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云剑- 第5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欢呼的、叫好的,都是平民百姓,自己的孩子终于盼到了一线出头之日。

    讥讽的、咒骂的,都是土豪劣绅,或者书香门第,因为这次乡试简直“不成体统,有辱斯文。”

    自古得民心者的天下。

    虽然熊储主导的这一次“有辱斯文”的乡试,遭到了几乎所有大世家的一致抵制,但是报名的人流还是绵延不绝。

    熊储坚信自己的第一个师傅逍遥子说得没错:贫寒出才子,富贵出纨绔。

    真正有能力,又愿意为老百姓做事的人,绝对不会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而是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的孩子。

    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不仅对各种社会弊端有切身感受,而且知道老百姓最迫切的希望是什么。

    只有受到各种压榨,饱经苦难磨练的人,才具有推翻旧体制,建设新秩序的勇气和毅力。

    而这样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才是熊储需要的对象,也是他信赖的人选。

    “师傅,看来这个鬼地方真的鱼龙混杂,乱七八糟,和中原也没有什么区别。”

    五六年没出现,一直隐藏在暗地里的周老四突然出现在熊储的房间:“据我们私下了解,好像有两家书院的弟子,准备在我们科举考试的那一天前来闹事啊。”

    熊储抬头看着自己的这个挂名弟子,二十多岁年纪,竟然是满脸络腮胡子,看起来差不多三四十岁。

    “具体怎么回事?”

    周老四低声说道:“师傅,城南龙岗书院,原是嘉庆年间的进士李启东所创。被我们赶走的知府侯文才、同治窦敬禹上任之后,每年补贴书院一千二百两银子。”

    “这座书院的学子平时就是游山玩水,吟诗作对,也学中原那边的东林党讽议朝政,写一些什么狗屁不通的文章。”

    “我们这一次别开生面增开一次乡试,他们本来以为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没想到督府衙门的榜文张贴出去以后,竟然是面对所有老百姓。那些所谓的当地才子,认为有损于他们的颜面。”

    “最近三天,他们都在秘密串联,南镇大客栈墙壁上都贴满了他们的声讨文章,把我们的督府张大人骂得狗血喷头。而且准备在我们开始的第一天冲击督府衙门,围攻兼任学政的张大人。”

    熊储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真是阴魂不散,走到哪里都有东林党的余孽捣乱作祟。那个什么龙岗书院,现在有多少人?你们都查清楚他们的背景没有?”

    周老四从怀里摸出一卷黄纸打开:“目前在书院出入的人有二十多人,但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这附近的读书人竟然有一百多人,而且其中有二十二个秀才,九名举人。”

    “这些读书人绝大部分都是朝廷当年塞边过来的汉人后裔,还有好多人是朝廷发配过来的罪犯后人。他们在这里生根发芽,有的已经传了五六代。”

    熊储的脸色愈发难看起来:“败类,永远都是败类。当年被朝廷发配出来,看来没有冤枉他们。这样的读书人不是我们所要的,一个都不要。让你的兄弟们做好准备,如果他们胆敢冲击会场,立即采取断然措施,一个不留!”

    “仅仅你们的斥候营还不够,你马上下去找你的二师兄熊开山,让他调一千人给你指挥。不动则已,一动就要雷霆万钧,斩草除根。”

    “老百姓连饭都没有吃的,他们不去考虑如何播种五谷,改善民生。每天在那里高谈阔论,对朝廷的事务指手画脚,简直岂有此理。”

    “把这个消息告诉督府张大人,事情发生以后龙岗书院没收,改名为镇南农桑学堂。今后重点培养农垦、铸造方面的人才,每年的补贴提升到两千四百两。”

    熊储一直没有正当的名分,就像现在的镇南省,最高官员就是督府大人张毓秀。

    张毓秀也知道熊储的身份极其敏感,所以一上台就大包大揽,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然后在暗地里和熊储、万练秘密协商处理。

    经过暗地里的分工,文举就由张毓秀、孙学易、侯铭德负责,武举就是万练、熊开山、樊涛负责。

    熊储没有具体任务,主要躲在幕后掌控全局。

    崇祯二年六月十八日,上午辰时就是两大乡试开科的日子。

    熊储的重点还是放在武举这一边,文举那边暗地里就是周老四。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主要是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就凭一张嘴巴,翻不出什么浪花。

    但是武举现场就不一样了,那都是一些半大小子,而且来的肯定都是力大无穷,手底下都能够来两下子的家伙。

    既然是考武举,赶考的人身上绝大部分都有兵器。一旦闹起事来,普通的军卒单挑就不一定干得过。

    武举考试就放在城北校军场,这里面是熊开山原来的军营,可以容纳五千人。

    樊涛的骠骑营一千人维持秩序,本来认为足够的。

    没想到熊储打扮成一个赶考的小子,曼戴莉化妆成为一个小丫鬟贴身跟着到现场一看,两个人就吓了一大跳。

    军营前面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这哪里像赶考啊?分明就是征兵现场。

    三千多人黑压压一大片,在军营的辕门外你推我拥,不亦乐乎。

    “别人也没完全说错,这的确有辱斯文。”熊储站在数十丈开外的一棵大树下,看得直摇头:“他们这都在吵什么呀?”

    曼戴莉也笑道:“公子,他们从昨天晚上就开始排队,这是在领入场号牌。现在这都很不错了,听说前几天这附近动不动就有人打架。这些人都没有怎么读过书,当然也不是斯文人。所以脾气火爆得很,伸手动脚是家常便饭。”

    熊储还是直叹气:“军师一向把军法看得最严重,为什么也不管管呢?”

    曼戴莉笑道:“军师说过了,积怒则威,积威则勇。战阵对决,最后拼的就是一股气势。如果这些人在接受训练之前,连一点脾气都没有,那根本就不能上战场。”

    恰在此时,熊储一眼扫到东北角的大树下,顿时大吃一惊:“咦?黛莉你看看,那边怎么会有一群小姑娘啊?看她们马匹上还挂着长枪,难道她们也要参加武举考试吗?”

    曼戴莉点点头:“我昨天听樊涛说,安排的接待客栈里面,好像有四十多个小姑娘。我们这一次没有男女之分,所以她们参加武举考试也很合理。”

    “南蛮之地千年战争不断,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烈,所以养成了彪悍的民风,最彻底的全民皆兵,公子可不要小瞧我们女人。”

    要出事就是要出事,天王老子都挡不住,不管你如何预防都没用。

    熊储看见了一群小姑娘,却没有发现另外一边还有一群小姑娘。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更不知道是什么人激怒了另外一边的小姑娘,她们二十多人竟然拉过战马飞身而上,挺起长枪就向辕门外面那些排队的人群杀过去。

    这一下排队的秩序顿时就乱了,开口怒骂的,抬手拔兵器的不一而足,一场混战就在眼前。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0438、蛮横无理
    俗话说:无事不要得罪女人,有事更不要得罪女人,尤其不要得最小女人。

    所谓小女人,也就是年纪不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少不更事,一旦胡搅蛮缠起来,简直天下无敌。

    小姑娘能够天下无敌的杀手锏,那就是不讲道理。

    如果你想和那些已经被激怒的小姑娘讲道理,除非你活得不耐烦了。

    这一次的武举考试,骠骑营的统领樊涛就是主考官之一。

    给三千多人分发号牌,本来是几个百夫长的事情,而且是副统领亚斯布鲁具体负责。

    可是亚斯布鲁刚好是蒙古人,对于这边的情况根本不了解,而且这里的方言他也听不大懂。

    虽然参加考试的人都尽量憋着嗓子说官话,但是听起来还是挺费劲。尤其是彝族人、傣族人的名字非常古怪,念起来都很拗口。

    要登记好每个人的名字,这还真是个大麻烦,所以分发号牌的速度就很慢。

    熊开山带领骠骑营上一次的战斗,造成了九百多人的伤亡,所以严二娘给他补充了一千景东军民府的俘虏兵。

    当然,其实已经不能叫俘虏兵,因为现在的镇南省和景东军民府关系融洽,已经结成了同盟军。

    这一次接待参加武举考试的工作,负责登记和发放号牌的事情,就是这些补充兵来负责。

    因为他们能够听懂本地方言,关键是景东军民府常备军的军卒都能写会算。

    要出怪事,它就会出怪事。

    亚斯布鲁安排景东士卒分发号牌,应该说是没问题的。而且也是量才使用,合情合理。

    可是,问题就出在负责登记的景东士卒身上了。

    只要是个正常人,那都有自己的亲情观念、家乡观念、人情观念。

    开点儿小后门,抄点儿小近路,排队的时候加个塞子,这都是常有的事,所以才有“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么一说。

    景东军民府和镇南省现在几乎不分彼此,两地的百姓互相往来根本没有丝毫限制。

    这一次镇南省突然开科取士,督府衙门的榜文自然也就张贴到了边界线上,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都明白。

    南蛮之地数千年以来,当地土族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得到汉人朝廷的赐封,然后就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地位。

    即便那些奴隶主,也是得到过朝廷赐封官印,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