时机乱棒打出皇宫。

君臣众人正就征讨女真之事商议,有丞相耶律剑平启奏:“女真于我朝不过疥癣之疾,其人不过二万,作乱也只一时。可选已帅统数路精兵合击包围,一鼓而灭,以绝后患。臣以为我们还是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南进上面。今宋国大军围攻江南,各地防务十分空虚。如能趁此良机兵进中原,赵家皇帝必手足无措,难以招架。我朝一统天下,始为大计也!”朝中众人连连点头,都称机不可失,连耶律延禧都有些动摇。

就在此时,有侍卫慌张进来,递上紧急军情:女真酋长完颜阿骨打已经称帝建国,国号大金。眼下正统领阖族人马攻打黄龙府。天祚帝听报,一脚将龙案踢翻:“尔等枉为朝廷重臣,白吃俸禄,不思报国,养虎为患,终酿大祸!不用孤发兵南下就有人来抄后路了!”群臣见皇上动怒,都战战兢兢,不敢出声。大元帅兀颜光说:“陛下,事不宜迟,速传旨意,调集全国之兵讨伐女真。黄龙乃国库所在,不容有失啊!”耶律延禧挺身而起:“朕意已决,调集全国各路兵马,御驾亲征,必将女真人斩尽杀绝!”

第一百二十二章 童枢相劳神费心

汴京城中春意正浓,桃红柳绿,燕舞鸢飞。枢密使童贯却无心去欣赏这一年一度的京中美景,一个人坐在大堂之中想心事。作为全国兵马的最高统帅,童贯的确浑身洋溢着阳刚之气。只见他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面色黢黑,二目有神,全然看不出他是宦官出身!

童贯原是武学世家,自幼便习文练武,学了一身好武艺。只因后来家遭变故,父母双亡,不得已投奔舅舅李宪。李宪是神宗皇帝身边很有权势的太监,曾外放西北任钦命监军多年,屡有战功。对于自己这个外甥本无心提拔,因童贯无处可去,终日蜗居自家府上,便索性命他在二十岁那年净身入宫,跟着自己打理军务。宋朝自太祖赵匡胤开始便采用了以文抑武的政策,限制各地大将手中的兵权,以免“黄桥兵变”的故事在自己子孙的身上重演。另外委派亲信太监外放监军也是防止兵变篡权造反的重要手段。因此宫中太监中专有机构习研兵事,童贯也因此与全国的军事指挥结下了缘分。因为早年他读过书,人又精明,故而在宦官之中颇有才名。徽宗即位后,除了提拔了象高俅等一帮原来端王府的亲信之外,也迫切需要一批干才来扶持。胆大心细,性情乖巧,会文善武的童贯便脱颖而出,从内廷供奉很快攫升端瑞殿总领,继而外放西北做监军建功立业。所幸当世有种师道(就是《水浒》中提到的老种经略、鲁智深的上司)、折可适等一代名将,对西夏的屡次作战虽无大胜亦有小获,故而童贯也在十几年内积功,职位品秩节节上升。待到他奉旨回京重入大内的时候,从皇帝到群臣猛然间发现适合童贯的职位已经不多了,因此他在担当了几年大内总管之后,又转入枢密院任职,直至入阁拜帅,执掌了全国的兵权,成为徽宗最宠信的人之一。

十几年过去了,童贯已经年过花甲,他摸着自己下巴上刚硬的胡子茬,思索着近来朝廷内外的些许变化。在西北,自己的老冤家西夏王李干顺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忙着应付来自吐蕃和回鹘的骚扰;在东北,大辽境内乱作一团,女真的完颜阿骨打挑旗造反,正兵困黄龙;在江南,征剿方腊的战事还胶着难辨,外围围攻的三路大军尚未高奏凯歌,倒是门生故吏符德安的忠义军未得钧旨擅自渡江偷袭,给方腊出了一道大大的难题。

对于符德安,童贯心里很清楚:年轻气盛,夸夸其谈,虽说对自己的忠心无须怀疑,但他是使不出这样的老辣招数,必定又是那个宋江的主意。宋江总是让他又惊又恨,梁山人马的战斗力他是亲自领教过的,当年他刚出任枢密使的时候就被蔡京、高俅撺掇着请命兵发梁山,结果几度均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白白影响了自身的威望,这也是后来他一直对宋江耿耿于怀的主要原因。太尉宿元景成功招安宋江之后,由梁山改编的威盛军灭王庆、平田虎,似乎是手到擒来,这更说明宋江和他的手下的可怕之处。不过宋江带给他的惊喜也不少。有了宋江的受抚招安,四大巨盗已经去三,枢密院再也不用为四方纷至沓来的贼匪塘报而人人色变,在皇上的眼前自己又可以扬眉吐气了。而这招渡江偷袭明显是插到方腊腰眼上的一把尖刀,只要能站住脚跟,不被方腊很快赶回来,外围的其他人马就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荡平方腊也就有了胜算。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一天大的功劳安在自己的头上!

另外朝中现在也有了一些旁人难以察觉的变化:先是原本在朝中也是一手遮天的太尉杨戬和那个擅于邀宠的朱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