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疑案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城疑案三-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娘,谢谢您啊!这么晚了,我们还来打搅您老人家。”刘大羽道。



    “没啥子好客气的。”



    洪河镇派出所在洪河大桥的西边,距离桥头只有四五百米的样子。



    曹所长将大娘领进了他的办公室,大家围坐在大娘的身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给大家泡好了茶之后走出办公室,关上办公室的门。



    大娘将茶杯抱在手中,但并不喝:“曹所长,你们想问什么——问吧!”



    “刘队长,你把案情跟大娘大概说一下。”曹所长道。



    刘大羽明白曹所长的意思,只有让大娘大概了解案情之后,她才会高度重视起来,高度重视起来,她才会将储存在记忆里面的东西全部抖落《无》《错》小说 m。QulEDU。Com出来。



    于是,刘大羽将案情提纲挈领地说了一下。



    听完刘大羽的叙述之后,大娘神情果然凝重了许多,她说的第一句话,再次证明曹所长的想法是正确的:“人命关天,这件事情,我老婆子还真要好好想一想。王家人有恩于我,我一定知道什么就说什么,绝不敢有半句隐瞒。想当年,老爷让我把那孩子送走的时候,我打心眼里就一万个不愿意,如果不是王家在生活上经常接济帮助我们一家老小,我是不会答应做这种事情的。我做了大半辈子的接生婆,横生倒养的孩子也见过不少,未出娘胎的孩子,他知道什么,怎么就变成了克父母、祸家族的孽障逆子了。这有文化的人家名堂就是多,依我看,越是有文化的人家就更应该通人情,知天理。”老人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她显然是对王家人将孩子送人的行为意见很大。从某种角度讲,她是对某些所谓的文化意见很大。



    事实是,我们的文化中确实有不少糟粕和垃圾。文化并非生活在真空里面,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如果用错误的文化来指导人们的生活与行为,其结果可想而知。从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六年——十年间,我们民族受糟粕和垃圾文化的祸害还少吗?



    “老人家,请您好好回忆一下,您送走的那个孩子的身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标记呢?”



    “有啊!只要是我接生的孩子,我都要全身上下,仔仔细细地看个明白。送给别人家养的孩子,我更得看仔细了。万一主家想看看孩子,我上哪去找呢?”



    “两个孩子,您都看了吗?”



    “都看了。”



    “请您回忆一下,两个孩子的身上各有什么特别的标记?”
545。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两标记非常清楚 收养人降央卓布
    “我先说说抱走的那个孩子吧,那个孩子的咯吱窝——在右咯吱窝下有一个蝴蝶模样的胎记——非常清楚;在他的小屁屁——在左边小屁屁上有三颗黑痣——也非常清楚——三颗黑痣是并排在一起的,三颗黑痣在靠近肝门的地方。”



    这两个标记太重要了,有这两个非常明显的标记,刘大羽就不怕“王洪宝”不现出原形来。



    “老人家,请您再说说留下来的那个孩子。”



    “留下来的孩子叫洪宝,他的右手背上有一个胎记。除此以外,就没有其它记号了。我是看着洪宝长大的,每次看到洪宝的时候,我就会想到那个被我送走的孩子。”



    “老人家,您把那个孩子送给了什么人?”



    “是一个马帮的头人,他是康定人,他的马帮每个月要跑一两趟成都。说起此人来,话就长了。”



    “您慢慢说,说的越详细越好。”



    “他叫降央卓布,外号叫独眼卓布,他瞎了一只眼睛。”



    “他有老婆吗?”



    “有——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



    “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吗?”



    “没有——也没法有。”



    “这是为什么?”



 ; ; 《无》《错》小说 m。QulEDU。Com “他原本是一个农奴,他是一个藏人。”



    “解放后,西藏的农奴制度才被废除。”曹所长道。



    “降央卓布的老婆也是一个农奴,他们在一个领主家做事,两个人互相照顾,相依为命,降央卓布就是在做农奴的时候被挖去一只眼睛的,他的命很苦,从小就没了爹娘,六岁就在领主家里面做苦工,六岁就被少爷当马骑,十岁就给领主当马凳。”



    “大娘,什么叫‘当马凳’?”左向东问。



    “主人在上马的时候,他蹲在地上让主人踩着他的后背上马。”



    “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如何能承担起一个成人的重量呢?”



    “谁叫他是农奴的呢?他的身体就是在小时候被毁了的。农奴制废除之后,他就参加了马帮,后来成了马帮的头人,结婚以后,夫妻俩一直没有娃,他听说我是接生婆,就找到我,让我留意,如果有人家养不起孩子,就送给他抚养。后来遇到王家这档子事情,王家人让我把孩子送的越远越好,降央卓布是康定人,这应该算是最远了吧!最要紧的是降央卓布人很善良,我就把孩子送给了他。”



    “您对降央卓布了解的这么怎么清楚啊?”曹所长问。



    “把一个孩子送人,不打听清楚情况如何能行呢——最起码要知道他能不能养得起孩子,人品怎么样吧!万一把孩子送进火坑,那不是造孽吗!”



    “之后,您有没有再见过这个叫降央卓布的人呢?”



    “没有,自从他把孩子抱走之后,我就再没有见过他。”



    “当时,降央卓布多大年龄?”



    “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刘大羽想知道降央卓布还有没有能力行走在茶马古道上,按照这个年龄判断,降央卓木现在的年龄应该在七十岁左右。一个七十岁左右的人还能做这种即苦又累的营生吗?
546。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大羽前往码头 花老板非常热情
    “过去,降央卓布的马帮在洪河镇落脚吗?”



    “经常在洪河镇落脚,有时候,直接从洪河运货到康定去。”



    “既然他曾经是马帮的头人,认识他的人一定不少了。”



    老人的头脑非常清楚:“你们可以到货栈、码头和茶庄去打听打听。四十几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现在情况怎么样?即使他不做这个营生了,也应该能打听到一些情况。”



    刘李氏提供的情况非常重要,根据“王洪宝”身上两个特别的标记,应该能确定他究竟是不是王洪宝,基于这种考虑,刘大羽暂时不打算和王洪宝的母亲接触,一个愚昧无知的决定断送了一个儿子的性命,眼瞅着又要断送一个儿子的性命,这让老人情何以堪啦!



    同志们的使命是惩恶扬善,除恶务尽,但对一个母亲来讲,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王洪宝”毕竟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所以,刘大羽让甘雨蒙暂时保持缄默。甘雨蒙的想法和刘大羽不谋而合。因为王洪宝一直没有孩子,老人把一些精力投放在了甘雨蒙的身上,所以,甘雨蒙对外婆的感情很深。



    刘大羽看了看手表,时间是七点五十分,在睡觉之前,同志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欧阳平和同志们还在等/无/错/小说 m。qulED。COM待胜利的消息呢?



    曹所长人将刘李氏送走之后,然后领着刘大羽一行去了码头。



    码头是洪河镇最热闹的地方,这里和大街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大街上冷冷清清,这里却繁忙异常,装船的,卸货的,河岸边停着大大小小很多只船。桅杆上挂着一盏盏马灯。河岸上有很多贸易货栈,货栈里面亮着灯,灯光下,整齐地码放着一些麻袋、蛇皮口袋,曹所长说,这些袋子里面装着茶叶、盐巴、大米,还有毛皮。茶叶、盐巴来自于内地,毛皮则来自于藏区。一些贸易货栈里面还拴着一些马匹,这些马匹也来自于藏区,耳朵里面能听到马咀嚼草料和打响鼻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马尿马粪的味道。



    这里应该是马帮们经常落脚的地方。



    有人认出了曹所长:“这不是曹所长吗?”打招呼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他的上身穿着一件毛皮背心,正从一家货栈里面走出来。



    “你是?”



    “曹所长,您不认识我了,我是和‘顺茶庄’的花成荣啊!”



    “想起来了,你是花老板。”



    “曹所长,天这么晚了,您这是找谁呢?”



    “我想找几个人问点事情。”



    “您要找谁,我帮您招呼。”



    “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的老板都有哪些人?”



    “曹所长,您想问啥子事情?”



    “有一个叫独眼卓布的马帮头人,不知道有谁认识他。”



    “这样吧!我帮您叫三个人过来,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最短的也有三十年,最长的有四十年。”



    “行,劳烦你辛苦一下。”



    “这有啥子辛苦的,嘴边上的事情,走,你们到我的货栈里面先坐,半只烟的工夫,我就能把人叫齐。”
547。 第一百二十章 两老板认识卓布 老卓布育有三子
    花老板将曹所长一行带到西头一个货栈,货栈门头的招牌上写着“和顺茶庄”四个大字。



    花老板招呼大家在木椅上坐下,然后从院子里面叫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