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雅宋-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见之下,江耘却是吃了一惊,因为二人全然不是江耘想象中古板、严肃的模样。江端友三十岁左右,身材挺拨,面色红润,目光有神,举手投足之间挥洒自如。江端礼看上去要年轻几岁,略显富态,神情自如,让人颇有亲近之意。兄弟二人看到贺暄,显然很感意外,江端友大笑道:“哈哈,贺季甫,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四人在园中坐定,贺暄递上那幅画,说道:“老哥来京城也有几个月了,早就想来看望你们,却怕打扰你们兄弟二人的清静。”

“哈哈,季甫怕是我俩找你下棋吧。”江端礼微笑着说道。

江耘听得奇怪,心想难道这俩人的棋艺比贺暄还高不成?

看到江耘疑惑的神情,贺暄笑着解释道:“哥俩的棋风严谨扎实,滴水不漏,正好与我相克,和他们下棋输多赢少不说,每次还必须有彩头,实在是吃不消。”

“彩头?”江耘奇道。

“不错,而且必须是我俩不曾见过的书籍手稿。听说年前京城的一个什么园子举行了一个小型棋赛,只可惜奖品却是黄白之物,俗不可耐!”江端友说道。

江耘听得大喜,身边的贺暄笑道:“原来如此,我说怎么在棋赛之时不曾看到你兄弟二人,原来是彩头的缘故。”

“季甫当时也在场么?”江端礼问道。

“何止在场,那园子叫慧贤雅叙,乃是老哥和几个朋友所开,这位江公子便是当家之人,老哥只是个幕僚。”

江耘连忙拱手致意,自我介绍道:“小姓江,名耘,字子颜,两位大名,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实乃有幸。”

兄弟二人俱回了礼,笑着说道:“我们也曾听京城的朋友说起过那去处,想是极好的地方,却一直不曾去过。没想到季甫老哥在那里。”

贺暄笑呵呵的从袖中拿出两块会员卡,递于二人,笑着说道:“兄弟二人,一人一块,园子里刚建了一间小型书院,其中有不少孤本,还是从宫内流出来的呢。”

**兄弟一听,大喜着说道:“季甫此话当真,莫要消遣我等!”

江耘看着二人神情,忍俊不禁:“两位请放心,书院叫做博闻小筑,乃是慧贤雅叙阅读、休闲交流之所,凭着二位手的会员卡,其中书籍可随意观看,还可游览园中四时不同的美景。”

“哈哈,如此甚好,美景再美,美不过书中颜如玉。”**兄弟显然已经陶醉其中。

江耘看着二人神情,心中暗道:“难不成是两个书痴不成?”

贺暄仿佛知道江耘心思,开口问道:“对了,你兄弟二人也算名满京城的大贤,不知道可有密折之权?”

**兄弟微微一惊,二人对视了一眼,由江端礼问道:“看来季甫人老心不老,后天下之乐啊。”

贺暄拈须笑道:“不敢与文正公相提并论。你二人不要隐瞒,先回答老哥我的问题。”

**兄弟看贺暄说得郑重,便不再取笑,江端友正色说道:“不错。的确是有,风土人情,官风民俗,事无不可言,而且直达上听。按说京城首善之地,是圣上眼皮底下的地盘,却仍有我两兄弟的朱漆木盒,想来圣上倒也开明,能广开言路。不过……”

“不过怎样?”江耘急切地问道。密折制度毕竟是他所创,能够有第一手的反馈正是他所需要的。

兄弟俩极有默契,江端礼接着说道:“不过以我二人之见,这只不过是一场朝堂之上的政治表演而已。这一手看上去极其漂亮,可以说是圣上初掌大权的一次执政形象展示,不仅为他赢得了贤名,更兼得士林的民望。而且从这个制度的本意上说,应该是圣上为了更好的体察下情所做的一次努力,先不管它效果怎样,光从这个出发点看,圣上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

江耘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插言道:“此密折制度只是刚刚施行,从其长远来说,最后所应该实现的目标,也就是密折的范围还应该更扩大,真正深入到民间的基层。最终达到藏天子之耳目与民间,纳世间民风与朝堂的效果。”

贺暄看着**兄弟疑惑的表情笑着说道:“说来也许不信,你们眼前这位年轻的公子,便是这密折制度的创始人。”

**兄弟闻言大惊,如果说刚才介绍年纪轻轻的江耘是名闻京城的慧贤雅叙的当家人,还只是略略有点惊讶,那么此时显然是震惊不已了。

江端友起身致意道:“没想到此策居然出自公子之手,我等失敬了。”

江端礼也叹道:“此策老辣之极,我等还以为是朝中哪个老臣老定,却没想到出自公子之手。我与大哥分析过,此策恰恰适应我朝。自唐以来,科举一开,天下再无权门,朝廷以才取人,治理国家。我朝太宗之后,科举日盛,齐集天下英才以堪国用,然必有遗漏,其中不乏真才实学者与不得志者,此策一行,贤才可尽其才,郁者可顺其志,更可体知民情。诚如斯言,藏天子之耳目与民间,纳世间民风与朝堂,哈哈哈哈……”

“如此,老哥可做得幕僚?”贺暄拈着须笑着问道。

“哈哈,自然做得。敢问江公子现在朝中位居何职?”江端友问道。

“呃,惭愧,江耘现在只是个翰林书院的学士。”

“何需菲薄?当年文成公也是从学士做起的呢。”

贺暄突然插言道:“你们兄弟俩每日在家中读书不嫌闷么?”

兄弟二人一愣,随即明白贺暄的意思,对视了一眼说道:“世间纷繁复杂,哪及得园中恬淡安静。”

江耘正欲开口,却被贺暄用眼色阻止。贺暄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素知你二人心性,也不便勉强,今日来此,一来看望故友,二来是想借些书本,为慧贤雅叙充充门面。”

**兄弟一听,急道:“好你个贺季甫,原来是惦记我们的书来着。不借!”

贺暄笑道:“为何如此小气,只不是借几本而已。”

江端礼苦笑着说道:“借便借罢,但须打得借条,要按时归还。”

“哈哈哈哈,依你,都依你……”

告别了有趣的两兄弟,江耘与贺暄满载而归,贺暄笑着对江耘说道:“欲速则不达,有这些书在,不怕这两兄弟不来,你说对吗?”

江耘连连点头,拍马屁道:“还是大哥厉害,此策是叫欲擒故纵,还是叫釜底抽薪……”

在他们的身后,**兄弟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江端友看着手中龙飞凤舞的借条,一脸苦笑:“大哥,我怎么感觉我们好象上了贼船一般……”

【第058章 曾布之邀】

江耘二人回到慧贤雅叙,刚一进门,小信子就迎了上来,说道:“江公子,今天有不少人来拜访,知道你不在,留了名帖都回去了。”说完,递上了几张名帖。

江耘随手接过看了起来。这几天他已经慢慢习惯了自己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来拜访他的除了同僚,各类书画商行的老板之外,还有一些同乡的官员之类的。但当他翻到最后一张时,却呆住了。曾布!?是的,他没看错,是曾布,当今朝中的枢密使——曾布。

贺暄拿着曾布的名帖沉呤着说道:“子颜,你马上收拾一下,便去曾府吧。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喜不是忧。”

半个时辰之后,江耘已经坐在曾府的客堂之中等候下主人的到来,作为一个三朝的重臣,曾府占地极广,院落重重,下人极多。江耘现在所处的客厅,便是一个很是宽广的大房间,待客的下人颇有礼数,上了茶之后便轻手轻脚地下去了。江耘将此次拜访的礼物放在檀木桌子子。里面除了会员卡之外,还有一幅园中的书画和一个出自“雅石斋”的古玩。

等了不多时,曾布大步走了出来,脸上挂着笑,拱手致意道:“老夫怠慢,让江学士久等了。”

江耘望着眼前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两边的鬓角早已全白,脸上沟壑纵横,让他有了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不笑的时候脸上的每一道皱纹仿佛都埋葬着一个政治对手的怨气。的确,历经三朝,当初王安石变法中的得力干将,久经政途而不倒,能在风风雨雨中走到今日,不得不说他在政治的老练与强横。而且,据江耘所知,在拥立皇帝的选择上,曾布的眼光明显比那个章惇好得多,正是他与皇太后的支持,赵佶才得以登上大位,拥立之功更是非比寻常。从而,也由此奠定了他的如今朝堂之中无可取代的作用。

曾布落座之后,江耘连忙起身说道:“小子今日正好出了门,害得曾大人空跑了一趟。”

“无妨,正好领略一下慧贤雅叙的风情,只可惜现在冷清了些。”

“呵呵,以后有空了,还请曾大人多来走走,”江耘恭声说道,“对了,不知道曾大人找江耘有什么事吗?”

曾布笑道:“原本也没什么事,听同僚们说起,那园子人文风景都是极好,便想来看看,顺便可以与江学士聊一聊,哈哈。”

“如此说来,让是江耘可惜了,不曾有机会听得曾大人的教诲。”

“江学士客气了,何来教诲之说。”说完,话风一转,试探着说道:“江学士当初那篇殿试时的文章,老夫到如今仍然记忆深刻啊。籍此后来者居上,位列二甲,打破我大宋先例,说起来,倒真教人佩服。”

江耘不敢怠慢,谦虚道:“小子纸上谈兵而已,曾大人乃是我朝枢密使,总管天下兵马,洞知边事深矣,些许小策,让大人见笑了。”

曾布倒是很受用,笑道:“呵呵,江学士谦虚了。那篇文章绝对不是腐儒之辞,说是真知灼见也不为过,圣上对你颇为赏识。”

江耘知道自己的事情肯定瞒不过眼前这位,干脆坦白地说道:“说来也是小子有缘,我于圣上无意之中以书画相交,颇为投缘。难得圣上眷顾,将江耘点为二甲。”

曾布闻言大悦,笑道:“哈哈,没想到江学士如此坦诚,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你虽然是因皇上的赏识,后来居上,老夫却以为你江学士是有真才识学之人,且不说殿试文章一鸣惊人,便是那间慧贤雅叙,更是哄动京城,凡人只当是风雅之地,老夫却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园子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