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色生枭-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说道:“既是缘分便不存强求一说。”说着,他站起身来望向宋阳:“我是出家人,不太懂得世情,但至少分得清好歹,我不会造次,这一重请侯爷放心。”

宋阳不放心,初次见面又何谈信任,不置可否地笑道:“大师言重了。”

云顶笑了笑,转回正题:“我看得出,娃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出身非同小可,云顶不会强人所难,只是想……能不能和他家里长辈说一说,至少能让我俩常见见面,给他说些故事,解些道理,当然,他愿意习武的话,我也会倾囊而授。来日方长,若有天他愿意修习佛法,我再传他域宗衣钵;若他无意此道,我也不会勉强的。”他是真正高人,小葡萄和他常常接触,百利而无一害。活佛提出的这个建议,的确优厚得很。

宋阳也坦言:“胡公子是我家贵客,我做不了主,要问过他的父亲,大师之言我会尽数转达。”

“最后再唠叨一句,请侯爷务必转达:心眼明辨,娃娃将来子孙满堂,天注定,任谁也改不了的。”云顶笑着,之后便不再多说什么。顾昭君则问起睛城纵火之事,不用宋阳开口,小捕就脆声作答,大堂中的气氛很快热烈起来,不久之后天色渐暗,众人起身从侯府去往小镇,老规矩,还是在衙门门口摆开桌椅,亲友返回小镇大宴。

席间,瞎子找了个机会,坐到宋阳跟前,低声道:“宋兄弟,还记得小娃葡萄真龙在身、有皇帝命的事情不?”

宋阳当然记得。前阵在睛城和小捕闲聊说笑的时候,还提到过‘燕子坪人杰地灵,光皇帝就有两个’,其中之一指的就是葡萄。

“我知道,宋兄弟从来不信掌面命理,不过这些事情,咳……我实在说了吧,你不信没人逼你信,但你不信也不能就说它是骗人吧。”瞎子喝的有点多,刚说两句就跑题了,所幸他还没糊涂,再唠叨几句之后又把话题转回来:“活佛一眼就看上了葡萄,应该和我以前算出小娃是皇帝命,是一回事。”

宋阳给他夹了筷子菜,笑道:“压压酒再说。”

“这鸡炖的太咸……云顶上师的心眼修持,自有它的道理,和咱们汉人的学问不是一回事,我是弄不懂的,不过抛开那些深奥道理,只说结果的话……我倒是以为很有些意思,由此也想明白了一件事:葡萄的皇帝命肯定不会错,但他未必就是南理的皇帝啊!说不定他是吐蕃的皇帝呢?现在云顶不过是个普通活佛,可是假以时日,域宗真要能发扬光大,谁说他就做不到大活佛呢?在高原上,大活佛可不就是皇帝么?云顶做了大活佛,吐蕃人奉之为世间神祗,那葡萄传承了他的衣钵,在云顶死后,小娃不就也是皇帝了么?”

瞎子语无伦次,长篇大论,又把面前一杯酒一仰而尽,最后给出结论:“云顶有一句话说的没错:既然有缘便不存强求。他不会强求什么,可我觉得,宋兄弟你也别强求,顺其自然就好,别硬生生地去挡、去逆,真有缘的话,是挡不住的,何必白费那个力气?而且真要逆天行事,说不定还会招致恶果。”

瞎子说完,一旁的二傻怫然不悦:“鬼谷,你喝的是我的酒。”

宋阳把自己的酒递给刘二,安抚住傻兄弟,随即对瞎子道:“这件事你也明白,只有胡大人做主的份,咱们都没什么说话余地的,不用想太多了。看他怎么说吧,我不会刻意成全也不会从中作梗。”

瞎子何尝不明白这个关键,点头笑道:“我就是来讲讲道理,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怕你性情执拗,一听说是‘相面’,就什么都不管了,单纯凭着一己好恶去反对……你明白就好,能明白就成。”

宋阳诚恳道:“多谢前辈。”跟着喊过侏儒、阿伊果等人陪瞎子喝酒,自己则起身去找丰隆。

李公公一见他过来,赶忙站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宋阳,宋阳客气两句坐了下来,微笑问丰隆:“这个地方还习惯么?”

丰隆笑呵呵的:“小镇是个清静福地,好得很。”

李公公帮忙倒酒,丰隆不以昨日身份为尊,主动敬了宋阳一杯,口中却话锋一转:“小镇好,但封邑不好!没来之前朕……我可想不到,常春侯的家园,原来是一座国中国。”

李大开口没说两句话就语气不善;李二一贯的面无表情,不喝酒只吃菜;李三闻言面色惶恐,有心偷偷拽一拽皇帝的衣角,但又不敢逾距,只好眼巴巴地望向宋阳,盼着他别计较。宋阳倒无所谓的:“哪有那么严重。”

丰隆放下了酒杯:“两千多个石头佬不种田、天天操练,他们真是难民?一大群野猴子似的怪人,天天藏在树林里,他们都是和你无关的蛮子?我可记得,常春侯不许豢养私兵。至于南威军器场……嘿,就不用我说了吧?”说着,丰隆撇了撇嘴角。他不做皇帝之后,表情比着原来丰富了许多:“还有那个慕容县令,身为一方主官,知情而瞒报,我看他是只知常春侯,不知南理还有皇廷!”

宋阳耍无赖:“那成,我听你的,待会吃完饭我就告诉石头佬和山溪蛮,我不管他们了,统统赶出封邑,一个也不留。任由他们出去抢粮抢钱抢女人,不管了,他们爱干啥干啥去。”

丰隆被他的歪理气乐了:“混账!”

宋阳也笑了:“山人野蛮不通教化,我自己掏钱把他们养下来,管住这伙子强盗,真心是替吾皇分忧。至于慕容大人,您也错怪他了,是我说这点小事不用告诉朝廷了,他感念我一片忠心,又觉得吾皇日理万机,既然我们已经做好了,就不必……”

丰隆摆手,不去听他胡搅蛮缠,但脸上的笑容不变:“不用再矫情,省些口水吧,我信得过镇西王。”

镇西王若有谋逆之心,当年丰隆做不了皇帝,如今小福原也休想登基,李大先生不怎么精明,但是最基本的道理还能想得通,宋阳若有心谋反,镇西王第一个就不容他。

常春侯封邑中这些事情,瞒得住朝廷但又怎能瞒得过王爷,镇西王容宋阳去折腾,甚至支持宋阳去扩充实力,镇西王的忠心日月可鉴,这便说明了让宋阳强大起来,对南理不会有什么害处。

何况宋阳若真存反心,又哪会再把丰隆接到自己家里。而封邑里充其量三千私军,也掀不起太大风浪,充其量就是个自保。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丰隆信任镇西王,他也不觉得宋阳想造反,只是封邑的情形他以前全不知情,‘退下来后’才恍然发觉,原来这么多事情自己都不知道,难免心中不爽快,说出来至少能痛快痛快嘴。

话题揭过,宋阳与丰隆闲聊说笑……小镇饮宴,一如既往的欢快、热闹,酒劲上头,有人笑有人唱,直到深夜众人才告散去。

宋阳始终和丰隆一起,一直把他送到侯府中专门为他准备的清静小院,对此丰隆很高兴,笑道:“我不是皇帝了,只是常春侯府上一位清客,我自己不会客气什么,你也不用太小心翼翼,晚了,快些回去休息吧。”

宋阳呵呵笑道:“我是有事和您老商量。”

后知后觉的皇帝这才知道,宋阳不是礼数周全。丰隆讪讪地笑着,把人让进屋里,招呼李三沏茶待客,坐定之后问道:“什么事情?”

宋阳开门见山:“想请你再做皇帝……”

丰隆吓了一跳,还不等宋阳继续说下去,他就打断道:“不行,镇西王不让!”说完,丰隆动了动心眼,恍然大悟:“是你老丈人派你来试探我的吧?”

当初镇西王进京时曾明言‘扶植幼帝便不许丰隆再反悔’,丰隆现在当宋阳来试探倒不是空|穴来风,可是和宋阳说的事情,干脆驴唇不对马嘴,宋阳摇头苦笑:“你误会了。先听我说完,是这样,山中另有八千奇兵听命,但非得有个皇帝……”

丰隆本来是想让宋阳说完,可听到‘另有八千奇兵’,皇帝陛下免不了又是大吃一惊,忍不住插口打断:“八千人?常春侯,你当真要造反么?”

封邑中的两千多私军,丰隆还能忍,可深山里再出八千人,凑足万人之数……一个虚职闲赋的侯爵手上有一支万人军队,且并非乌合之众而是精锐战士,丰隆哪还能忍。

宋阳满脸无奈,恨不得出针封了皇帝的哑|穴,心中动念,完全下意识的、做贼心虚似的瞄了一眼也在屋中的‘李二’,没想到平时一贯冷冰冰没表情的李逸风,居然嘴角一翘,送过来一个古怪笑意,仿佛示意:忍忍吧,他就这样。

宋阳耐下心,不再去管丰隆的插口、打断,加快语速先把山中洪军蝉夜叉之事说了一遍,最后道:“明白了?我是想请你来做那位大洪朝的皇帝。”

说完宋阳缓了口气,又补充了句:“我要真想谋反,能请你来做洪皇帝么?”

果然,丰隆的怒气和疑虑尽数消散,他是‘先帝’,是福原的亲爹,是心甘情愿把龙椅让给儿子的,现在的确是做了闲人,但毫无疑问,南理境内最最忠心拥戴幼帝之人非他莫属,宋阳请他来做洪皇,虽然只是个空架子,可这个位置的重要之处任谁都能明白。

心思清静了,脑筋也就活络了,再开口丰隆总算问到了点子上:“为什么找我?”

“如果洪皇真有血脉留下来,那这个人会被从小灌输复国之志、学习洪朝旧史、了解天下大势,无论礼仪还是气度,都会自幼培养,这样的人……也不是谁都能扮的。我还真想不出谁能比你更合适。”宋阳如实回答。

丰隆再问:“你就不怕我会夺了你对军队的控制,不怕将来蝉夜叉只听我这个洪皇的圣旨,不去理会‘密使’的命令。”

“蝉夜叉是军队,我们把他们从深山中拉出来,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打仗。将来打算用他们来打谁?要么是帮镇西王打吐蕃,要么是为我打大燕……不论打的是吐蕃还是大燕,不管是为了帮镇西王戍边还是为了我自己报仇,归根结底这支兵马是为南理打仗。”

先是一串自问自答,跟着宋阳稍停片刻,容丰隆想了想,继续道:“其实蝉夜叉和封邑中的石头佬、山溪秀、回鹘卫没什么区别,乍看上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