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神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神州-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想当一个千人长首先就要成为一个从五品的军官,在三品以上才可任命为万人长。

将军位后就是尉级的下级军官,这些是战斗的最基本的核心。

昭武校尉 正六品上 昭武副尉 正六品 振威校尉 从六品上 振威副尉 从六品 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 致果副尉 正七品 翊麾校尉 从七品上 翊麾副尉 从七品 宣节校尉 正八品上 宣节副尉 正八品 御武校尉 从八品上 御武副尉 从八品 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 仁勇副尉 正九品 陪戎校尉 从九品上 陪戎副卫 从九品

百人长的级别至少要六品,五人夫长就为八品或以上,其下都可为十人长,五人长。

至于士兵,我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分编方式,就是分新兵和老兵两种。没有参加过正规部队战斗的不管他当了几年士兵都称做新兵,参加正规作战部队战斗一年以上就可称为老兵,在老兵上面就是陪戎副卫,这个最低级的军官。如果一个士兵在战斗中当了一年兵都不能升上这个位置,那这个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就可想而知。

还特别规定军官一定是要有战功才能胜任。陪卫官可以不是五人长,但五人长就一定要是陪卫官,还具体的规定了许多军衔升迁的方法,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你消灭的敌人数量来论军功。

打个比方,就是如果一个新兵想要提前晋升老兵的话,他就要在战场上杀死五个敌人才能提前晋级,这是士兵的升迁方法,如果是军官的升迁就要按他击败杀死敌人的数量来定,如果想要当上元帅,少说也要打败三十万人以上的敌人,这是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如果能以少胜多那当然是功劳加倍了。

战士杀死了敌人不仅会记功还会对其进行奖励,同级但不同军衔的军官待遇也是不一样的,同一军衔的人所得的军饷是相同的,如果是任职军官的话还会有职务补贴。

本来这个时代关于品级的军官有相应的军服,可我觉得很不好,我就想了个办法,借用了后世那种金属表示品级的方法,将军衔的名字铸造成单个的字,然后扣在肩章和领章上,摆成是什么军衔,并规定凡是拥有军衔的军官肩膀和领角上都要挂上代表其军衔的肩章和领章。为了这个我还特意的想到要去制作一套新的军服款式,和相应的盔甲,我老早就看现在宋军的那套军服不顺眼了。

此外还规定,低级军衔的军官见到高级军衔的军官要敬礼,军职同级但军衔高的人担当主力部队的军官。

其他的还有一些详细的规定,总之我的这个军队内部的改革就是想要在军队中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军事制度,为了下一步对整个军事制度的改革进行前期的计划准备工作,我相信只要我的这个设想能够实现,部队的战斗力将会有惊人的飞跃。

为了鼓励士气,我还决定将各个级别的军官军饷调的比文官略微高一点,表达我对于军队的重视,这更让他们三人非常高兴。不过对于这笔庞大的军饷从什么地方来,我心中却没有底,不过现在还是不用担心的。

将这些改革都最后敲定后,我也感到有些口干舌燥,估计他们这些人也差不多。将已经定好的文件稿都收拾起来后,我和他们一起出去,到了我书房外的客厅中坐了下来,让竹给我们弄了点茶水润了一下嗓子,菊这个时候也出现告诉我事情都办好了,让我心情更是舒泰,一时兴起就和这些人说起茶叶的好坏来。

这阵闲聊让彼此心中因为改革计划订立而带来的激动都慢慢的平复了下来,看到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才开口道:“和诸位商议的结果如今都已经出来,诸位觉得什么时候实施这个计划才能一举成功?”

岳雨想了一会儿道:“殿下这个改革涉及的方面非常多,朝廷可能不会容许,属下以为只有先解决朝廷这方面才是最大的问题。”

尚懿也同意道:“殿下的改革和朝廷现在的军制根本就是背道而驰,肯定会引起朝廷的激烈反对。不过以殿下的睿智肯定已经考虑到此一问题,现在最困绕殿下的是否是没有合适的人可以达到殿下的要求?”

我对着他点点头,望向杨利道:“你说说看!”

杨利语出惊人的道:“只要殿下可以消灭现在正在攻打襄阳的完颜讹可何愁改革不被人接受?”

看着他良久,我才缓缓点头道:“确实如此,本王现在虽然有些威望,可是要在军队中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却还有些不足。现在金人士气实力都比当初刚攻打我大宋时低落了不少,可是如今襄阳不稳,却也给了金人重振雄风的机会,一个不好,整个京西南路都可能被金人占据,不得不甚啊!”

屋中的人沉默了一会儿,岳雨才道:“只要孟宗政,孟留守不接朝廷调令襄阳想必不会有失。”

尚懿有些沉重的道:“小人蒙殿下信任可以参与如此机密之会议,原本小人是不该对诸位提议反对的,但是小人突然想到一事不得不提醒殿下,不知殿下愿意听否?”

我望着他诚恳的道:“本王既然叫来先生一起商讨就是想听听先生的意见,有话请说!”

尚懿这才道:“小人前些年因为无事曾经畅游过大宋和被金人占据的河山,并在一些兵家必争的险要之地流连了一些时日,其中襄阳就是小人尤为注重的地方。襄阳城城高墙厚,城中粮草兵甲储存丰富,如果紧守不出,凭里面的十万守军,和孟留守的威望才能,金人是不可能攻破襄阳城的。据小人推测,就算孟留守回京,只要襄阳守军不出城,襄阳也不一定有失。贾涉此人生性胆小,但是却不失机警,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他能顺利的当上襄阳留守到不一定是坏事!”

我们都认为贾涉当了襄阳留守一定会将襄阳放弃,可是他却不这么看,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意外。我隐隐感觉他是要提醒我什么,但是又一时抓不住,望着尚懿道:“先生有什么要说可直说无妨,本王很想知道先生的想法!”

“小人突然想到,如果襄阳守军因为这次朝廷的调令而冒险出城和金人一战,如此襄阳才真的危在旦夕!”尚懿恭敬的施了一礼道,“这只是小人此时临时的妄猜,如果有错还请殿下原谅!”

我一听他的这个话,猛的一下醒悟过来,史弥远指责襄阳孟宗政等人的时候就是说他们‘避敌畏战’将贾涉调去也是因为这个理由。可是以史弥远的精明他不可能不知道贾涉是个什么样的货色,你说孟宗政他们‘避敌畏战’要被撤换,可是用上这个和他们远远不能相比的胆小鬼去他就敢出战?

这实在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个任命,从贾涉这个人可以预先知道十万禁军出击后会凶多吉少,竟然选择弃官逃跑这件事情上来看,他是一个很自私无耻的人但他也是一个聪明人,就算他真的到了襄阳就职,襄阳守军只会更彻底的执行坚守,不会有任何出击,这样金人仍然会无可奈何。

如果真的是这样,史弥远怎么能够达到帮助金人逼宋求和的目的了?

这确实是非常大的一个破绽,我们这些人竟然没有发现,都被贾涉无能的名声所吸引,忘记了从襄阳自身上去看待接到这个命令后的反应。如果史弥远还在这个公开的调令后再加上一条密令,表示只要孟宗政等人出击就可以不治他们的罪,那么孟宗政的反应就太让人担心了。

我抱着一丝希望的问道:“你们谁知道孟宗政是个什么样的人?”

屋中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杨利站出来道:“属下认为孟留守是个非常忠心于朝廷的人,这从他将自己组建的军队称为‘忠顺军’就可见一斑。”

听到这个话,我不敢再对孟宗政抱有多少希望了,急切的问岳雨道:“本王给襄阳的那道密令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到?”

岳雨想了一下,才道:“密令昨天才送出,如果路上平安的话,属下估计也要五天后才能到达襄阳。”

建康离襄阳有不少于六百公里的路程,在加上现在路程并不太平,不少驿站都已经被废弃,五天已经算非常快了,如果这次不是在淮西击退了金人可能五天都到不了。

这个时候的我才深深感觉到这个时代通信的落后,如果在后世,碰到这种情况,至少有好几种的方式通知孟宗政不要上当,可是现在我却只能坐等事情的发生,想象那种可能的侥幸。

这次又输给史弥远了,这个人真的是非常厉害,算计的很精到。刚和我达成和解就利用我的短暂麻痹让我又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这次十万禁军的开拔说不定也是为了配合他的这个计划才来的,到底我能不能顺利的解决这十万人还真值的自己问问。

更让我难堪的是史弥远的这种伎俩并不是第一次使用,在京城也是这样,刚和我和解让我放松警觉后,就让人来对付我,如果不是我的来历够扎实,他肯定可以得逞。他上次的最后失败不是他的计谋不行,是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

现在也是差不多,利用母后对他的轻信,甚至是母后和他合谋,让我又一次落入了圈套。至此,我不得不又长叹一声:史弥远,你***够阴毒!

在心里骂了史弥远几句后,我就仔细的想我为什么会屡次在史弥远手下吃瘪,难道这次我变的愚蠢了吗?

想了良久,我才否定自己变的愚蠢这个失败的想法,将自己为什么会屡次败在史弥远手上的原因推测出来:首先就是史弥远现在肯定将我视为他必须要解决的敌人,而我却没将他当成什么心腹大患,只是视为一种麻烦,甚至还有些轻视,在主观上我就输了他一步;

其次,和史弥远相比我对于整个宋朝的情况了解的相当少,而且我现在身边的人基本上也都是这个宋朝中不得意的一群人,他们可以帮我改革,但是要想让他们给我详细讲述朝廷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朝廷那些将领官员的性格来历那就不行了。这是我的优势,但是现在在推测朝廷中的一些任命上却成了我致命的一个弱点,让我对现在这个朝代变的很陌生起来,使得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