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桃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桃源-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宋的爵个世袭的很少,祁国公的爵位不在世袭之列,因此,在祁国公王凉过世之后,祁国公的爵个自然也是随他而去了,依例国公之子享受世子待遇,但除了减一等的俸禄之外,并无实职除授。因此,祁国公的世子王阔只能乖乖呆在家里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逍遥日子。由于除了每月白领钱粮之外,并无任何实际权力在手,这王阔便很识趣的低调了起来。

经过十几年的低调生活,王阔终于扬眉吐气了,他的儿子王贻永在至道二年的武举试中一枝独秀,击败众多举子,一举夺得了武状元头衔,正是在殿试的文试中连过三关,成了御笔钦点的武状元,当时便被授于了殿前司武翼郎的正职,更是被太宗陛下招为了驸马。随后几年间,由于太宗驾崩,国丧期间不能成亲,王贻永主动请战巡边,屡有战功连连升迁。到了今年,已经升为了禁军右卫将军之职了。只等着今年中秋节之后,重阳之前,与公主完了婚,就能正经的做驸马了。

熟识王阔的人都叹他好福气,前面有个好老子,后面又有个好儿子,简直屁心不用操,只要躺着享福就成了。可没人明白王阔自己心里的痛苦。做为一个读书世家的饱学之士,先是在父亲的阴影下,丝毫不能显山露水。好不容易父亲过了世,又要教养儿子了,无奈这个儿子相对于读书来讲,却更是喜欢舞枪弄棒,好在他多少还走了正途。可正是由于儿子很快就露出了头角,他这个当爹的又没了用武之地。于是乎,这个看起来风光无比的有福之人,心中的痛苦,实在不足为他人道。

在王阔的人生中,最痛苦难熬的日子,莫过于父亲去世,儿子未长成的那段时间,他很明白,人家对他这个只会吃白食的公子哥儿那种非常不屑的目光。正是甩为这样,他在这段时间,养成了低调的性格,不到必要,自己绝不抛头露面与人交恶。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那个宝贝妹妹,出嫁二十几年了,终于等到儿子长大出息了,要进京赶考,便一起回京来省亲,却丝毫没有过气国公府应有的觉悟,居然纵容儿子在京城里胡作非为,甚至强抢民女。

在被人教一顿之后,不但不知收敛,反而得寸进尺,而且还背着他动用开封县的差役给自己解围。最后把个可怜的知县逼的只好上门来求救。

王阔听完游师孟的讲述之后,二话不说,马上带了钱赶赴开封县衙去解决问题。他虽然不太愿意和人多打交道,但并不意味着他就看不出这些事情背后的猫腻。甚至游师孟没怎么说,他就把事情的经过猜测了个**不离十。他也很清楚要解决这事情,最根本的问题恐怕就在那孙小翠一家身上。而且,自己这个外甥是个什么货色,他更是心知肚明。

为了避免事情太过张扬,王阔便自己化妆成一个老仆亲自出面,连夜陪同游师孟前往县衙去解决问题。果不其然,他一到场,三下五除二就从外甥嘴里把事情的经过问了个清清楚楚。在送上赔偿并保证日后绝不再冒犯人家,打发走孙小翠一家之后,王阔便揪着刘镇去向高文举赔罪,并主动要求赔偿汤药费一千两表示诚意。因为高鹏这个名字,他也是听说过的,何况又听到游师孟那添油加醋的一番说辞,更是不能不慎重考虑。

让他没想到的是,高文举一听说他刘孙家的处置方式,竟然很大度的拒绝了赔偿,并且非常客气的向他表示了和解的诚意,当然他也明白,人家的本意就是让他放弃在打了他外甥那件事上继续纠缠。本来就是自家外甥惹祸在行,王阔当然乐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一番如沐春风的谈判之后,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协议。临走前,王阔对高文举的睿智和大度赞不绝口,高文举也很给面子的没有戳穿他的身份,但却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意。

游师孟几乎是用送了司的态度将几位大神打发了出去,甚至派出了衙役一路将高文举护送到了客栈门口。

高文举揽着寿昌,将王阔当时的言谈举止向她源源本本的讲了一遍,末了感慨道:“坊间传言,这个祁公世子,前靠老子后靠儿,虽福泽深厚,却一无是处,今日一见,却是大谬。这位王世子,那才是真正会做人。可惜啊,前有祁公如日中天的名望,后有王将军少年成名,他却是没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才被那些人污蔑。可看他的样子,却一点都不在乎这些虚名。光是这等胸襟以得尊敬对干一千两银年来说,能交众样扣 ”量明显要重一些。你说对吧?。

寿昌躺在他的怀里,一副向往的样子道:“是啊,和那些喜欢招摇的人相片,这样的人,才更值得尊敬。”

高文举微微一抖胳膊:“你这是在讽刺我喜欢出风头了?”

寿昌白他一眼:“你知道就好!”    高文举笑道:“其实我已经很低调了。不过没办法,像我这么优秀的人,就算再怎么低调也没用。无论如何收敛,那种独一无二的魅力和玉树临风的气度总是会像万绿从中那一点红一般引人注目的说着故作忧郁道:“你不会明白,一个优秀男人心中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的,唉,无敌最寂寞”

寿昌笑得喘不过气来,将粉拳不住的在高文举胸口捶打着,心里最初那点郁闷一扫而空。

一个月的功夫眨眼就过去了,眼见着秋闱将近,京城里的几千举子们顿时紧幕了起来。纷纷闭门苦读,以期达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效果,平日里热闹非凡的酒楼茶馆没了这些举子们的捧场,顿时失色不少。京城中再也看到到三五成群,结队而行的青年才俊们谈笑风生的景色了,一时之间气氛竟然有些凝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据说是因为蜀地民变的平定。可蜀地远在千里之外,乱了这么多年,就算平静了也和京城八杆子打不着啊。为什么那边一平定,这边举子们就紧张了起来呢?这说起来,里面还有个弯弯绕。说是蜀地之民之所以作乱,那是因为之前派去的官员都太贪了,好不容易在张咏张大人再度出知益州,经过一番安抚之后,总算把那些乱民平静下来了,可原本那些官员却大量出缺了。不是在民变中被人录了皮,就是吓的逃之夭夭了,更有甚者,还有几个当时投靠了那些乱民的。

这种情况下,蜀地诸州官员大量出缺。为了杜绝以前那些事情再次发生,陛下便下诏从朝中挑选一些德才兼备之士以充其地。经过一番推举,礼部、工部、吏部几十位大人被挑选了出来,在陛下的殷殷嘱咐中。很快就被送去任职了。

本来这事也和秋闱没关系,可偏偏很凑巧的是,原定本次秋闱监考的十几个大人竟然都在其列。这样一来,可真就让许多原本觉得此次高中十拿九稳的举子们一下着了慌。为啥?他们之前通过门路,花了钱要买到榜上有名,可都是经过这十几位大人中的某些人办的事。如今,这些人都做不成监考了,他们那钱白花了不说,那榜上之名估计可就没多大戏了。如此一来,且不说钱追不追得回来,这三天秋闱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过了。

于是乎,由这些原本信心十足的举子们牵头,一股临时抱佛脚的温书大潮在京城中普及了开来。搞的京城中诸多娱乐场所的老板们大是意外,不明白的还以为读书人有什么讲究,不便多说。知道事情本末的,连连痛骂那些当官的害人不浅。要知道这些愿意花钱走门路的举子们,可都是平日里的大财主啊。让这些当官的坑了这么多钱不说,如今害的这些大爷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想赚几个辛苦钱都没机会。

相对于那些愁眉苦脸抱书苦读的“财子”们,高文举和柳三变的日子可谓快活似神仙。高文举每日陪着寿昌东逛逛西逛逛,把开封城周边郊外的几处小景都看了个遍。虽然说还没安展到后世恋爱中那种“坦诚相见”的地步,可平日相依相偎,打打嘴仗的感觉还是让两人沉迷的不可自拔,简直已经成了习惯。

至于柳三变就更不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朱家兄弟的刺激,他对秋闱那种志在必得的感觉也淡了许多。在谢玉英的帮助下,立了个宏愿,要将传世的一百五十七首大昆乐府重新整理一番。高文举问他此举何意时,他言道,这是受了高文举和朱家兄弟的启发,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自己在科举一途,随意便可,不必强求。而这音律一道,则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他要趁着有灵感的时候,将这些东西发挥到最好。力求在音律一道超过高文举。

谢玉英则一边帮着柳三变整理词曲,一边帮着高文举练人员 除了亲买回来的一帮歌女之外,连高兴在内的一些随从小斯也被送到谢玉英负责的练营中去培了。谢玉英经过高文举的一番炒作,如今的名望简直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害的京城中许多名妓歌女,甚至达官贵人,无不以听她一曲为荣。而谢玉英则严守着高文举制定下来的规矩,除了偶尔在高升客栈演奏之外,每旬仅出场一次。想要请她上门去演奏,不但价钱高的离谱,达到每次出场费用三百到五百两不等。还要提前预约才行。

谢玉英深知自己老树开新花,一介歌女到了这年”川一但没有没落,其系怀有重放米彩的迹象等等众切”都咒八家高文举所赐,自然对高文举的要求和建议言听计从。除了尽心尽力的帮客栈培人员之外,就是全力协助柳三变整理乐府词曲。

朱家兄弟则在高文举的大力支持下,将深入骨髓的商业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哥俩一个感觉敏锐,往往能动察先机,想出常人所不能的方法;一个心思慎密,每每能找出方案中的漏洞,从而制定方案。防患于未然。这两个商业世家出身的年轻人,在高文举不计成本的支持下,经过短短的一个多月试探,很快就进入了稳定的增长期,两人的生意发展的速度快的令人发指。

寿昌为高文举买来的那个书撞高兴,由于胆小而又贪嘴,被高文举发配去了谢玉英的培营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