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云剑-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打仗的双方,最后都杀红了眼,一般人都是有多远就躲多远,绝对不会引火烧身。

    丁长军虽然是个游击将军,因为他的任务就是看守盐井,真的就没有打过仗。

    没有打过仗,就不会明白一个道理:战争有自己的规律,并且按照规律发展。

    敌我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无论你帮谁总会得罪一方。

    牟定距离北面的蟠龙镇、东北方向的黑井镇,三者之间都是五十里。形成了一个边长五十里的巨大三角形,组成了一个掎角之势的铁三角。

    对于熊开山来说,景东军民府的一千多骑兵藏在这里,随时都可以突袭自己的黑井镇和蟠龙镇。

    这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把自己炸成粉碎。

    如果不一鼓作气把敌人的残余部队清理干净,今后自己就别想睡觉。

    本来按照熊开山的想法,当初就想把牟定一起拿下,后来被军师万练给压住了。

    现在可好,丁长军自己送上门来,熊开山怒火中烧的情况下,灾难就不可避免要发生。

    熊开山和司马承的人马加起来也有两千多人,当天傍晚赶到了牟定御守千户所北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这帮叛贼目无王法,窃据朝廷盐铁重地,已经是诛九族的大罪。不仅不知道悔改,现在竟然围攻朝廷军营,难道真的不想活了吗?”

    说实话,丁长军带着五百骑兵冲出辕门,然后在马背上说的这几句话,熊开山觉得很有道理,起码自己一下子还说得没有这么好。

    可这有什么用呢?

    熊开山认为并不是自己要造反,而是因为朝廷要杀自己的爹爹,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所以不造反都不行。

    自己都还没有开口,人家丁长军就已经给自己弄了两顶高帽子。

    看来这个不知死活的丁长军已经铁了心了,熊开山觉得用嘴巴讲道理根本行不通。

    退兵十里,安营扎寨,吃饱喝好睡足,然后再说其它。

    熊开山并没有一气之下催马上前取了丁长军的人头,而是把部队退到牟定西北十里的一座小山上。

    熊开山一退兵,就给丁长军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错觉。

    他现在已经认为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很可能比当年的诸葛亮还厉害,两句话就把敌人吓退了。

    凡战,以正合,以奇胜。

    这种套路,军师万练说了不下五十遍,熊开山都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自己兵力不足,正面攻打一座五千人防守的兵营,而且丁长军手里还有一百多门火炮,熊开山不认为自己能够占什么便宜。

    虚立营寨迷惑敌人,出奇兵才能制胜。

    正因为如此,三更天的时候,熊开山命令司马承率领所部一千七百多人立即出发,从西面绕开牟定,然后奔袭楚雄,切断丁长军的后路。

    丁长军凭城固守,熊开山觉得自己打不赢。

    因此他灵机一动:老子给自己弄一座城池,让丁长军反过来攻打。这难道就是军师所说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攻守异势?”

    熊开山当然没有办法把孙子兵法弄明白,但是他的直线式思维发挥了作用,同样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

    其实,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神秘,只要你的思路对头,就能够无师自通。

    熊开山想得非常简单:楚雄城是丁长军的必救之地,因为那是他顶头上司的老巢。

    既然你站住一座城池老子打不进去,老子承认惹不起,当然退避三舍。

    老子现在把你的顶头上司抓起来,也站住一座城池,让你也打不进去。

    很明显,熊开山并没有学习过三十六计,当然也不知道围魏救赵,攻其所必救的精微奥义。

    他是一个直来直去的性格:你给我制造一个麻烦,我也给你制造一个相同的麻烦。大家针锋相对,都不吃亏。

    这是通过练武比斗得出来的经验:你打我一拳,我就还你一脚。

    仅此而已,别无他意,却暗合兵法。这就是江湖,这就是战争。

    司马承不负众望,连夜赶到楚雄城北门外,一个突袭拿下了校军场,楚雄城第二天就换了主人。

    熊开山的直线式思维方式虽然收到奇效,但是他却没有一个全局性的开阔视野。

    也就是说,熊开山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占领楚雄城意味着什么,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不管怎么说,熊开山见招拆招,乱拳打死老师傅。

    果然让丁长军自取其辱,很快就进退失据,乱了阵脚。

    现在楚雄城丢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竟然当了俘虏,而且还写了一封劝降信过来。

    司马承虽然二十岁了,但也是个愣头青,做起事情来根本没有什么讲究。

    他知道夺取楚雄城并不是目的,给北面的熊开山这个二师兄解围才是真的。

    结果这个家伙拿下楚雄城以后,结果好久都没有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所以最后一急之下,把土匪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掌印同知窦敬禹、百户姜兴周、孟强以下大小官员一百三十余人全部被抓获,当然要发挥他们的作用。

    司马承命令兄弟们把这些人带到知府衙门,然后说了三句话,就已经搞定了一切:

    “如果你们写信让丁长军投降,我就啥也不干。如果你们不能让丁长军投降,我就把城内的四万多人全给杀了。你们放心,杀四万多人真的不困难,我只需要两个时辰就能办到。”

    这是要屠城啊?!

    窦敬禹、姜兴周、孟强等人的家眷、亲戚朋友都在城内,所以一百多人当时就晕了。

    头晕眼花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避免屠城的悲惨事件才是当务之急。

    仅仅半个时辰,司马承就已经收到了一百三十九人联名的劝降信,然后采用八百里加急的办法送出去。

    丁长军本来看到敌人被自己的三言两语给吓退了,正在接受景东残余部队的歌功颂德,没想到真的有晴天霹雳。

    当劝降信展现在丁长军眼中的时候,他顿时又气又急又怒,一口气没上来就彻底傻了。

    原来,丁长军突然发现,就算自己愿意投降,可是事情并不简单。

    现在不是自己投降的问题,这里面还涉及到景东的残兵一千多人。

    不能搞定景东军民府的一千多骑兵,牟定御守千户所根本无法投降。

    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整个楚雄城里面的四万多人全部被杀,丁长军认为就算自己长了一百个脑袋,那也不够皇上砍的。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丁长军心里那个悔啊,就甭提了。

    还要说丁长军在官场混了二十来年,三寸不烂之舌还是不错的。

    头脑冷静下来以后,他觉得僵持下去肯定不是办法,一定要给景东军民府的残兵做做思想工作:

    “好死不如赖活着,何必要继续打死打活呢?再说了,号称万人敌的刁勋都被人家给生擒活捉了,你们投降也是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可以徐图后举。”

    “如果你们不投降,最后的结果就是个死。如果大家都死了,最高兴的是谁呀?是你们的敌人啊。做一些敌人喜欢看见的事情,你们傻不傻呀?”

    “你们放心,为了保证安全,也为了我们之间的一份情意,现在我决定陪着你们一起投降。景东的兄弟们,这样应该可以了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0424、你来晚了
    凤素琴虽然跟着岚儿一年多时间,但是她对于熊家军并不了解,甚至连两个核心人物都没见过。

    霍连山、熊开山他们完成了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广大区域的扫荡任务,返回敦煌以后就驻扎在阳关、玉门关一线,并没有进入月牙泉的明月堡。

    熊储挥师进入青藏高原打击火落赤部,同样是兵分三路。夺取松潘、威州、茂州,以及兵发云南,仍然是分为东路军和西路军。

    凤素琴就知道熊储的中军大营,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霍连山和熊开山。所以她就没有看见过熊储的前军大营。

    更不知道熊家军真正的部队是前军大营,而不是熊储亲自率领的中军大营这些乌合之众。

    当然,凤素琴自认为已经比较了解熊家军,所以她的母亲凤鸾听到女儿汇报以后,所知道的熊家军,也就是黄妍莹、夏芸统帅的中军大营。

    同样的,大理云南布政使司副使段志睿,其实就见过熊开山统帅的骠骑营,他就认识熊开山这么一个人。

    段志睿不仅不知道到霍连山,更不知道赤格、司马承,当然也没有见过军师万练,和最大的叛逆熊储,所以对熊家军的印象更狭窄。

    阴差阳错之间,凤鸾虽然和段志睿、高科暗中勾结,但是他们双方都不了解对手,认为熊储手下的兵力,男女老少加起来也就是五千人顶破大天了。

    而且凤鸾和段志睿暗中书信往来,都提到了熊储这边的主力部队是两千七百人,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误判。

    凤鸾所说的主力部队两千七百人,其实是司马承的陷阵营。

    段志睿所说的主力部队两千七百人,那是熊开山的骠骑营。

    至于最要命的几支大部队,凤鸾和段志睿都不知道。

    这些部队是:段鹏的骁骑营两千七百人、乔若山的火器营两千人、那力布赖的护军营两千人、赤格的射声营两千人。

    这四支部队一共接近九千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