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色生枭-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夏笑了:“你能和亲,随便说。”

……

宋阳一行人找到的、通往野猴子巢|穴的道路,是汉军认真挖掘的,走起来痛快了许多,可前路也变得更加凶险了……七百年前那一队汉军,装备和人数都远胜土猴子,且进退有度,耐心仔细,宋阳这些后来人无论怎么看、怎么想,也找不到他们会失败的理由,可是木恩信誓旦旦,山溪蛮先祖见证,那支汉家军再没出来过!

八个人稍作停留,恢复队列再度启程,又前行不到两里,始终笔直的隧道,终于转弯了……死弯。

按照宋阳前生的说法,是个九十度的弯,毫无缓冲也毫无征兆,就那么硬生生的突兀显出一个转折,这时巴夏都冷哼了一声:“哪有在地路中掰死弯的,不吉利的很。”

齐尚语气犹豫:“看上去,好像先前挖错了方向,又突然改正转向……不应该的。”说话时,兄弟两个彼此策应着,小心翼翼转过弯角,随即两个人同时眉头大皱,面前的隧道依旧宽敞,但地势却急转直下。

宋阳凑到近前张望了一眼,脑中立刻就现出两个字:滑梯。

坡度陡峭,斜直而下,前方漆黑一片,空气潮湿得几乎蒸腾出了雾气,仿佛深入幽冥,一去不还。

帛夫人并未多说什么,打了个手势,与七上八下一起,缓步探入新的隧道,其他人紧随其后,脚下路滑坡急,所幸众人都有一副好身手,还能勉强站住脚,若是普通人早都一股脑滑下去了,走了一阵,齐尚忽然想起了什么,就此停住脚步,举着火把抬头向上观望。

地面变得陡斜了,但洞顶转弯前后仍还是平齐的,由此,对已经斜下一程的众人而言,头顶上变得异常开阔,高举火把也望不见穹顶模样。

巴夏见他若有所思,稍一琢磨仿佛也想到了什么,说道:“我轻身功夫好,我上去。”说着,把自己的火把往地面上一插,摸索着隧道侧壁,开始向上攀爬。

虽然不知道巴夏去做什么,但任谁都明白他此举必有深意,暂时也不多问,都停下脚步耐心等待。

侧壁湿滑,但并不光滑,以前的汉军在土中挖路是为行军,沿途至多是用檑木、条石加固,当然不会花心思去打磨洞壁,侧壁上坑坑洼洼,可供攀爬的地方不少,不久之后,众人头顶数丈处现出火光,巴夏已经爬到洞顶,晃亮火折子仔细打量着。

很快,巴夏回到地面,语气凝重:“翻板活石,看不出连到哪里。”

齐尚脸色一惊,喃喃嘀咕了句:“怪不得路会这样。”

地面上是一座巨大沼泽;转弯后的隧道顶子,变作机关可控的翻板活石。可以想象的,若机括发动,头顶就会有万钧泥浆倾泻砸下,而地面倾泻连站稳都难……顾昭君眉头紧锁:“不是,我想不明白,这条隧道是汉军挖的吧?他们给自己行军的隧道设机括干啥?用泥巴把自己捂死很有趣么?”

从头到尾,巴夏对旁人的好奇心都全不理会,径自望向宋阳:“有机括,便说明快摸到准处了。”说着,伸手一拍齐尚的肩膀,两个人配合已久,后者明白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取出绳索缚在腰间,将另一端交给搭档,齐尚自己则趴到了地上,好像一头大个的蜥蜴,向前爬去。

齐尚爬行姿势也古怪无比,先以手掌仔细摸索头前的地面,待确认没有孔洞、也不存活板之后,才轻轻前移一下,跟着双手再去探索……

行进的速度变得奇慢无比,每个人都摒心静气,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的同时,也把五感调运起来,仔细看着、听着、感受着周围,一有异样即可应变。可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段路虽然紧张压抑,但真就平安无事,一直到他们看见光亮、一直到他们走出隧道、重返人间。

地路的出口,是个深坑。

第三卷 山中侯 第二十一章 夜叉

地路的出口,是个深坑。

隧道本就处于地下七丈深处,一路平直前进、最后一段又急转直下,宋阳重建天日的同时,也发现自己这一行人,正处在一个巨大深坑的坑底……与地面落差二十余丈,深坑四壁垂直,仿若刀削斧凿,几乎没有可供攀爬的角度。

罗冠抬头向上张望片刻,对宋阳道:“事情邪门,你们在这里等,我先攀上去看看……”

直上直下的坑壁,四面都是如此,当然不会是自然形成,这个坑是有人刻意挖掘的,这样的深度,就是罗冠本事再高一倍也休想一跃而出,想上去就只有一个办法:仗着高深修为,一边用刀子挖掘落脚处、一边小心攀爬而上。

或许是太平安了,就这么走出来,让久历凶险的一群好手都觉得有些忐忑,如果碰上什么暗弩机关、甚至迎面窜出来一群土猴子,反倒会让他们踏实些。

非常时刻,宋阳没去争抢,只是轻声叮嘱:“前辈多小心。”声音刚落,遽然头顶处传来一阵嘹亮号角!众人同时一惊,罗冠反应最快,翻手接下长弓,下个瞬间里开弓满弦、蓄势而待,大宗师目光阴鸷,紧紧盯住深坑边缘,只要有人现身他便送去夺命一击。

但是很快,罗冠收弓了……人太多了,随着号角召唤,大队人马赶来,把大坑紧紧包围起来。

这里竟然还有人,很多人。围拢在高处的并非土猴子,时值正午阳光灿烂,二十余丈的距离对宋阳道的目力几乎没什么影响,对方的模样清晰可辨:五官分明身体强壮,人人一袭黑衫,全都是汉人。

以他们的架势,虽然未着铠甲,也能看得出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而真正让宋阳心中惊骇不已的,是黑衣军中挑起的一杆杆大旗,迎着山风猎猎飘扬,一个大字赫然醒目:洪!

宋阳的几个同伴也都看清了上面的情形,小捕抽了一口凉气:“洪家汉军……七、七百年了,他们还没死么?”包括宋阳在内的所有人只觉得遍体生寒,即便空中明日当头,还是觉得打从心眼里发冷。

上面的黑衣人列队整齐,并无一人交头接耳,显然训练有素。

黑衣人手中并无武器,但隐约可见在坑边上堆积着大量石块,不用问,只要主官一声令下,滚木礌石便轰砸而至,底下的人只有变成肉泥的份。

情形完全出乎意料,诡异且紧急,若非亲眼所见,任谁也不肯相信他们穿越地路,一路提心吊胆到了最后,陷入困境不说,竟然还遇到七百年前的大军!

齐尚吞了口口水,眼睛死死盯住上面,身体紧绷着,口中轻声对帛夫人道:“姑奶奶,待会我一喊,您老就转身往隧道里撤,其他的事情您不用管,也别回头。”关键时候,‘七上八下’就只对帛夫人忠心,他们连自己的死活都不顾,又哪会再去想会不会连累宋阳等人,当然更顾不上去想这一支洪皇大军究竟是阴魂不散还是长生不老。

不等帛夫人应声,顾昭君就轻声开口:“不可妄动,你们仔细看上面那些人的表情!”

齐尚居然还笑得出:“顾老爷,咱们哥们目力不成,看不太清楚。”

宋阳把小捕牢牢挡在身后,顾昭君能看到的,他也看得一清二楚,宋阳前生职业特殊,察言观色是最基本的本事,而顾昭君也是此道高手……上面的黑衣人虽然摆出了攻击的架势,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无法控制的透出一股浓浓的兴奋。黑衣人望向宋阳等人的目光里,有戒备、有意外,而更多的却是期盼和向往。

宋阳语速极快:“他们不怕有外人来,正相反的,他们是在等人来。”

小捕当真被吓到了,声音轻轻发颤:“大白天、有表情,就、就是活人吧,能看到他们的影子么……”

顾昭君没理会小捕,径自追着宋阳的话点头道:“你说的对!就是因为要等人进来,所以隧道‘一马平川’,全无陷阱和埋伏,容任何人都能顺利通过,把人放进来后,上面的黑袍子再辨别是不是他们要等的人。”

宋阳苦笑了下:“是的话皆大欢喜,不是的话就休想再活着离开了。”

顾昭君身子不敢动,只能斜转眼珠,瞥向齐尚:“小子,明白了?隧道顶子上的机关,不是阻止人进来的,而是挡着人逃跑的。”

莫说齐尚,就连小捕现在都想通了,恍然大悟:“倾泻沼泽泥浆的机括开关不在隧道里,而是在外面、由那些黑衣人控制着?”

也只有这样事情才能说得通。

不管如何设计的机关,如果要阻止通过,最基础的道理一定会是:只要通过禁地,立刻触发陷阱。身手高强的大盗,能凭着自己的本领破去或者避开机关,可不管怎么说,至少也都得先发现机括的触发在哪里才行。

宋阳一行在最后一段陡斜隧道中,只发现了洞顶的翻板,却始终也没找到‘触发’在哪里,就那么平安无事的走出来了……不是他们破坏或者避开了,而是压根没找到。

因为没找到,所以没出事?这样的机关又有什么用处。

那便只有一个解释了,隧道顶子上的翻板不是要拦着人通过,而是为了阻止人离开。

再看看眼前的情形,如果贸然跑回隧道,下场可想而知:上面的黑衣人发动机括,隧道顶子的翻板打开,万钧泥浆倾泻而下,即便是天下第一的燕顶,在全盛时也休想能逆流冲上那一段陡斜长坡,最终所有人都会被冲进外面的深坑,活活被溺死……

进无门退无路,走过长长隧道,一头扎进了死路,现在没人还想着搬金子了,都在心里疯狂转念,想找到个逃生的办法。很快,齐尚脸上又现笑容,旁人还道他想出了好办法,目光齐刷刷地望了过去,不料他笑道:“怪不得要做个死弯……干脆是两套承重,这样泥浆下来,最多就冲毁后面那段斜路,不会坏了前面的大道,修理起来容易许多。”

谁可都没想到,这样的聪明人,在这样的节骨眼,居然还想着自己那点‘专业’,帛夫人有心骂他,可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词,只有苦笑摇头,这时候罗冠低声说了句:“有动静。”众人举目,只见坑边上摇摇晃晃,放下来一只竹篮。

黑衣军中没人说话,下面众人暂时还看不到篮子里有什么,宋阳心思转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