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姬菲迎又是一怔:“整个高三、一整年都这样吗?”
  他看着她,没有回答,浓黑的剑眉却蹙了起来,仿佛是在面对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俊逸的五官几乎被渐渐变浓的暮色完全淹没,连同眸子里折射出来的浅浅的光芒,也似乎在暮色中失去了轨迹。
  顾正宇见程释不回答,便替他解释:“差不多了。冬令营寒假才结束,他们第二个学期也不用回来上课,而且那时基本都确定保送的大学了。”
  原来是这样。
  
  她早就应该想到了。
  他一直在忙物理竞赛,平时那么多课都不用上,注定是搞竞赛的料,走的路自然也与众不同。
  他是省队的一员,自然要去外地集训和比赛——就像她在接下来的暑假要去外省参加计算机竞赛一样。
  她跟他是同班同学,他能出去比赛为学校争光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他也是这么过来的,可是为什么她的心里会觉得难受?
  空气似乎停止了流动,呼吸也仿佛在在周围扩散的气流中凝结。
  姬菲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吸进去的氧气在肺部里翻滚搅动着,堵住了气管。
  一瞬间心里有点茫然,找不到可以安然落地的点,大脑什么也无法思考,也不知道应该思考什么内容。
  过了几秒,她扯起嘴角:“高三一整年都不用上课,那岂不是很爽?”
  他只是抿了抿削薄的嘴唇:“嗯。”
  只有这一个字。
  此后,再无声息。
  
  姬菲迎升高三前,妈妈就向上级申请调回了Z市工作,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
  晚上姬菲迎回到家,看到妈妈在鞋柜上留了一张便笺纸,说下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
  姬菲迎走进房间打开电脑玩了一会儿游戏,接着到计算机竞赛的论坛看了几个帖子,无聊之下点开Z中的主页。
  学校网页的主色调是舒服的淡蓝色,主页罗列着几条重量级的新闻,最上面几条都是竞赛喜报,置顶的链接是此前不久全省计算机竞赛的相关报道,她的名字赫然列在标题中。
  看到列表中的“物理竞赛”四个字,姬菲迎忍不住按下鼠标左键进入链接页面,一读才发现是今年1月份的新闻,上面有去年9月举行的全国物理竞赛的详细报道,还有对三个获奖学生的简介,其中占据最大版面的就是获得含金量最重的一等奖的高二9班的程释。
  
  姬菲迎对着电脑看了几分钟,然后关机,走到客厅打开电视机看新闻。
  妈妈从超市回来的时候,看到姬菲迎盘膝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神情有些心不在焉。
  妈妈将买回来的食物和饮料放进冰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阿迎,爸爸明天来Z市,想跟你一起吃个饭,你看看是中午吃还是晚上吃,等一下给爸爸打个电话。”
  “哦。”
  姬菲迎应了一声,视线在报纸上挪过来又挪过去,忽然抬起头问:“妈妈,你去吗?”
  妈妈不禁仔细审视姬菲迎的神情——平时她是不会这么问的。
  
  她跟前夫离婚多年,前夫在Y市工作,每次来Z市都会抽空跟女儿见面,她一般不参与两父女之间的活动。女儿每次跟爸爸见完面回来也都表现得很正常,有时还会把谈话的内容说给她听。
  有时对着女儿,她不是不愧疚的。
  姬家在故乡很有名望,她嫁给前夫时,家族里的人都说她嫁了一个好归宿。前夫的研究所工作繁忙,她又是事业型的女人,夫妻俩聚少离多,即使生了女儿也无法把这段婚姻维持到最后。后来跟前夫离婚,她更加想争口气,也许因为这样的缘故,对女儿的照顾就疏漏了。
  所幸女儿很懂事,什么都不用她操心,也很理解她的工作。妹妹也帮了不少忙,在她留驻希腊期间经常来看望女儿。
  
  “我去干嘛?你跟爸爸好好聊一聊。你不是很久没看到爸爸了吗?”妈妈说。
  “嗯。我就问一问。”姬菲迎翻到报纸的另一面。
  妈妈停下手上的活,走到姬菲迎旁边坐下,关切地问:“阿迎,怎么了?是不是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
  姬菲迎将报纸叠起来放好,认真地问:“妈妈,如果我在国内读大学的话,以后是不是要非常努力、成绩非常突出才有可能去国外的一流大学读硕士?”
  妈妈一怔,愧疚地说:“这个妈妈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你在美国读本科然后再申请硕士应该会比在国内读大学容易很多。”
  “哦。”
  妈妈伸手抚上姬菲迎的头,“怎么突然问这个?”之前她也有想过让女儿出国读预科,女儿当时一口拒绝,她便再也没提这件事了。
  姬菲迎扬扬手里的报纸:“没有,刚好这篇报道在讲留学的事,我问一问。”她在阅览室基本都是看自然科学类的杂志,很少看这方面的内容。
  “你不想在美国读本科?”
  “我想在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去。”
  “你想去哪所学校?”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她这个做妈妈的确实失职了,而且落后了一大截。
  “麻省理工。”
  妈妈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一抹笑,“不管你的决定是什么,妈妈都支持你。”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揽了揽她的肩膀,温声说道:“爸爸对这些比较清楚,明天你跟爸爸好好聊一聊,好不好?”
  “嗯,好。”
                          
作者有话要说:冒着被砖头砸死的危险更新。
为防彻底被砸死,解释几句话:
我曾经说过,虽然程释和萧寒都是搞竞赛的,但是他们两个人是非常不一样的。
萧寒那种漫不经心和不喜欢受条条框框束缚的性格,决定了他对化学竞赛只是浅尝辄止。在这方面上,他跟黎墨是有些相似,甚至比黎墨洒脱。
而程释则是很严谨的人,天生就是搞竞赛的料,注定了会一路走下去。他的竞赛之路比萧寒和黎墨都要长。
所以,现阶段只能这样。
萧寒受父母影响比较大,在感情方面目标很明确,而程释的性格比较冷,所以现阶段的故事,只能这么个样子。
另:这个星期要赶《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的更新,《等到雾霭散去的那一天》暂停更新一个星期,请追文的读者谅解。




☆、第 25 章

  星期六那天中午,姬菲迎跟爸爸见面,一起吃了午饭。
  爸爸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姬菲迎,电脑的配置很好,装了她所需要的各种编程软件。在这个时候,笔记本还是属于非常贵重的东西,拥有者不多,不过最让姬菲迎高兴的是,这样一来,即使到了外地集训,她也随时可以用电脑。
  姬菲迎跟爸爸提了一下以后想出国读硕士,爸爸很支持。
  
  星期三至星期五,Z中举行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
  暑假开始后,省队马上进行了赛前封闭集训,地点在省理工大学。由于参加省队的集训,姬菲迎并没有参加高二的期末典礼。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全省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的培训。
  在一周的集训时间里,省队的几名队员强化学习了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等知识,跟着老师复习了比赛的重要知识,研究了一些经典的编程题,课程很难,有很多知识点都是队员第一次接触的。
  省队一共有10名学生,只有姬菲迎一个女生,因此省队老师给她单独安排了一间硕士研究生的宿舍,其他9个男生则住在本科生的两间宿舍里。晚上姬菲迎从机房回到宿舍继续看书,有时一翻就是整本书,宿舍里配备了网线,有时姬菲迎会打开笔记本电脑编一下程序,到十二点才熄灯睡觉。
  集训队的老师给他们找了很多测试题,每天姬菲迎和其他几个队员相互比试着在各个题库刷题。
  省队里人才济济,水平也各不相同,队员们对同一道题有不同的看法,思考方式各异,经常发生一道题被讨论上半个多小时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对各种算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过去,封闭集训结束,他们就这样踏上了全国决赛之路。
  
  本年度全国信息学竞赛在西安的一所中学举行,时间为七天。
  第一天是报到日,随后第二天进行了开幕和笔试。
  第一次竞赛安排在第三天,时间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一点,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参赛队员要做完三道题。时间看似充裕,但是学生只要稍微耽误几秒就编不完程序。
  第一道题姬菲迎轻松算出了结果,第二道题她花了很久才想出解决方法,开始写算法。
  算法写到一半的时候,姬菲迎浏览着屏幕上的代码,一边在脑子里过滤后面的步骤,突然发现这个算法不够完整,算不出正确的结果。
  竞赛评测只认按程序输出的结果,不涉及过程和算法。如果算法错了,整道题可能就都完了。
  姬菲迎心里很明白,只有改算法才能实现整个程序。
  改才是对的,不改就错。
  但是现在时间很紧迫,她连第三道题都还没看,可能她一改就什么都没了。
  
  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参加计算机竞赛了。
  她的计算机竞赛之旅可能就停在这里。
  但是这是她第一次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的比赛,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有那么几秒钟的时间,姬菲迎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心里反复思索要不要改算法。
  最终,她还是清空了前面的算法,然后重新输入代码。
  
  比赛下午一点准时结束,选手提交答案后就进行分数评测。
  姬菲迎评测出来的分数很好,不仅高出了她的预测,也高出了老师的期望,她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次竞赛在两天后进行。
  二试的题目非常难,姬菲迎这次掌控好时间,三道题都做完了,评测出来的分数也过得去,最后加上笔试题和一试的分数,总成绩有三百多分。
  竞赛的最后一天进行了闭幕式和颁奖典礼。
  姬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