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婕汇款单上的汇款人是她的妹妹。
“你们到邮局去取汇款吧。”邮差说完就走了。
他俩一起向邮局走去。郝宇决定,自己的汇款也留给史婕。
一路上,郝宇发现街上的鬼魂比平日里多了两、三倍,特别是商店和饭店,进进出出的鬼魂非常多。无论哪里的鬼魂,几乎都是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兴高采烈的样子。
很快,他们就到了邮局。
邮局的大门是绿色的,门上有“风羽阴邮”四个字。里面的格局及布置和阳间没大区别,但只有取款没有汇款;只有来信,没有寄信。
等待取款的鬼魂手里都拿着取款单,排了三行长队,邮局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史婕告诉郝宇,在阴间,每一个市、县都设有若干个邮局,以方便各处的鬼魂取款。
“既然各处都设有邮局,这里怎么这么多人?”郝宇问。
“今天是阴历七月十五,是鬼节。你没看见鬼魂们都在购物、喝酒,庆祝自己的节日吗?他们都收到了阳间亲人寄来的钱。”
“怪不得今天大街上的鬼魂这么多呢!”郝宇说。
“算起来,我来到阴间,已经过了三个鬼节了。”史婕感叹道。
“什么?你已经过了三个鬼节了?”听了史婕的话,郝宇十分惊讶。
“是啊,我离开阳间已经三年了。”
“这么说,我来到阴间也有三年了?”郝宇仍然是一头雾水。
“没错,因为十八层地狱里的一天就等于一年,你在十八层地狱里待了三天,就等于待了三年啊!”
郝宇只觉脑袋“嗡”地一声。自己不知不觉来阴间已经三年了,不怪母亲给自己烧纸呢。“我这个不孝之子啊!这么长时间,竟从未想过母亲和孩子!”
“宇,你怎么了?”史婕看到郝宇发呆,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我想妈,想儿子了。”郝宇说。
“是啊,你该回去了。”史婕有些黯淡地说。
史婕告诉郝宇,每年阴间邮局有四个比较忙的日子——阳历4月5号的清明节、阴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阴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和春节前。每到这四个日子,阳间的亲人都给逝去的亲人烧纸,也就是寄钱给阴间的鬼魂。
史婕告诉他,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是一年中的三大鬼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怎么变成鬼节了?”郝宇真不明白,下乡时房东还教他们二十四节气歌呢,就有“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的词句。
“清明节本来和鬼没关系,它变成鬼节是从寒食节来的。”史婕说着,就给他讲起清明节是怎样变成寒食节的。史婕说:
“春秋战国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便设毒计逼太子申生自杀了。申生的弟弟重耳避祸出走。流亡期间,只剩介子推等少数人追随他。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御林军上山找,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于是便放火烧山,想用大火逼介子推自己走出来。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来。火灭后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用身体挡着个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第十九章 阴邮(二)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由于寒食和清明距离很近,慢慢地,人们就把纪念介子推的活动和清明扫墓合在了一起,寒食节就演变成了清明节。”说到这里,史婕停了停,看着郝宇认真听讲的样子,想起了婚前他们刚认识时结伴去普陀山的情景,脸不由得泛起了红晕。她伸手摸了摸郝宇的脸说:
“现在山西有个介休,相传就是当年介子推背母上山,途中休息的地方。”
“啊,介休是这么来的呀。”郝宇想起来了,自己曾经去过那里。
“关于中元节,它来自《盂兰盆经》(22)。”史婕说,“据《盂兰盆经》记载,佛祖有一弟子叫目连,他到阴间游历,见到自己的母亲因在阳间的罪孽在十八层地狱里受尽折磨痛苦万分,却没有解救母亲的办法。于是他向佛祖请求救度方法。佛祖告诉他,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准备百味饮食,供养十万僧众念经超度,就可解脱母亲的苦难。
目连回到阳间,便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请了十万僧众日夜诵经,使母亲很快就脱离了地狱,阴间那些带罪的鬼魂也因此缩短了刑期。从此后,七月十五这一天便成了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俗称鬼节。”
“她比活着时还有学问!”郝宇目不转睛地盯着史婕想。
“今天是鬼节,阎王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地狱中受苦的鬼魂走出地狱,获得短期游荡的自由。他们便借机寻找阳间的亲人,索要钱财。其他的鬼魂也通过托梦的方式向阳间的亲人要钱。所以,七月十五这一天,是阴间邮局最忙的日子。”史婕接着说。她想给郝宇多讲一些阴间的知识,这样他也没白来一趟啊。
“那平时呢?”郝宇下意识地问。
“平时阴间邮局不忙,因只有刚刚失去亲人的才烧纸送钱。”史婕说。
“给鬼魂烧纸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郝宇想把阴间的一切都弄明白了。
史婕摇了摇头。
这时,一个邮差走了过来,见史婕摇头,马上凑过来说:“汉代,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以前,阳间的人只是把衣服等物品放进死者的棺材里,或是烧掉转到阴间。汉代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阎王感到烧棉衣等物品太麻烦,便派一些鬼卒到阳间去宣传,让阳间人改烧棉衣为烧纸钱。”
郝宇来到窗口前,取到了汇款。
“抢劫啦!抢劫啦!”
刚取到汇款,郝宇就听到两声喊叫。原来,一位老年女鬼拿着钱正往外走,被一个中年男鬼一把给抢走了。
这时,刚才说话的那个邮差一闪身堵住了大门,一伸手逮个正着。郝宇上前一看,竟是吉成。
“快去找牛头马面,把这个强盗带去审问。”从邮局里走出来一个人,长得异常的高大。他像抓小鸡一样抓住了吉成,对邮差说。
邮差马上跑出了门外。
“饶了他吧!求求各位饶了他吧!”一个女鬼哭着喊着挤了进来,一把抱住了吉成。
郝宇一看,这不是姚兰吗?
“求求各位,可怜可怜我们吧!千万别把他交给牛头马面。”姚兰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诉起来,“我俩是一对夫妻,都在剪刀地狱里服刑。今天是鬼节,执行官按照阎王的指令给我们放假一天,目的是让我们寻找阳间的亲人,要一些钱财。可是我们在阳间的亲人只剩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妹妹了。女儿吸毒成隐,根本就没有钱寄给我们。我们曾经绑架过妹妹的孩子,她也不会给我们烧纸。我们又想到了姐夫,姐夫虽然很善良,可我们曾骗了他十万元,他再也不相信我们了。他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出了抢劫的歪主意,就是想在节日里让我吃上一顿象样的饭菜。求求各位了,可怜可怜我们吧!”姚兰已经哭成了泪人。
几个刚刚取到汇款的鬼魂动了恻隐之心,纷纷解囊。
“谁也不许给他钱!”一对手持钢叉的牛头马出现在邮局门口,“这是一对恶夫妻,不要可怜他们!这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说着,押着吉成和姚美兰回地狱去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章 孟婆亭(一)
这是一条林荫小道,弯弯曲曲,九曲回肠。
小道两旁是成排的白桦树,前一棵树和后一棵树的距离不超过十米远。颗颗树干都笔直笔直的,泛着柔和的白色,在白色的树皮上,间或有一些扁圆的、暗黄色的小点和几条黑色的,不长的横道道,就像光滑皮肤上的一道道疤痕。
四米多高的树干上是个不很大的华盖,墨绿色的树叶片片伸展着,在微风中抖动,不时地发出“呜——呜”的低鸣声。
郝宇在小道上急匆匆地走着。
“终于踏上了还阳的路。”郝宇想着。
孟婆亭到了。
郝宇仔细打量起这个闻名阴阳两界的孟婆亭来。
孟婆亭建在一片椰林中,虽然称“亭”,实际上是一座深红色大屋顶的茶馆。茶馆占地有四五十平方米大小,茶馆的房顶上有个飞檐翘角的六角亭,好像观景台。
“‘亭’就从这儿来的吧?”郝宇想着。
茶馆的四周是高高的椰树,一个个椰子像巨大的篮球,从树上垂吊下来。一阵风吹过,垂吊的椰子相互碰撞,发出一阵阵低低的声响。丰硕的果实,诱惑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鬼魂。
孟婆亭后面有一条大河,叫“醧忘河”。水平如镜,清澈见底,一群黑脊背的鱼儿正在河底畅游着。河岸上长满了墨绿色的植物,植物的茎上只有两片叶子,叶儿上不规则地分布着金黄色的小星星。这就是熬制孟婆茶的草——星星草。泡茶的水就是这醧忘河的水。
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