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天演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鸿蒙天演诀-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退下吧”朱仲恺心灰意冷的摆摆手示意赵信离开,现在他已经失去了帝王的雄心。



    赵信也摇摇头无奈的离开了勤德殿,大周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大周面临以大唐为首的四国进攻,整个大周惶恐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上至皇帝朱仲恺下至黎民百姓都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心思,四国联军共计五十多万,以大周现在的兵力想要战胜强敌太难了。



    事实也是如此,天语大陆历九千四百九十三年七月初十,四国联军兵临临江城。至此,整个大周除了临江城其他的地方已经全部沦陷。



    “皇上,如今我们临江城还有大军十万,只要我们固守,他们是攻不进来的,乘着这段时间微臣再去大秦求援”勤德殿内,大周为数不多的大臣皆尽汇聚在此,此时还在大殿内的大臣才是大周真正的忠臣。



    朱仲恺扫了一眼赵信,缓缓道:“赵爱卿,不必浪费力气了,大秦是不会出兵帮助我们的,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唐了,没有人可以阻挡大唐的雄师,大秦也不行啊”说完眼神向着大唐的方向看去。



    此时朱仲恺心里除了不甘还有的就是深深的后悔,后悔当初与大秦一同出兵进攻大唐,后悔在得知李敬民驾崩后鬼迷心窍的进攻大唐。此时李敬民复出,不仅震惊了天语大陆的众人,也震慑了一些蠢蠢欲动的人。



    李敬民只有一个人,但是他代表的的却是强势的大唐,惹怒李敬民的人,都会遭到大唐一百二十万雄师的疯狂打击。然而此次大唐仅出动了一半的兵力不仅化解了危机,更是打入大周,还有谁敢在这个关头帮助大周,别忘了大唐还有六十万雄师没有动。



    安阳城昭德殿,大唐的一众群臣正在为出征大军的后续物资而忧虑,时至今日,大唐六十万大军已经出征三个月了,其实说是六十万也不完全准确,因为大军已经折损了许多,虽然有后续的兵力补充,但是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十万。三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饶是国富民强的大唐也有些捉襟见肘。



    今日户部尚书秦毅德就向李敬民禀报,国库已经空虚,如果大军还不能攻占大周,那就只有撤军了,但是他们君臣都知道,此时必须一举将大周拿下,否则让大周缓过来,那大唐将永无宁日。



    “皇上,左卫大将军王孝宽八百里加急军报”突然殿外传来一道焦急的声音,不多时一个年轻的小将匆匆跑了进来。



    看着此人一身戎装,气喘吁吁,嘴唇干裂,一看就是几日几夜没有喝水吃饭了。



    “快拿水来!给他喝下”龙椅上的李敬民急声道。



    大殿内随侍的太监宫女很快就取来了水,年轻小将将水一饮而尽而后跪拜道:“参见皇上!”



    李敬民摆摆手道:“快快请起。不知道大将军发来的军报在哪?你们的大军现在情况如何了?”。



    “回皇上,就在三日前我们大军已经将临江城团团围住,破城之日指日可待,这是大将军发来的军报”年轻小将说着从身后的一个口袋里拿出一封军报递给一旁的太监。



    李敬民从太监手里接过军报仔细的看了起来,不多时缓缓的合上了军报,沉着脸走下来看着下方的群臣。



    他这样的表情让下方的大臣愣住了,难道军报里发来的不是捷报?可是刚才这个小将的话也说明出征大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战果。



    “哈哈,好啊,大将军王孝宽在军报里称他们已经将临江城的水源以及所有可能出入的通道尽数封锁,整个临江城此时就是瓮中之鳖,朱仲恺已经无路可走了”许久后李敬民仰天大笑道,声音震动了整个昭德殿。



    大臣此时才知道李敬民这是欲扬先抑啊,明明是喜事非要压着不说,让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提心吊胆,当然这种诽谤的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谁敢说出来。



    正在为这个捷报而兴奋的李敬民下一刻就被浇了一盆凉水,只听秦毅德出列道:“皇上,国库后续的物资已经没有了,如果不能尽快破城,那后果不堪设想”。



    李敬民脸色一僵,而后微微抽动,转身回到了龙椅上,沉思许久后道:“向我大唐境内的所有商人发布公告,就说只要能在此时出资支援前线大军的,朕都会给他们一个“大唐最佳商人”的称号”。



    “皇上,不可,士农工商乃是古制,怎可僭越。而且商人自古重利,如此一来只会激励更多的人从商,长此下去,我大唐还有谁会去耕田?”许敬忠第一个出来反对道。



    吴俭也出列道:“皇上,许大人所言极是,这可不是小事,这相当于变相提高商人的地位,我们大唐万万不能开此先河”,而后一众大臣齐齐请求李敬民收回成命。



    “不这样做,那你们有钱吗?你们可以给前线大军提供物资?”李敬民平淡的看着众人道,商人重利是不假,但是如果没有商人,大唐的经济也不会这么富裕。李敬民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了商人的重要性,但是天语大陆上士农工商的等级地位已经成型,他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提高商人的地位,如今有了这样一个契机,他是不会放过的。



    一众大臣被问住了,自己哪有钱来为前线大军提供物资,自己每个月的那点儿俸禄除了家用也没有多少,就是捐出去也不够大军消耗啊。难道真的同意皇上这么做?可是心里又有些不得劲。



    李敬民微微一笑道:“你们没办法吧,那就这么定了”。



    大唐皇帝李敬民要为踊跃支援前线大军的商人赐称号,这一举动彻底激起了大唐境内的商人,这可是皇帝钦赐,以后有了这个头衔,谁还敢小看自己。一时间前来捐献钱粮的商人那是络绎不绝,短短三天原本空虚的国库在这些商人的捐助下竟然再次充盈。



    而李敬民也没有食言,一举赐封了五百多个“大唐最佳商人”,虽然这五百人在整个大唐商界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李敬民此举就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湖面将不会再平静。



    国库充盈,腰杆也直了,李敬民给前线大军大力输送物资。终于在八月十五,前线大军攻破了临江城,大周一众皇亲贵胄尽数被俘,大周皇帝朱仲恺也在此列,至此大周覆灭。



    看書網小说首发本書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官复原职
    大周最终还是在大唐的铁蹄之下覆灭了,亲眼见证了一个国家的覆灭,天语大陆震动了,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威霸大陆的超级帝国的崛起,也在这一刻,他们认识到大唐不动则已,一动必是惊天动地。



    虽然大金等其他三个国家也参与了对大周的战役,但是他们可没胆子和大唐抢地盘,在临江城攻破不久后抢夺了一些财宝就离开了。对此大唐大军也没有理会,因为他们已经得到李敬民的授意,只要这些人不是太过分就可以不予理睬,毕竟人家也出了一份力,不能空手而归啊。



    大唐大军在稳定了临江城的治安后,留下三万大军驻守,剩余大军将撤回安阳城。



    八月十五,本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然而如今的大周皇帝朱仲恺以及一众群臣却成了阶下囚,将会随大唐的出征大军一同返回到安阳城,接受李敬民的受俘。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甘心跪拜在别人脚下,然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即使朱仲恺不乐意也没有丝毫办法,失败者是没有话语权的。



    为了安抚大周惶恐的普通老百姓,李敬民发布了新的政策,凡是大周境内的老百姓都免赋税三年,此外对待商人也有优惠,能够出钱出力支援战后建设的,都将授予“最佳商人”的头衔。

+无+错+小说+m。+QulEDu+



    没有人不爱名利,更何况是地位地下的商人。大唐皇帝李敬民册封商人称号的事情在天语大陆可谓是人尽皆知,虽然很多人都不认同这一点,然而他们也不可能阻挡皇帝政令的实施。大唐众臣都不能劝导李敬民收回成命,更何况是他们了。



    想象中的反对声是有的,当然更多的人是不闻不问,提不提商人的地位与自己关系也不大,该吃吃,该喝喝,况且商人也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



    李敬民当初给大唐境内商人赐号的事情,作为大周商人的他们是不可能有这种待遇的。如今大周覆灭,原大周的领土也将划为大唐的境内,他们也可以说是大唐子民了,这样提高身份的机会怎可错过,于是纷纷出钱出力,支援战后建设。



    就这样,商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名利,而战后的大周也得到了恢复发展,老百姓自然乐意看到这一幕,对李敬民也不再痛恨,还有那么一丝感激,毕竟可不是哪个皇帝都可以为老百姓免除三年赋税的。



    李敬民不愧有惊天纬略之才,两道简单的政令,得到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原大周境内的大多数人对李敬民是感恩戴德的,对于大周的改朝换代并不排斥。



    当初大周皇帝朱仲恺出兵攻打大唐,这些老百姓就不赞同。你打谁不好偏偏攻打大唐,这不是自己找死吗?拿着我们上缴的赋税却做这样的无用功。也在那时,大周的老百姓对朱仲恺这个皇帝有了一丝埋怨,而这种埋怨伴随着大周军队全军覆没后更加扩散开来。



    正是这种埋怨让大唐才能顺利的包围临江城,否则偌大的大周,如果人心所向,人人奋力抵抗外敌,大唐二十万大军想要攻陷临江城无疑是痴人说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