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除开那些人,他已经见过了太多热脸的人,冷脸的人,翻脸不认人的人,或者帮手的人,掣肘的人,回头插一刀的人。
他甚至都不记得他们的脸了。不论好人,坏人。或者本就没有所谓好坏,人人都只是为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已。
可那些云墟人,又是为了得到什么呢。
他们不是宣誓效忠的兵将,亦不是自身难保的江湖豪杰。他们本可安处云墟,任凭风雨。
至少,不必死六十七人,残一百二十八人。
对一座云墟城来说,已是倾城之力,誓死一搏。
那是无须解释,也无法解释的信念与坚守,历死弥坚。只为了,也终是将李忱平平安安,送回了长安。
从此,或生或死,归隐天涯。
如同一个又一个,待到李忱坐稳了皇位,发得了声音,想要御笔赐封,却已不在人世的“齐安禅师”。
此刻的李忱,也早不是当年落魄的李忱了。
甚至也不是再后头些,踌躇满志,力图复兴的李忱了。
他想开口,喉头竟已被旧事感慨得发烫,咽了咽,才叹息道:“你,为何不早些与寡人说啊,齐安……”
边说着,边回头,与齐安对上目光。
说来,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视线各自都有些模糊了。
齐安也不惮与国君对视,微笑一直未变。
看着李忱,更似是看着个千里跋涉,终于见上一面的儿辈。诸多挂念,安好便好。
齐安道:“不必了。陛下有陛下的难处。云墟的牺牲是云墟人甘愿的,虽然当初,青俊怕的确是存了要以此换取些什么的念头,但是我想,不必了。并不知情的情况下,陛下竟任凭青尊空位,等了我们十二年,太不容易,齐安深感敬佩。”
说着,齐安就着跪坐姿势,深深一拜。
李忱想说什么,又住了口。
齐安道:“青尊之重、之险,不仅压着一座云墟城,更压着一整个王朝。就算云墟城放过他们,这王朝的皇帝呢?这位皇帝能放手,下一位呢?”
李忱张了张口,换作一声叹。
齐安笑道:“陛下,您已是一代明君了。”
李忱想了想,皱了眉,微点了点,又摇了摇头:“不,齐安。寡人不是。”
齐安一愣。
李忱抬步,往齐安面前慢吞吞行去,站定齐安面前,居高临下地瞧着,面色是沉肃的:“不但寡人不是,哪怕万人称颂的太宗皇帝,怕也不是。”
齐安静听。
“玄武门之事便不提了,其余也不提了,单说,太宗皇帝,是食多了红丸,而去的。”一边说着,李忱如同他缓慢的步伐,一点一点弯下腰来,蹲着不便,干脆坐在了齐安跟前。
近处对视,两个老人便更能瞧清彼此面上,十余年来的风雨沧桑。
李忱竟笑了。
连笑容都是皇天后土,舍我其谁,却道了一句:“寡人,也快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二十六章
齐安一惊。
李忱的声音继续道:“你出身佛家,却入云墟道家这许多年来,自是知晓,红丸是何物。”
齐安点头,深皱了眉头。
红丸,说白了,就是仙丹,就是长生不死药。
历朝历代,各方高士,起源于几,已不可考。
千朝百代,多少皇帝,能有几人,不求长生。
始皇寻访蓬莱,研制仙丹,最终暴毙;汉武宠信方士栾大,将其封为将军,又封侯,并将最喜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与,后因方术不验,将其腰斩。
对于李忱服食红丸,齐安并不至多少讶异。讶异的是,快了。
瞧着李忱果然隐现灰败的面色,齐安担忧开口:“陛下,是……”
李忱点头。
齐安的目光带上了怜悯。
李忱缓缓地走,缓缓地坐,缓缓地说,不是为了摆威严,只是因为,他的生命,已经快到尽头了。
李忱道:“五月起,寡人的身体状况已非常糟糕,一连一个多月都不能上朝。当年的苦难隐忍,踌躇满志,也已经远了。到头来,我不过也就是个寻常的皇帝,或只是个寻常的凡人,想多活几年性命,多享几年福气,多占几年天下。”
齐安松下眉目。
李忱的语调,一如当年,知天顺命,但尽人事。
哪怕不顺命,照样实实在在,坦坦荡荡,乃至浩浩荡荡。
李忱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道:“寡人怕是顶多能撑过这个夏天了。但寡人的儿子们都还年轻。至少,寡人还能为自家亲儿,铺平十年前路。”
齐安笑了,点头:“陛下的皇子,会是个好皇帝的。”
李忱的眉头一紧,一松,干脆懒得皱了,就着随意而坐的姿势拍了拍膝盖,揉了揉腿脚:“唉……若寡人长子渼儿在世,太子之位非他莫属,可惜大中六年时便早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剩下的几个……漼儿继为长子,早封郓王,母为寡人当年最为宠爱,贤良淑德的美人晁氏。可是漼儿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宠信宦官,寡人当真不敢封其为太子。封了,多个无能庸君,败了寡人一世经营。可又有何人选呢?即便寡人选了,照寡人如今的身体,怕是待寡人一薨,宦官王实等人当即矫诏,迎立郓王,反害了寡人属意的另一位皇子了,何必呢?”
听着听着,齐安更是心惊。
不是惊的宦官当道,把持朝廷。有唐至此,已是沉疾烂柯。
而是惊的已然听出,李忱是真的在准备后事了。
更惊的此时李忱眼眸,抬不动般缓缓抬起,盯不动般缓缓盯住齐安,眸中精粹,刹那直如咄咄剑锋:“所以寡人,不能再放任云墟了。寡人不为了亲子多当十年安乐皇帝,也要为了这天下,少遭十年浩劫。”
齐安面色一白。
李忱说得隐晦,可齐安听得明白。
李忱眸中精芒,已是回光返照,勉力苦撑。可他必须撑。他若不撑,一旦王实矫诏,新君昏庸,异族环伺,内忧外患,天下必乱。
而云墟大局未定,一旦新任青尊不再安于被囚一世,沦为爪牙,而四象尚未齐备,困不住青尊。更若,云墟上下,不入唐王指掌,辅佐青尊,依凭神兵,乱世而起,改朝换代!
李忱微喘着气,撑着腿,扶着腰,慢吞吞地起身。
目光一转,眺望窗外。
齐安随着李忱目光,看去。
太液送晚,波光粼粼。
李忱走了几步,抬手,抓起遮着某长形物的丝绒方巾一角,背对着齐安,道:“你可,还有此生未竟之事。”
听闻此句,齐安的面容反而松懈下来。似是长长跋涉,来到长安,也只不过是等待人主,问他这么一句。
人主,已不会放过云墟了。放不放过执掌云墟数十年的老头儿,一念之间。
方巾之下,是刀是剑,都不重要。
是生是杀,何时生杀,亦不重要。
齐安早有准备,淡淡道:“无。只恳请陛下,传话给一路护送我而来,还在宫外等着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不必等了。也请陛下手下留情,放他们一条生路。”
李忱轻笑一声:“护送?唔……也算吧。放心,都是些孩子,也未做何伤天害理,或谋逆犯上之事。寡人会派人告知,他们的礼尊不会回去了,叫他们即刻散了吧。”
齐安会心一笑,俯身再拜,心甘情愿。
“多谢陛下成全。”
李忱略略疑惑:“再无其他?”
“无。”
“你就不担心,云墟城里你最挂心的那个孩子?”
“他不再是孩子了。所以我放心来了。”齐安还是埋着头,温柔地笑,“而且,他终于,代替八百年云墟,四十代青尊,做出了另一个选择。”
李忱愣住。
齐安终于缓缓抬头,定定看着李忱,笑得似将八百年重量,一分一厘泄作桃红柳绿,满眼江南,“他不再是来杀的。他是来生的。”
李忱亦定定看着齐安。
看着,想着。
许久。
终于,李忱大笑一声:“好!”
丝绒方巾,随之扯落。
————
天元楼。
底层,厅堂。
顿时停步。
重山伸了下巴,瞠目结舌。连苏夕言都半退一步,瞠目结舌。
两人躲在稍远处,暗中探视,已惊讶不已,何况闯入天元宫,打翻守卫弟子,直入天元楼,被满目耀眼围绕中央的武林人士。
耀眼。简直要瞎了人眼。
金银珠宝,翡翠珊瑚,精雕细镂,件件珍宝。
一眼看去,简直分不清什么是什么,只知眼前,全是财宝。
多得简直放不下的财宝,不知从何处搬来,丢废品似的随意丢弃于地,摆满了整整大半个天元楼一楼厅堂。要是平铺开来,一件一件地摆,怕是连天元楼前偌大空庭都能塞得满满当当。
回了神,重山一望被财宝晃痴了眼的众闯宫者,回头看了眼苏夕言。
苏夕言当即会意,只以口型告知重山:“蜀县十八里堂,襄阳毛家铺子,和江都莲心庄的人。明面上来了一十九人,扮作宵小混入一十七人,共三十六人,方才死伤八人,此地尚有二十八人。”
重山点头。
虽被调走大部,但被整座云墟城守卫最精良的天元宫守围攻,仍只以八人代价闯入此地,绝非江湖无名之辈,尤其……
重山的目光落在江都莲心庄庄主,同样被满目珠宝惊得瞠目结舌的蒋一凡身上。
也只一瞬。
转眼,已与苏夕言交换了眼色,一同闪身。
从小到大爬进溜出的天元宫,何处最隐人耳目,何处最遮蔽身形,了如指掌。重山和苏夕言虽已成年,不如幼时娇小,然习了轻功身法,只比幼时更来去自如。
趁着众人仍被财货迷了双眼,两人取道侧门,登上二楼。
重山将手掌搭在二楼门扇之上,不敢作声,看了一眼苏夕言。
苏夕言往后退了一步。
谁都不知,这一扇门后,会是什么。
能干出将稀世财宝废弃般丢在楼下之事的,只可能是付云中。
就等着闯楼之人。
不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