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疑案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城疑案三-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步是确认死者的身份,第二步是寻找凶手,



    死者到底是谁呢?欧阳平最初的调查和陈杰后来的调查都没能迈出这一步。



    让我们再来看看清淤工人的叙述(参加清淤的工人一共是五个人,清淤工具是水泥船和淤泥泵。由于水下的淤泥沉积的太久太多,所以,清淤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用淤泥泵将水下的淤泥抽到水泥船上;第二步是分段抽干河水,再用人工清理剩下的底层淤泥)。



    工人在用淤泥泵抽水下淤泥的时候,淤泥泵突然只工作不出淤泥了,一定是淤泥泵的吸口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于是,两个工人下到水中,顺着淤泥泵的橡皮管摸到吸口。工人刘志强最先摸到吸口,淤泥泵的吸口果然被异物堵住了,他就蹲入水中(只将脑袋露出水面,橡皮管吸口所在的位置水深在六七十公分的样子),试图将堵住吸口的异物拿出来,当他的右手触碰到异物的时候,本能的缩了回来。他的手抓到的是一个软软的、黏黏的东四,他原为那是一条很特别的鱼。



    工友李文清从刘志强的动作。眼神和表情中看出了异常:“老刘,你怎么了?”



    “吸口确实被东西堵住了,好像是一条鱼。”



    “一条鱼?那你为什么松手啊?”



    “软软的、黏黏的。好像卡在吸口里面了。”
430。 第三章 鲶鱼头原为人脚 四个人魂飞魄散
    吸口的直径在十二公分左右,卡在吸口里面的鱼应该是一条大鱼。李文清是一个钓鱼爱好者,他有时候还和朋友到郊区河沟里面去摸鱼:“软软的。黏黏的?可能是一条大鲶鱼。”



    于是,李文清让刘志强抓住吸管的吸口。同时往上拎,自己用双手紧紧地抓住鲶鱼的身体,同时往上用力。



    吸管是拎出水面了,但“鲶鱼”却显得很沉重。



    “鲶鱼”的上半身已经脱离了吸管,但脱离了吸管的“鲶鱼”好像是一条死鱼——李文清感觉有点不对头,迅速松开了手。



    船上另外两个工人也跳入水中,四个人弯腰,将手深入水中,想把“鲶鱼”弄出水面,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刘志强和李文清将手深入水中,一个人抓到了一条“鲶鱼”。两个人抓到了两条“鲶鱼”。



    两个人互相对视片刻,好像不对劲,两条“鲶鱼”竟然一动不动。



    当李文清将“鲶鱼”的头——或者尾巴抱出水面的时候,迅速扔掉了“鲶鱼”,后退几步,一屁股坐在水中,结果喝了几口脏水,他爬起来,一连吐了十几口;另外三个人同时后退几步。



    四个人同时看见了,李文清所谓的“鲶鱼”原来是一只人的脚。大家还闻—无—错—小说 M。{qul}{edU}。到了一股浓烈的腐臭味,虽然河水本身就有比较浓烈的腐臭味,但此腐臭味非彼腐臭味。



    吸管口——或者“鲶鱼”所在的位置距离河岸有一点五米左右的地方。



    附近的居民闻讯而来,河堤上站着很多人,一个居民跑回家拿来了一根长竹竿、铁钩子和尼龙绳。



    李文清和刘志强用尼龙绳将铁钩子绑在竹竿上,打算将死者的尸首拉上岸,人群中有一人提出,强行将尸体拉上岸,势必会改变尸体的本来模样,尸体可能在水中浸泡了很长时间,就更不宜挪动尸体了。此人的名字叫谭鹤亭,是一个离休的军队干部,在案发现场附近有一个干休所,谭鹤亭在这个干休所疗养。



    刘志强和李文清的手接触过死者的肉身,死者的尸体显然已经开始腐烂。



    于是,便有人骑自行车到派出所去报案。



    幸亏谭鹤亭适时阻止了刘志强和李文清的鲁莽行为,从尸体的腐烂程度看,如果强行将死者的尸体拉上岸,那么,同志们所看到的必将会是一具模糊不清,面目全非的肉身了。



    在欧阳平一行赶到现场之前,派出所的马明龙所长带人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在尸体四周围堰抽水,淤泥泵正好发挥了作用,等欧阳平一行赶到现场的时候,围堰里面的水已经抽的差不多了(围堰的直径在八米左右)。



    两辆汽车停在河堤上的时候,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来。



    马所长已经派人在现场维持秩序。



    眼下,当务之急是进行尸检,并将死者的尸体移出围堰,围堰中的水虽然已经抽的差不多了,但周围的水在一点一点地往围堰里面渗漏,而且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眼见着天也快黑了(欧阳平一行赶到现场饿时候,时间是五点半钟左右)。
431。 第四章 两工人协助清洗 陈副队考察走访
    马明龙将欧阳平一行领到刘志强等五人的跟前,欧阳平向五个工人简单地询问了一些情况之后,便开始做尸检前的准备工作。尸体虽然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但尸体的身上满是淤泥,所以,当务之急是用水将尸体清洗一下,而清洗尸体的工作肯定不能在围堰里面进行。



    于是,欧阳平一行脱掉制服和鞋袜,卷起衣袖和裤脚,在五个工人的帮助下,十三个人,用手托着尸体——连同尸体下面的城墙砖,几个居民找来了一扇旧门板,放在尸体和城墙砖的下方,然后将门板抬到岸边(北岸)一块菜地上(河堤下面有大大小小很多块菜地)。



    欧阳平还派陈杰和严建华对尸体下面和周围的淤泥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欧阳平希望找到一点现场遗留物),但一无所获,也不可能有所收获,死者被沉入河底的时候光着身子,连脑袋都没有了,凶手怎么会留下其它物件呢(但欧阳平必须这么做)?



    接下来,清淤泵发挥作用了,刘志强和李文清启动清淤泵,从河中吸水,将摽在尸体身上的淤泥冲洗得干干净净,清淤泵确实派上用场了,想清洗干净尸体身上的淤泥,非清淤泵莫属,这玩意,水量大,压力也比较大,尸体身上的淤泥经它这么一冲洗,全都没影子了。值得庆幸的是,尸体?无错小说 (m)。(quledu)。()崭湛几茫裕某寤髁Σ恢掠谄苹凳迳砩系呐蛘偷娜碜橹?br /》


    左向东拍了很多张照片,尤其是几个重要的部位,如死者的右手背、左膝盖上方那块长条形的疤痕和手、脚上的指甲(这是欧阳平的意思)。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陈杰完成的关于案发现场周围环境的陈述报告(欧阳平和刘大羽觉得这很重要,所以让陈杰一个人单独完成,事实证明,这份报告在整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完成这份报告,陈杰对案发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考察的范围,东到中华门城堡;西到柳叶渡,柳叶渡是一个渡口,距离案发现场一公里处;南到秦淮河的南岸,包括南岸上一大片居民区和几个单位;北到河岸上的居民区和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干休所。除了实地考察,陈杰还走访了一些人):



    尸体所在的位置距离河岸在一点五米左右,再向上是一个三米长的陡坡,陡坡上面原来应该是缓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被附近的居民开垦成了私家菜园子。



    根据附近的居民介绍,秦淮河水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水位,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水位最高,最高的时候要漫过菜地,至少和菜地持平,为防止水淹,侍弄菜地的居民根据将菜地增高到最高水位线上方十公分处;每年的冬天,水位最低,位置在死尸所在位置上方一米左右处。



    在距离沉尸地点一千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水闸,水闸的下面竖着一个标注水位的标杆,水闸的工作人员将不同时期的水位线告诉了陈杰,就最低点和最高点而言,和附近居民的描述完全吻合。
432。 第五章 朱老三河边垂钓 铁丝上一个鱼钩
    陈杰特别关注水位的变化,是有自己的考虑的(秦淮河是荆南唯一一条与长江相连的城内河,长江汛期直接影响到秦淮河的水位)。死者的死亡时间在两个月左右,案发时间是九月二十七日,那么,死者被沉尸的时间就在七月二十七号前后,这个时间恰恰是秦淮河水位最高的时候。现在的水位是六七十公分的样子,在七月下旬,水位应该在两米上下。



    有几个常在河边垂钓的老者说,夏天,他们经常在这一带钓鱼,鱼窝子正好洒在四五米远的地方,位置和尸体所在的位置差不多,水深在一米八到两米之间,钓鱼人的说法印证了陈杰对夏季水位的判断。



    案发现场的河段比较宽,附近的居民说有一百五十米宽。陈杰根据目测判断,确实在一百五十米左右。



    其中一个叫朱老三的垂钓者说,他在这个位置断了几根鱼线,丢了几把鱼钩。在菜地边上,有一个用石头码成的路,这显然是种菜人取水浇菜的地方,朱老三喜欢站在这里钓鱼,夏天,河岸边长满杂草,特别是下雨天和下雨过后,菜地边比较泥泞,脚站在石块上比较干净,所以,他就在这里洒鱼窝,在河的对面有一个三层老式建筑,朱老三在洒鱼窝的时候,会以这个三层老式建筑为参照物(因为秦淮河水的流动性—无—错—小说 M。{qul}{edU}。很大,水中没有水草,更没有浮萍,要想记住鱼窝所在的位置,必须找一个东西作为参照物),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这个鱼窝子比较容易上鱼(鱼肯往这里跑,会不会和尸体有关系呢)。陈杰站在一块比较大的石头上,朝河对岸那幢三层老式建筑看去,尸体所在的位置果然在石块和三层老式建筑的连线上。朱老三以为鱼钩钩在了树枝——或者什么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