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伙长。接下来,是队,三个伙为一队,共计135人,有队长;三个队为一屯,405人,有屯长。
嗯,这就是传说中的三三制,简略易懂,指挥方便。
这一套体系,和之前实行的那一套,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名称也没怎么变,毕竟,改得太大,士卒迷迷糊糊,会影响战斗力。
屯之上,是部,某一部兵马的部,其主官为别部司马,简称司马,有两个屯(810人),一个队(135人),这个伙是司马直属亲兵,兼任军法队伍,连同斥候、传令兵等,共计1000人,司马就算是中级军官了。
部之上,是营,由校尉统领,这个营,由三个部(3000人)和一个屯(405人)组成,这个屯也是校尉的亲兵,兼任军法队,同样有着斥候,传令兵,后勤兵等等,共计3500人。
营之上,就是自成一军的“军”了。由中郎将级别的高级将领统领,一个军,有两个营(7000人),一个部(1000人)组成,这个部同样是中郎将亲兵,加上其他,共计8500人。这是一股相当大的军事力量。
可以看出,司马、校尉、中郎将都有着直系的亲兵,这是因为,在这战火连绵不断的乱世,必须有强有力的军法队伍,以防止士卒的溃败苗头。至于司马只是两个屯,那是因为1000人好调配。而中郎将只是两个营,则是限制他的权位和实力的举措。
兵力过万,都可以当一当诸侯了,这可是很危险的。
作为**领兵的张辽,这一次,将会重新回归正常建制。其他各个将领,也同样回到吕布的队伍之中。而那些屯田兵也将纳入到作战的编制之内,不再留在地方屯田了。还有各次战斗中的降卒,也将进入军队之中。
旌旗云集,人马汇聚。
如今,吕布作为全军统帅,统领全部兵马,合计121000人马!
 ;。。。 ; ;
第124章 强大实力
(ps:第一卷45第二卷51第三卷27,这一章是第124章了,这是为了章节排版合理,帮助读者顺利阅读,所采用的总章节数目顺序。)
“我们有这么多兵马吗?”吕布自然是知道的,不过还是特意问道。
“额,温侯!事实上,我军还不止这么多兵马!不过,地方上作为守备队伍的士卒,只能在所在的城池驻守,不能调派出来。这些士卒,其总的数量也有一万多。他们更是接近于衙役的治安队伍。”尚书仆射贾诩道。
“没错!除去这些治安队伍,还有驻守在冯翊郡北边的三千人,甘宁的水军四千人,长安城内,作为维持治安的士卒、衙役三千人。长安城毕竟是关中的核心和枢纽,人口占据关中六分之一以上,这样的大城池,三千人并不算多。”李儒也是补充道。
剩下的,就是能够用于正式作战的兵马,十二万有余!要知道,这可是吕布艰苦奋战,努力积攒下来的家底!这些雄厚的实力,可都是慢慢的一步一步积累下来的。好几次,吕布都是冒着风险,只调动一部分的兵马和敌人交战!
士卒是很宝贵的,死一个少一个,所以,起步阶段,吕布珍惜军力,比珍惜金钱还要更甚。
目前,吕布军中,处于中郎将一个级别的将领,有13位,分别是张辽、高顺、吕方、徐晃、李肃、徐荣、胡轸,以及六位健将郝萌、成廉、魏续、宋宪、曹性、侯成。
这十三位中郎将,每人都开始正式统领一军,也就是8500人。这样算来,共计110500人。
而甘宁目前统领的是吕布势力的水军,约四千人,不在建制之内。这一会,他正奉吕布的命令,作为联络着河内郡与关中地区的桥梁通道。当然,吕布也了解,甘宁总是坐不住的,他的额外命令就是伺机抢掠曹操和袁绍在黄河边的城池,掠夺人口和钱粮!
不过,这种事情,暗地里做可以,搬到桌面上,可就不好了。甘宁偶尔也客串水贼的旗号,这可是锦帆贼干的好事,与甘宁无关!至于之后,甘宁收降锦帆贼,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太史慈和李默,都还只是校尉一级,各统领一营,3500人。吕布将他们分别安排到徐荣和胡轸的那一军中。徐荣和胡轸这两位,毕竟不是核心的班底,制衡一番,也是很正常的。
有了制衡,吕布能放心使用徐荣和胡轸;他们自己,也能够安心作战,没必要害怕吕布将他们免职、除掉之类的,可谓是两全其美。
而作为吕布直属的兵马,是一个超编制的精锐加强“军“,同时担任指挥中枢,因此,合计有10500人马!
这样,全部的兵马就合理的分配完毕了。
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具体到各个“军”的内部,其兵种属性是怎样的。简单来说,就是步卒、弓箭手、骑兵的组成比例。作为能够行使**作战任务的一军,必须有不同样的兵种,互相配合,发挥出作战力量。如果纯粹是步卒,很容易被敌人的骑兵“放风筝”,消灭殆尽;如果骑兵占的比重过大,整个吕布军团,又很难凑成一支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妨碍了骑兵的集中运用。
诸如此类,吕布不得不针对当前的时代和战法,合理配置。
毫无疑问,依旧是步卒为主,占了七成;弓箭手为辅,占两成;骑兵则是突击的尖兵,占一成。这个时侯,各路诸侯的主力,依旧是步卒。吕布也不例外,毕竟,这是由时代的生产力决定的,谁也不能改变。
具体一点来说,步卒又分为轻装步兵,重装步兵;弓箭手也分为普通弓箭手,弩兵;骑兵也分为轻装骑兵和重装骑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简单,轻装部队灵活多变,跑得快,但是很脆弱,无法维持战线;而重装部队,护甲是提高了,但是,负重过大,移动速度却变慢了,耐力也减少了。
正因如此,才需要士卒的多样组成。
吕布倒也没有想着打造出一支适应各种环境和战场的无敌雄师,那不是容易的。他需要的是,战场上,这支队伍,能够兼顾到多种战况,不会轻易的被全面压制就行。
轻装步卒与重装步卒的比例,大约是四比一;轻装骑兵和重装骑兵,其比例,大约是六比一;弓箭手和弩兵的比例,大约是五比一。这已经是吕布势力高效率运行,极大地发挥关中这块土地战争潜力的的结果了,尚书省领导下,九部各司其职,有序运行,做到这一切,并不太吃力。
装备和训练,是限制重装兵种规模的原因。
一排排,一列列,全都是钢铁壁垒一般的精锐重装步卒,杀气冷冽,威风凛凛,吕布领着他们,在战场上横冲直撞,那是很过瘾,可惜,条件不是很允许,实际也不是很现实,只好是退而求其次啦。
目前,吕布军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和凉州的贸易、和河内郡互通,以及养殖繁育等等,获取了不少的战马。连同先前的七千匹军马,吕布军已经有战马万余匹。
但是,如果只是平均分摊的话,14个军,每一个都只能分得几百骑兵,这在战场上,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只有张辽、吕方、徐晃、高顺这四位将领,每人的兵马之中,都含有着一个部的骑兵,也就是1000人。此外,其余的7000骑兵,全部归纳到吕布的直系部队之内!
散余的骑兵,则归到各军的斥候、传令之中。
七千人的骑兵,其轮番冲锋的威力,远远超过十几队分散的几百人的骑兵。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着吕布的王牌部队——1500人的并州铁骑!是的,经过多次大战,并州铁骑的规模也扩张了。他们将在未来的战斗中,继续着他们的威名!
陷阵营1500人,精锐弓弩手1500人,并州铁骑1500人,普通骑兵5500人,其他数百人,这就是吕布的直系部队。
吕布依旧留下郝萌统领一军,防卫武关、潼关、函谷关三大要地;魏续统领一军,防卫陈仓要地和长安城;曹性统领一军,担负保护大军的后勤线的任务,同时协助防守长安城。
吕布考虑了,最危急情况下,关中也有着25500人,加上那三千守兵,甘宁四千人,再征调一些民众百姓,怎么也有三四万人,总能支撑得住!
而他,则是领着11个军,约十万人,号称二十万,准备出征凉州!
 ;。。。 ; ;
第125章 誓师出征
为了稳定民心,了解自己所构设的体系的运行,吕布决定在出征前,巡察长安城和附近一番。嗯,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让长安城周围的官员百姓,知道谁是老大,老老实实一点!说得低俗一点,就是要装装逼,抖一抖威风!
一直以来,吕布都是以一副戎装出现在百姓之前,威风有余,威严略缺。这一回,吕布换了一身装扮,带着各部官员,还有长安城的部分官吏,在亲兵护卫之下,巡察了长安和附近的几个县,审阅了卷宗,视察了农业和各种正在开展的各项事务。
督促地方官员,继续努力;安抚百姓人心,使得他们好好工作。
后世信息发达,地方官员行使职权的时候,里面那些弯弯道道,吕布算是有着不少的了解。两相映照,自然发现不少问题。再加上谍报组的秘密收集情报,这样一来,吕布自然表现的有如神助,敏锐地发现种种问题!现场即刻处理一番,打击了地方的贪官污吏和恶霸土豪!
吕布也有趁机借着这样的机会,警醒各级官员一番的意思。
“我吕奉先不是好糊弄的!你们都给老子小心点!”
百姓自然是交口称赞温侯的英明神武,官员们也都惊叹于吕布的政事本领。
一番巡察下来,总体来说,吕布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