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疑案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城疑案三-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欧阳平的分析能站得住脚的话,那么,欧阳平坚信,这个写纸条的人一定会在暗中帮助大家。



    当然,鸣晨寺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寺院,同志们要多长几只眼。这是大家的共识。



    谁都没有想到静平失踪案=无=错=小说=m。=QuleDU=会引出一起更大的失踪案,离奇失踪的,除了静平,还有清水、莫忧和修竹,把时间放长一些,恐怕不止这几个人。



    这显然是一起案中案。



    在回鸣晨寺的路上,欧阳平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慧觉住持为什么要让静平一个人住一间禅房呢?其他失踪的年轻尼姑的住宿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有些孤立零碎的问题如果放在一起综合考虑的话,是会透露出一些重要信息的,四个失踪的尼姑的年龄都在二十六岁左右,悟虚看到静平和宁和看到清水的地方都在大雄宝殿前面的水井上,那么,清水、修竹和莫忧是否和静平一样也住一间禅房呢?欧阳平希望能找到更多互相契合的地方。



    四个人走进禅房,刘大羽正趴在桌子上写什么。



    “大羽,写什么呢?”



    “今天下午,我到各处转了转,还是有些收获的。”



    “快说,有什么收获?”韩玲玲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饭盒,打开盖子,包子还冒着热气。



    刘大羽拿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面塞,很饿的样子。



    “大羽,你晚上没有到进斎堂去吃饭吗?”陈杰道。



    “别急着问,先让他吃两个包子再说不迟。”韩玲玲道,“刘副队,你慢一点,千万别噎着。



    刘大羽一口气吃了两个包子。接着又拿起了第三个。



    韩玲玲走到墙角,拎起一个水瓶,水瓶里面没有水。



    这时禅房的门开了,门外站着一个尼姑,她的两只手上各拎着两个热水瓶:“我们可以进去吗?”



    “请进。”韩玲玲迎上前去,从尼姑的右手中接过两个热水瓶。



    左向东从尼姑的左手中接过两个热水瓶。
116。 第三十五章 失踪者又添一人 两禅房有些蹊跷
    尼姑并没有挪步子,他们躬身站在禅房的门口。



    尼姑朝放在墙角的两个热水瓶指了指,意思是让韩玲玲把两个空水瓶递给她。



    欧阳平站起身,走到门跟前:“师傅,我们怎么称呼你啊!”



    “贫尼的法号叫悟静。”



    悟静的年龄大概在三十五岁左右,牙齿龇的比较厉害。



    “悟静师傅,你到鸣晨寺有多少年了?”



    “悟静是十七岁到鸣晨寺来的。”



    悟静算是鸣晨寺的老人了。



    “悟静师傅,你进来坐坐,我们有事想请教你。”



    韩玲玲挪动一下椅子,示意悟静坐下来。



    悟静缓步走进禅房,慢慢在椅子上坐下,在走进禅房之前,她朝院子里面瞅了一眼。



    陈杰掩上禅房的门。



    悟静直愣愣地望着欧阳平的脸,她在等欧阳平提问。到底是修行的人,悟静正襟危坐,两只手搭在一起,放在右膝盖上。



    “悟静师傅,你在哪里做事?”



    “悟静在进斎堂做事。还管着一个菜园子。”



    进斎堂就是伙房。悟静既是伙头,又是菜头。



    “鸣晨寺一共有多少师傅?”@无@错@小说 M。qulEDU。Com



    “一共有三十二个人。”



    “我们听说,在静平离开鸣晨寺之前,也曾有三个师傅离开了鸣晨寺。”



    “有,我进寺以后,一共有四个人离开。”



    “哪四个人?”



    “有修竹,止水,莫忧,还有一个是清水。”



    “止水离开的时候多大年龄?”



    “二十四岁,进寺以后的第二年,她就离开了这里。”



    止水的年龄在五个女孩子中是最小的一个。



    “止水的家人没有上山来找过女儿吗?”



    “悟静不知道。”



    “止水是不是非常漂亮呢?”



    “非常漂亮,我刚才提到的几个女孩子都非常漂亮。”



    “请你把止水的情况跟我们说一说,好吗?”



    “止水的家在安徽合肥,姐妹三人,她排行老三,家里是做药材生意的,家里面非常有钱,听说是因为婚姻和父母闹翻了,一气之下到鸣晨寺来出家了。”



    “你刚才提到的四个女孩子,离开之前住在哪里?”



    “清水和莫忧住在西禅院,止水和修竹住在藏经堂。”



    “藏经堂是什么地方?”刘大羽问。



    “藏经堂就是北边那座正在修缮的建筑。”悟静指的是西禅院北边那座建筑——就是陈杰和韩玲玲看到的——正在修葺的建筑。



    “清水住在静平住的那间禅房里,莫忧住在哪间禅房呢?”



    “也是那间禅房——就是静平住的那间禅房。”



    无独有偶,静平,清水,莫忧都住在同一间禅房里面。



    “静平离开前,是一个人住在那里的,清水和莫忧也是一个人单住吗?”



    “不错。”



    三个人都是单住的,结果三个人都离奇失踪了,这恐怕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吧!



    “止水和修竹也是一个人单住吗?”



    “是的,藏经堂有三间禅房,一间禅房存放法器,止水和修竹住一间。”



    “止水和修竹住的是同一间禅房吗?”



    “是的。”



    “一共三间禅房,另一间禅房谁住?”



    “另一间禅房是慧觉住持参禅理佛的地方。”



    “寺院中,哪一个师傅的毛笔字写得最好?”欧阳平只能这么浅浅地问。
117。 第三十六章 ; ;刘大羽意外发现 塔顶上人影闪动
    “寺中的师傅都会写字,但慧觉住持和念慈师太写得最好。”



    写纸条的人不大可能是念慈师太,更不会是慧觉住持。



    “除了慧觉住持和念慈师太,还有谁的字写得最好?”



    “还有三个人。”



    “她们是?”



    “宁和算一个,秋叶算一个,还有无愁。”



    “悟静师傅,你能保证不把我们今天谈话的内容跟任何人讲吗?”



    “我能保证,我平时只管做事,从不与人交谈,我进寺这么多年,所说的话还没有今天晚上说的多呢。悟静也希望公安同志不要跟任何人提今天晚上的事情。”



    “很好。”欧阳平朝韩玲玲看了看。



    韩玲玲从皮包里面掏出一个笔记本,从笔记本里面拿出那张写有地址的黄纸。



    “悟静师傅,你看看这张纸上的字像是谁写的?”



    悟静从韩玲玲的手上接过纸条,认真地看了起来。



    五个人都全神贯注地看着悟静的脸。



    一分钟以后,悟静将纸条交给了韩玲玲,然后摇了摇头。



    悟静摇头是有原因的:在鸣晨寺,有一个规矩,凡是到这里来修行的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无…错…小…说…m。…quledu…事情就是抄写经文,在抄写经文之前,先要练字,寺院中只练柳体和颜体,无论是练字还是抄写经文,其目的就是让尼姑们静下心来,修身养性,练字和抄写经文也是寺院中的功课之一,每天都要规定一定的量,久而久之,几乎所有的尼姑都会写字了。大家练的只有两种体,大家写的也都大差不离,难怪悟静辨认不出来呢。



    看样子,想通过笔迹和字体找到写纸条的人,是不切实际的。



    谈话结束的时候,悟静有一句话说了两遍:今天晚上的事情,千万不要让寺院中任何人知道。



    送走悟静之后,刘大羽才有机会说自己的事情:



    今天下午,刘大羽在寺院内外转了转,发现了两件奇怪的事情。



    第一件奇怪的事情:



    刘大羽在山顶上碰到了一个砍柴的小道士。



    “难道在鸣晨寺附近还有一个道观?”欧阳平莫名惊诧。



    “不错,在鸣晨寺附近,确实有一个道观。”



    “刘队,道观在什么地方?”



    “在这座山的东麓,距离鸣晨寺只有三四里地。我很好奇,就走了一趟。”



    “道观叫什么名字?”



    “叫紫云观。站在法门塔上就能看到紫云观。抽时间,我领你们去转转,那里的香火蛮旺的。”



    “刘队,你到塔上去了?”左向东道。



    “从紫云观回来以后,我到法门塔上去看了看。鸣晨寺和紫云观的直线距离只有一两里地。”



    欧阳平若有所思:“大羽,第二件事情呢?”



    “第二件事情和第一件事情有关系,我从紫云观回来的路上,我在山坡上休息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法门塔上有一个人闪了一下,要不然,我也不会突发奇想爬到法门塔上去啊?”



    “此人难道是在监视你吗?”



    “我怀疑是,她虽然闪得很快,但我看清楚了她头上戴的帽子和身上穿的僧袍。此人应该鸣晨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