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夜无话,到次日天明之后,陆仁就跟着华佗来到了蔡琰的庄舍。当然蔡琰可不是轻易就会出来见人的女子,只是由蔡福在招呼着华佗而已。对此陆仁心中固然是有点失望,但更多的还是在暗中松了口大气。就是在和蔡福打招呼的时候,陆仁查觉到蔡福对他的脸色有点难看,这使得陆仁的心中又多出了几分紧张。



  好在蔡福对陆仁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大理陆仁而已,陆仁在讨了个没趣之后也不敢再多和蔡福说什么,只是闷着头帮华佗收拾一卷又一卷的竹简而已。正忙碌间,陆仁听到院外有车马之声,不一会儿就看见蔡福急匆匆的跑去了后院,看这样子应该是来了什么客人,蔡福赶去向蔡琰通传。



  这些事和陆仁并没有什么关系,陆仁就继续扮演着自己一个小书僮兼搬运工的角色。但是当陆仁把一大包的竹简送回华佗的住处再回来时,可就听到偏厅那里传来了笛乐之声。陆仁本来是不想理会的,可是一小段的笛乐传入陆仁的耳中时,陆仁可就愣住了:“这不是《凤歌青天》吗?可我没在这里吹过这首曲子的啊!难道是有人在徐州那里学会了这首曲子,就带到这里来了?别他妹的跟我说这个时代就有这首曲子。可这才几个月哦,流传的也太快了点吧?”



  愣了这么一下,陆仁还是决定别去理会的好,特别是现在有人在玩这曲《凤歌青人》,万一是从徐州那边过来的人……不过对这个陆仁到不怎么担心,因为当初在徐州酒肆里玩音乐的时候,陆仁是没怎么露/过面的,原因是糜竺兄妹都认为不能太早就把陆仁推出来,所以徐州一般的士子都不认识陆仁,而认得陆仁的那几个徐州官员,不太可能会在这个时候跑到衮州来,更何况衮州东部正打着仗。



  不过正应了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陆仁才刚回到华佗的身边,就被华佗拉着往偏厅跑,用华佗的话就是“有人在徐州收得蔡中郎所遗曲乐,却因流传之人离开徐州而使曲有阙漏,故来此向昭姬以求补全。此等签赏音律之机难得,当往而听之”。



  陆仁心中就算是一万个不愿意,却也只能跟着华佗来到了偏厅,作为华佗的跟班侍立在华佗的身后。



  陆仁来到偏厅时,那曲《凤歌青天》已经吹奏完,华佗也正好借这个空档与对方互相介绍。至于来的客人名叫林杰,是衮州某个世家的子弟,论长相还算可以,但论气韵……老实说,陆仁只是偷眼看了几眼,就暗暗的把林杰和纨绔子弟这个词挂上了钩。



  再就是蔡琰。蔡琰可不是糜贞,说起来糜贞的身上有几分江湖儿女的气息,蔡琰却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不会轻易见人,因此是隐在了屏风的后面与来客交谈。陆仁偷眼去看,见什么都看不到就有点失望,但反过来一想,蔡琰不也就看不到自己了吗?因此陆仁的心放下了不少。



  等到华佗就坐,林杰振声笑道:“适才的数曲,蔡小姐都已听过了。在下自知曲中有不少遗漏之处,还望蔡小姐能代为补全。”



  屏风后的蔡琰沉默了良久之后才道:“适才数曲皆为难得一见的佳作,可是……恕昭姬直言,这数曲并不是先父遗作,昭姬亦是头回听闻。”



  “什么——!?”



  (感谢瓶子书友群里的某个家伙自己报名来当反面龙套。)
第五十九回 以乐相斗
  当蔡琰说刚才的几首曲子并不是蔡邕所作时,在场的人无不惊呀,唯独只有陆仁例外,毕竟这些破事都是他搞出来的,心里面比谁都清楚。不过他现在是在低着头扮演着华佗的跟班,因此到也没有谁留意到他。



  再看蔡琰接着道:“世间欺世盗名之人甚多,想来应该是有人谱下这数曲再诈称是先父遗作。但在昭姬看来,此人大可不必如此,此数曲就算是先父在世,听过之后恐怕都会自叹弗如,进而生出收录之心,故此人完全可以仅以自身的音律之艺而扬名于世。但此人未曾于人前留名,却诈称这些曲乐皆为先父遗作,昭姬也不明白此人为何要如此了。尊客还是请回吧,这数曲昭姬实在是无法将之补全。”



  厅中又是一片惊呀之声,陆仁却在肚子里觉得好笑。说起来陆仁当初还真的是不太想整出什么名声,只想挂上点蔡邕的名头然后为自己谋得三年半的安稳日子而已。只是当时还以为自己盗版来的音乐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会流传到蔡琰这里,但现在事实证明自己当初的想法真的是太幼稚了。



  至于其他人……按说自古以来欺世盗名的事多了去了,华佗等人也就没当回事,可是林纨绔的想法却和华佗等人的想法大相庭径。简单点说,就是林纨绔一直都对蔡琰垂涎三尺,但却苦于没有接近蔡琰的机会。突然有一天从去徐州游学归来的士子那里得到这几首“蔡邕遗作”,他就屁颠屁颠的赶来蔡琰这里,想以此为由和蔡琰拉拉关系,却不料蔡琰几句话下来就泼了他一身的冷水。而作为一个纨绔子弟,心中的怨恨之意自然是油然而生。



  可惜的是这家伙不是怨恨陆仁,却是怨恨蔡琰。还是那句话,陆仁盗版来的曲乐在当时来说可都是水准极高的曲乐,而在当时人的眼中,不是名士大家是谱不出这样的曲子的,要不然陆仁诈称是蔡邕遗作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相信了,林纨绔也是很相信的人之一。



  出于这种心态,林纨绔的想法更倾向于蔡琰是在找借口推脱,不愿和自己有什么接触……这或许也算是古往今来的纨绔们普遍都有的心态吧?总之蔡琰婉转的逐客令一下,林纨绔可就不高兴了,言语也就变得不怎么客气:“原来不是蔡中郎的遗作?可惜,真是可惜!在下一向以为蔡中郎的音律独步天下,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嘛!如此意境深远的旷世佳作,蔡中郎就算是在世,只怕也谱不出来吧?”



  “你……”



  就算是隔着屏风,陆仁也能感觉到此刻的蔡琰肯定是气愤难当。而在他看来,这个叫林杰的纨绔子弟也未免太过份了点。求爱不成就恶言相向?这种脾气能泡得到好点的女孩子才怪!要陆仁说,这个林纨绔诂计也只适合用钱去砸的方式了,但能砸到的都不会是什么好鸟。



  想是这么想,陆仁可没打算出头,毕竟这关他鸟事。再说蔡琰都忍了,他冒个头出来又算什么事?而且真要是被人认出来,还指不定蔡琰会怎么收搭他来着。反正现在看着蔡琰把这个林纨绔轰走也就行了。



  但事情远远没有陆仁想像得那么简单。蔡琰强自忍了下来没有说话,林纨绔却得寸进尺的道:“这般佳作,蔡小姐又一向钟情于音律,想必会生出收录之意吧?是了,刚才蔡小姐也说过就算是蔡中郎在世,都会有收录之心,又何况是蔡小姐?无妨,在下再命人吹奏数遍就是。”狂妄之态尽显,用陆仁的话说就是这混蛋怎么看着这么欠揍?



  林纨绔手一挥,他带来的乐者犹豫了一下,也只能重新演奏,而林纨绔则狞笑着望向了屏风,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陆仁不想惹事上身,但也想看看蔡琰会如何应对。可是他看到的,是蔡福与蔡琰的侍女都紧锁着眉头站在那里,蔡琰更是再没有说过一句话,隐隐约约的只能感觉到此刻的蔡琰绝对是非常的愤怒,但却始终都没有什么动作。



  再看看林纨绔那欠揍的相,陆仁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可又不明白蔡琰为什么会一点动静都没有。想了想,陆仁就俯下身悄悄的向华佗道:“先生,此人无礼太甚,蔡小姐命人将他轰出去也就是了,为什么……”



  华佗也是一样的看不下去却没什么动静,此刻听到陆仁的问话,华佗就悄声的回应道:“你非士人,不懂这里面的规矩。这个姓林的小子这样做,名为‘乐斗’,既以音律为兵,向蔡小姐挑战。蔡小姐若无法应对,就只能静待对方乐终算是输了。输了乐斗,最多只不过是技不如人;可如果将对方轰出去那便是坏了规矩,于蔡中郎的声名有损。”



  陆仁心说怎么还有这样的规矩?还真是“汉时士族的世界我不懂”,不过这种规矩听起来到是和现代街舞的斗舞差不多,输舞技没关系,绝对不能输人品。舞技输了可以练,练好了之后再赢回来,可是人品一输,那就会被这个圈子排除在外。以这种思路反映到蔡琰的身上,蔡琰又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父亲的父亲被排出士族的圈子?至少也会说蔡邕教女无方。



  不过陆仁也奇了怪了,因为在他看来,以蔡琰的音乐水平,没理由会被林纨绔搞得连还击之力都没有才对。这其实还是陆仁不了解“乐斗”的规矩,陆仁在徐州时盗版出来的曲乐都是些用当时的话来说以“意境悠长,柔和清雅”为主的曲子,而玩这一类的曲子,蔡琰想要还击也必须要用这一类的曲子才行。但是玩这一类的曲子,心静是最重要的,可现在蔡琰的心境又哪里静得下来?



  蔡琰正是因为音乐水平高,很清楚现在的自己弄不出合适的还击曲乐,因此只能是先强忍下来,并且试图尽快的让自己心静下来。但这一时期的蔡琰可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加上年轻气盛,想把心静下来又谈何容易?



  于是乎,林纨绔那边几首曲乐很快就一一奏终,蔡琰这里却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应该说蔡琰已经输了。事情到此本来可以就此结束的,可林纨绔见己方得势,却愈发的嚣张了起来,狂笑道:“不知蔡小姐可有记熟这数曲?无妨,在下这就命人再吹奏一番便是。”



  此言一出,蔡琰这一方的人全部都为之色变,当然也包括华佗和陆仁。蔡琰那里是什么情况,陆仁并不知道,但陆仁是真的看不下去了,欺负一个丧夫丧父的女人到这个份上,陆仁要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