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次机遇-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汪精卫叛逃以后,革命党内部大为震动,大半年来叛逃或者脱离革命党者人数众多,特别是在帝国留学的青年,因为有了高等文官选拔考试,有了做官的前途。对革命亦有动摇。”伊藤笑笑。“这是支那人的老毛病了,从来就是实用主义,不知道为大义坚持、牺牲。孙文等人对此极为恼怒。但又无可奈何,所以,只要有这样一个机会,不要说与宗室联合,就是与魔鬼联手,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

“这真是……”

“而且,煽动支那的内乱不就是你我一直在思考地方法么?这次宗室叛乱,扰乱了秩序,再加上革命党煽风点火,我看事情大有希望。”伊藤看川岛张口想插话,摆着手制止他,“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你是不是怕这两派万一意见不合直接厮打起来?不会,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居中调停、联络,不让两派接头,否则还真有可能要坏事。当然,对于世铎、孙文都头目,这样地安排是隐瞒不了的。”

“既然伊藤君这么有把握,那我就遵令行事了。”川岛有些焦急,“我们的人马怎么安排?”

“这个还需要和上头协商过,经费、军械乃至于人员都要统一。”伊藤到此时又恢复了严谨地神色,“人员由你物色,具体计划如何排定,我会考虑的。”

“那就拜托了。”

……

东京城里一处革命党的秘密据点,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正在密商。

“先生,你真的要接受这个

?”黄兴是满脸的不理解,但语气极为平和,“宗室对我们可是更为敌视,跟他们合作,如何向同志们解释?”

“解释,解释!我都跟你们解释过100了,不用解释。一定要解释也很简单。目前清廷的统治有逐渐巩固的趋势,革命势力大受挫折。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一天天在增加,如果再不做出成绩,任由情形发展下去,再过几年,革命的大业就完了。完了你们懂不懂?那时候还要解释么?”

黄兴默然不语,宋教仁几次欲张口,都被黄兴拦住了,屋子里的气氛十分紧张。自从汪精卫事件发生之后,革命派的几个领袖之间争吵的几率直线上升,而孙文的脾气亦与日俱增。

眼看众人默不作声,孙中山换了副表情:“同志们,我知道你们看不上这批满清的腐朽势力,不想介入清廷狗咬狗的斗争当中去,但现在情势的发展已经容不得我们再按部就班,再徐图缓进。遁初,你是管党务的,你自己说说,这一年来,同盟会的组织和实力究竟如何?”

“京畿地区、东北地区,同盟会组织大批被破获,革命同志大量被捕,特别是京畿地区,现在几乎已经到了没有一处可靠组织,没有一个可靠据点的地步。”宋教仁的声音很低沉,“江浙方面,自从光复会独立出去以后,革命组织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几乎奄奄一息,很多投机分子摇身一变进入了光复会,现在光复会在与清廷妥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于主张参加议局,通过当议员来获取当地政权,简直是荒谬。两湖方面,在武昌起义遭到清廷残酷镇压后,革命势力转入低潮,特别是锡良就任湖广总督,黎元洪对两湖新军进行统一清理整编后,我们在军队里的组织陆续被破坏,革命分子遭到捕杀,即便幸存下来的也是偃旗息鼓、心灰意冷。现在只有西北和两广地区的革命力量还算正常,但西北布点刚刚开始,再加民风闭塞,短期内要有所建树实在困难……这一年来,虽然总部大力发展,但在海外尤其是日本、南洋、美洲三大支部中,脱党之人、叛变之人比比皆是,很多人醉心于清廷的宪政改良,迷信于国会两院,更慑于革命失败之后的惨烈牺牲,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

胡汉民插嘴到:“别的不说,前次文官考试举行后。很多会员都摇身一变回国做官去了,贪图高官厚禄,哪里还有半点革命精神?”

“你们说,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再不奋起抗争,再不迸发出力量,我们的组织还有前途么?我们的革命大业还有希望么?”孙中山咆哮着,“这一年来,康梁等人的御用宪政党先后建立了日本、南洋、欧洲、美洲各大支部,在华侨当中争相发展势力,争夺群众,经费源源不断,报纸层出不穷,天天是蛊惑人心的消息。光复会的几个头目就是受了这样的蛊惑而叛变革命。我们再不斗争,再不站出来反抗,难道就在沉默中自我解散不成?”

其余几人无言以对。

“你们总以为我是对汪兆铭耿耿于怀,非千方百计置其于死地不可。但你们错了,汪精卫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他充其量只是一个背叛革命的叛徒罢了。我真正担心和在意的是革命的前途和信心……”孙中山将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但即便这样,仍然动摇不了我的决心,仍然不能摧残我对革命的追求,我们要做出行动来给世人看看,我们革命党不是孬种,不是懦夫!!”

黄兴等几人被感染了,刚才的一些疑虑在孙中山一番热情洋溢的动员之后又被打消了,问道:“先生打算怎么做?”

“我准备在这里来一次大起义。”孙中山走到墙边,指着地图,在南中国海边的一处地方,重重地用手画了一个圈……

“广州?”

“我准备在这里来一次大起义。”孙中山走到墙边,指着地图,在南中国海边的一处地方,重重地用手画了一个圈……“广州?”

第三卷

第八十四章 … 利器准备

月末的京师,残冬最后一丝余影亦已退去,大地披上郁葱葱,活力四射。这个时节的京师不比以后,甚少受到沙尘暴的侵蚀,因此风物之美好堪称一年之罪。

煦日送暖,春花朵朵,微风轻拂,柳条飞扬……这样美好的日子堪称是踏青的好时光,官宦子弟、大户人家的子女无不兴致勃勃游览京郊,旷野地方,随处都可看见顽童们正在拖放风筝。那长空飞舞的纸鹞,一上一下,煞是好看。

经过两年的艰辛图治,维新三年的春光里,皇帝终于也有了闲情逸致去观赏这风筝,唯一所不同的是,他所观览的风筝是用铁、木、布等材料制成,而且还有人在空中操纵。南苑附近的禁卫军营地里,皇帝带着嫔妃以及一大帮军国要人驻足观看。

这是什么风筝?

严格说来,这不是风筝,却是航空世界的最新产物——飞机。

遨游天空从来就是人类的梦想,自莱特兄弟成功发明飞机后,各国的有识之士很快将目光盯住了这一划时代的发明。荫昌作为禁卫军练兵大臣,优点和缺点非常明显,说缺点,各军界大佬都承认,以荫昌的指挥水平,指挥一个营就到头了,哪里能肩扛上将将星呢?说优点,各军界大佬同样不得不赞叹其眼界之开阔和目光之深邃,当众人还在为禁卫军该采用何种军械而争吵时,荫昌已拿出了全盘德化的方案;当战车、铁甲车等作为新式兵器还不是很成熟时。荫昌已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一边,坚决赞同发展这些钢铁怪物;当人们对航空器地理解普遍还停留在气球时代时,他已经将目光投向了飞机,一方面选拔人才去国外留学,另一方面则在华侨中大力招揽人才。

这种远见和卓识结出了累累硕果。湖北官费留学生秦国原先在法国三锡陆军学校学习骑兵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荫昌谈起有关航空事业,荫昌便支持他转行学习,并且亲自向国防部申请延长了他的官费时间;广东华侨冯如在维新三年春节前刚刚在美国奥克兰驾驶自造的双翼液冷飞机获得成功。一个月后。荫昌就向他拍去祝贺电报。邀请他回国表演;留日学生刘佐成、李宝俊在日本学习飞机制造,苦于经费不足,在日飞行场地使用不便,荫昌便动用自己的禁卫军大臣机动费,在南苑基地开设了飞机制造工厂和试验操场,进口了大批器材用于飞机制造。

而安排这次飞行表演,亦是荫昌精心谋划的步骤。希望此举能够引起皇帝的重视,加速发展帝国的航空事业。当然,他唯一所不知道地是,对于航空事业地发展,其实皇帝比他还要洞察如悉。

“禀告皇上,此次表演一共有三架飞机,分别标称甲、乙、丙。甲号飞机由冯如驾驶,完全由其与助手自行设计、制造、驾驶;乙号飞机由秦国驾驶。系从法国引进之高德隆教练机。由其改进后试飞;丙号飞机由刘佐成驾驶,系由刘、李两人从日本引进机器材料,自行制造而成。”荫昌一指天空。“现在空中飞翔者,便是甲号飞机。”

皇帝定睛一看,果见操场上空有一架飞机正在飞舞,速度虽然不快,但高度却远胜于风筝,众人见了之后阵阵喝彩,叫好声不绝于耳。

10几分钟之后,冯如驾驶飞机稳稳当当地停在了草坪之。帝地时候,冯如有些犹豫,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行跪礼,荫昌在旁边暗暗着急,正想开口指点,皇帝已经爽朗地笑了:“不必多礼,站着回话就好,你就是冯如?”

“正是!”一听不用跪拜,在美国多年,性格习俗已经改变较多的冯如喜出望外,一口带着粤音的官话虽然听上去有些费劲,但交流起来并不太难。

“听荫昌说,你在美国参加飞机表演拿了第一,大长了咱们华人的志气,朕极为欣慰。一次请你来进行飞行表演,一是亲眼目睹飞行良器,二也是考虑能否在国内开办工厂,自造飞机。”

“禀皇上,我以为飞行器一节与国防关系重大,将来必有重用所以殚精竭虑研制之,希望将来国家不受外人欺



在美国多年,冯如说话已尽是美国腔,都是“我”字当头,而不是国人诚惶诚恐之下常用的“小民”,让皇帝也感到新鲜,荫昌看林广宇脸色喜悦,心知皇帝不会因辞取人,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此言甚好。那先等乙、丙两机试飞,然后朕有安排。”

秦国学习飞行多时,虽然在制造飞机一节上不能与冯如相提并论,但飞行技术无疑要高超不少,只见他架势飞机不时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的花样,甚至能将飞机倒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