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帝国-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机枪的射击声嘎然而止,子弹用光了,张大牛没有时间叹息,拿起了冲锋枪,这是自己弟弟张小牛的,五十发一个弹夹,一共只有三个弹夹。

第一个弹夹打完,俄国骑兵开始溃败,张大牛面不改色换了一个弹夹

第二个弹夹打完,俄国骑兵意识到火力的明显减弱,开始调转马头,重新杀过来。

第三个弹夹打完,俄国骑兵逼近到了100,冲锋枪的活力不足以压制敌人。

扔掉冲锋枪,张大牛拿起了手枪,本来还应该有两支步枪,可是没有子弹,现在只剩下这支班长的手枪,里面还有五发子弹。

第一发,没有人落地,

第二发,没有人落地,

第三发,一个俄国骑兵发出一阵惨叫,跌落马下

第四发,还是没中。

第五发,仍然没中。

张大牛丢掉手枪,拿起了步枪,跳出了战壕,大声喊道:

“老毛子,俄国杂种,你们全过来吧,老子不怕你!”

张大牛的喊声,在小溪上空回荡,在这一刻,压倒了俄国人的枪声,久久不息。

第二天,当中国军队收复这里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墓碑,上面用俄文写着

“公元1916年1026日,哥萨克骑兵第十五师**团**营,于此地遇到一中国士兵的猛烈阻击,血战竟日,终克。这名中国士兵,凭借一人一枪,死战不退,竟然连毙我忠勇将士七十三名,机枪打至弹尽,换用冲锋,冲锋弹尽,换用手枪,手枪弹尽,上刺刀执步枪面对我百余骁骑,仍然面不改色,大呼悍斗。此诚中用无双之烈士。虽与我敌对,然此人武勇感动天地,成为军人楷模。特立碑于此,纪念此人,事迹记于碑上,不使该勇士事迹随风飘逝!

营长

第十卷 而战称霸卷

第二十节 … 焦土

过了一天的激战,中国的王牌十六师挡住了几十万俄攻,全师两万多人散布在三十多公里的防线上,前后大小战斗两千五百多次,有力的阻击了俄军,经过一天的激战,十六师减员一万三千多人,师长副师长全部牺牲,可就是这样,俄国人还是没有办法越雷池一步,到天明十分,铁木辛格不得不下令后撤,这时候的俄军伤亡人数达到了七万多,大部分是十六师造成的。

这一天,中国军队是在紧张的行军和激烈的炮击中度过的,西指参谋部不断把交战情况送进指挥部。韩兴华一天没有合眼,通过情况分析,他认定渴望已久的大会战将在明天拂晓时进行。他满面春风,时时都在骄傲地微笑。他把双方兵力进行了对比,对胜利充满了信心。他预言明日的乌法一战便是最后一战,一旦胜利就能能迫使俄国皇帝投降。

10月27月日,天刚拂晓,中国军队+:|踪,俄军放弃了乌法,韩兴华的失望情绪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中国军队找不到一个人,甚至连个当地农民也找不到。天亮之后,中国军队不得不像猎人一样,派人从各个方向搜寻敌人的踪迹。

可是,无法知道敌人是从哪条路线上撤走的,因为每条道路上都有车马经过的大量痕迹。中国军队如同一条在茫茫大海上失去罗盘的海船,毫无目标。然而。数目众多地俄军并不是那么轻易的就可以溜走。在此后地一周之内,中国军队与俄国军队不断交火。俄国人想要脱离,而中国军队想要留下俄军的主力,可是双方都未能如愿,战事陷入了胶着状态。

此时,中国军队的情况非常糟糕。士兵们被寒冷的天气和艰苦的行军弄得疲乏不堪,人员大量地冻伤,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旧址就会死亡。五年来花费巨大开支积蓄起来的各种军需物资。被证明完全不适应酷寒地俄国,另外由于盗窃和遗失,也损失了很多。粮食供应严重不足,人人饥肠辘辘。

参谋长田大虎将军曾壮着胆子向韩兴华提意见说:“大拇指,你应该了解事实的真相,我们进军的路程太远,而部队已经疲劳到了极点。在战斗中,当军官们下令冲锋时,您会发现那些平时最勇敢的小伙子也都落在后面。因为他们根本跑不动了。‘

韩兴华对这些意见充耳不闻。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实现其目标所必须付出的牺牲,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去达到目的。物资。还有俄国俘虏的话里面,都能得出这样的结果,俄国人也很困难,从某种角度上说。比中国人还要困难。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铁木辛格带领俄军从不同道路奔向伊热夫斯克,中国军队最终没能在俄军脱离前给俄军以决定性地打击。11月4日,俄军休整于伊热夫斯克,这个时候的俄军,已经出现了物资缺乏的迹象,大轰炸带来的后果正在一点点地显示出来。每个俄国士兵只能分到两百五十克黑面包,而且没有热乎乎的浓汤,严寒也在无情的打击着俄国人。

11月月12日,韩兴华离开乌法,他希望在伊热夫斯克战。他在乌法只留下一支力量十分单薄的驻军和一些伤病员。11月1日,韩兴华地大军逼近了伊热夫斯克。这一天,双方展开了猛烈的炮击。中国军队奋力夺取和守住前沿阵地,尽量靠近敌城。

16日清晨,韩兴华下令对伊热夫斯克进行总的轰击和进攻,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下午6点,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守卫该城的俄军十分英勇顽强,中国军队最终只占领了伊热夫斯克的近郊,未能占领市中心。晚上,韩兴华召见各军军长,命令他们他在第二天无论如何要占领伊热夫斯克。

他计划借此一战击溃俄军主力,然后停留在伊热夫斯克过冬,休整部队,巩固在西伯利亚中亚的后方。同时,等待从中亚地区铁路得修建,来年春天再向圣彼得堡进攻,逼迫俄国人退出战争,接受皇帝笔下的宣判。

11月月17日,激战又起。韩兴华命令东北集团军重炮部队集中攻击一座通向城内地桥梁,00门150毫米大炮对这个区域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轰炸,然而俄军进行了英勇抵抗,这些俄国人在瓦砾中,在废墟里面顽强的抵抗着。不过这些都不能阻挡韩兴华,这位有着钢铁神经的元帅满意地看到,伊热夫斯克的地图上,红色的旗帜越插越多。

夜幕降临了,中国军队的炮火继续轰击着这座城市。突然,城中火光冲天,爆炸声一声接着一声震撼着大地。火势越烧越猛,整个天空都被映得通红。直到深夜,火势才有所缓和。拂晓时分,中国侦察兵回来报告说:俄军在炸掉军火库和纵火烧城之后,全部撤离了伊热夫斯克,伊热夫斯克只是一座空城。

中国军队开进了伊热夫斯克。城市的一部分还在燃烧,各条街道上堆满了人和马的尸体,几千名伤员的呻吟声和呼叫声响成一片。韩兴华与随从人员在伊热夫斯克的街道上慢慢巡视着,他紧锁眉头,一句话也不说。这次敌军又在他眼皮底下溜走了,他恼怒异常。

俄军不断地后退,把一切地方都烧成废墟。韩兴华派前卫军紧紧地追赶着撤往喀山的铁木辛格。11月月19日,在追击途中,前卫军发现敌军在比尔姆进入阵地,他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了韩兴华。韩兴华起先以为这不过是敌人一小支后卫部队罢了,然而,络绎不绝的报告终于使他相信,这是俄军的一个强大军团。韩兴华顿时来了劲头,他立刻前往战场,下令:前进,与俄军决战,不让一个俄国人逃走。

第十卷 而战称霸卷

第二十一节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战事也牵动了中南海的主人,在赵刚看来,俄国人是对手,无论是一百多年前击败拿破仑60万大军,还是在二战C万,击败德国,都是这样。俄国人虽然看起来比较笨,不过在他的身上有那种玉石俱焚的勇气,所以赵刚希望,战胜俄国人然后逼迫它们签署战败协定,而不是与俄国人进入那种不死不休的消耗战。

看完了战报,赵刚不得不慨叹俄国人的志气。

“敌人极为顽强,我们进展得很不顺利,看来弄得不好,就要重演拿破仑的故事了。”

还没有转正的三夫人萧小燕有些不服气了,在一旁插嘴道:

“我认为不能这样说,我军目前的运输线虽然比较糟糕,不过铁路有较大的把握保证基本的物资供应,就算有一部分供应不上,依靠空运也可以弥补上这部分缺口。我看俄国军队的水准很差,十五个师打一个师,也没打赢,这样的军队,只要我们把铁路线铺过去,得到充足补给的军队绝对可以打败俄国军队的。”

赵刚笑了笑,轻轻的摸了摸小燕子的头发:

“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十六师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大部分建制无法恢复,等于我们测地损失了一个王牌师,而且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热国人虽然死伤较多,可是却没有成建制的被我们消灭,伤亡虽大却不动筋骨。对他们来说补充兵员很容易。这么算的话,我们实际上吃了亏。”

“怎么会呢?我听说我们有一个战士。一个人消灭了几百名俄国骑兵,俄国人吓得都跑掉了。十六师虽然一万多人牺牲,不过俄国人死得更多,听说有十几万呢。”

小小燕有些不服气,她虽然懂得很多,可是在某些方面,缺乏实际地经验。赵刚听了她的话,突然心中一动

“你说地那个战士,叫什么名字,参谋部有没有给他报功?”

“这才是叫人生气的呢,听说没有人给他请功,说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

赵刚听了有些不高兴,没有完成任务是什么概念,一个人打死了那么多的敌人,这已经是达到了人力的极限。还以没有完成任务作为借口不给与奖励,这有点让赵刚接受不了,拿起电话说道。

“给我接总参谋部。”

不久,电话接通了。一个浑厚的声音在话筒彼端响起:

“陛下,我是董百川,请问有什么事情?”

赵刚压住火气,低声问道:

“十六师有一个战士。独自消灭了很多俄国骑兵,有没有这件事情?”

电话那头有些迟疑,毕竟总参谋部不是搞这些小东西的部门,具体的一个士兵实在太渺小,不过是个符号,隐藏在一串数字里面,谁会去注意这些数字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