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雄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巾帼雄风-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他(她)们出于通常的礼节,更是出于对为民谋福址的武总管的感恩,还是表示了真诚的祝贺:平民百姓带来了土特产,达官贵人送来了大红包,聚集在总管府门前!

    维持秩序的杨堤通过杨妈向总管夫人转告此事。

    杨姝听后断然道:“这怎么行?快拿文房四宝来!”

    随即,总管夫人在大红纸上一挥而就写成告示,并叮嘱道:“快将它贴到门口去!”

    吿示父老乡亲:

    本府喜庆,只纳心意,不收财礼!

    谨衷心向诸位千谢万谢!

    总管府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日人们虽然明见这一红纸告示,但对于特意来贺喜的他(她)们来说根本就没约束力!

    红纸归红纸,情意归情意,他(她)们硬是争先恐后地挤着要将财礼送进总管府中,却又硬是被杨堤他(她)们一一婉拒!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好几天!因为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带上财礼赶到总管府,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又同样被一一婉拒!

    到后来,总管夫人叮咛干脆将家门紧闭!

    利州,以满腔热情和满州同庆迎接这个幼小生命的诞生!

    而这个幼小的生命,给予利州更大的回报!

    她将自己的英名和利州紧密连系在一起,使利州传遍中国!享誉世界!

    让利州承载并永远承载巨大的荣耀:

    利州——中国唯一女皇帝的诞生地!

    利州——武则天皇帝的锦绣故乡!

    利州——中国最杰出女政治家、军事战略家的金色搖篮!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3 章 将相之家
    杨姝奶完婴儿,将婴儿交给杨妈。

    杨妈瞅瞅襁褓中的婴儿,夸赞道:“夫人,这小孩还真像你哩,像极了,又一个美人胚子!”

    杨姝不置可否地笑笑:“是吗?但愿她天姿国色!”接着说,“杨妈,我没什么奶水,还是将她交给幺妹去奶吧。招娣也该断奶了。”

    “是,夫人。”杨妈抱着幼婴走了。

    杨姝听着杨妈夸小孩像自己是个美人胚子,当然高兴,但感到美中不足,稍许遗憾!

    因为她想到已逝去的父母,想到他(她)们对自己的热盼,想到他(她)们对自己讲的“益姝孕利骄,鸿福源孙眉”的故事,至今还铭记在心,乃至至死不忘;;;;;;杨姝的杨姓是自春秋之后的大士族,杨姝的家族是出自弘农杨氏,而弘农杨氏又是杨姓中第一望族!天下许许多多的杨姓家谱,都喜欢将自己的远祖追朔到弘农杨氏。

    故有“天下杨姓出弘农”之说。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羊舌氏的后裔。公元前514年,为了逃避晋顷公的迫害,羊舌氏的后裔羊舌季夙带着家眷和族人逃到华山仙谷(因华山东峰上有仙人掌似的巨石而得名),居住在华阴(今陕西灵宝一带),并隐姓埋名,改姓“杨”:因为他们祖宗的封地叫“杨”。从此在华阴一带繁衍生息。

    公元前113年(西汉元鼎四年),汉朝设置弘农郡,华山、华阴统归其管辖,所以此地的杨姓统称为弘农杨氏,而仙掌杨氏又是弘农杨氏的正宗。

    杨氏死敌晋国灭亡后,杨氏又重返政治舞台,并且占据了显赫的地位,权势熏天!

    杨氏十几代都是周室命官!

    西汉时,以丞相杨敞为首,多达十人为公卿,封为侯爵,时称“西汉十轮”(当时只有卿、侯才有资格坐朱轮车子)!

    到了东汉,杨敞的玄孙杨震被人称为“关西孔子”,光武帝时官至太尉,其子孙和重孙也都位居“三公”!成为东汉的“四世三公”!

    【历史上“三公”定性不一:太师、太傅、太保;司马(又称太尉)、司徒、司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到后来演变成仅有荣誉的虚职。】魏晋时期,“三杨”又分掌军国大权!

    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和其子隋明帝杨广,更是把杨氏推到了历史最高峰!

    和男人比起来,杨氏女性是巾帼不让须眉,仅北周时期,就有三位杨氏被封为皇后(见后文)!

    到唐朝开元时期为止,杨家人又有两个骄傲的女婿: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见后文)!

    杨家还有另一个“著名”却是另类的女婿:北周宣帝宇文赟(见后文)!

    弘农杨氏的发迹既有他们个人努力的因素,更有门阀制度的功劳:世袭制度,选官优先!

    门阀制度被武则天重击后(见后文),到了宋朝就日渐式微,罩在弘农杨氏头上的光环也就日渐暗淡。

    作为弘农杨氏正宗仙掌杨氏的家族之一,杨姝的先辈也非常显耀!

    她的曾祖父杨定,是杨震的十一代孙,追随大秦秦王符坚,符坚死后,他率余部到了陇右,招兵买马,割据一方,自号陇西王!

    她的祖父杨绍,字子安,在仕魏的生涯中,因累立战功,官至辅国大将军!

    杨绍膝下有四子:长子杨(士)雄、次子杨(士)贵、三子杨(士)达、四子杨白泽。

    史书对杨贵、杨白泽没有什么记载,而杨雄、杨达则是将相名流!

    杨雄,字士雄,初名惠,是个气度非凡的美男子。隋文帝杨坚时代,封他为广平王,任右卫大将军,拜为司空、太尉;隋明帝杨广即位后,改为观王(又称观德王)。

    杨雄的长子杨恭仁,在唐高祖朝代,历任黄门(后改为门下省)侍郎、凉州总管、吏部尚书、左卫大将军、纳言(即门下省第一把书、宰相),到唐太宗的贞观初期,加授左光禄大夫,贞观十三年卒,陪葬唐太宗的寢陵——昭陵。二子杨綝,任职司隶大夫。杨雄的三子杨续,贞观中为郓州刺史,任过侍中、中书令(均是宰相),死后陪葬昭陵。第四子杨师道,则是唐太宗时代的宰相。

    杨达,字士达,相貌俊朗。隋文帝年间,官拜黄门侍郎、工部尚书,封为遂宁公。当时的权臣宰相杨素常对人叹道:“既有君子之貌、又有君子之德的人,唯有杨达哟。”隋明帝杨广上台后,他成了宰相:纳言,兼任兴建东都洛阳的副总监。

    杨达有二子一女:长子杨缄,次子杨则,女儿就是杨姝。史书对于他的二个儿子没有什么记载。

    杨姝的三世祖都是三朝元老重臣,皇帝的股胘,既对皇帝忠心耿耿,鼎力相助,备受重用,又能体恤民心,勤政能政,深得人望。所以,仕途一帆风顺,善行善终,这和他们家传的美德、本人的品徳以及做官的官德是密不可分的!和那些身居高位因而骄横奢淫、贪污受贿被送上断头台的肮脏大官比起来,实属难能可贵!

    杨姝的父亲杨达后来官至宰相(纳言),是封建社会“士、农、兵、工、商”中最高等级的官銜。

    但杨达人生的起点却是末等的“商”;;;;;;'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4 章 巴蜀之行
    当时人们歧视商人,就像二战时日耳曼人歧视商业奇才犹太人一样,当然,远远没有歧视到像日耳曼人要大屠杀犹太人的地步!

    杨达年青时,因为那时封建朝代的继承制是嫡长制,故杨达除分得父亲的一些遗产外,政治遗产(官爵)则全由大哥杨雄继承。

    所以,杨达另辟径溪,在如今的陕、甘一带做木材生意。

    由于历朝历代帝王的奢侈淫逸、大兴土木,致使这一带可用之材日益匮乏;再加上人口繁衍,开垦土地,植皮流失,林木面积锐减。因而,木材生意日益难做。

    于是,前瞻的杨达将目光瞄向西南——林木茂盛的巴蜀!

    为了说服老婆,他先绘声绘色将巴蜀风景名胜着实地宣染了一番!因为他看过:不是看实景,而是看书本。这对于饱读诗书的他并不难。

    于是,杨达夫人眼睛闪亮:“啧!啧!天府之国真好!那可比我们这儿‘黄|色的天下黄|色的土,黄|色的人们喝着黄|色的水’强多啦!”

    见老婆这么高兴,杨达亮出了底牌:“娘子,你也知道,这里好木材匮乏,我想到那儿去运些木材来。”

    杨达夫人嗬嗬一笑:“噢,原来是为了这个呀,那得看你哟。”

    “看我什么?”杨达困惑道。

    “同不同意我一个条件?”杨达夫人笑眯眯地伸出一个指头。

    “噢,就这呀,别说一个,一万个都同意!”杨达爽朗地答道。

    “我也去。”

    这下,杨达满脸犹豫,患起难来。

    杨达夫人有点不高兴了:“喏,反悔了?还说一万个哩。”

    “娘子,不是我不带你去,那里山高水深,而且要过难以上青天的蜀道!恐怕你吃不哨哩!”

    “跟夫君同行,山就不高!水就不深!青天都可上!”杨达夫人说得轻飘飘!

    于是,杨达夫妇将两个儿子分别托付给夫妇两个家庭,打点行装,踏上了通往益州(今四川成都)的蒼桑古道:广义上的蜀道!

    他们从长安出发,路过八百里秦川,历经“褒斜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抵达汉中。

    夫妇俩小憇一天后,翻越秦岭,来到崎岖的“金牛道”(狭义的、真正的古蜀道北端;又称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蜀栈、南栈)!

    跋涉在金牛道,为了减轻老婆的劳累和紧张,杨达讲述着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