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的炼狱
缤纷流转、气势如虹,一束束锋如刀刃的光线,射在一块黑兀兀的特异物质上,它的颜色是如此之黑,绝对意义上的黑色,因为光线射进了它,有如泥牛入海般一去不回,没有射落的光点,没有深浅的轮廓,竟然毫无反射,一点也没有将这团黑暗物质照亮。
这块外表像石头的东西深陷在金属台面里,从它将金属压迫弯曲来看,质量非常巨大。它的那种黑色极不自然,就像时空中的黑洞,或者说一个时光隧道的裂口,伫立在那里,张着大嘴要把周围所有的光线和温度吞噬掉,让人凝视它的目光都变得颤抖。
居高临下,光华四溅,许多束光线旋转着,能量不断加强,最后合成一道炽热的光刀,倾泻在这块黑暗物质上,仿佛要用千万度的高温,将它瞬间劈开,烧成青烟。而黑暗物质俨然是一个无底洞,如饥似渴地吸收光刀的能量,黑色反而愈发凝重,只在它的表面跳跃出暗红的闪电,似乎在昭示它的兴奋。
流光如瀑,异彩纷呈,就在僵持之中,水晶罩里的光刀突然失控,事先毫无预兆,就像遇到极度的恐惧,簌簌颤抖起来,光束散开再也无法集中,有些光线甚至开始倒转。
那团神秘的黑暗物质也发生了变化,它仿佛裂开了一般,泄出了一道光线,一颗炽蓝的小小光珠,无比的光明,出现在它的中心。
在那不能被外部光线照亮的黑暗空间内部,这颗光珠漂浮在虚空中,节奏从容,微微地旋转,它的蓝光极度的纯净恒定,具备绝对的穿透力,给人无比圣洁的感觉,甚至就像是时空的发源地,让那些上下飞舞在黑暗物质周围的光刀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炽蓝的光珠开始膨胀。它的表面浮现出花纹,映现出无数小小的漩涡,在变化中逐渐清晰,螺旋状、棒旋状,一个个跃出、一个个显现,这些花纹布满了表面,也开始在光珠内部结晶,成千上万的小漩涡旋转着,个个晶莹剔透,靓丽无比,就像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星图,体积越扩散越大。
就在这蓝色星图即将把水晶罩里的空间填满的时候,“砰!”,一声巨响,青烟腾起,光刀熄灭。
在弥满烟雾的水晶罩里,异象消失,蓝色的星图不见了,那团特异物质又恢复了神秘的黑暗,只剩下一串噼噼啪啪的闪电,节奏渐缓直至消失,像是一句生命离去时的绝唱,一声希望破灭后的叹息。
“呸,研究了这么久,一个银核智慧体的遗骸你都对付不了!还敢说是杰出的地球人科学家。”一个仿佛通过摩擦才发出的沙哑的声音,带着愤怒的语气,在水晶罩外响起。
“这次读取它的数据,我们的能量已调大到临界点,但还是冲不破它的自我保护,”一个面容俊朗的中年人,站立在一个粗壮高大的阴影旁,蹙着眉头,表情沮丧,略显尴尬地回答,“这种存在于银核的固态智慧太奇妙了,探测它就像进入一座梦幻的迷宫,并且显示它有强大的控制一切的欲望,我认为一旦唤醒它的自我意识,可能对于我们会异常危险”。
“我知道你有办法!不需解释!你到底还需要多久?是不是在故意拖延时间?”那沙哑的声音从口器的咀嚼中传来,听起来心惊肉跳,令人异常不舒服,“领主对你已经没有耐心了,我们需要你马上破解银核智慧体,获取λ星人刻录在里面的秘密,打开通往异世界时空的门!千万不要失败,否则看看你周围的大脑机器,它们就是你的下场!”
“属下一定加倍努力,早日研究成功,属下对领主是至死效忠的,一日也未敢有二心”,中年人脸色煞白,额头上渗出汗珠。
“明白就好,谅你也不敢欺骗我,”那摩擦的声音咬牙切齿,显出内心的冷酷残忍,还隐隐约约透漏出威吓成功的*,“那个逃跑的家伙有消息了吗?”
“发现了踪迹,但您派去追踪的人还没有回来。”有一丝奇异的光辉,泄漏了隐秘的心事,在中年人眼中一闪而过。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事我就不向领主汇报了,他逃跑不全怨你,我也有责任。偷走的硅石晶片就算了,但丢失的星匙必须追回来,那传说是连接λ星人曾在银河系建立的所有星门的工具,对于部落的复兴非常重要,领主迟早会问起的。”
“属下明白,我继续监督此事,一有进展就及时向您汇报”,中年人低下头来,诚惶诚恐地回答。
他们此刻对话的房间,是一个八角形的实验室。四下看去,伸凸或者凹陷的金属墙壁上,固定着成百上千个奇形怪状的器皿,密密麻麻的导线和导管,将它们与许多说不出用途的仪器连接起来,或明或暗的指示灯,将最幽暗的角落照亮。
在那些透明的器皿中,有的盛装着白花花的海绵状物,上面布满或深或浅的沟回,随着红色或蓝色液体的循环,可以隐约看见沟回的颤动。还有的是盛装浅黄色半透明的粘液,里边无数细长的黑色或灰色小虫,进进出出挤作一团,运动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它们可能是某种宇宙智慧生物的复脑。
而更多不透明的避光器皿,因为看不见里面,反而更给人神秘的感觉,你能感觉到那里有个活体生命,仿佛有一只眼在窥视,有一颗心在砰砰跳动。
在实验室的中心位置,左侧就是这个用于解剖研究和精密探测的水晶罩实验台了,右侧是一个总控制台,其上控制灯此起彼伏的闪烁,所有导线都在这里汇集,它应该是一个指挥中心,为实验室供养的各种智慧生物的大脑分配计算任务,利用其各具特色的智力进行科研分析,并将反馈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这些大脑机器看似营养良好,正处于亢奋的工作状态,在它们思维空间的某个封闭角落,是否还保有前生的记忆?是否还留存被从躯体中活生生挖出的痛苦?没有人知道。
在实验室的外面,是一间小型的兵工厂。各种奇特的生物,有翅膀的昆虫类,或者带盔甲的爬行类,在流水线上被生产制造出来,它们接受电子器件移植,又被嵌入到机械外壳,与研制的新型武器进行匹配,最后进入小型角斗场相互厮杀,进行优胜劣汰的战力测试。
而工厂的最外层,就是严密封闭的金属舱壁了。整座试验基地处在深海之中,被冰冷的海水团团包围。深海中不见一丝光亮,无比的寂静。只在探照灯扫到之处,偶尔可见惨白的骨骼,像是动物的躯干,反射着神秘的磷光,沉落在幽深黑暗的海底。
这些残骸长达1公里,似乎在诉说这颗行星的历史,曾有过极度温暖的时期,是生命成长的天堂,演化出巨大的生物。然而它后来变得寒冷,不再适合生命生存了,海面上结了厚达几十米的冰,狂风暴雪,百万年来在冰原上回旋,在这个行星的表面肆虐,而洁白晶莹的冰层之下,在海洋的深处,埋藏了曾经的,和现在的秘密。
云雀号飞船
舷窗外的夜幕,恰如天鹅绒般柔软,繁星一动不动,仿佛晶亮的钻石,如此璀璨,钉在这样的夜幕上,又像万千洒落其上的沙粒,汇成环布四围的星群之海。
在舷窗的正前方,漆黑夜幕的背景上,大约占据了两倍“太阳”单位的视角,是一团橘黄色的不规则“气云”,从中放射出明亮的光线,照亮了蒸腾的气体,它像一朵峥嵘开放的大花,有一种弥漫和扩张的动感,张牙舞爪地伸延在夜空。那是天蝎座Ψ1507星云,据说发现了神秘的λ星人的遗迹,是云雀号飞船此行的目的地。
我叫于明,出生在K5102行星,那是一个昼夜温差大、*两重天的世界。一听我的名字,你们大概会猜测我属于地球人后裔中的东方人种,那么你猜对了,我有的中国人基因片段,这让我有黄皮肤、黑头发和黑眼睛。
在银河系中,我们被其它外星人种统称为地球人。只因为我们起源于太阳系内的一颗行星——地球,尽管这颗星球对于我来说如此陌生,如今它距离我们有500光年之远,在云雀号飞船的天文望远镜上,遥远的太阳,只是璀璨星河中一个模糊的光点,在几百年的宇宙旅行中,我甚至从未接近过它100光年之内。
在飞船的核心智能系统——夏娃超级计算机里,却还保存有地球的影像,那是祖先起源的伊甸园:一个蓝色海洋的水行星,天空上永远飘着羊毛般的白云,大地上排列着山川,奔淌蓝色的河流,原野上生长绿色的植物,开放着鲜红的花朵,风景壮丽而秀美。
细想起来,地球文化并没有因为时光流逝而湮失,它的影响潜移默化,一直流传到现在,一如我所继承的祖先的基因。
比如衡量行星的面积用地球为计量单位,飞船内的人造万有引力环境,以地球引力为标准,铱原子钟上显示的数字:公元11622年,也是沿用地球时代的时间计量机制,包括我们星际旅行中探索的很多颗星球,它们也都是早在地球时代就被命名。
虽然地球因为资源枯竭,早已没落和边缘化,只剩下一个古代文明发源地的符号,在银河系的地球人联盟中,至少有500个以上的星球城市,每个都比地球更繁华更壮观!但对于那些在荒袤不毛的沙漠星球上生存,或者在封闭的太空城生活的人,蓝色的地球,仍是一个经常引人流连回顾的美梦。
飞船悄无声息地,在星幕的背景上穿行,像一颗沉默的陨石,守护着此行的秘密,生怕打破群星沉睡的宁静。
云雀号是艘小型飞船,外壳黑黝黝的,看起来很接近天然形成的天体,乘员算上机器人也只有6人,它长70米宽5米,外型小巧,机动灵活,形状是纺锤形,机翼可以收放,以方便在那些有大气层的行星滑翔降落。
Ψ1507星云的橘黄色光辉弥满了云雀号的船舱,它燃烧在空中,像一支火炬,也像一个巨大的问号,给人无比诡异的感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