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雄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巾帼雄风-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掌上明珠嘛”,武士获有愧于自己的缺位,便转移话题:“哦,对啦,我在剑门时,就有很多人要来送贺礼,都被我‘一夫挡关,万夫莫开’地挡了回去!但也有‘明修栈道,喑渡陈仓’的,他们来过没有?”

    “有,不光是剑门的,还有远在阆中的,这十来天是络绎不绝!”杨姝答道。

    “那你收了人家的贺礼没有?”武士获担心问道。

    “你进来没见门前贴的告示吗?”

    “我一心急着想看小孩,没留意。”

    “‘本府喜庆,只纳心意,不收财礼,谨向诸位千谢万谢!’”

    “这就好,这就好!”

    “我要是收了礼,不把你气死?!那生气的你不把我斩了?!”

    “嘿嘿,”武士获一脸憨态可掬,“知夫莫如妻,还是娘子了解我呀。”

    逗弄一阵婴儿后,武士获问道:“给小孩起了名没有?”

    “没有,等你哩。”

    旁边的杨妈连忙道:“老爷,这小孩出生时,我们府上飞来一只好大好大的凤凰!原来的狂风暴雪也突然停了!出了红彤彤的太阳!小孩一生下来,就满屋飘香!全是吉利!老爷可得给这小孩起个好名啰丨”

    “是呀,是呀,祥瑞多着哩!”众人附和着。

    “说到吉利,”杨姝补充道,“我临产前,梦见华光异彩满天!红日入怀!”

    “华光异彩,华光异彩,”武士获叨念着,思考一阵后,“那就按娘子的梦意命名,叫武华妹!”

    【史书上此女婴并无名字,为了阅读,故起个名,且预先告知随着这个女孩身分地位的演变,她的名字先后变成武华妹或华妹、武才人、媚娘、武明空或巢衣女子、武宫女、武昭仪或宸妃、武后、武皇后、天后、皇太后、金轮皇帝或大周、武周女皇,即自古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武则天。】武士获将华妹交到幺妹手中,对杨妈及下人道:“夫人刚生小孩,身体极需调养,麻烦你们照顾好夫人。”

    “是。”众人答道。

    武士获对杨姝歉疚道:“娘子,我还有些急事要办,你好好休养。”

    “走吧,”杨姝十分理解宽容,“就是你不说我也料定:你又要去公干嘛。”

    武士获来到总管府衙门,办完了一些急需办的事情之后,坐在办公室大师椅上长长地伸了个懒要。

    和刚才在家中高兴的劲儿比起来,如今像爆了胎的轮胎:泄了气,瘪瘪的!

    其实,他人还在剑门时,就听说老婆生的又是女儿!

    这倒不是他重男轻女、嫌弃女儿,而是他的梦想又一次破灭!

    他原本是没有这种奢望梦想的,是一个“半仙”算命老者给了他这种梦想:说他“半百有贵裔!”(见后文)当他和杨姝喜结连理时,他期盼中的“贵裔”触手可及,因为杨姝是有贵族血统的贵族子女!不像前妻相里氏,是比庶族还庶族的草根:汉人等外的胡人!

    但他知道要实现这个奢想有一定难度:毕竟杨姝已经42岁“高龄”,这在当时来说,几乎是绝经、停产的年纪!

    然而,奇迹发生了:杨姝竟然两度怀孕!但又两次生女!

    在常人的心里,“贵裔”的“裔”通常是指男性子孙后代。

    因而,这情形就像杨姝让他玩了两把“蹦极跳”:心情高兴到最高点又颓丧到最低谷!

    别说“半百”之年,即使加上前妻相里氏留给他的两个儿子元庆、元爽,“三岁看小、七岁看大。”就那两个熊样,连“贵裔”的边都沾不上!

    如今,他已四十七、八岁,杨姝也已四十五、六岁,都近半百之年或可说半百之年了,看来,两个凡夫俗子外加两个在世俗社会里地位卑微的女儿,“贵裔”是离他绝尘而去了!

    他喟然长叹一声,随之后仰靠在靠背椅上,微闭双目。

    总管府办公厅一片异样的寂静,绵绵思绪使他想起了那个神秘的算命老者;;;;;;那逝去的跌宕起伏的前半生;;;;;;那北国雄阔辽远天空下的战场;;;;;;那魂牵梦系却又饱含幸酸的文水故乡;;;;;;'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8 章 王公草根的厚谊 (修)
    576年(北周建德五年),武士获诞生在并州文水徐永村(今山西文水县城北四公里的南徐村)。

    他的祖辈头上扎的都是羊肚巾(并州农民传统的头饰),没有一顶官帽,仅是父亲武华做过隋朝的东都丞的小官。

    武华生有四子,其中一个早夭,武士获排行老末。

    武士获八、九岁那年,母亲溘然去世;刚成|人时,父亲又撒手人寰!留下三个儿子:武士棱、武士逸、武士获。

    三个小兄弟相依为命,苦苦挣扎!作为最小的武士获,更是苦不堪言!

    但是,武士获人小志不小,人穷志不穷!“自幼才气祥敏,少有大志!”(《册府元龟》语)在当时“士、农、学、兵、工、商”排序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没有像他的两个哥哥那样,过着“高等”的“农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滴汗撒八瓣地匍匐在黄土地上!

    他把自己从父亲遗产中分得的田地让给两个哥哥,自己选择了“末流”:经“商”!

    武士获自己开了个做豆腐的作坊,一年到头做豆腐,又挑着豆腐担,风里来雨里去,走街串巷叫卖。

    由于他的勤劳和智慧,经过不断琢磨改进,他做的豆腐鲜白细嫩,爽滑可口,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堪称当地的品牌!再加上他待人和气,讲究诚信,广结人缘,生意倒也做得不错。

    在门阀制度盛行的当时,武姓是个小姓,属寒微门第!

    “龙配龙,凤配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婚嫁都很讲究门当户对!

    加上他家道中落,虽然武士获人品不错,口碑载道,但直到他该成家的年令时,连一个同样寒门庶族的汉族女子都未娶上!

    597年(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七年),二十一岁的武士获不知脑袋哪根筋搭错了弦(也许搭对了),决定上并州一趟。

    并州也就是今天山西太原,是汉朝防御匈奴、隋唐武周防御突厥的突前的地方,是极具战略意义的重地;也是当时全国四大重镇(并州、扬州即今江苏扬州、益州即今四川成都、荆州即今湖北荆州)之一;因为是重镇,自然是一派繁华热闹的大都市风光!

    或许武士获这个乡巴佬想到大都市去见下大世面风景;或许武士获这个雄心(也可以说是野心)悖悖的小个体户想把生意做大做強,而去并州探路、踩点。总之,天麻麻黑,太阳没起来他就起来了,挑着一担豆腐走出徐永村,朝并州方向赶路!

    至于并州有多远,从未去过并州的武士获心里压根就没谱,只听去过的老乡说:两头不歇,中间不喘,从五更到晚黑可走个来回。

    倒霉的人常叹:“买块豆腐化了肉价钱!”

    可武士获“卖担豆腐化了肉力气!”但具有冒险精神的他不认为倒霉:值!

    武士获虽然出身寒微,可他力气不寒微,毅力不寒微,意志不寒微:脚不歇!气不喘!执拗地朝并州走去!

    时令已进入初冬,北方的初冬早已寒意袭人,天空还飘着稀疏的雪花;但武士获内身却热气腾腾,甚至雄心万丈!

    快到中午时分,武士获的眼睛霎时一亮:天际处,有城市的轮廓线!武士获不由得心在欢呼:并州到了!于是更加快了脚步!

    其实,“看山跑死马!”他此地离并州还有蛮远的路!

    担着豆腐担加快了脚步的武士获,正在兴奋的劲头上,忽然心地一阵紧缩:耳际响起“救命呀!救命呀”的呼救声!

    这急促、悲惨的呼救声,在这空旷、寂静的荒郊野地里,是如此令人焦灼不安!心惊肉跳!

    以致于武士获不禁踉跄一下,一担豆腐也就打翻在地,倾倒而出!

    但他没有心疼豆腐,而是心疼呼喊“救命”的人!

    他操起扁担四下望望,周边廖无人影;只瞧见一个丘坡,呼救声好像是从那儿传来的。于是,他攥紧扁担,朝丘坡奔去!

    丘坡下的一块凹地里,一只高大凶恶的灰狼,正跃起扑向一个和他年纪相仿、却倒在地上的年青人!

    年青人虽然在迸力呼喊“救命”声,身体却骇惧地蜷缩成一团!战战栗栗!

    “完了!”武士获脑海里首先闪出这个念头!他飞也似地冲下丘坡,要赶近是来不及了,便本能地操起扁担,朝大灰狼奋力一掷!

    大灰狼一闪躲过扁担,发出慑人心魄的嗥叫声,由攻击年青人转向攻击武士获!

    只见大灰狼一个腾跃,朝武士获冲扑而来!

    武士获由于冲下丘坡的惯性难以刹住脚步,迎着大灰狼而去,致使大灰狼腾扑到他头顶上!

    武士获顺势攥紧大灰狼两只前扑的利爪,尽力往高处举!

    而大灰狼则张开血盆大口,吡牙利齿,尽量想靠近武士获的头顶噬啃!

    “拿扁担打!拿扁担打!拿扁担打呀!”武士获一边高举着大灰狼一边呼喊着年青人!

    可任凭武士获怎么呼喊,年青人都没有反应:因为他已吓得面如土灰!浑身瘫软在地!

    大灰狼见噬啃不到武士获的头颅,便咬起他攥举着它双脚的双手!

    没有帮手,武士获只好高举着大灰狼朝扁担处挪,当靠近扁担时,他使尽吃奶的力气将大灰狼朝地上猛摔!紧接着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