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命运的抉择-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专心著书?老师在写书吗?”孙露惊讶道。想不到还这么的低调。

“是啊,听说好象叫《理鉴》。”陈邦彦侧着脑袋想了一下回答道。

“《理鉴》?”真是个奇怪的书名。虽然不知道自己的老师在想什么。但孙露觉得不管怎样以自己这个学生的身份都有必要去拜访一下。

在孙露回广州后的第三天,她独自来到了云山别院拜访陈子壮。出乎她意料的是出门迎接自己的竟然是张玉乔的贴身侍女席芸。原来自从陈子壮来到云山别院著书后张玉乔便经常来这里帮忙整理一些资料什么的。果然一进门就看见一身素衣淡状的张玉乔捧着几卷书出来了。见孙露来了便对着她浅浅的一笑道:“啊,孙妹妹来啦。是来找老爷的吧。”

“哦,恩。是的。”面对张玉乔的微笑孙露不经意间脸红了一下。虽然同是女人但她仍被张玉乔迷人的气质给打动了。已经30出头的张玉乔看上去依然象个20岁的妙龄少女。特别是在服饰装扮上处处显露出高贵的气质。这在孙露所遇到的其他贵妇人中也是很少见的。

“孙妹妹这么了?”发现孙露表情有些不自然的张玉乔问道。

“啊,没什么啦。突然发现姐姐好漂亮。作妹妹的还真的很羡慕。”孙露不好意思道。

张玉乔“扑哧”一下笑出了声。于是放下了手里的书本抚摩着孙露细滑的脸颊感叹道:“其实该是姐姐羡慕妹妹才是。”

孙露抬起头看着张玉乔略微有些落寞的眼神想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咽了下去。忽然张玉乔问道:“孙妹妹好象从不化装啊?不喜欢化装吗?”

“这个嘛。说实话我不大会化装啦。与其化的不好适得其反。还不如一张素脸朝天。”孙露解释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露对于这个时代的化妆品可不怎么放心。

“一张素脸朝天?咳,年轻可真好啊。敢素脸朝青天。”张玉乔淡淡的一笑道:“不过,不管怎样女为悦己者容。学会打扮自己不但能讨得男人的欢心。更能讨得自己的欢心。这样吧,妹妹要是不嫌弃的话姐姐倒可以为你指点一二。”

“真要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是去姐姐那儿吗?”对于张玉乔这个提议孙露还是很感兴趣的。

“怎么能去我那儿呢?还是在这里好了。每过两天我就会来一次的。”张玉乔以大大姐姐似的口吻说道。

“你们在聊什么呢?”不知不觉的陈子壮已经从书房里出来了。

“能聊什么。还不是些女儿家的事。”张玉乔对着陈子壮说道。

“子慧见过老师。”孙露则礼貌的行了个礼。

“这么说来到是我打扰二位小姐的交谈啦。”陈子壮抚须道。

“不,是奴家打扰了你们两位谈论国家大事了。”说完张玉乔欠了欠身子捧了那几本书对着陈子壮柔柔的一笑便离开了房间。

看着张玉乔远去的身影陈子壮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问道:“子慧,听说你刚从朝鲜回来。这次可有什么收获啊?”

面对陈子壮的提问孙露很快的整了整心情将自己的思绪从化妆品转到了东亚之行上。她详细的讲解了自己这次东亚之行所得到的心得。以及同朝鲜、日本、琉球签定协议的整个过程。包括了先前同英国东印度公司签定的协议。陈子壮则静静的听着孙露的陈述。直到孙露讲完他才缓缓的问道:“子慧,这么说你们是同英国人也签定了协议?”

“是的,老师。怎么老师认为香江商会同英国人的协议有什么不妥吗?”孙露小心翼翼的问到。如果连陈子壮这样开明的学者都不能接受《香港协议》的话那自己以后的麻烦可就大了。

陈子壮沉默了许久才会心一笑道:“看来子慧的志向不小啊。”

“老师,过奖了。学生也只是以一个商人的角度来处理这件事而已。”

“你就不要过谦了。《香港协议》的意义远大于他的商业价值不是吗?”陈子壮似笑非笑的看着孙露道。

“还是瞒不过老师的。听说老师这些日子在写书。”

“恩,这些年在广东所发生的变化让为师感触颇多啊。而子慧你从西洋带来的那些书籍也让为师开了眼界。可谓是学无止境啊。我们以前做学问总是框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谁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何谓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想。每种思想都有它的精华。自以为是上等文明便不屑于外来文化。这种做法必定会使自己变得僵化。总有一天会被那些被我们不屑一顾夷超过。这也是这段时间为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啊。”

听了陈子壮的话孙露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不禁为陈子壮能有这样的思想暗暗吃惊。其实不止是中国人。就连欧洲人对于比他们落后的文明大多也是不屑一顾的。可是就是这些被人称为“野蛮人”、“鞑靼”的民族却不止一次的让拥有高度文明的东、西方国家遭受劫难。蒙古人能建立的横跨欧亚大帝国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见孙露并没有搭话陈子壮又说道:“从这次同英国人签定《香港协议》就可以看出。子慧,你其实对于那些地区的土著是很不放在心上的。”

确实孙露对于那些非洲土著、美洲印第安人乃至印度人都没放在心上。不可否认孙露在心底里和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们一样拥有着所谓“天朝上国”的自傲和自信。被陈子壮说中心事的孙露抬头看了看陈子壮。只见陈子壮异常严肃的告戒道:“子慧,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民族。”

“是的,学生谨尊教诲。”孙露起身深深的做了个揖。

许多年后当人们谈起孙露和陈子壮时往往都搞不清究竟是孙露影响了陈子壮;还是陈子壮影响了孙露。但一致肯定的是孙露创建了复兴党。而陈子壮则是复兴党思想上的教父。

第19节

云山位于于广州城外。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多处。羊城人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节,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白云山峰恋重叠、溪涧纵横、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观多样,四季如春。特色各异的景点星罗棋布,有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鸣春谷、九龙泉、碑林、摩星岭、山湾、双溪、山庄、白云松涛等等景点。但自从崇祯十六年起白云山又有了一个新的景点——云山学院。

坐落于白云山下的云山学院从崇祯十五年四月起便已经开始破土动工了。主要由香江商会出资建设。直到崇祯十五年末才算完工。这座占地200多亩的学院由小学部、中学部、大学部、女校部、民学部以及研究院组成。其中除民学部是业余制的进修学校全年招生外。其他各部都是每年的9月份招生。学院由孙露按照她在21世纪所在大学的格局建设。设有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等等各种设施。开设以国学、数学、格物、地理、天文为基础的各项科目。不过为吸引当时的学子孙露迎合科举考试开设了不少科目并保证到时候由云山学院组织他们上京赶考。当然按照孙露的估计到下一次开考时京城差不多该在李自成的控制下了。到那个时候这些学子也不得不继续留在云山学院。

而所谓的民学部其实是孙露为了满足香江商会以及政务部需要大量的行政技术人员特别开设的。但出乎意料的是现在民学部的学员反尔是最多的。特别是在“十月涨风”之后孙露以香江商会原有的体制不能适应新的发展为理由。将雇员的薪水直接同他们在民学部进修情况直接挂钩。这更是使民学部的门槛都差点被踩塌了。再加上许多落魄的读书人和普通百姓中的年轻人也想到香江商会某份差使。于是便有了“考不取功名,就去考民学部”的说法。虽然这有些象21世纪的公务员考试。但在孙露看来这毕竟是个良好的开端。看来只要有利可图部分读书人的思想还是能转变过来的。

崇祯十六年的七月,当远在台湾的义勇军还在和荷兰人浴血奋战时。云山学院也象是个战场般热闹非凡。除了那些一心想考取功名的书生。几乎所有的云山学院大、中学部的学生们都在讨论着这场战役。一时间,学院的教室里、操场上、花园中充斥着那些未来诸葛亮们的言论。前方的每一次胜利都会极大的鼓舞着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们。台湾战役的完全胜利更是将这股风气推向了极点。不少学生都踊跃的报名参军。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义勇军给婉言谢绝了。就是这样能参加义勇军仍是现在学生们的最大心愿。

虽然有不少的老师觉得学生们将精力过多的放在对战事的关心上会影响学业。不过作为云山学院的校长陈子壮对这一现象并不反感。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要不影响学业学生能有这样的觉悟那也是件好事。于是在陈子壮的默认下各种学生组织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他们发表演讲、做自己的小报纸。宣扬新的理论和科学知识。也就在这一时期以陈子壮为代表的“南学”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拥护。当然复兴党的铁血言论在这些学生的眼里也是能够一扫当时社会沉疴积瘘的“良药”。所以虽然孙露没有特意的组织过但不少的社团仍都以复兴党的后备队自居。

这天,同往常一样杨绍清上完了自己的地理课。整理完课本的他信步向另一幢教学楼走去。现在的杨绍清不但是云山学院中学部的地理老师。同时他也是大学部的一名学生学习天文、格物、数学等他感兴趣的科目。由于目前大明懂这些的学者并不多。所以大学部的不少教师都是西洋来的学者或传教士。不过去年从桐城来的方先生却是少数几个中国教师中对于格物最有研究的一位。

杨绍清所说的这位方先生名叫方以智。字密之,号浮山愚者,安徽桐城人。官拜翰林院检讨。有趣的是他反对宋明理学,也不满意西方传来的基督教神学。自然科学上,他倡导“质测之学”,重视观测和实验,并接触过一些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当孙露看了他所著的《物理小识》时不禁大为感叹。这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