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行官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行官途-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不实的东西只能是让老百姓瞎折腾。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最底层的老百姓……

    很多的干部就是这样,总是为了政绩建设一些花架子的项目来。结果老百姓赔了时间,也赔上的本钱,到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甚至连本钱都捞不回头。而我们的官员呢,说不定还是满满当当的政绩,赢得舆论的一片盛赞之声。到最后一纸升迁的调令,拍拍屁股走人;最后苦的就是我们的老百姓。

    赵华虽然表面上悠闲自得的神情,其实内心也在暗暗的为榆林县的现状发愁,虽然他的规划是写出来了,但是赵华真的没有什么底气。赵华虽然是知道大的经济走向,但是具体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许多细节的工作都需要赵华去考虑,并不是只有前生的记忆就完全可以的。

    欧德权仔细的看着手里的规划,这篇规划足足有八页纸之多,并不是手写的,而是机打的。所以欧德权看起来并不吃力,要是都是手写的,就算是赵华写的再工整,看起来也十分的吃力,八页纸的稿子,要认真的研读起来,恐怕没有一个小时也很难看完。

    赵华在规划中仔细的分析了榆林县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了榆林县的水灾后的实际状况,财政状况,百姓心里状态等等,文章从几个方面切入榆林县的经济发展规划。这几个方面包括重工业企业,榆林县并没有什么大型的重工业企业,但是榆林县的地理环境十分的特殊,处在四省交接之处。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榆林县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个能源的中转站。因为榆林县后面离北方的煤炭铁路只有几十公里,一旦高速公路建到榆林县,随着首沪高速的建设完工,榆林县那时候必然成为北方能源向南方城市输送的主要中转站。一旦建立能源中转站的地位,榆林县自然拥有了发展大型重工业的地理基础。

    所以赵华在规划中特别的提到,让主要的煤炭能源运输铁路延伸到榆林县是很有必要的。虽然赵华所在的那个年代,能源还不是稀缺物,运输煤炭也不会走高速的。但是到了后世,全国的经济高速的运作,全国范围内的煤炭稀缺问题已经成了很多大型企业头疼的事情。那时候企业就不会考虑什么运输成本的问题,能拉到煤就是王道。要是不走高速的话,煤炭的运输就要经过S省走海运,虽然能剩下一笔费用,但是花费的时间要长了许多。很多小企业所需要的媒也没有那么多。再说榆林县连S省的港口不足一百公路,这点距离走普通公路也是完全可以的。

    赵华的建议就是要在铁路修到榆林县的基础上,成立煤炭能源公司,不仅收购成品煤,还可以去S省等地去开矿山。一旦榆林县能够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能源公司,对于榆林县来说就有了足够的财政支持。

    在轻工业的发展上,赵华认为是榆林县优先要考的问题。榆林县以前有大量的小造纸厂的厂房,这些厂房在这次洪水中,并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只要经过简单的改造以后,就完全能够投入到生产当中去,随着高速公路要经过榆林县,这一点也是榆林县巨大的优势。所以拥有这二点的优势,榆林县在招商引资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是赵华也特别强调榆林县的轻工业发展不能太分散,多引进一些中小型私营企业。要形成一个产业群,在某个方面形成榆林县独有的优势。

    赵华在规划中提到了可以把榆林县打造成汽车配件生产基地,虽然那个时代,小轿车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奢侈品,但是赵华知道二十年后,小轿车在华夏国的发展规模。1992年华夏国汽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到2000年汽车年总产量达到200万辆,此间增长100万辆用了8年。进入21纪,华夏国汽车总产量迅猛增加,2002年突破300万辆,2003年突破400万辆,2004年突破500万辆。短短的几年,100万辆的增长幅度不超过1年。从1984年到2005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由辆提高到570万辆,21年内增长17倍;其中乘用车由0。6万辆提高到393万辆,21年内增长654倍;华夏国成为了世界汽车消费大国。

    这么快的发展速度,要是现在就打下足够的基础的话,那再过十年,榆林县一定能够成为汽车配件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不过赵华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在短期之内也会组建看见成效的。现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行业在华夏国已经起步了,而相关的配套产业却相当的不成熟,榆林县完全可以成为汽车配套产业的一个生产基地。

    赵华还从云落市的旅游城市来延伸来规划榆林县的经济发展,云落市的旅游城市建设正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虽然榆林县没有什么特色的旅游项目,要人工的展开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以榆林县现有的财政情况来看,压根就没有可能性。但是并不意味着榆林县就不能融合到玉落市的旅游发展规划。赵华的想法,就是在榆林县形成一个特色的小吃。其实榆林县当地的特色小吃就很多,在云落市还是比较出名的。

    除此之外,榆林县离S省的港口不是太远,完全可以发展海鲜资源,建立大型的冷库,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特色的海鲜,还可以向中部城市转运。

    在农业方面,赵华觉得榆林县有着起固有的缺点,就是人多田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二亩。赵华的意思,榆林县的农民要是光靠那一点点土地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想多方面方向考虑,尤其是农副产品。榆林县又有很多的山地,赵华提出可以依靠这些山地,种植果树,还可以配套的进行养殖。除此之外,政府有计划的转移劳动力也十分的重要。

    花了大约半小时,欧德权才把这篇文章看完了,他有又仔细的重新的阅读了一编,缓缓的放下稿件,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他说道:“有没有给曹县长看过吗?”

    赵华点点头,赵华的文章赶出来的时候,他就拿给新任县长曹云信看了。曹云信是政府的县长,是赵华的顶头上司,又是主抓榆林县的经济的。赵华理所当然的先给曹云信看,要是越过曹云信直接拿给欧德权,那就是赵华不懂规矩了。

    曹云信上任以来,一直都关注着赵华这个人,因为老板亲自吩咐,他岂能不放在心上。虽然对老板的意图还吃不透,但是曹云信基本已经把赵华的情况了解的十分透彻。赵华是市委书记吴国红的亲信,可是赵华的背景也不仅仅局限在市里,赵华刚来榆林县,就和榆林县的二个大头教法,结果还是赵华在较量中胜出,而且据曹云信了解,最后是省委站出来说话的。

    曹云信多少有点明白韩市长的意思了,但是还不是十分的透彻。赵华的这个规划在曹云信看来,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他是财政局的身份出来的,对财政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赵华说的这些计划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的。而榆林县的财政状况,曹云信作为榆林县县长,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榆林县的财政情况。

    县委书记管帽子,县长管钱袋子。曹云信来榆林县之前就知道欧德权在榆林县扎根多年,要向他伸手帽子问题,是压根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县长,曹云信自然要把钱袋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他才能在榆林县站稳自己的脚跟。他来榆林县之前就已经了解到榆林县的财政情况不容乐观,毕竟榆林县刚刚经历过洪水,但是榆林县之前的经济基础不小,曹云信心想财政多少还有点底子。但是到了榆林县曹云信才发现,榆林县的财政只能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王福臣在位置的时候,本来也想给自己留点家底子,但是和他一起打拼的手下太多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王福臣也不能偏颇一方。而且水灾过后,有些部门确实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倒不是这些部下趁火打劫王福臣。结果东一块西一块,榆林县的财政也逐渐的见底了。

    虽然曹云信知道这些机会就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官场年轻人提出的不符实际情况的空中阁楼,但是曹云信并没有说出来自己真实的想法,他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你的这个规划还是有那么一点创意的,有没有给县委书记过目呢。”

    赵华很客气的说道:“还没有,曹县长过目之后再拿主意。”

    曹云信点点头,赵华的这个态度他还是十分满意的,他让赵华把规划拿给县委书记过目。

    欧德权疑难的说道:“这个计划恐怕……”。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二百五十三章 官场到底有什么好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官场到底有什么好的

    欧德权从口袋里掏出香烟,赵华瞥了一眼,掏出的是中华香烟。欧德权作为县委书记,抽中华香烟实属正常。到这个位置,香烟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这些小的细节,当时官场上的人还尤为的重视。很多干部平时私下里抽的是中华,但是在公共场合大多抽红塔山。

    欧德权也是如此,在榆林县的官场上,也只有赵华才光明正大的抽中华香烟。欧德权在赵华的面前掏出中华香烟,说明欧德权已经不把赵华当作外人了,尤其是现在儿子已经辞职了,欧洋将来的发展还要依靠赵华来指点迷津。

    欧德权发给赵华一支香烟,赵华给欧德权点上。欧德权深吸了一口,略有所思的说道:“赵华,你的这规划还是很具有特色的,而且还和榆林县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旦能够实施起来榆林县的经济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欧德权先是对规划来了一通表扬,他并没有继续向下说,欧德权瞥了赵华一眼,想从他的表情里解读出什么来,可是让欧德权很失望的是赵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情绪出来。

    赵华紧紧的坐在沙发上,只是默默的吸着香烟。并没有说话,只是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