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赤色黎明- 第10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地方根本不是王有宏能够控制的地区。不仅是外国势力王有宏惹不起,就是上海本地的帮会力量,王有宏也很难撼动。既然人民党愿意去趟这淌浑水,王有宏除了同意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至于江苏特别行政区,可有什么讲究?”王有宏询问起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与王有宏想的一样,人民党其实根本不在乎王有宏到底对上海有什么想法。在人民的那个代表与王有宏谈判的同时,工农革命军在何汝庆的帮助下已经控制了江南制造局的各个企业。而一支规模不小,锈迹斑斑的舰队也驶近了江南造船厂的船坞码头。船上北洋的标志依稀可见,但是桅杆上的旗帜已经换成了红色的八一军旗。

严复一身雪白的海军制服,站在码头上看着这支历经风雨的中国舰队缓缓驶近,眼中已经闪烁着泪花。这支舰队经过紧急维修,又补充了煤,小型舰艇在马尾进行大修。大型舰艇则开往上海,在江南制造局的船厂进行全面维修。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两个月后,将有一支焕然一新的人民海军舰队从上海启程南下。这支舰队的目的地是海南岛。

人民党建设海军的目的是面向未来,而严复此时感受到的却是沉重的历史。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无数的努力,也有无数的伤心。严复前半生中近30年的时间经历了这支海军的一切大事。在这支海军被冠以人民之名的当下,他又与之相会了。

江南造船厂的工人与技术人员已经大部分到位,在他们中间还有很多人民党的工程人员。江南造船厂的人员表现出的更多是警惕,人民党的人员则是一种热切的期盼。他们中间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登上过吨位超过一千吨的军舰,更不用说对这些军舰进行维修整备。现在终于得到了这样的机会,每一个同志都充满了干劲。更重要的是,在人民党的工程技术人员看来,眼前的这支舰队是“我们的舰队”。这格外激发了他们的情绪。

在拖船的帮助下,为首的最大一艘军舰终于靠上了码头。江南造船厂的技术人员以及港务人员开始对舰艇进行捆绑缆绳等工作。

舷梯架好之后,一队穿着工农革命军海军制服的军人从斑驳的舷梯上走了下来。为首的是海军司令萨镇冰。与严复的激动情绪不同,萨镇冰稍显有些拘谨。以工农革命军海军成员的身份第一次出航,对萨镇冰来说也是很新的体会。

在船坞港口外,不仅有工农革命军的海军,还有英国乃至日本的军舰。与锈迹斑斑的中国舰艇相比,英国与日本的舰艇因为维修及时,舰体看上去颇为光洁。而且从吨位到火炮,英国和日本的军舰都超过工农革命军的军舰很多。两相比较起来,英日军队充满了一种趾高气扬的示威姿态。只是两国海军指挥官的心情远没有那么轻松。

能够在海洋上摧毁舰队的只有舰队。到现在为止,英国和日本暂时都没有在陆地上与人民党一决高下的打算。他们能够威胁人民党的利器就是手中的海军。中国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即便是以这支几乎能用残破来形容的舰队经过维修,脱离了英日海军的监视后,依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工农革命军已经证明了自己在陆地上的威力,这样强悍的战斗力有即便是并不强悍的海军配合,与工农革命军的战斗难度都会极大提升。特别是日本,他们很清楚与工农革命军在朝鲜交手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如果在战争中日本遇到了工农革命军海军的袭击,日本的战斗也会遇到极大的问题。

日本海军指挥官其实很想现在就对工农革命军的海军发动炮击,在眼下发动奇袭,有九成以上的几率可以全歼这支舰队。不过日本海军指挥官同样清楚,如果他现在这么做了,工农革命军的陆军将有十成十的几率立刻向朝鲜发动进攻。发生了那样事情的话,日本到底能够在朝鲜战争中有几成胜率,日本海军指挥官一点都不想去猜测。反正那绝不会是一个令日本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数字。

以前只要受到战争威胁就会屈服的中国,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哪怕是亲眼看着中国努力磨砺自己的战争獠牙,外国也只能干看着。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日本海军指挥官,心里面生出极大的不安来。

第五卷 走向 第184章 蝴蝶的翅膀(一)

1916年的世界,中国内战以及中国与日本的战争,以及人民党随后的肃反,让东亚伤亡近百万人。在世界岛的西端,欧洲战争也继续进行着残酷的血战。

陈克在年初的时候用尽办法,在美国财团的帮助下将700名德国军人送回了德国。帮助人民党的美国财团问了人民党代表一个问题,“把700人送回德国有何用?”

人民党代表答道:“我们也想在战后与德国建立关系,好歹700人到战后总会剩几个。或许这些幸存者中有愿意帮人民党牵线认识一下德国战后的头面人物也说不定。”

跑关系不是中国独有的特色,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只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而已。德国军人社会地位比较高,有军官帮忙的话的确会大有好处。扣押德国俘虏在中国,与付出一定代价准备将来的人脉相比,后者风险大,成功后收益也比较大。美国方面也调查了这帮德国军人的情况,没发现德国军人有什么特别使命。毕竟中德两国的距离让两国合作显得极不可能。最终美国财团决定出手帮忙。

这本来是件小事,美国国内德国移民不少,一战中返回德国参战的德国人后裔并不稀罕。所以美国人对此根本没有多想。

在凡尔登战役的夏季,德国前线两个方向上采取了与以往战役模式大不相同的战术的时候,美国人根本没有把这里面的细微变化与人民党的行动当成一回事。

在1916年初,德意志帝国统帅部决定把战略重点西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将打击目标定在法国境内著名要塞凡尔登。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它像一颗伸出的利牙,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形成严重威胁,德、法在这里曾有过多次交手,但德军皆未能夺取要塞。如果此次德军能一举夺取凡尔登,必将沉重打击法军士气。同时,占领了凡尔登,也就打通了德军迈向巴黎的通道,占领了巴黎,法国就不攻自灭,剩下的英、俄两军就不足为惧了。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西线集结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炮兵集群以及连绵不绝的堑壕防线。协约国与同盟国都不缺乏火力,甚至不缺乏兵力。他们缺乏的是突破敌人防线的机动力与方法。

凡尔登战役从1916年2月打到6月,几乎每一寸土地都遭到过炮火轰击,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曾经有人试图挖掘战壕或者成功挖掘了战壕。德军的艰难推进付出惨重代价。在6月22日,德军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了毒气战。毒气战起到了一定效果,轻易将战线推进了几公里,这在可怕的绞肉机般的战壕战场上是极大的成功,却没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而另外一个方向上,德国一个师自发的采取了全新的突破战术。德国的步兵师并没有采取以往的炮火覆盖,然后步兵冲锋的战术。这次的炮击从猛烈的全面覆盖式射击变成了连续火力攻击。这种攻击是很危险的,不是说对敌人的威胁,而是一战时候欧洲战场汇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炮群,连续炮击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让炮兵阵地遭到敌人炮兵的炮击。

德国的连续炮击目的在于扰乱敌人防线的通讯与指挥。真正的重头戏是这个师的战术,他们没有呈横队攻击,整个师分为三个突击方向。最前端的突击队以小战斗群为主﹐装备轻机枪,迫击炮,火焰喷射器﹐榴弹发射器和手榴弹,寻找敌人的薄弱地带并进行突破。突破后突击部队继续向前推进,目标包括敌军的火炮阵地,指挥部,交通线的交汇点。进攻路线上的敌军残余部队则交由后续部队清理。在6月22日,进攻开始了半天时间他们就以惊人的速度推进了8公里。

这次进攻最后败给了法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为了扼制这支德军的凌厉进攻,法国人发现局面无法挽回时,甚至置阵地上的残余法军于不顾,两小时内向进攻的德军这个师发射了十几万发炮弹。德国人当然也不肯放弃这8公里的突破纵深,尽管战斗开始前没有人想到能有这样的进展,后续炮火准备不足,但是德国也竭尽全力调集火力对法军炮兵阵地猛烈射击。一天之内,在这个宽三公里,长八公里的突破口上,双方共消耗了上百万发炮弹。

实施突破的德国师伤亡超过80%,这些伤亡90%都是炮击造成的。最后这个师被撤回后方整编修养,凡尔登战役继续按照历史上那样打了下去。

变化来自于3个月后,此时索姆河战役正在最艰苦的时期。

在1916年6月,为了减轻法军在凡尔登战役的压力,英法联军共同发动了索姆河战役。1916年7月1日,英国人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二货行动。从6月24日起,英、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7月1日晨7时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发起进攻。英法的主攻方向都获得了突破,但是英军左翼进攻部队排着方阵,军官的马靴军帽都擦得雪亮,步兵们刺刀闪着寒光。他们就排着横队,以军乐队的音乐伴奏声中,以方阵形式向德国的战壕发起了冲锋。

在德军马克沁机枪和火炮的猛烈射击下,这些英国军队仿佛割麦子般被成片的打死,一天下来,英国人就损失了6万人。

当然,英国人很快就表现出了工业强国的风范,这等二货行为根本没有出现第二次。而且1916年9月15日,英国就在索姆河战役中实施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坦克进攻。这些钢铁的庞然大物发出轰鸣,厚厚的外壳抵挡了机枪子弹乃至阵地上小口径火炮的炮弹。它们压过铁丝网,越过壕沟,用坦克上携带的机枪居高临下的对德国士兵猛烈扫射。给德军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一天内就突破了四五公里之远。

仿佛是为了报复英军的坦克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