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地情-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退位的老书记住的地方离公社不远,王信来后把他原来的一套工作办法全部翻了个滚,村干部也变动了不少。再加上拔掉了胡万喜,影响了他与鲁玉珠的关系,心里很有意见。今天他亲眼看到王信在山间作画,旁边还有不少围观群众,便灵机一动,向上面参了王信一本。主要反映问题有两点:一是身为公社主要领导,没有一点领导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画山画水,官不像官,民不像民,卖弄文笔;二是,大旱大灾之年,不带领群众积极抗旱,还有闲心游山玩水,脱离人民群众。老书记反映的问题果然奏效。不久,王信调回县政府办公室当管理员。王信走时,公社一些干部流下了热泪。。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  三  章     4,劳 改(1)
赵莉参加了街道合作社,她们十多个姐妹成立了个缝纫部,每个人都把自家的缝纫设备搬到了集体租的五大间房子里。赵莉和另一个当裁缝,有时也做衣服。大家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缝纫部刚开业生意还红火。合作社实行的是集体提留,按件取酬,大家都很卖力。这时,赵莉生了老大,是个女娃,取名王小玲。王信调回政府办工作不很忙,正好照顾母女俩。满月不久赵莉上班,带小孩的任务就交给了婆婆。

  王信他们家就住在城里公社旁,每天的锣鼓、鞭炮、唢呐声一路接一路不停地响。集体的牛生了窝双胞胎要给公社送喜,一头母猪产下七个崽要送喜,农机厂试制了一台打谷机要报喜,粮食高产要报喜,水渠灌通也要报喜,缴公粮、缴牲畜时更为热闹。王信烦透了这一套,小孩刚睡着就被锣鼓鞭炮声吵醒,婆婆又得哄半天,白天根本睡不成觉。王信叫别人写黑材料,罢了官,调县政府当作一般人员,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怨气。

  有天中午,小孩刚睡着,一家人正围坐在桌前吃饭,一阵鞭炮锣鼓唢呐声把孩子惊醒,孩子哇哇直哭。王信气的一下站了起来,他放下碗来到门外,指着公社的领导讲:“成天送喜送哪门子喜,哪有那么多喜可送。要你们这样整下去,社会主义迟早要搞垮。”锣鼓声一下停了下来,公社领导气得只打哽,他把王信告到了县委县政府。县上领导换了一帮抓右派分子的,现在正找典型,王信撞到了枪口上。黑材料很快整好,说他反党反社会主义,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重不满。王信的一句实话,就把他打成了“右派”,送到了县农场劳动改造。

  农场对“右派”分子管理得很严,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每天按部就班,哨子一响,他们就起床,然后上工、吃饭、睡觉,整天忙着挖地、播种、插秧、除草、挑粪、施肥、收割,样样都干。时间一长,王信不仅学会了许多劳动技能,还学会了开拖拉机。农场里有二十多个“右派”分子,一个月给他们放两天假。农场离县城有三十多里路,王信头天回去,第二天赶紧往回赶,家里人的生活靠赵莉一人维持。不过,赵莉心中始终坚信一条,丈夫没做错事,她在等王信洗去冤屈的一天。一年后,赵莉生了个男孩取名王小平。婆婆帮助带孩子,赵莉没满月就上班了。半年后,赵莉母亲去世,农场接到报丧电话,没有告诉王信,街坊邻居帮助掩埋了赵母。硬是到那个月的月休,农场才告诉他实情,王信心里很是惭愧内疚。

  王信回到家,见赵莉忙里忙外,累得不成人样,很是心痛。母亲一人照看两个孩子手忙脚乱,他实在看不下去了。晚上他与赵莉商量,想把老大送到姐姐家喂养。姐姐叫赵芳,比赵莉大六岁,她与姐夫都在风凌市制药厂上班,两人结婚多年,现在还没有小孩。赵莉早就这么想过,王信一说,她立刻表示同意。第二天,王信说通了母亲后,就收拾行李,把王小玲送到了赵芳家。返回时,王信哭了。王信因送孩子没按时返回农场超了一天假,当晚开了他的批斗会。罚他多背二十背粪,取消半年的休假。

  一天,县委宣传部老部长下乡检查工作,路过农场,他便去看望王信。王信正背着一篓满满的干粪朝山上走,老部长追上他,一起找了个地方歇了下来。老部长给王信点了一支烟,递到他嘴里,又把毛巾递到他手上说:“看你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满身是汗,快用毛巾擦擦。”接着老部长又说:“你在这里再辛苦也要坚持住,运动过后,总有出头的一天。”王信只说了一句话:“谢谢老部长的关心。”老部长看到王信悲惨的样子有些心痛。他回到县里,给县委领导请示说:“宣传部差人手,王信能写会画,能否把他借调回来帮忙。”县委领导听后狠狠把老部长训斥了一顿说:“你一个老同志,站在什么立场说话,王信犯的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革命错误,共产党的宣传部能用这样的人吗?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老部长听后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  三  章     4,劳 改(2)
王信整天背呀、扛呀的,有段时间,他确实有些绝望,他不知道这个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他不清楚自己犯的到底是什么错误,孤独单调的农场生活,使他心里犯急。农场不允许“右派”多说话,他身边又没有知已的人,天天晚上王信都失眠,睡不着。他在想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心中有个疑虑,当年拼死拼活就是为了今天吗?我们解放、保卫、建设的就是这样个社会主义?他怎么也想不通。这时,他想给过去在延安认识的老同志、老领导写信,想从他们那里讨教答案。后来他没敢这样做,他怕别人知道信的内容后,对自己更为不利。这时,他又一次的试着寻找陕北的救命恩人,他写信给延安地委、行署,隔一个月发一封。半年后,邮局把信退了回来,要他以后再不要写了,上面有指示“右派”的信发不出去。打回来的信都被拆开看过,因全是寻找救命恩人的话,组织上才没找他麻烦。

  赵莉又生了个女孩,取名王小梅,家里又添了一口人,王信又在想办法解决增加的负担。

  王信有个悄悄结拜的农民兄弟,名叫高得宽,比王信小三岁,住农场附近,那是他到农场第三年认识的。那天,王信牵着牛路过高得宽家后院,只听高得宽与一伙人争吵着,那伙人领头的好像是公社里的干部,他大声说:“去年你的这头猪就该上缴而没缴,现在公社正在开现场会,等着肉下锅,你再不上缴我们可要强行拉走。”高得宽争辩说:“去年我不是缴了一头了吗,这头猪很听话,我舍不得宰,我准备喂到明年去。”领头的说:“不行,我们要拉走。”领头的手一挥,上了三、四个人把高得宽拖住,另外几个人拿着绳子把猪套出了圈外,准备拉走。家里的其他大人、小孩被另几个民兵挡着,还有两人拿着枪。

  王信灵机一动把牛拍打了几下,他把绳索放了,牛飞快的跑到高得宽门前,在人群中冲撞了几个来回。拉猪的人害怕牛,他们也把绳子放了,猪飞快的逃往后山,牛也跟在猪的后边,王信假装去追赶。领头的命令民兵拿枪打,一个民兵瞄准后正要射击,王信大声喊道:“不许开枪,后面有牛,这是国家财产,打死打伤都是犯法,那个民兵只有把枪放下。那天,公社没吃成那头猪,他们又去别的农户牵了两头。

  那帮人走后,王信和高得宽把牛和猪都找了回来,由此两人相识。王信放牛,高得宽放羊,两人经常在一个山上,他们推心置腹的交谈,结拜成为兄弟。每天把牛羊赶到坡上,两人就凑到一块,高得宽想学文化,王信耐心地教。高得宽有个三岁的男孩高龙奇,母亲带着。有一天王信放牛,把自家的难事说给了高得宽,高得宽说:“你家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把老二放到我们家,让我爱人吴秋兰和我父母给你带着,你放心,保证给你们带好。”王信十分感激,月休王信回到家把事情说给了赵莉和母亲,两人都同意。第二天返回时,他就把王小平背到了高得宽家。别人问起这事,王信就说:“妻子工作忙又没有奶,这是给王小平找的奶妈。”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王信又在农场呆了四年,王小平在高得宽家长到了五岁多。一天,王信正在地里除草,农场场长来到地头通知王信明天回县委宣传部报到,但不忙办理离开农场的手续。王信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场长说:“我也不知道。”第二天走时,王信来到高得宽家对儿子说:“我回去先探探情况。若真调回去了,报到后,我来接你。”儿子哭哭啼啼的把爸爸送到路边。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  四  章      1,一个字“忍”(1)
王信来到组织部,老部长把王信叫到他办公室说:“我上次去看你回来后,就去请示县上领导想把你抽调回来,他们没同意。现在主要领导换了,我把他们说通了,他们叫你先回来上班,不忙转手续,你回来比在农场轻松些,又可对家里有个照顾。”王信说:“谢谢部长的一片好心。”部长继续说:“你要吸取过去的教训,说话做事处处要小心。时代潮流不管是好是坏,汹涌般的出现在面前时,谁也阻挡不了,只有随波逐流。有些事认真不得,认真了是要受吃亏的,只要自己不损人利已,不做亏心事,任何问题大而化之、得过且过就行了。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该忍的忍,该让的让,不与他们争个你赢我输。世界上有许多事是不讲理的,没有必要去与他们辩论,让事实和历史去检验,一个人是扭转不了乾坤的。我今天对你说这些,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有目的和针对性的。毛主席亲自发动、亲自点燃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运动即将开始。现在街上已开始闹派性了。这场运动比‘三反’、‘五反’及‘反右’斗争凶猛的多,你一定要沉着应对,一个字‘忍’。等待出头之日的那一天到来。”王信很感激老部长说的一席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