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阔凭鱼跃-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面来的那个也是杀气腾腾,护在申虎左右,朗声喊道:“哪个再轻举妄动,当心俺先砍下你家主将的脑袋!”

胡云被这声断喝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努力地扭过头质问申虎为何绑他。申虎说:“你身为部属不听将令,其罪一也;身为守将擅离职守,其罪二也;身为兄弟不敬大哥,其罪三也;不明就里,就鲁莽行事,糊涂之至。若不是看在你我多年结义的情分,早一刀砍下你的人头。”

胡云辩解道:“是大哥受了那宋江恶贼的挑唆,要背叛绿林,投降官府。我胡某念及多年兄弟情谊,不忍与之反目。既然不再志同道合,我分道扬镳有何不对?”申虎说:“不不分青红皂白就擅作主张,偌敌军刺客从壶关趁虚而入,山中数十万军民的性命岂不坏在你手?我要拿你去老营,交大哥发落。”

胡云怕对方没听明白形势,忙挣扎着说:“可田虎他已经投降了官府,联络了绿林叛贼宋江在潞州老营等着我们去自投罗网啊!”申虎冲他笑笑:“我就是要去见大哥和宋公明的,有一些心中的疑惑要当面请教。你若是对招安有何不解之处,完全可以也跟大哥问个清楚,还可以当着众兄弟的面与大哥辩理嘛、这样擅自出逃算是什么?担心大哥言语不和会杀了你?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死何惧哉?象我武松兄弟能安心在宋公明手下追随多年,那宋公明也必定不会是个小人。”胡云惊道:“你说哪个?”申虎一指那行者模样的壮汉:“这不就是山东的打虎英雄二郎武松吗?”胡云把眼睛瞪得更大了:“原来你也早就勾结了梁山?”

第九十三章 忙里偷闲培训班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又道是,三九四九冻死狗。眼下正是数九寒冬,太行山麓真的是天寒地冻,万物萧条。山里的北风特别的硬,刮在人脸上就像刀子割过一样,所以无论是山村野径,还是城镇的马道,都早已罕见人迹,惟有几枝腊梅在凛冽的朔风中傲然绽放。翻翻黄历,今天俨然已是腊月十六,再有十几天就是年节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的物什,而宋江在高平城中的一处宅院里若有所思。

威盛军都总管符德安受命进京已经半个多月了,军中自然要暂且以自己这个副总管的命令是从。他借口为着料理招抚大事方便,离开耳目众多的晋城,来到紧邻太行山的这个小县城。与他同来的除了吴用、田虎等,还有两名符德安特别安排的亲信将领。东平县的那位八品知县对于这位品秩比自己高了许多的大军副帅自然百般殷勤,特地寻了一处宽敞的院落安排这些位惹不起的人物。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雪,院子里早已是素白一片。本来孔明是准备让人打扫的,但却被宋江制止了,他想用这一片素净来净化一下心灵。

宋江想着这几天与吴用、田虎等谈论的一个话题:尽快完成对手下这些由山寨头领转变而来的将领们的正规化培训。眼下加上田虎归顺后编入的一万多山西义军,威盛军的员额已经超出了兵部的规定,从前面一段时间的情况来看,就连那些符德安带来的京师禁军士卒的战斗力都是很不错的。可是问题出在将领们的身上,义军出身的队伍擅长各种流动作战和奇袭方式,而禁军来的军官们却只是对大兵团阵战有心得,如果不尽快把大家融合在一起,相互适应扬长避短,将来遇到大战恶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当天过午,宋江把高平城中的威盛军将领们都召集到自己的院子里来,加上田虎手下的几员大将,将近二十来人坐满了一厅堂。借着厅堂中六只填饱了焦炭的暖炉,大家开始了一次纸上谈兵。率先破题的是智多星吴用,他向众位客气了几句便单刀直入地指出,目前威盛军兵强马壮,但将领们领兵带队的能力却参差不齐,不少人只是一勇之夫,故而给大家出个题目,假定朝廷派威盛军去攻打西夏,当如何行事?

见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发言,吴用命人抬出一个架子,上面挂了一张大大的西北地形图让众人看图说话。这下子厅堂上开始窃窃私语,一片嗡嗡的声音。片刻之后,有着客宾身份的范希圣被授意第一个站了起来。他走到地图之前朗声说道:“西夏为患多年,其实也不过藓癣之疾,用兵得当,破之不难。”见在座众人无不凝神听他的高论,范希圣的底气壮了起来:“较之我泱泱大宋,西夏其实的地利并不好,东面是我大宋,北面有契丹,西面还有回鹘,南面则有吐蕃,可谓四面受围。所以西夏在国策上一直提倡联辽抗宋,企图用契丹人的势力牵制我们,同时他们与吐蕃和回鹘时战时和,更多的是矛盾。因此要破西夏就先要鼓动回鹘和吐蕃,使其反而受到我们的钳制,再一个要预先部署好应对契丹的干涉。这些当然是战略层面的。”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若单从威盛军这个战术层面上讲,朝廷以我一军五万人马去攻打拥兵数十万的西夏是不可能的,应该还有其他的部队相互策应,以威盛军为尖刀直击对方的要害之处。哪里是西夏的要害之处呢?就是这里!”他指着地图上说:“这个地方叫西凉府,是西夏的腹地,也是它的一个重镇。若威盛军兵指西凉,兴庆府的西夏王绝不会无动于衷的,必会以全国之兵回救。”

下面坐着的霹雳火秦明插言提问:“范先生说的虽好,可我军若孤军深入,如何能迎击二三十万西夏兵呢?”范希圣摇摇头:“不会有那么多。刚才我说了,打西夏绝非儿戏,也要我大宋全国动员,从太原府、延安府、汾州、渭州、庆州、熙州、兰州几面威逼上去,好使他有所顾忌,不能倾力回顾。威盛军出西宁州,可在西凉城下大做文章。”

双枪将董平听了半天,也站起来提问:“为何要选择在西凉动手呢?”范希圣笑了笑:“此地远离契丹人的地盘,即使辽国想要干涉也鞭长莫及。”

田虎插言道:“我知道西夏人多马,就算我们取了西凉,威胁兴庆府,他们弃而远遁,又奈之何?”范希圣奇怪地反问:“我何时说过要取下西凉?”“噢?”厅中众人一下子都懵了:“难道不取下西凉城吗?那劳师动众的去干什么?”

范希圣正色道:“对于西夏这样的游牧小国,占地蚕食固然是一种办法,将其能战之兵尽数歼灭却更能动摇其根本。西夏本只弹丸之地,党项一族民不过百万,兵不足廿万,只是近些年来裹挟了周围一些别的小族以壮声威。只要我们将其主力消灭大半,那些胁从自然瓦解冰消,回鹘、吐蕃难道不会趁火打劫?”

田虎手下的唐斌原本顾及身份,不想开口的,此刻也憋忍不住了:“范先生,末将请教,西夏人据说尽是骑兵,要知道在西夏那样的荒漠之上,骑兵比步兵要厉害得多,您如何断言威盛军可以挡得住大股骑兵的冲击,甚至歼灭其主力呢?”

这下子不用范希圣回答,从京师禁军来的将领邓子雄抢先卖弄起来:“你一个山野村夫,却不知道我大宋禁军对付骑兵是另有心得的。”他撇了一下嘴,见遭他奚落的唐斌并无反驳之意,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早在仁宗朝的时候,我朝便得知契丹和党项异族徒依仗他的骑兵来去如风,而我大宋多是步卒,故而精研了应对之策,步兵重甲、斩马刀、神臂弓在西北早已大显神威。想邓某早年在枢相童大人的麾下,曾经以一营步兵迎击八百党项游骑,鏖战一天一夜丝毫不落下风。若不是那些党项人跑得快,我们将他们包了饺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见各方面的将领都已经忘我地投入到讨论之中,宋江脸上浮出欣慰的笑意。这正是他要的目的,虽然眼下只是第一次,但随后几天会有更多的话题、更有针对性的讨论。这不但会提高大家的指挥水平,也有可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对于今后说不定大有裨益啊!

第九十四章 百感交集元旦夜

宋江这种考虑绝对是有原因的。因为事先身边的几位“文化人”向他提出了一个主意。大宋建国之后执行的是“以文抑武”的策略,即各地厢军的军权通常都由文官出身的官员掌握,包括主力禁军也是由文官主掌的枢密院和兵部调遣指挥,武将只是在一线的战术上有说话的余地。这就要求致力于仕途发展的读书人们也对军事产生了一些兴趣。好在大宋国朝的基本平台还算不错,不但经济繁荣,文化大成,诗词歌赋一片鼎盛,就连研究兵学理论的也不乏人才。(宋神宗于熙宁五年(1072)六月,继宋仁宗之后重新开设“武学”(军事学校)。为了适应教学和军事训练的需要,元丰三年(1080)四月,宋神宗诏命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镂版行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校定后的七部兵书共25卷,于元丰年间(1078~1085)刊行,统称《武经七书》,以之考选武举和教学。)这可是集历史兵家之大成的东西,非但大宋的文武官员中颇多苦心钻研的,就连周边的外藩契丹和西夏也想方设法搞到手,视若珍宝地命令国中将领学习研读。

不过毕竟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抱兵书、照本宣科会是什么结果不言而喻。吴用、欧阳德基和范希圣三位高人凑在一起攀谈的时候提出来一个理论:逆向思维,背道而驰,也许是将来迎战辽国和夏人的一剂有效的偏方。为着这个目的,宋江有意在这个年前的空闲之中,组织军中各方面的将领论战一番,看看是否真的能捣鼓出来什么东西。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七八天,宋江组织威盛军的将领们研究讨论了不少的战例和用兵方法,不仅增进了不同出身和经历的将领们研究兵法的积极性,而且对讨论中不时展现深谋远虑的吴用、欧阳德基和范希圣几个高人的韬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在军营中的威望。临近元旦的时候,范希圣提出要赶回自己的老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