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雄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巾帼雄风-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浪字惺毓讯热眨609年,在随同弟弟隋明帝杨广行幸张掖时,在河西谢世,时年49岁,归葬于丈夫的周宣帝陵。

    虽说周“天元”宇文赟荒淫昏庸无道,但在艳福方面,生前死后还真不浅:五位皇后对他都坚贞不二,恪守妇道,立志守寡,为他保住了名节,使他没有成为乌龟王八的前夫!

    但是,淫帝宇文赟的头号“岳父大人”那罗延(杨坚)却对他没有这么忠情客气,“岳父大人”成了“恶父大人”:杨坚毫不留情自然也毫不手软地将他的北周政权连同他一起埋葬!使他的周朝成了作古的前朝!遗憾的是,自己没办法叫女儿让他成为前夫!

    即使这,也不能完全归咎杨坚就是北周的掘墓人。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宇文赟是自掘坟墓!是他自己,不仅带走了自己的自然生命,也带走了北周王朝的政治生命!

    正是他在仅仅一年多的执政时期,奢侈荒淫,不修德政,政治**,刑法严酷,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使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对立!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铲除排斥异己,导致內部分裂!尤其是错误打击本皇族宗室势力,无异是自断股胘,自拆政权的台;;;;;;诸多的因素,导致了北周大厦的倾覆!

    不果,要颠覆一个政权并非轻而易举,颠覆者本身也得冒是成是败、是生是死的充满变数的巨大危险!

    倾翻北周大厦的杨坚,就曾命悬一线;;;;;;'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附页一 唐朝的行政区划
    隋文帝杨坚将历朝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改为州、县二级;他儿子隋明帝杨广改为郡、县二级,其实质一样,只是将“州”改为“郡”而已。唐沿袭隋朝二级行政区划机制,初期设州、县二级;到唐玄宗时,将“州”改为“郡”,为郡、县二级,并在认为重要之地设“府”。

    唐朝还在州上,设“道”,但不置固定长官,只是因需要由中央临时任命道上负责人,到所辖州、县去巡视检查,仅起监督检察作用。

    640年(贞观十四年);据统计;唐朝全国共有360个州(府),下辖1557个县。

    而早在627年(贞观元年);朝廷根据山川走向;地貌特点;将全国划为十个“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道、江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各道管辖范围大致如下——关内道:相当于今陕西中、北部,甘肃陇东以及内蒙古河套等地。

    河南道:相当于今河南、山东二省黄河以南、江苏、安徽二省以北地区。

    河东道:相当于今山西省及河北西北部地区。

    河北道:相当于今河南及山东二省的黄河以北和河北长城以南地区。

    陇右道:相当于今甘肃陇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地区。

    山南道:相当于今四川东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陕西和甘肃南部地区。

    江南道:相当于今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四省,江苏和安徽长江以南、湖北和四川江南及贵州东北部地区。

    淮南道: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南、以及湖北东部长江以北地区。

    剑南道:相当于今四川中部和云南北部地区。

    岭南道:相当于今广东、广西二省和越南北部地区。

    除国内这些州、道外,唐朝及武周朝还在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后期又称大都护府)。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始设安西都护府;其后在武则天和高宗共政及武则天单独执政时期,又逐渐增置,至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时,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共有安东、东夷、安北、单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个都护府,并将唐太宗的安西都护府管辖地成几何级数的扩展;但到败家子唐玄宗开元天宝时,只剩下6个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唐朝的都护府分为大都护府、上都护府、下都护府三种。

    安西都护府: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囊括天山南北,西达波斯(今伊)!即今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全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大部、塔吉克斯坦东部、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东半部、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东南部。在武周时代北庭都护府成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涵盖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统辖着十六都督州府、八十个羁縻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

    府治先后设置于西州(今新疆境内)和龟兹(今新疆库车)。

    单于都护府:主要是管理北方边疆东突厥故地,大致今内蒙古自治区全境,下辖三个都督府、二十四个羁縻州。属关内道。

    府治先后设置于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古城乡)和中受降城(今包头市敖陶窑子)。

    安北都护府(又曾名瀚海都护府、镇北都护府):其辖境相当于今内蒙乌加河以北、蒙古国全部、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属关内道。管辖着浚稽州(薛延陀)、榆溪州(契苾)、鸡鹿州(奚结)、蹛林州(思结别部)、皋兰州(浑)、高阙州(斛薛)、鸡田州(阿跌)、窴颜州(白霫)、仙萼州、稽落州(阿特)、居延州、浑河州(葛逻禄)、烛龙州(俱罗勃)、余吾州(骨利干)、玄阙州(骨利干)等羁縻州(括号内为少数民族名)。

    府治先后设置于故单于台(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乌加河北)、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西安城(今甘肃民乐西北)、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乌加河北)、大安军(乾元后改名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加河东)等。

    安东都护府: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李治天皇和武则天天后“二圣”共同执政时期,因消灭高句丽和百济之后的需要建立的。其管辖区域包括今朝鲜半岛北部及西南部、辽东半岛全部、吉林西北、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辖有9个都督府、42个羁縻州、100个县。

    府治先后设置于平壤、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新城(今抚顺高尔山)、营州(今辽宁朝阳)、故郡城(今辽宁义县)。

    安南都护府(前身为交州大总管府,曾名镇南都护府):其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达越南广平省界、东含今广西南部、西至越南红河黑水之间。属岭南道。管辖13个州(内地州)、39个县、32个羁縻州。

    府治设置在宋平(今越南河内)。

    北庭都护府:是武周女皇武则天于702年(长安二年)增设的大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即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是唐朝和武周王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并实行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历史表明,这两大都护府所管理的区域,都是中国的领土!这要比如今争论的琉球、钓鱼岛、南海等大得多!

    府治设置在庭州(今中国新疆吉木萨尔北庭乡)。

    都护府(大都护府)是唐朝和武周王朝派驻当地的最高领导机构(其次为都督府),代表中央执行二元化政策:在汉族集中居住的地区,推行和内地一样的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制和行政区划;而对于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中央不委任外地官员,让当地酋长或首领担任“都督”、“刺史”等最高职务,并且可以世袭!实行高度的自治!故这样的州有别于内地的州,称之为羁縻州。“羁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如是说:“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引申为既笼络又控制。

    都护府(大都护府)不直接管理羁縻州的内部政务,重在强化军事功能,固本安邦,令少数民族“畏威怀惠”,“翕然向化”!

    到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又分天下为15道(唐朝灭亡前夕,共有四十多个道和藩镇),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以京都地区为中心的京畿道、以陪都地区为中心的都畿道和黔中道。

    现以这十五道行政区划为例——一、京畿道治所: 京城所辖州府:京城雍州华州同州商州岐州邠州二、都畿道治所:东都洛阳所辖州府:洛阳(河南府)汝州陕州怀州郑州三、关内道治所: 京城所辖州府:陇州泾州原州渭州武州甯州庆州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灵州威州会州盐州夏州绥州银州宥州麟州胜州丰州单于大都护府(又称:云中都护府)安北大都护府(又称:瀚海都护府、镇北都护府)四、河南道治所: 汴州所辖州府:陕州虢州滑州郑州颍州许州陈州蔡州汴州宋州亳州徐州泗州濠州宿州郓州齐州曹州濮州青州淄州登州莱州棣州兖州海州沂州滑州密州五、河东道治所: 蒲州所辖州府:蒲州(河中府)晋州绛州慈州隰州并州(太原府)汾州沁州辽州岚州宪州石州忻州代州云州朔州蔚州武州新州潞州泽州六、河北道治所: 魏州所辖州府:魏州孟州怀州博州相州卫州贝州澶州邢州洺州惠州镇州冀州深州赵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易州幽州涿州瀛洲莫州平州妫州檀州蓟州营州安东大都护府七、山南东道治所:襄州所辖州府:荆州峡州归州夔州澧州朗州忠州涪州万州襄州泌州隋州邓州均州房州复州郢州金州八、山南西道治所:梁州所辖州府:梁州(兴元府)洋州利州凤州兴州成州文州扶州集州壁州巴州蓬州通州开州阆州果州渠州九、陇右道治所:鄯州所辖州府 :秦州河州渭州鄯州兰州临州阶州洮州岷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