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傅瑶再次感受,这古代的邮递速度,那叫一个慢那,真是慢的要命!

    这都将近半年了,东西才送到地方。而且,如果不是大哥在卫所,估计还得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到他们手里吧!

    “先看信,看三娘过的怎么样了?她婆家有没有借着我们的事给她脸色看?他相公对她还好吗?……”王氏很着急,一连串问了许多问题。见傅琇从包裹里拿出了信件,一把抢过去就看了起来。

    傅瑶几个也很关心,等王氏一目十行的看完后才大致的告诉了他们内容。

    “三娘说她家里很好,女婿对她也很好……”

    傅瑶知道,这样的信件大多是报喜不报忧的,就是自家现在,回给三娘的信也是捡好的说。

    王氏她们自然也清楚,“哎!只要她平平安安就好!”

    现在要求的就只是这样了。

    傅瑶拿过信又仔细看了遍,虽然满纸都是报平安的话,但是字里行间却多是愁苦。

    现在的人大多是落井下石的多,傅珊嫁的赵家是个大家族,人口众多,肯定更加复杂。虽是世家,但世家说起来就是名头好听,真正关系到切身的利益,与那市井的妇人没什么区别。

    没有娘家的支持,傅珊在那样的大家族自然会受到排挤。

    王氏不知何时早已流下了眼泪,傅瑶趴到她怀里,眼泪也止不住。心里在想,要是三娘没有嫁人就好了,起码现在一家人在一起,虽然不如京城富贵,但每天吃的都是舒心饭,喝的都是暖心茶,每天有家人疼爱。不像她,就算吃的是山珍海味,也会觉得无味吧!

    “回信的时候叫她不要插手我们的事情,在家里的时候最好提都不要再提我们,以后也不要再送东西过来了。”傅权泽望着阴沉的天空,想起曾经开朗大方的女儿,心下黯然。

    “为什么啊?老爷,那可是咱们的女儿。”王氏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你难道希望赵家有更多的借口对三娘不满?就算他们顾忌着名声不会太刻薄。但还有朝廷里的一些人,他们知道了会怎样?说不准就给赵家施加压力,到时候赵家就算是不想也要对三娘不利的。”

    众人一听,立刻后怕。

    “阿爹,那他们现在会不会已经知道了三姐给我们寄东西了?”傅谦担心的问。

    “就这一次应该没事,以后尽量不要来往了,还有,在信里把这些厉害关系都跟三娘说清楚。”

    傅权泽这些话都是对着傅琇说的,傅权泽作为长辈,是不适合给女儿解释这些的,所以就得身为大哥的傅琇来写了。

    “是,阿爹。”傅琇颔首。

    王氏把信纸又拿到手里宝贝似的揣进怀里,准备以后每天都看一遍,不知道何时能再见女儿一面,所以王氏心里很难过。

    “要是三娘有个孩子就好了。”

    是啊!有了孩子至少在赵家就能站住脚了,这也是傅权泽和王氏比较担心的原因。

    “阿娘,我觉得姐夫会保护好姐姐的,”傅瑶依偎在王氏怀里,把自己刚才看的想法说了出来,“姐姐在写别的事情的时候感觉很生硬,明显的有很多虚假的成分在,可是在写到姐夫的时候却不是那样的,一看就知道是投入了感情写的,可见姐夫对姐姐真的很好。”

    “啊?真的吗?”王氏一个激动坐起来,连带着傅瑶也跟着动身。

    等王氏又重新仔仔细细的看过,让傅权泽也仔仔细细的看过后,两位老人一致认为傅瑶说的很对。傅珊性格直爽,不善作假,所以她说谎很容易看出来,而相反的,只要说的是真话也很容易看出来。

    王氏刚才也是因为太担心她的安全才没注意这些,现在看来,女婿还是不错的。

    “有你姐夫护着,这下我也可以少操点心了,再怎么说你姐夫也是赵老夫人的亲生儿子。”王氏放心了,语气也不那么惆怅了。

    方氏这才拿出了傅珊寄过来的东西。

    傅珊可能也知道这边天气冷,所以特意捎过来好几块皮子,都是外面看起来很一般,但是品相特别好的。

    又有别的一些东西,像衣服、干货、药丸、茶叶等等,知道傅权泽喜欢喝茶,不过送来的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茶,是怕中间被人给拿去了,毕竟有些人喜欢贪些小便宜,拿一些不起眼的东西。

    皮子这类的东西是大物件,拿了一个就很明显,也没有人这么做。

    好在傅珊虽然是闺阁小姐,但还算了解一些庶务,捎来的都是比较实用且不奢侈的东西,知道太奢侈了肯定到不了他们手上。

    几块皮子,王氏准备留着等冬天的时候再做棉袄。

    傅瑶最喜欢的是那些干货了,什么鱼干、肉干、笋干都有。这些正好留着每餐吃一点,这样可以省下好多买肉的钱了。

    下半晌的时候王氏又带着傅琇去买坛子。最开始决定卖辣白菜的时候傅瑶就找好了一家专门做坛子的人家。

    这人叫赵连生,是当地的农户。家住的院子外用矮墙围起一大片空地,里面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坛子、罐子和缸。他家是方圆百里内,唯一会这个手艺的。附近的人家用的水缸,腌咸菜用的坛子,还有酒坛子等差不多都是出自他家。

    以前就买过坛子,所以这次王氏去熟门熟路,一气买了五十个半米来高的大坛子。每个要二十文钱,一共用了一两银子。

    这些钱是必须要花的,王氏倒也没有心疼。

    文康又按照傅瑶的指示做了好几个货架,每个分为四层,用木板隔开,这样摆放白菜正好。

    第二天,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王氏和朱氏就带着家里的劳动力开始腌制辣白菜,茶叶蛋的配方已经教给了孙掌柜,就不需要她们费心了,目前为止主要的是要先做出两百斤辣白菜来。

    连文康的凳子也暂时停工了,大人负责清洗、白菜,小孩子负责将白菜晾到货架上。等白菜沥干水后再抹上调制好的酱料放入坛子里。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就专心的做辣白菜,当然辣白菜的酱料是王氏配的,做辣白菜别的步骤都没什么稀奇的,最主要的还是酱料的调制,这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好坏。

    配方是很重要的东西,以后作为家里的财产一直往下传。所以,目前来说,这个配方只有傅瑶和王氏知道。

    等辣白菜全部摆到了坛子里后,众人都歇了口气,虽然很累,但都觉得开心。傅瑶的辣白菜是按三十文一斤给的孙掌柜,每半个月两百斤的话,一个月就四百斤,就可以挣十二两银子,除掉成本的话最起码可以挣七八两了。再加上他们去集市上摆摊挣点钱,一个月怎么说都可以挣到十两银子了。

    这么多钱怎能不让人振奋。

    不得不说,西北这边春天来的晚,而且夏天也是一下子就来的,不知道哪一天,这天气就升温起来,棉夹层的衣服根本就穿不出来了,大家如今大部分穿的都是单褂子和单裤,下面穿着普通的布鞋。

    自从下了几次春雨过后就再没见过一滴雨了,早就听说过西北少雨,真切的体会后才觉得真是难过。

    好在琼州专门建了个水渠,只不过离的比较远,因为琼州土地面积比较大,所以来回拉水都要几个时辰。拉回来后再灌到地里,就更久了。

    接下来的十天傅瑶家里都是在做这个事。好在她们家有了板车,又用木头做了个大木桶,这样也好装水,傅琇又在军营借了马过来。家里又多了两个壮劳力,傅权泽和傅琇一个上半晌不用上工,一个下半晌不用上工,这样,家里的体力活也得到了缓解。

    只是每天看着家里人为这灌溉的事情忙碌,傅瑶还是很心疼,这就是天灾啊!要是天气好,根本不需要他们出一点力的。

    如果有个水车在这里,是不是就能更好的灌溉了?就不用每天跑几十里地去拖水了。傅瑶开动脑筋,她记得这边书上好像有介绍那种脚力踏板的水车的,可以把很远地方的水给引到田里去的。

    自从来这后,傅瑶深切意识到自己的无能,所以缠着傅琇买了好几本农书回来看,这次去甘州也买了几本。

    有了这个想法她立即将买回的书都翻看了一遍,还真让她找到了,果然这个时代已经造出了水车,只是知道的人比较少。傅瑶又凭着前世的想象在脑中构思出了大概的思路。

    要和爹好好说说这个事儿,如果这边真的能架一架水车,那可是福利了大众了。

    晚上傅权泽回来的时候傅瑶就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傅权泽一听,立刻觉得可行。

    “把那本书拿来我看看,是好像听说过这水车。可是一直没有看过,也知道这玩意儿挺管用,如果有了这东西,以后灌水的时候,就不会因为用水打起架来了,就是干旱的时候,也能有用。”

    “阿爹,这上面写的好厉害,只要用脚蹬,就能来水。”

    “那也得从水渠里取才成,不过水车更方便一些。”

    父女俩研究了半天,终于决定先跟刘百户提一下。

    也对,这事儿呢,傅权泽可以跟刘百户提,毕竟他不是什么长官大人,要真的太出头了,惹了上头人的不满,那就是得不偿失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还是懂的,幸亏这刘百户不是那种小鸡肚肠的人,不然他们真的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

    这次的功劳自然也算到她爹头上。不过说实话,傅瑶觉得就算让自己领功劳,她也心虚,从上次泡种子到现在的水车,她除了起了个头外什么也没做。现在田里她种的庄稼都是傅权泽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